雪中思—疫情之下

雪中思—疫情之下

疫情不期而至,這些天裡,得益於網絡的強大,我們通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媒體獲取了海量的信息。

真的,假的,正面的,負面的,小到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大到國家應對、國際關注,都被公佈到了網上。政府、軍隊、紅十字會、企業、醫院像被置於放大鏡下,接受媒體和民眾的監督。

感人的、氣憤的、振奮的、沮喪的 。。。。。。各種各樣的情緒交匯在一起,展現在網絡上,就是各種各樣的議論,痛心疾首的斥責,憂國憂民的感嘆,素質高的引經據典,素質低的已經國罵全開。

透過紛雜的信息和議論,我們能看到的是什麼?以下是個人拙見,算是拋磚引玉吧。

1、疫情是真實存在在,關係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關乎國運也不是危言聳聽。

2、人是不一樣的,慷慨激昂者有之,沉默寡言者有之,自詡道德楷模者有之,揹負罵名者有之。

3、你看到的、聽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慷慨激昂的未必沒有私心,沉默寡言的未必不心急如焚。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也許就是衣冠禽獸,揹負罵名的或許正在負重前行。

4、我們不能用唯一的標準去評價任何一種個體行為。外賣小哥和快遞員依舊活躍在大街小巷,增加個人收入也是為國出力。街頭的菜販依舊不肯降價不是因為他不心繫疫區,因為他的進價就高,還要刨除損耗,他也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超市出現的天價菜,超市不該背鍋,因為生鮮區是承包出去的,它沒有定價權,只是收租金和提點而已。捐贈的蔬菜被低價出售,因為無償分發需要耗費人力、可能引起鬨搶,損耗是可見的,風險是潛在的。商人是逐利的,這時候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是本性,商人中一定有愛國的,這時候加班生產,保證質量,低價出售、平價出售甚至略高於市場價出售,保障市場供應就是愛國。如果非要無償捐獻,那下一次疫情到來的時候就只能指望奸商救國了。同樣的道理,此時不體恤,不保護,不支持我們的一線醫務工作者,下一次我們就沒有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了。愛國和談錢並不是矛盾的,前提是你不能用一個唯一的標準去衡量它。

雪中思—疫情之下


我們能做的是什麼?

個人多一份理智,不給他人,不給社會添麻煩,就是做貢獻。

1、要多洗手:用流動的水和肥皂洗手,更利於帶走病毒。

2、健康飲食,規律作息。提高身體自身免疫力,才有抵抗病毒的能力,守護好自己的健康,就是為這場戰役貢獻出最大的助力;

3、沒事儘量呆在家裡。

4、不聽信謠言,也不製造恐慌。

5、外出戴口罩:無論是去商店、市場還是去醫院探望病人,都務必戴上口罩。防止被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