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會申辦奧運會嗎?

大嘴說事


2008年奧運會我們大夥都記憶猶新。中國第一次舉辦全世界矚目的體育盛世,國家首都北京世人關注。

上海,中國大陸金融中心,中國四大一線城市排名第二。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重要一線城市,國際大都市,上海地位會越來越強大,特別是要建四個中心。

縱觀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很多知名城市都舉辦了夏季奧運會或冬奧會。亞特蘭大、鹽湖城等等。經濟好的時候他們都很積極,因為投資拉動經濟不容小覷。

關鍵那個時候,辦奧運會賺很多錢。

因為美國這些城市不但經濟發達,而且已經有一部分很好的體育場館,基礎設施一次性投資不是很大,那麼就容易賺了,而且賺了更大的是國際名聲。

我相信上海會申辦奧運會,只要做好規劃我們可以穩賺。比如,辦一次要投資2000億。那我們就提前20年規劃基礎建設,體育類一年投資10億不多吧,到時候改造翻新就可以了呀。

很大上海人都反對舉辦,因為一次性投入太多了。怕以後財政巨大赤字後影響自己生活,希臘作為奧運發源地,04年舉辦後直接金融危機。

長遠規劃,不要再匆匆忙忙,我們能辦好。

2036年!


蟲爾菲


答案是會。上海的長遠規劃中是有這片重大項目用地的,集中在大場、吳淞和高橋幾個地方。

首先,現在全世界有能力也願意辦奧運的地方本來就不多,也就是中國美國,歐洲現在被穆斯林弄的戰戰兢兢,20年東京搞完之後,24年基本上就看美國想不想搞,要麼美國要麼歐洲,28年差不多就是輪到亞洲了。而中國再辦奧運會,上海將是第一選擇了,北京剛辦完冬奧會,香港餘地太小,廣州實力和地位略淺。

其次,從國際奧委會的立場,被裡約這樣搞一下,他們肯定是要尋找最靠譜最值得信任的城市,那除了美國之外,中國、上海肯定是最優選擇,16年就曾有中國接替里約的說法:上海辦奧運會,都不要怎麼大興土木,現成的場館資源也比里約辦得好。

再次,從上海的立場,也是捨我其誰也。在國內,上海是僅次於北京的第一順位,在亞洲乃至世界,國際化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的地位都需要奧運會這樣大型活動來做背書的,舉凡國際名城,倫敦、紐約、巴黎、東京、羅馬、柏林、洛杉磯,無不有深深的奧運痕跡,唯一的例外是紐約,但這更像是紐約佬的傲嬌,否則美國舉辦了四次奧運會,紐約如果想辦,輕而易舉的事兒。

回頭說上海,為什麼需要奧運會,也是因為上海目下處於追趕的態勢,需要這樣能聚焦全世界關注的活動。

還有一點,就是京滬之間若有若無的暗戰,北京把夏奧會和冬奧會全部毫不客氣滴拿到自己手裡,很難說對上海的心態沒有影響,北京冬奧會是22年,28年夏奧會是21年確定,如果上海全力衝一衝,也能在風頭十足的北京面前找回點面子,就像01年北京拿夏奧會主辦權,第二年上海就拿到世博會主辦權一樣。

至於說到長三角的城市群聯辦,這並不現實,一則奧運會不像世界盃,它還是以城市為主體,上海的城市規模和承辦能力都綽綽有餘,而聯辦還要考慮到中國特色的行政區劃,畢竟上海不像北京,北京對於周邊的津冀晉都是壓倒性控制,上海與浙滬畢竟同級,協調起來難度略大。

按照國際慣例,28年奧運會應該是21年確定,所以即便上海想辦,也不會這麼早跳出來,基本上20年才會有比較明確的行動,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搬不動的小強


做為每四年才舉辦一屆的體育盛會,奧運會確實是全世界每個大城市夢寐以求的。但是我認為上海不適合在近二三十年申辦奧運會。

首先,自北京08年奧運會在全世界範圍熱度達到頂峰以後的幾屆奧運會,熱度是越來越低,包括國內的運動愛好者對奧運的熱情也日漸下降,不信?最簡單的一個問題,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拿了多少枚金牌?12年倫敦16年裡約中國拿了多少枚金牌?08年是51枚,恐怕記得12年跟16年多少枚的不多吧,足以見證中國人現在對奧運會並不感冒。

其次,上海做為中國的經濟中心,我個人感覺體育對整個上海的影響不大,申辦大型體育賽事,影響辦可能還不如廣州、武漢、瀋陽等城市,畢竟這些城市對體育的喜愛遠遠高於上海。

其實上海可以考慮申辦世界盃,現在足球世界盃在全球的熱度遠遠高於奧運會,但是申辦世界盃也存在兩個問題,第一,中國足球水平過低,不利於中國城市的申辦。第二,世界盃本著幾個大洲輪流舉辦的原則,2022是卡塔爾,等下一次輪到亞洲城市申辦,至少得22年以後,在那之前如果中國隊能進一兩次世界盃決賽圈的話,中國還是很有希望舉辦世界盃的。如果上海能舉辦世界盃,我相信那將會是全世界對足球熱度的巔峰。


追逐那個被期待的自己


一則《上海擬花64萬元做申辦2032夏季奧運會可行性研究》,讓體育迷眼前一亮,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說上海加油,也有人說奧運算了,還是申辦世界盃吧。但剛剛官方正式說話了,核心就倆字:假的。小夥伴快來看看事情的來龍去脈!


上海政府採購網截圖

發佈在上海政府採購網的這條公示,全名叫做“關於申辦2032夏季奧運會可行性研究服務的單一來源公示”(下稱“公示”)。

公示顯示,上海市體育局擬花64萬元,對申辦2032夏季奧運會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的招標。

上海體育局在聲明裡表示:關於申辦夏季奧運會的可行性研究是對上海體育賽事體系分層分級的研究之一,希望媒體和網友不要過度解讀。

上海市體育局公告全文如下:

近日,上海政府採購網上公示我局關於《申辦2032年夏季奧運會可行性研究服務》的課題招標,引起部分媒體和網民關注。我們注意到,個別媒體誤讀了這一信息,加以主觀猜測,導致出現“上海擬申辦奧運會”的輿情,引發網民熱議。

根據《上海市體育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上海將打造國際一流的賽事之都。今年以來,我們圍繞這個目標,著手啟動對上海體育賽事體系的研究,關於申辦夏季奧運會的可行性研究是對上海體育賽事分層分級進行的研究之一,屬於構建賽事體系的基礎性研究。希望媒體和廣大網民朋友們對此不要過度解讀。在此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上海體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有觀點說,中國剛在2008年辦了奧運會,2022年又要辦冬奧會,短期內再辦一次,是不是可能性不大?

其實不然,美國曾在1984年和1996年連辦兩屆夏季奧運會,相隔時間僅是12年。舉辦地點是洛杉磯和亞特蘭大,一個在西岸、一個在東岸。

1980年和2002年,美國還舉辦了兩屆冬奧會(普萊西德湖和鹽湖城)。也就是說,22年裡,美國辦了四次奧運會。

如此說來,即使上海市2032年舉辦了夏奧會,中國也只是24年辦三次奧運,符合傳統。

當然,這並不等於2032年奧運會一定歸亞洲舉辦。目前已敲定的奧運日程是,2020東京、2022北京、2024巴黎、2026待定(候選城市:加拿大卡爾加里、瑞典斯德哥爾摩、意大利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2028洛杉磯。

也就是說,2022年之後,歐洲和美洲將接連舉辦夏冬奧運會。歷史顯示,奧運會曾多次連續在歐洲和美洲舉辦,如果2032年奧運會仍在歐美舉行,並不讓人意外。


軒維閣


上海肯定要辦,但我個人不支持在上海辦。

一味地靠要國家項目支持上海,在上海攤大餅(如世博會、國家會展中心等項目),是要出事的。

要知道美國辦世博會是在新城辦的,遺產直接出了一個新城市。

在上海辦,還會帶動房價、交通壓力。繁華背後,老百姓的負擔誰去想。要知道,上海人看到上海的發展,而自己不停地往外遷涉,真是百感交集。

均衡發展,將項目放置在上海附近的長三角城市群裡,可以縮近長三角一二線城市距離,發揮衛星城市的作用,共同有區別的計劃,相得益障,是最好的選擇。


一品梅0628


上海,這個東方的睡美人,浦江兩岸各大建築錯落有序,黃浦江猶如一條潔白的絲帶攔腰放在這個城市的腰間,海陸空立體化的交通會讓你的出行更便捷。也是我國不可缺少的旅遊勝地!如果在這樣的城市舉辦奧運會那是再好不過了,我覺得有可能會?但是這個城市太擁擠了,市區內道路的不暢,和各種場館設施還要進一步完善,硬件設施不達標會導致舉辦地的質量。如果把新建的放在郊區,會影響上海這個世界大都市市容市貌得不到它的發揮,我想如果是申辦成功了可以在周邊城市多建些場館,為這個城市減壓!希望申辦成功!


楚風漢韻A


不得不承認,奧運會成為北京迅速飛躍的風水嶺,也是讓北京煥發為現代城市的重要標誌。而且,趕得機遇還是比較好的,2001年,奧運會還不像現在這麼“不景氣”,至少西方發達國家,還是要拼拼的。在這種情形下,北京勝出,意義重大。


當然,現在再說奧運會,就沒有那麼“光彩奪目”了,如同北京這次獲得冬奧會,似乎也就那樣,沒有什麼驚奇了。因此,上海在這樣一個情形下,想要步北京之後塵,提升自己,雖然也有一絲希望,恐怕也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幸運地話,上海可以像杭州那樣,舉辦個類似G20的全球性會議,來招攬人氣;但奧運會這樣短短几天的GAME,就像是一襲過氣的時裝,即使和別人爭來,穿在身上也只是博一時開心而已,而不會成為珍藏在衣櫃裡的珍寶。


在信息化的時代,對符號的爭奪,是另外一種更為重要的競爭模式。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因為,符號會在短短的瞬間成就“信息飢渴”的人們一種形式化的認知,會讓匆匆趕路人第一時間地認識一種狀態。上海肯定是需要證明自己,不要再說什麼上海很好,不需要之類的自我安慰式的話了。如果上海只有那些高樓大廈之類的象徵,不用再和北京比,被香港、深圳替代為“東方明珠”,也不是危言聳聽了。


比天空還遠的季節


呵呵,請你不要開玩笑了吧?上海還需要這樣宣傳自己嗎?想一想辦一次奧運會得花多少錢,因我們辦國際賽會或者展會的標準來說一定是賠錢的。有些人說賬不能這麼算,可是到底該怎麼算?有人說奧運會來了上海會興建更多交通設施,馬路會修得更寬。不過,你別忘了這些錢是不是都是你上海自己來出?

作為中國的第一大城市,上海真的不需要一個奧運會來為自己宣傳什麼!想想除了奧運會和世界盃沒辦過,上海還什麼沒有辦過,上海有非常良好的體育設施了,真不用再靠奧運會興建一些什麼場館。世界博覽會,上海辦了北京還沒辦呢!在這一點上,真沒有必要來一個“京滬大戰”!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們認為是完成了百年奧運會的夢想。當中國再一次提出申辦2022年冬奧會後,獲得點贊數與夏季奧運會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國人對於奧運會的熱情已經很低了,我們是不是可以嘗試申辦一下世界盃?2030年世界盃現在還沒有定,我們應該想這些事情。例如,申辦奧運會的錢,我們多修兩個停車場,多修兩個足球場,這個更有意義。


球哄哄


上海當然需要舉辦奧運會,那些說上海不需要辦奧運會的可休矣。辦奧運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可以留下更多的稅收用於城市建設,減少上交中央的比例;意味著可以批覆更多的基建項目;意味著整個市容市貌的提升;甚至意味著建設用地指標的放鬆,可以突破耕地紅線,城市順理成章長大。那些說上海沒有土地的,可以到中外環看看,荒著的土地,以及低密度的土地還有多少,被定為生態用地沒有開發的又有多少。

這麼多好處,絕不僅僅是眼前那點兒花費。

但應不應該辦和能不能辦上是兩回事兒,辦奧運會是各大洲輪的,是要搞政治平衡的,所以近期不會一下子再到中國,另外即使到中國,也不一定就是上海,這都是需要命運垂青的,希望上海有這個好運氣。


相信凱撒


首先來說,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具備申辦奧運會的能力和條件,但是申辦奧運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為基礎。如果投入與收益不均等,那麼何必要付出呢?

上海現在在各方面都接近了國際大都市的水準,城市發展的規模、建設的成果已經非常好。如果要舉辦奧運會,首先要對市容市貌進行修整,還有新建體育場館、翻新現有場館,組織大批人力成立組委會協調各方面工作,修建高效的交通道路和設施,諸如此類都需要財力作為支撐。上海市政府是否具備這樣的實力另當別論,但是這樣的付出對於其他方面來說肯定要縮減投入。而且中國正在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這樣大規模的投入財力人力顯然不符合當前的發展形勢,也不會得到國家的支持。

而從宣傳角度來說,奧運會必然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自我宣傳的絕佳途徑,但是對於上海來說,現在的知名度、影響力、號召力是否還需要通過奧運會來宣傳要打上一個問號?而且對於投入與收益的預計也要提前計算,入不敷出自然會被外界詬病。其實上海已經在很多方面進行了小的嘗試,比如體育賽事承辦一些單項的比賽,游泳世錦賽、冰球分站賽、世界花滑大獎賽分站賽等等,通過高端小規模賽事同樣可以達到宣傳自我的效果。積少成多與一次大規模投入相比,自然是前者風險更小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