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高熾死在朱棣前面,那是朱瞻基繼位還是朱高洵?

京東李達康


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18歲的朱高熾被冊立為燕藩世子,成為了燕王朱棣的法定接班人。

公元1404年永樂二年,26歲的朱高熾被正式冊立為太子,成為了永樂大帝朱棣的法定接班人。

公元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駕崩,終於熬到了當家做主這一天的太子朱高熾成為了大明朝的仁宗皇帝,這一年他46歲。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五月,不到十個月,位子還沒坐熱,仁宗就猝死了,享年47歲。

那麼問題來了,萬一朱高熾撐不住,死在朱棣前面了,那永樂朝接班人的位子還能不能輪到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手裡呢?要知道,朱高熾還有一個特別能戰鬥的弟弟朱高煦,面對皇位也是虎視眈眈的,不是沒有可能。

咱們分析一下可行性。

一論朱瞻基繼位的可能性。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高熾的長子出生,就是日後的皇太孫朱瞻基。這一年正好也是建文改元,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奉天靖難”。

傳說朱瞻基降生前,朱棣夢到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大圭,並交代他“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得知長孫出生,覺得是個好兆頭。到了朱瞻基滿月時,朱棣越發覺得這個孫子完全符合自己夢中的寓意。

不僅如此,當年朱高熾作為朱棣接班人這個事,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親自背書的。這個可不是夢了,對於皇父說一不二的暴脾氣,朱棣可是清清楚楚的。

所以說朱瞻基父子倆在朱棣心裡的地位非常特殊,自帶光環。關鍵這光環前無古人,氣場特別強大。

當然,永樂二十二年的時光裡,朱高熾的地位也不是穩如泰山的。他的好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免不了天天在朱棣面前構陷太子。再加上靖難四年,朱高煦戰功赫赫,性格頗似自己;而長子肥胖仁厚,喜靜不喜動,腿腳還不好,走路需要人攙扶。說實在的朱棣真是有點看不上朱高熾的。

永樂元年,當邱福、王寧等人提議立朱高煦為太子時,朱棣還是很猶豫的。關鍵時刻,還是永樂朝的一幫文臣點醒了朱棣。

翰林學士謝縉曾進言“好聖孫”,朱棣立刻點頭。可見殺伐決斷毫不含糊的永樂帝對於立儲這個事上為難已久了。雖然太子仁孝,天下歸心,雖然長子地位早由太祖指定,可是朱棣依然猶豫,讓謝縉這麼一說,永樂三代傳承的體系很清楚了,他這才徹底下了決心。

公元1411年永樂九年,朱瞻基被朱棣正式立為皇太孫。到此,嫡長子一系的名分才算是從法統上固定下來了。只要不出意外,朱瞻基妥妥的就是永樂朝第三代接班人。

畢竟“立嫡以長”,這是《皇明祖訓》綱憲般的存在,高高在上無法撼動。而朱高熾、朱瞻基父子標準的嫡長子嫡長孫,還有比這更經典的根正苗紅嗎?大明朝的文官集團歷經劫波終於迎來這二位,如文、景一般存在的接班組合,豈有輕易放過的道理!

二論朱高煦繼位的可能性。

說起嫡子,漢王朱高煦也是徐皇后所生嫡子,又是朱棣靖難行動的主要參與者。朱高煦與他大哥性格完全不同,聰明好動機靈,為人狠辣兇悍。

洪武年間,各地藩王的嫡子在南京就學期間,年少的朱高煦就表現出了與大哥朱高熾完全相反的秉性和不著調。以至於祖父朱元璋深惡之,早早的給他定了性。

靖難中,太子朱高熾行動不便只能駐守北平,雖然擊退了李景隆50萬大軍,可畢竟沒有衝鋒陷陣,親臨絕地的氣魄。

朱高煦就不一樣了,靖難行動根本就是他最高光的時刻。1400年建文二年隨朱棣參加了白溝之戰,擊殺南軍都督瞿能;東昌之戰,張玉陣亡,關鍵時刻又是朱高煦殺到救出朱棣,反敗為勝。1402年建文四年,燕軍在長江邊被盛庸擊敗,急切之下無法過江。朱棣已經幾乎要放棄了,依然是朱高煦殺到血戰盛庸,扭轉局面,才使得南軍陳瑄帶水師歸降燕王朱棣,度過長江拿下了靖難的最後一公里。

朱棣靖難成功,次子朱高煦功不可沒,不但衝鋒陷陣,還能智勇俱佳,甚至救過朱棣的命。難怪朱棣一衝動對他說了“勉之,世子多疾”這樣引人遐想的話。比起太子,朱棣覺得這個次子更像自己。所以說“奉天靖難”成就了朱高煦,也給了他與朱高熾爭奪儲位的資本。

三論朱棣的評估。

1、太子和太孫的名位在永樂十年之前都已經先後定型。1417年永樂十五年朱棣令朱高煦就藩樂安州,基本上宣告了朱高煦的出局。

2、朱高煦雖有軍功,但是為人品行不端正,聽不進諫言。對於朝廷法度毫無敬畏,經常傷及無辜。參與奪嫡,構陷太子,陷害朝臣,致使謝縉被殺,黃淮問罪。

3、先是遲遲不肯就藩,就藩後仍私自招募死士,圖謀不軌。打天下靠的是拳腳狠,不怕死,治天下靠的可是綜合能力硬,不作死。

結論:

從朱棣思考繼承人問題的邏輯來看,主線基本上還是以朱高熾一脈為主要考察對象的。只是建文削藩導致了靖難這個“意外”事件的發生,觸發了朱高煦這一支線的成長。

既然《皇明祖訓》是朱棣一切行事的行動準則,那麼選擇朱高熾就是他不忘初心的最好踐行,何況還有一個朱瞻基既能傳承永樂尚武的強硬作風,也能獲得文官士人的擁戴。至於漢王,只能說他在永樂王朝的創建過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的使命已經完成。

所以無論朱高熾能不能熬到登基,都不會影響朱瞻基的帝王之路。

南北鎮撫司答卷,歡迎圍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