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還有一首詩生動的描繪了桂林的風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南宋詩人王正功對桂林山水的總概況,而後隨著文化名人的傳播和教科書的宣傳,桂林就以山水名聞於天下和海內外。同樣在南宋,還有一首詩也是把桂林的風景描述的非常生動,那就是劉克莊的《簪帶亭》。


除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還有一首詩生動的描繪了桂林的風景

劉克莊像
這是這首詩的全文,其中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這句是最為廣為流傳的,也是最能體現桂林山水特色的:
《簪帶亭》劉克莊 宋
上到青林杪,憑欄盡桂州。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
沙際分魚艇,煙中見寺樓。
不知垂去客,更得幾回遊。

除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還有一首詩生動的描繪了桂林的風景

詩的意思是:劉克莊以亭作襯托。說上到亭子高處,亭子有多高作者沒有直接描述,而是與大樹高度作對比,“杪(音同秒)”意思是樹的末端。也就是說作者上到了一個和大樹一樣高的亭子看桂林的全貌。劉克莊登上亭子倚著欄杆,將桂林城一覽無餘。他看到什麼呢?他在詩中已說出來了,呈現在眼前的就是“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千萬座石山環立在大地之上,灕江繞著桂林城流淌。說出了桂林城中的自然環境,這就是桂林城的精華之處。
而後他用動靜結合的語句,說出“千峰”和“水流”環繞的桂林城之美妙是“沙際分魚艇,煙中見寺樓”,魚艇是動景,寺樓是靜景,一動一靜仍然緊扣山和水,讓人浮想聯翩。從詩裡面可以看出劉克莊是來對了時候,在煙雨濛濛的時候看到了煙雨桂林。

除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還有一首詩生動的描繪了桂林的風景

最後劉克莊觸景生情,卻又不直抒對桂林山水的喜愛,而用感嘆自己即將離去而不能多遊感到遺憾作結。古代文人大多都是這樣,對待喜愛的東西都不是直抒胸臆,總喜歡換著花樣婉轉表達。 相比起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劉克莊的“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把桂林山水描述的更為具體,以後如果外地人問:桂林山水美在哪裡?就可以用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這句詩來形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