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名言來概括你的旅遊心得?

海藻微視野


外出旅遊,我的體會是,不是隻為觀賞風景,不是隻為吃喝,不是隻為欣賞美女,最重要的是為放發心靈,使心靈能受到陶冶,並能重新認識自己,不忘初心,再次啟航,活出人生的精彩來。

為什麼過去的農村人,眼光淺呢,一是因為沒有文化緣故,二是因為過去的農村人,整天起早貪黑,牢牢地鎖在那二畝地裡,有的甚至一輩子連縣城都未去過。沒見過精彩的世界,又怎能有精彩的人生呢。

想活出精彩的人生,一是要紮根於社會,深刻理解社會;二是也要經常到外旅遊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用腳步丈量世界,並放飛自己的心靈。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旅遊心得,我想就用自創的下面這句話吧。

用心丈量世界,讓世界放在我的心中,讓我的心靈伴著世界前進的浪潮自由的飛翔。


春日之虎


身體與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而旅行,則讓你的身體與心靈,都在路上。


你的身體在路上。

你的雙腳踏在大地上,不停地行走,不停地攀登。記得有一個週一,我獨自攀登惠州的羅浮山,爬到半山腰,一看,前後左右都沒人,當時心就發慌,趕快撥電話,沒信號?完了,莫非我被世人遺棄了?

突然,前面有幾個人招呼我,原來他們是惠州學院的大學生,趁今天沒課,也來爬山。然後我們相約一起爬,終於成功登頂,飛雲頂,1200多米。真正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你的心靈在路上。

心靈隨著雙腳行走在大地上,大地上長的草,開的花,那些高大的樹,那些修長的竹子,還有天空白雲,清流激湍,湖泊大海……讓你心曠神怡,讓你開闊眼界,讓你滌盪塵俗……

你登山,總是在快要登頂時想放棄,這時你已精疲力盡,雙腿沉重,一步也邁不動,氣喘吁吁,氣上不來,感覺多走一步就會倒地死去。

堅持,堅持,再堅持,磨礪意志,挑戰自我,最後終於登上山頂,那種征服的樂趣,那種成功的喜悅,那種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自豪,無法言表,但足以讓你刻骨銘心……


融融118


其實就是那句廣告詞,讓心靈去旅行……

我喜歡去登高,去曲徑通幽處,去有山有水的地方……登高能證明自己是個男子漢,能鍛鍊自己的意志力,能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樂趣……曲徑通幽處,能讓我體會到脫世的感覺,啥也不用想,啥也不想想……有山有水是因為喜歡這樣的自然風光,不像我家這隻有山而無水……

但是現實很殘酷,除了偶然的上山,大部分去的是人文景點,因為再出去玩都是陪家人一起了,我想登山,可是他們不想,孩子也小登不上去,也想去了人跡罕至地方轉轉,可是孩子老婆喜歡熱鬧地方……

總之,現在的旅遊,旅行,就是讓心靈去放鬆,即使在人流如潮的景點,陪著孩子老婆,也可以讓心靈嘗試去體會空靈的感覺,即使堵在路上,可是眼裡可以是沿途的風景及路人的所見所聞……

人生不可能完美,什麼事都有些許遺憾……這就是人生,讓心靈去旅行,做了該做的事,看到家人高興幸福,做了正確的事,幫了別人,自己就會幸福……


熬夜對身體不好啊


“百聞不如一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早就讓我從心靈感覺到祖國大好河山誘人的嬌美和無限的壯麗。否則也不會有文人墨客豪壯的詩篇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歷史的不斷更新,更不會有八國聯軍進北京和倭寇侵犯的虎去狼來,使我華夏大好河山和民族兒女承受無端的魔難。

其實,旅遊對任何人都是有生美好的盼望。別說祖國的重點風景和名聖古蹟,就是山間的奇花異草都會讓人心情怡然而感到自然之美。世界那麼大,誰都想看看。

對專出去旅遊,我就去過附近兩個無名又廉價的景點兒。當你登上高高峰頂的一刻,真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感覺,當你俯視山下時,心情無比激盪!滾滾煙雲使我想起葉夢得的《點絳唇》:“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太壯觀了!

回家的路上還和同遊說:“真開眼!過年到名聖古蹟景區看看。”可是到了第二年,同遊腰脫兒,自己腦梗,真是“老卻情懷,猶作天涯想。空惆悵。”我倆自然就煞唸了!

對於農民來講,目前也就是溫飽。有倆錢兒還惦念給孫子取媳婦兒呢!有一句俗話說“人窮不過第三代”。現在人都懂,第三代取不上媳婦兒就再也沒有第四代了!我出去看風景很美,但是錢得瑟沒了就看不到第四代了。雖然離題太遠,但這是實情。

祖國的大江南北,無處不令我心馳神往。我在網上看到美景,心都能隨之飛去,在電視上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就有無端的遐想。聽到別人說天南地北,就覺得美,後來出去了才知道:人,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景,聽景不如觀景,見景兒才能生情。所以說,百聞不如一見。


手機用戶名侯志豐


夢境,往往是生活中真實的再現。許多人或許都做過有趣又有玄感的夢,突然間來到某一處,或高山,或平地,或紫雲繚僥,祥鶴飛翔;或花海如洋,仙子飄飄,美樂三月不知肉味。即使醒來,回味夢境,依然趣味無窮。其實,這是在睡著間,你的精神世界,已乘風踏濤,神遊了一番。醒來即是暢遊歸來。所以,唯心論講,人有三魂七魄,這是你的魂魄遊離了身體,自然相會前生前世去過的地方。有人乃至早上起床發現,昨晚睡時穿的鞋子,已不在床前!

旅遊雖然放鬆了精神,歡悅了視覺,美樂了觀感,但身體確是感到很疲倦很勞累。在外走了一天,看了一天的風景,夜晚歸來,往床上一躺,乃至連飯都不想吃。即使如此,許多人仍然樂此不彼。為什麼?人生的完美,就在於挑戰自我。就象許多登山者,在攀越珠穆朗瑪峰時,明知會面對死亡,能看到沿途倒斃者赧然的屍體,但依然向前!這也許就是生命存在美感的體現和流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的美,生活的美,生命的美,就在於人類在跋涉的漫漫征程上,去探索,去發現,去挖掘。

心靈裝山水,山水淨心靈。有了這些,還同別人相爭什麼?這就是我步遊歸來的悟解。


郭家


詠龍景大夾峪

早春攜友夾谷行,瀑布重疊鳥聲聲。

懸崖古藤纏老樹,怪石嶙峋水波中。

筒車吱吱千年搖,幽峪曲徑山泉鳴。

萬福亭裡歌一曲,風光無限看龍景。

龍景大夾峪位於郴州東江湖大垻右則,為東江湖旅遊景點之一,先賢墨客迷戀這鬼斧神功的自然美景,曾在這裡留下了一些墨寶。有感於湖光山色和古人遺風,本人亦胡湊幾句,藉以抒發內心喜悅之情。


莫柏順


盡然是用一句名言,來概括旅遊心得,那我也就不囉嗦太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覺得這句話最適合,用旅行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去遊歷自然形成的景緻,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在書本上是體會不到的,面朝大海的春暖花開,流光溢彩的都市繁華,鬼斧神工的奇山異石,風景如畫的人間仙境,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無處不在大自然的美妙!在我看來,“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都很重要,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讀萬卷書的同時,行萬里路恰恰能彌補這份缺憾。





冰姐L


天地之間,竟無我容身之處。

人生在世,凡俗約束,身心俱累,渴求自由。權勢的威迫,金錢的利誘,正義雖長存,邪惡更囂上。

若權勢與金錢互為盟友,則天下盡入彀中矣。民眾愈加心虛,愈加嚮往自由,或可以相比而自由之處。

當那兩個盟友凌駕於正義甚至一切之上時,正義就只剩下一塊遮羞布,其他的一切正確的善良的道德的維護人類可以良性和理性持續發展的東西,就會被隱藏起來直至消亡。

這時,你也會發出感嘆:

天地之間,竟無容我之處。

因為,對於一個高貴的自尊的人來說,苟且偷生,真的很痛苦,或許,也只能安慰一下自己“大丈夫能屈能伸”了。

唉,天地如牢籠,人間籠中局。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溝渠。





琴詩煮肉


旅遊,是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看那裡的山水與人情,還有地理和故事,充分了解並且擴大眼界,讓自己的思想開擴,不再侷限於自己的世界,去看世界,看文明。

開心的旅遊,高興的旅遊,讓心情開朗,把所有的憂愁拋到九霄雲外,這是旅遊的根本,更是做人緩解壓力的最好方法。

我很多時候都是忙裡偷閒,出去轉轉,雖然不能去很遠的地方,自己的周邊還是儘可能去看看,只要時間和條件允許,旅遊會成為我以後的選擇。








知足常樂273298521


《東莞北歸有感》

羊城雁城一線穿,

離家兩月今又還。

南嶺氤氳雲靉靉,

瀟湘瀰漫水漣漣。

昨夕丹霞步韶樂,

今日牛脾訪蘇仙。

好山好水看不盡,

縱有風雨也等閒。

(注:韶樂:相傳舜帝南巡,命人奏韶樂於今韶關城北30公里處石峰群中,後人在此建城,故以韶為名。牛脾,即牛脾山,蘇仙嶺別稱,在郴州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