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水戰讓日本六百年不敢覬覦中國,大唐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呢?

無根樹花正孤


白江口水戰讓日本六百年不敢覬覦中國,大唐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呢?

白江口之戰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水戰。大唐軍備在數量上處於劣勢,但最終以少勝多。究其原因在於倭軍當時的技術裝備相對於大唐來說非常落後,加之倭軍作戰指揮失當最終導致完敗。羅列主、客觀原因,小哲從三個方面闡述。

一、主觀原因

面對劉仁軌率領大唐不足萬人的兵力(唐朝只派了一小部分兵力),倭軍掉以輕心的同時,還搞起了內訌,臨陣殺將,堪稱大忌。

白江口大戰,倭軍不是單方面作戰,而是有百濟盟軍的加入。百濟國王扶余豐因為其大將鬼室福信戰功赫赫,害怕他會在不久的將來殺死自己取而代之,所以,扶余豐設計給他扣了頂“謀反”的帽子而將其誅殺。兵法有云,仗前不殺大將,所以倭軍犯了兵法大忌,不利於軍心穩定。

而且我們知道,這位鬼室福信在百濟是最能打仗的難得將才,更是抵禦唐朝軍隊的靈魂人物,他的死,讓一些君臣膽戰心驚,生怕逾越“功高震主”的紅線,而步鬼室福信的後塵。

與此同時,倭軍統帥面對大唐區區兩百艘戰船,自以為能在數量上碾壓唐軍,所以始終“自信滿滿”,也根本沒把唐軍放在眼裡。最終,在戰鬥中,倭軍的戰艦毫無組織地向唐軍發起進攻,多艘戰船的駛入,儼然把熊津江口堵的嚴嚴實實,根本發揮不出海戰的優勢。再說唐軍,在唐軍看來,倭軍的戰船猶如“小漁船”,雖然唐軍船隻少,但戰鬥力強,唐軍組織戰船善於變化,也能主動抓住有利戰機,逐個擊破,順利將倭軍團滅。

二、再說客觀原因

前文已述,唐朝軍隊不足萬人,而倭軍人數就達五萬人(本土80%的兵力),唐軍艦船不足兩百艘,而倭軍就有千艘。這場戰鬥如果從數量上來說,唐軍肯定不佔優勢,那麼除了主觀原因讓倭軍失利之外,客觀因素也是他們完敗的重要原因。

第一、戰艦。白江口大戰中,倭軍雖然有千艘戰船,但戰船質量堪憂。據史料記載,唐軍170艘戰船都是樓船、艨艟,這些船高大無比,足有3層,艨艟還包覆牛皮,用以衝撞敵船。而倭軍的戰船,雖然數量眾多,但這種船長不過20米,寬則7米,跟唐軍戰船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戰備技術的落後,根本不能與唐軍同日而語。

第二、武器。7世紀的倭軍,他們的護甲都是皮甲,防護能力很差,使用的都是軍刀,只善於陣前小群體對戰,而此時面對大唐的堅船利炮,他們僅存的一點作戰優勢得不到發揮,所以只能甘拜下風,加上統帥的指揮失當,只能命喪海底。

第三、士兵戰鬥力。此次戰鬥發生在大唐貞觀之治之後,此時正值大唐國力強盛時期、甲兵日精之際,而倭國正在推行“大化改新”,單兵作戰能力尚處初級階段,嚴格說沒有正規軍,所以,就此等兵力而言,即便數量眾多,也不可抵禦練兵有素的唐軍。

三、沉寂千年

白江口之戰是千年之前中國和日本的首次交鋒。經過此戰,倭國領略到大唐的軍事威力,打破了倭國想通過朝鮮半島而妄圖征服世界的狼子野心。自此,倭國面對東方大國的力量,只能被迫防守而無力進攻,一舉讓日本沉寂千年直到日本戰國時期的豐臣秀吉時代。

自古以來,兩軍對壘從來都不是以數量取勝,除了講究兵法和作戰技術之外,人心向背、統帥的核心凝聚力才是致勝關鍵。反觀白江口之戰不難看出,面對大唐的軍事戰鬥力,倭軍僅憑數量上的優勢怎能不敗。

(白江口之戰揚我軍威,也震懾了倭國的覬覦野心,對此您有何高見呢,歡迎與@山城小哲一起讀史,共同探討。)


山城小哲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水戰。

663年,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1萬3000,戰船170艘[1])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將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住,其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燬,上百至上千日軍被殺或溺死。[2]

在此次戰役中,唐朝水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堪稱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一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其以唐朝、新羅聯軍的勝利的最終結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名稱

白江口之戰

地點

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

時間

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

參戰方

唐朝、新羅;倭國、百濟

結果

唐朝、新羅聯軍勝利

背景

朝鮮半島在唐朝初年存有高句麗、百濟與新羅三個“國家”。其中,高句麗名聲最大,軍力最強,對中央王朝一直是時降時叛,時慕時倨。隋煬帝亡國,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徵高句麗,致使國內民生凋敝,國力大耗。唐高祖李淵稱帝后,對高句麗“遺使稱臣並不感興趣,對臣下說:“高句麗雖臣於隋,而終拒煬帝,何臣之為。朕務安人,何必受其臣。”[3] 裴矩、溫彥博諫勸:“遼東本箕子封國,魏晉時故封內,不可不臣。中國與夷狄,猶太陽於列星,不可以降。”當時的高句麗國王,是隋煬帝時一直和帝國叫板的國王高元異母弟高建武。高建武也想察看新帝國虛實,遣使臣獻上封域圖,表示臣服。唐高祖命人去遼東舊戰場,收埋戰沒隋朝將士屍骨,平毀高句麗人誇功耀武的京觀。高建武害怕,下令國人“建長城千里,東北首扶余,西南屬之海”[3] [4] 。[5]

後來,高句麗內部政變,東部大人蓋蘇文殺大臣一百多人,併入宮把高句麗王高建武也宰掉,“殘其屍投諸溝”,[3] 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為傀儡王,自為莫離支(主兵元師)。這位高句麗種群,“貌魁秀,美鬚髯,冠服皆飾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視。”[3] 蓋蘇文每次上下馬,國內貴人大臣都爭搶伏地,蹶屁股趴在那裡給他當“腳墊”。[5]

御駕親征高句麗的李世民

高句麗內變,臣下勸太宗討伐其弒主之罪,“因喪伐人,朕不取也”。太宗挺厚道,下詔拜高藏為遼東郡王。不久,高句麗、百濟二國聯合,大舉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乞援。眾臣商議,最後李績力勸徵遼。此次征伐高句麗,唐太宗總共攻克高句麗的玄菟、橫山、蓋牟(今遼寧蓋平)、磨米、白崖(今遼陽東)、遼東(今遼寧遼陽)、卑沙(今遼寧復縣)、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加入唐朝戶籍共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次較大的戰役,殺死高句麗兵四萬多人,唐朝將士死近二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七八。但之後圍攻安市(今遼寧蓋平東北)不下,寒冷的冬季到來,而唐軍將士大都來自關中無法適應遼東寒冷的冬季,而唐軍的後勤運輸也因遼東寒冷的冬季受到嚴重影響,最終唐太宗被迫班師。[5]

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太宗本準備集三十萬大軍,以長孫無忌為大總管,一舉擊滅高句麗。不料,因太宗病逝而作罷。[5]

655年(高宗永徽六年),新羅國向唐廷告狀,說高句麗、百濟、靺鞨連兵,攻取新羅三十多城。唐廷下詔勸和,不聽。作為帝國仲裁者,唐廷於660年(顯慶五年),詔派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等人率兵攻討。[7]

唐滅百濟之戰

圍魏救趙,斷其一方。唐軍並未直接救援新羅,而是集中力量進攻高句麗的幫兇百濟。百濟同高句麗一樣,“扶余別種也”,當時的國王是扶余義慈。唐軍從城山(今山東榮城)渡海,在熊津口大破百濟軍,又克真都城,擊滅百濟軍主力,“斬首萬餘級,撥其城”。百濟王扶余義慈和太子扶余隆蒼惶遁走,逃入北鄙小城躲避,被蘇定方唐軍團團包圍。扶余義慈的次子扶余泰主意大,趁父兄外逃,自立為王,率眾固守百濟城。扶余義慈的嫡孫扶余文思對左右人講:“現在國王、太子均在,王叔自立為王,即使唐兵退去,我父子也會被王叔殺掉!”惶急之下,扶余文思率左右“隨城而出”,城內人見王太孫如此,也紛紛跟隨,扶余泰連殺數人也無法阻止。無奈,扶余泰出降,百濟都城告陷。很快,唐軍又逮捕了百濟王扶余義慈父子以及百濟豪酋五十八人,全部押送至京師。“平其國王部、三十七郡、三百城,戶七十六萬。”[7]

唐朝在百濟設熊津、馬韓等五個都督府,擇其酋長管治。同年末,一行囚俘至京師則天門,唐高宗“詔釋不誅”。[8] [9] [7]

過程

滅百濟後,唐朝大軍振旅而還,留下郎將劉仁願率數千唐兵留守百濟城,並派左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赴任半途,王文度病死,詔以劉仁軌代之。[7]

在朝鮮駐紮的薛仁貴

百濟王扶余義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來已經降服唐軍,待他看到唐軍主力回國,萌生賊心,並與一個叫道琛的和尚聯手,在周留城聚百濟舊民造反。不久百濟“西部皆應”,紛紛據城造反,支持扶余豐。眾軍相聚,反而把唐軍劉仁願的留守軍團團包圍於百濟城。[7]

唐廷下詔,任劉仁軌檢校帶方刺史,統王文度舊部與新羅軍合勢救援劉仁願。唐、新聯軍一路廝殺戰鬥,直殺百濟城。和尚道琛在熊津江邊建兩座巨大的兵壘,劉仁軌率眾猛攻,百濟軍不敵,退保任孝城。[11]

661年(高宗龍朔元年),唐將蘇定方又攻打高句麗,遇大雪酷寒,唐軍不得不班師。[11] 但是劉仁軌上表,表示要繼續堅守在百濟,高宗深覺劉仁軌言之有理,便讓唐軍繼續留在百濟城堅守。[11]

劉仁軌先出奇兵,首發制人,率軍先端掉扶余福信派人修建的真峴城(今韓國鎮岑縣),雖然此城“臨江高陸”,唐軍連夜奇襲,一舉攻破,“遂通新羅運糧之路”。[11] 而百濟內部發生火併。百濟王子扶余豐越來越不能忍受堂叔扶余福信的跋扈,扶余福信被殺。於是,劉仁師、劉仁願以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劉仁軌以及先前降附的百濟王子扶余隆率水軍,從熊津江出發,水陸並進,直趨白江口,準備合軍直搗固周堅城。[12]

663年(高宗龍朔三年)八月,劉仁軌水軍率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倭國水軍四百餘艘也綿延駛至。寬闊水面上,唐、倭兩路水軍對峙。 [12]

雙方合戰。唐軍四戰皆捷,水陸連勝。雖然唐軍軍船在數量上佔絕對劣勢,但隋唐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還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堅,設計精良,日本的兵船與之相較,相對落後。四百多艘木船被唐軍連發火箭,順風投火,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

結果

此役,倭軍損失上千或溺死,或被斬殺,盡皆沉於白江口水底。[12]

海軍大敗,百濟、倭國陸軍也抗不住唐、新聯軍的進攻。扶余豐脫身而逃,周留城內拒守的百濟王室扶余忠勝、扶余忠志兄弟率城內守軍、士女以及未被殺死的倭軍兵將,“一時並降”。[12]

影響

劉仁願回長安後,高宗向他詢問情況,這位大將不專功,說明戰役主要指揮者以及表章主擬人均是劉仁軌。高宗“深歎賞之,因超加(劉)仁軌六階,正授帶方州刺史,並賜京城宅一區。”劉仁軌絲毫不敢懈怠。他安撫百濟餘眾,屯田厲兵,積糧撫士,準備下一步進滅高麗的戰爭。同時,他連上表奏,極言百濟之地不可輕棄,“伏惟陛下既得百濟,欲取高麗,須外內同心,上下齊備,舉無遺策,始可成功……”高宗深納其言。[13]

戰後唐朝在朝鮮半島的疆域

百濟亡國,下一個肯定輪到高麗,668年(高宗總章元年),唐朝大將李勣為帥,在泉男生帶路指引下,一舉踏平高麗,終於完成了隋煬帝、唐太宗未竟之業,收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萬七千戶。唐朝置安東都護府,留大將薛仁貴等二萬多唐兵於平壤,高麗終成唐朝治地。由於高麗王高藏一直是個傀儡,唐廷赦而不誅,還把他封為司平太常伯,只把負隅頑抗的泉男建流放黔州蠻荒之地。[13]

倭國在百濟滅完後,接納了許多的百濟難民,在此同時。唐跟新羅之間的對立增加了。受到這種影響,天智天皇制定了稱之為近江令的法令群,快速的重整了整個國家體制。到了天武天皇掌權時,其下令制定了飛鳥淨御原令以及律令法等,將日本快速的導向為律令制國家。 接著在701年時,由於大寶律令的制定,日本將國號從倭國改為日本。此時,新國家之建設也告一段落了。[14]

評價

唐朝水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堪稱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一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其以唐朝、新羅聯軍的勝利的最終結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白江口之戰,日本大敗。此後日本一直數百年間不斷派使臣(遣唐使等)向唐朝學習,逐漸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日本數百年間幾乎就是唐朝的一個“具體而微”的翻版模型。直到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近一千年間,日本未敢再對中國開戰。[15]


誰是誰非誰知道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水戰。 唐朝水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其結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唐滅百濟

公元660年,新羅國因高句麗、百濟、靺鞨三國連兵進攻,向唐朝求援,唐高宗下詔派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等人率兵攻討。

唐軍從城山(今山東榮城)渡海,在熊津口大破百濟軍,又克真都城,擊滅百濟軍主力,百濟都城告陷。唐軍抓獲百濟王扶余義慈父子以及百濟豪酋五十八人,全部押送至京師。“平其國王部、三十七郡、三百城,戶七十六萬。”

唐朝在百濟設熊津、馬韓等五個都督府,擇其酋長管治。

滅百濟後,唐軍凱旋而還,留守大將劉仁願率數千唐軍駐守百濟城。大將劉仁軌任熊津都督。

倭軍援軍

公元661年,唐朝令大將蘇定方征討高句麗,遇大雪酷寒,唐軍不得不班師。

百濟殘餘趁唐軍進攻高句麗之機,派人前往倭國(今日本)迎回故王子扶余豐,立其為國王。倭國亦欲乘朝鮮半島三國內亂之時,保住在高麗半島上的勢力,緩和國內的政治危機,遂派阿曇比羅夫率日軍護送扶余豐回到百濟。

白江口水戰

劉仁願和新羅王金法敏率領陸軍,劉仁軌以及先前降附的百濟王子扶余隆率水軍,從熊津江出發,水陸並進,直趨白江口,準備合軍直搗固周堅城。

663年(高宗龍朔三年)八月,劉仁軌水軍率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倭國水軍四百餘艘也綿延駛至。寬闊水面上,唐、倭兩路水軍對峙。

此時,唐朝劉仁軌率水軍 一萬餘人,戰船一百七十艘。倭軍四萬餘人,戰船一千餘艘。唐軍戰船雖然數量處於絕對劣勢,但船壁高而堅,設計精良。

在敵強我弱的危機情況下,劉仁軌臨危不亂,小心應戰。他發現倭軍艦船因數量多而擁擠一處時,下令發射火箭,順風投火,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燒死嗆死外加棄船跳水淹死數千人,倭軍倉皇敗退。

日軍敗退時,劉仁軌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擺下陣勢,嚴陣以待。倭軍諸將利用船多勢眾,一擁而上,全力進攻,意圖打亂唐軍陣勢。唐軍艦船前端敞開,任由日軍衝向本方腹部。唐艦兩翼合攏,將日戰船圍困其中,居高臨下,展開攻擊。日本水軍被困於狹窄區域,艫舳相撞不得迴旋,只得引頸就戮,軍士落入水中溺死者不計其數。

雙方交戰,唐軍四戰皆捷,水陸連勝。百濟王扶余豐脫身而逃,周留城內拒守的百濟王室扶余忠勝、扶余忠志兄弟率城內守軍、士女以及未被殺死的倭軍兵將投降。百濟徹底滅亡。

後續

百濟亡國,唐朝征討高麗,668年,唐朝大將李勣為帥,在泉男生帶路指引下,一舉踏平高麗,終於完成了隋煬帝、唐太宗未竟之業,收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萬七千戶。唐朝置安東都護府,留大將薛仁貴等二萬多唐兵於平壤,高麗終成唐朝治地。

白江口之戰,日本大敗。此後日本一直數百年間不斷派使臣(遣唐使等)向唐朝學習,逐漸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成為唐朝的翻版。


愛冬的文


白江口海戰期間,大唐和日本的各方面實力都有很大差距。

甚至可以說,雙方根本不是對等的敵人。

大唐打垮日本海軍是尋常事,唐軍也沒覺得有什麼自豪。

唐軍的水軍一向很強悍。

建立大唐,統一全國期間,消滅強悍的軍閥蕭銑等人,均是依靠強大的水軍。

663年的白江口海戰,是日本試圖爭奪朝鮮半島的勢力範圍,援助百濟,出動大量陸軍和水軍。

而大唐聯合新羅,連續擊敗百濟。之前百濟其實已經被唐軍滅國,只是後來殘部又復國而已。

當時陸戰中,日軍和唐軍都是勞師遠征,關鍵看誰的海軍能夠勝利。

只要能夠掌握制海權,就可以切斷對方的海上運輸線,迫使對方潰散。

多以,日軍出動1000多艘軍艦支援百濟,準備和唐軍海軍決戰。

唐軍則是劉仁軌的170多艘軍艦,數量要少得多。

雙方在663年8月27日對碰,進行戰略決戰。

其實,此戰勝負沒有懸念,類似於打人打小孩。

日本當時國力落後,技術低劣,更沒有見過大世面,不知道世界先進海軍是什麼樣子。

他們的軍艦雖然高達1000多艘,但都是中小船隻,類似於大號漁船。

日本海軍海戰並不擅長遠程攻擊,而多采用跳上對付船隻肉搏取勝的方式。

雙方開戰,日本海軍發現唐軍軍艦水量很少,立即不知死活向唐軍衝擊。

誰知道,衝到唐軍軍艦附近,日本海軍才傻了眼。

原來,唐軍軍艦雖少,但核心軍艦非常高大,均是高大的大型軍艦。

而唐軍海戰以遠程武器為主,使用大量強弓硬弩,還有大型弩弓。

一時間,海上箭如雨下,日本海軍根本無法抵抗。

甲板上的日軍水兵,瞬間被射成刺蝟,即便有衣甲保護的人也擋不住唐軍的強弩。

日軍不死心,試圖靠近跳上甲板肉搏。

但唐軍軍艦很高大,船舷比日軍軍艦高的多,很難跳上去。

況且,對方軍艦高大,上面水兵也眾多,少量日本水兵跳上去肉搏也是尋死。

激戰中,唐軍海軍肆無忌憚的撞擊日本海軍的小軍艦。

日軍全線潰敗,先鋒部隊撤退本隊。

此時日軍已經沒有退路,如果海軍撤退,那麼百濟就一定滅亡,集結在百濟的數萬日本陸軍甚至也要全部死掉。

所以,日本海軍仍然敗中求勝,連續3次猛攻。

然而,唐軍輕鬆連勝2次。

見日本海軍實力太弱,第4次唐軍直接進行大包圍,將日本海軍主力軍艦稀疏包圍起來,然而大量發射火箭。

日軍被圍,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紛紛跳水逃生。

日軍大將樸市田來津雖然“仰天而誓,切齒而釁”,堅持作戰,但最後還是被唐軍弓弩射死。

最終日軍大敗,雙方僅僅海戰幾個小時而已。

《新唐書》記載:此次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

唐軍白江口得勝消息傳到周留城,9月7日守城的百濟王子餘忠、勝忠等率守軍投降。日本陸軍忙自周留城及其他地區撤離,百濟境內日軍集結於以禮城,於9月19日撤回日本。

百濟滅亡,5年後唐朝有消滅宿敵高句麗,徹底控制朝鮮半島。

日本被胖揍以後,開始派遣 遣唐使學習唐朝先進的技術。






唐城十八子


白江口海戰,亦稱白村江之戰。

663年,倭軍4.2萬戰船1000餘艘,唐軍1.3萬戰船170艘,在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

唐將劉仁軌指揮艦隊分左右兩隊,將倭艦團團圍住,敵艦相互碰撞,兵將大亂,戰船全部被焚燬,上千倭軍被殺或溺亡。

此役,唐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和艦船4倍於己的倭國水師打得大敗,堪稱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此戰,是中日兩軍首次交鋒,也是一次國際性的戰役,以唐朝的完勝結束,奠定了此後上千年的東北亞地區格局。

白江口戰役,日本之所以戰敗,主要原因是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日本的短甲是皮甲,防護能力很差;日本騎兵不會長矛衝鋒,馬上衝陣,近戰突擊能力極差;日本只會陣前對射和使用軍刀小群戰鬥。軍事技術的巨大差距,唐軍以少勝多,給日本鬼子以“顏色”,使其1000餘年不敢窺視東亞大陸。

$發光的金子


潮哥1495582530712


我是北派說書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漢唐王朝,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中國歷史上,是最為強大時期的代表,因為在這兩段時期,讓北方的遊牧民族俯首稱臣,不敢造次。

當然在這裡我們說到了大唐帝國的白江口戰役,說到這段歷史還是蠻有意思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一切的導火索還要說到同時期朝鮮半島的另外三個國家,百濟、高句麗、新羅。

在這三個國家中,以高句麗軍力最為強大,對中原王朝時降時叛,那時候高句麗聯合百濟、大舉進攻新羅,企圖瓜分新羅,但是此時的新羅卻是心向大唐,想大唐求助,隧大唐派兵從路上,海上分兵馳援新羅,此次大唐的指揮官為劉仁軌。

起初在朝鮮半島的戰役就是那麼個,曾經的宗主國打那些不聽話的附屬國小PP,但是沒想到諸如百濟和高句麗背後有靠山,那就是當時的日本,也就是在當時被稱呼為倭國的日本。

那時候的日本派來數萬軍隊,戰艦四百餘艘,而大唐海軍才數十艘,只不過大唐的戰艦比日本的戰船精良,而且還配備火箭,當然這裡的火箭是機關火箭,第一波便是將倭軍射死大片,整個海上一片赤色,但是那時候的倭軍比較彪悍,縱然如此,還有不少爬上唐軍的戰艦,殊不知此時的唐軍裝備精良,還配備了唐橫刀,比起倭軍漢刀和布衣皮甲來強上不止幾倍,結果被唐軍一邊倒的屠殺。

這一張日軍慘敗,打的日本千年不敢造次,反手派遣使者來到大唐虛心學習大唐的知識,才造就瞭如今日本本地的漢唐文化。


北派說書人


公元663年8月27日,在當時白江口水域,來自大唐與新羅的聯軍和日本,百濟的聯軍在此彙集,中日海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海軍會戰即將拉開序幕。

白江口之戰

以劉仁軌為主帥的唐軍13000餘人,戰船170多艘,新羅軍5000人;另一面倭軍42000餘人,戰船1000多艘,百濟軍5000人。在當時,日本,百濟聯軍在兵力,戰船數量上佔盡了優勢。

主帥 劉仁軌

但就是在此戰役中,唐朝水軍憑藉自身優勢,將兵力,戰船遠勝自己的日本一舉擊潰,從此奠定了此後一千多年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格局。

8月27日,雙方交戰第一天,由於雙方對彼此的實力,因此第一天雙方只是試探性進攻,在此期間,日軍有少量損失,唐軍也沒有趁勢追擊,而是抓緊時間進行整頓。

在第一天交戰之後,日軍將領認為應該先發制人,利用數量優勢對唐軍戰船進行分割包圍,繼而殲滅。

而唐軍方面認為己方戰船大而堅固,行動不便,應該擺開陣型將日軍包圍起來,圍而攻之。

第二天,8月28日,日軍率先發動進攻,各艦船爭先恐後的攻向已經列好陣勢的唐軍艦隊,想憑藉數量上的優勢一鼓作氣拿下唐軍。唐軍主帥劉仁軌見狀立刻下令讓中部戰船佯退,引誘日軍進入已經排好的包圍圈。同時,左右兩部先頭戰船,憑藉水域優勢,順流而行,快速向中部艦隊靠攏,形成包圍之勢。

自此,日軍艦隊被唐軍包圍在陣中,由於日軍戰船數量過多,相互之間發生碰撞,劉仁軌見狀,下令縮小包圍圈,並用火箭攻擊日本,同時利用戰船大而堅固的優勢,不斷撞擊日軍戰船。

雖然日軍人數,戰船數量眾多,但被唐軍包圍在陣中,加上日軍戰船多是舢板小艦,不能對唐軍戰船進行有效傷害,因此大量戰船被毀,人員傷亡慘重。

後來,雖然日軍又組織幾次進攻,但都被唐軍擊退,船毀人亡。唐軍乘勝追擊,所過之處大活朝天,海水遍赤,日本艦隊在兩天之內被徹底擊垮,慘部倉皇而逃,逃回日本。

在正常戰役中,唐軍以少勝多,奠定了後來唐朝在此區域的霸主地位。


不知道起什麼好


白江口海戰可以說是我國比較著名的戰役了,也是中日雙方歷史上的第一次海戰。

白江口海戰也叫白村江之戰,是公元663年8月27至28日,唐朝與新羅聯合對抗倭國與百濟的聯軍在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海戰。這次戰鬥唐軍以少勝多,也是比較早的國際性戰鬥,唐朝的勝利奠定了此後一千多年東亞地區的政治格局。

在這個時期,日本的軍事包括冶煉技術非常落後,這個時候日本武士使用的刀還是漢朝時期的環首刀。

公元660年,蘇定方消滅百濟後,百濟降將鬼室福信再次叛亂,並聯系日本請求出兵。日本自認為改革之後可以打敗大唐就派兵朝鮮半島。661年8月,倭寇海軍4萬多人抵達白江口對唐軍7000人和新羅軍5000人發動進攻。

日本的船隻技術實在低的可憐,幾乎都是小船,而唐軍皆是鉅艦,居高臨下朝倭寇船隻射箭。倭寇本身裝備就不好,在唐軍箭雨下,倭寇死傷一片。同時唐軍將領劉仁軌仿效火燒赤壁將400多艘木船順風投火,一萬多倭軍全都沉在白江口。海戰失敗後陸軍也被打的打敗,5.6萬人全軍覆沒。日本聽後感忙在海岸修築城牆,害怕唐軍進攻日本,可惜唐朝根本對日本沒興趣,不然日本或許就成為大唐的行省了。


調侃歷史


公元前 1 世紀起,朝鮮半島上陸續興起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個國家。三國自建立以來相互攻伐,混戰不斷。到 7 世紀中期,新羅已經全面倒向唐朝,百濟則北連高句麗、南結日本,兩大陣營的決戰一觸即發。

顯慶五年(660 年)七月,唐朝正式出兵百濟,點燃了兩大陣營決戰的導火索。唐朝大軍十萬,船隻千艘,在蘇定方率領下自山東半島的成山地區渡海,僅僅三日就攻陷了百濟的國都泗沘城。不久,義慈王帶著太子扶余隆向唐羅聯軍投降。至此,享國六百餘年的百濟滅亡了。

隨後,唐朝在百濟故地建立起熊津、馬韓、東明等五大都督府,開始了羈縻統治。然而,唐朝的統治並不順利,百濟故地盛傳著“大唐與新羅約誓,百濟無問老少,一切殺之,然後以國付新羅”的流言,又因唐兵肆意掠奪,百濟遺民紛紛反抗,很快聚合成以鬼室福信為中心的復國力量。當年九月,鬼室福信遣使向傳統盟友倭國求援,請求將在倭國作人質的百濟王子扶余豐迎回國內。為鼓動倭國出師相助,一個月後福信又派人赴倭獻上了唐軍俘虜一百餘人。

面對百濟復國軍的求救,倭國統治者決意出兵相助。齊明天皇七年(661 年),年近七旬的齊明女皇親自趕赴九州前線,終因旅途勞頓,當年七月病死在朝倉宮中。其子中大兄皇子素服稱制,是為天智天皇,繼續對百濟戰事採取一連串的行動。八月,遣將“救於百濟,仍送兵杖五穀”;九月將當時倭國最高等級的織冠授予扶余豐,嫁以臣下之女,並派遣前將軍阿雲比羅夫等,率領五千名士兵護送扶余豐回國繼承王位。

天智天皇二年(663 年)三月,又遣前將軍上毛野君稚子等人“率二萬七千人打新羅”,奪取了沙鼻岐、奴江二城。此時,百濟復國軍發生內亂,扶余豐為奪取權力將鬼室福信“斬而醢首”。倭國援軍似乎也受其影響,直到當年八月才派遣“救將廬原君臣率健兒萬餘,正當越海而至”,數萬倭國水軍進逼白江口。

正當此時,唐羅聯軍在帶方刺史劉仁軌的指揮下,準備對百濟復國運動的核心地區發動猛攻。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劉仁軌決定率軍從錦江上游的熊津城出發,繞過水路要衝加林城,攻打復國運動的中心周留城。行至加林城附近的白江口時,唐朝水軍與倭國水軍狹路相逢,大戰不可避免。

當時,唐軍的兵力僅七千餘人,面臨數倍於己的對手,劉仁軌沉著應戰,迅速命令在江口擺下陣勢,只等倭軍前來進犯。唐軍雖在兵力上處於劣勢,但船隻皆是艨艟鉅艦,體大而堅固,利於堅陣防守。倭船則多為舢板小艦,船小且脆弱,無法用於攻堅。雙方戰船一經接觸,倭國水軍立刻處在了下風。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戰爭分兩次進行:八月二十七日,倭國水軍先頭部隊到達,不等主力到來即投入戰鬥,結果很快“不利而退,大唐堅陣而守”。到了第二天,倭國諸將面對唐朝的堅固防禦,慌亂之中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我等爭先,彼應自退。”於是,倭國將士開始爭先恐後地猛攻唐軍的艦陣。

劉仁軌鎮定自若,充分發揮船隻的機動性,下令把倭國船隻引入陣中,然後左右合圍,把倭國水軍牢牢困死在堅陣之中。在敵軍的奮力突圍下,唐軍因勢利導,又以火攻衝燒敵陣,將四百多艘倭國船隻全部燒燬。一時間,只見“煙焰漲天,海水皆赤”。倭國水軍往往是由地方豪族臨時拼湊,缺乏統一的指揮和訓練。在訓練有素的唐朝軍隊前,倭國軍隊瞬間全部崩潰,戰死和溺亡者不計其數。扶余豐僥倖脫身,乘船逃往了高句麗。

這一戰不僅改變了朝鮮半島的戰略態勢,更對整個東亞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碩風雜談


唐朝和日本之間爆發的白江口之戰,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戰。這場海戰共有四個國家參戰,分別是唐朝和新羅聯軍、日本和百濟聯軍。規模上日本和百濟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反而是唐朝人數和船隻都處於絕對的劣勢。可是唐朝卻以少勝多,將日本打成了烏龜。

當時朝鮮半島共有三個國家擠在一起,分別是高句麗、百濟、新羅。隋煬帝好大喜功,非要幹翻高句麗,可是由於他的武功實在差勁,反而拖得隋朝陷入內亂,最終亡國。唐朝建立後也對高句麗用兵,正好新羅和百濟也在打架,百濟聯合高句麗攻佔新羅,新羅就找唐朝求援。於是公元644年,李世民派徐世績為遼東道大總管,主持對百濟的戰爭事宜。之後李世民更是親率十萬大軍進攻朝鮮,但還是鎩羽而歸。

公元655年,百濟又侵佔新羅,新羅還是沒辦法呀,只能再次找唐朝求援。李世民這時已經撒手人寰了,在位的是李治。於是李治派蘇定方為沈丘道行軍大總管,帶領十三萬大軍大舉討伐百濟,並命新羅國王金春秋配合唐軍作戰。

在唐軍和新羅的配合下,很順利的就貢獻了百濟的首都扶余,並迫使百濟國王義慈投降。仗打完了,蘇定方就留下劉仁願、王文度留守,自己率著主力部隊返回。可是蘇定方剛回去,這邊新羅就開始招兵買馬,並且圍住了劉仁願,並找日本幫忙,拉來了援軍。正好王文度病逝,唐朝派劉仁軌率軍來到百濟,正好和日本水軍撞上了,於是戰爭一觸即發。

這是一場兵力懸殊的戰鬥,日本有4萬2千人,戰船1000餘艘;唐軍只有1萬3000人,戰船更是隻有170艘。可是在劉仁軌的指揮下,成功的使用火攻燒燬了四百多艘日軍兵船,其餘日軍狼狽逃竄,據說當時的鮮血足足染紅了幾十裡海水。

雖然唐朝兵船遠少於日本,但腦子比日本人好使,戰術更是高於日本人好幾頭,不像日本人抱著本三國演義當寶貝研讀軍事。這次白江口水戰將日本的魂都打掉了,之後有將近九百年的時間日本人都不敢對外擴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