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鄧中翰等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多位畢業於中科大

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 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主席 John L. Anderson親自公佈了本年度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入選名單,包括 87名新院士和18名國際院士。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其中新院士中有 6 位華人,分別是李飛飛、劉鎮欽、範欽強、俞久平、曾亮、張捷;另有 1 位中國籍學者——鄧中翰當選國際院士。在7 名華人中,其中張捷、鄧中翰兩人曾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作為工程師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旨在表彰那些對“工程研究、實踐或教育,包括在適當的情況下對工程文獻有重大貢獻”和“開拓新的和正處於發展中的技術領域,在傳統工程領域取得重大進步,或開發/實現工程教育的創新方法”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迄今為止,美國院士共有2309人,國際院士共有 281 人。另外,在10月4日於華盛頓舉行的NAE年度會議上,新當選的院士將正式入職。

以下為幾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和國際院士理由:

6名華人新院士

李飛飛:為建立大型機器學習和視覺理解知識庫做出了貢獻。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李飛飛,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學士,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現為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長,AI4ALL 聯合創始人及主席,IEEE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認知計算神經學。

範欽強:在電力系統恢復和網絡安全的計算方法上有著突出貢獻。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範欽強,美國高平(Kopin)科技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1985年,範欽強曾創立了Kopin,成為用於手機和小尺寸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的HBT晶體管晶片的領先提供商,適用於軍事系統以及諸如攝像機之類的移動消費設備。範欽強曾於1999年獲得信息顯示學會(SID)的特別表彰獎,並被《亞洲週刊》評選為25位亞裔美國人企業家之一。

劉鎮欽:為電力系統恢復和網絡安全的計算方法做出貢獻。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劉鎮欽,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電氣工程教授。劉鎮欽教授畢業於臺灣國立大學,並獲得UC Berkeley博士學位。他於1986年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席,於2004年度獲得IEEE電力與能源學會傑出電力工程教育獎,於2014年入選華盛頓州立科學院院士。劉鎮欽教授在智能電網建設、配電網系統韌性等領域有深入研究。

俞久平:為海洋工程的貢獻和Open Course Ware的創新,使高等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免費開放。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俞久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及海洋工程系的Philip J. Scolondz教授,麻省理工公開課項目(Open Course Ware)創始人。俞久平教授是水動力學及海洋工程領域的著名專家,在海洋波浪動力學、非線性波及仿魚推進等研究方向上有著突出貢獻。

張捷:在地震學、地球物理成像和醫療技術方面取得進步。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張捷,中國科大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GeoTomo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兼董事長。張捷1986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並於1991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球物理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從2009年開始,張捷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地球物理學教授。目前,他在地球物理成像、地震監測、人工智能、計算機硬件、醫學成像和生物醫學領域領導七個研發團隊。

曾亮:為衛星的微波遙感探測及波散射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曾亮 ,遙感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現為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電子工程系的教授。 並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本碩博學位。先後任職於德州農工大學、華盛頓大學。2006-2011,出任華盛頓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 ;2001-2004, 被聘為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

國際院士

鄧中翰:開發了世界上第一臺 CMOS 單芯片網絡攝像頭和中國的監視視頻和音頻編碼(SVAC)國家視頻標準。

李飞飞、邓中翰等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毕业于中科大

鄧中翰,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專家,我國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其開發的 “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國內外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於計算機、手機及監控等領域,佔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市場份額第一,結束了“中國無芯”歷史。

參考:

https://www.nae.edu/224584/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Elects-87-Members-and-18-International-Members-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報道 雷鋒網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