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劇翻紅,“庫存劇”堰塞湖洩洪迎春天

疫情下,醫療劇翻紅。3年前的一部劇集《急診科醫生》,因為當中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封城”等劇情而再度引發大眾關注。

疫情下的影视新机遇 | 医疗剧翻红,“库存剧”堰塞湖泄洪迎春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急診科醫生》不僅登上優愛騰三大視頻平臺的熱劇榜,還被廣東衛視等多家電視臺重播。此外,在這個特殊時期,頭部視頻平臺還專門為醫療劇開啟了“醫者仁心”的觀看專區。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近些年走紅的劇集中鮮少有醫療劇,該類型劇式微、斷檔的癥結在哪裡?伴隨著大量劇組停工、綜藝延播,2020年影視行業將面臨怎樣的疫情後遺症?與此同時,電視劇數量縮減,是否意味著“庫存劇”將迎來春天?

翻紅醫療劇未來不會井噴 但質量會顯著提升

宅家避“疫”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面對不斷上漲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普通大眾都不免有些焦慮與不安。此時,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醫療題材劇反而成了大家的慰藉。

近日,早在2017年就“預知”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急診科醫生》在新浪微博上掀起了超10億話題的閱讀。這部由張嘉譯、王珞丹主演的醫療劇重播後,熱度絲毫不遜色於新劇,迅速登上了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頭部視頻網站的劇集熱播榜。

值得一提的是,每經記者注意到《急診科醫生》不僅受到了視頻平臺的青睞,如今還被廣東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等在內的多家電視臺陸續重播。

疫情下的影视新机遇 | 医疗剧翻红,“库存剧”堰塞湖泄洪迎春天

2月4日《急診科醫生》電視收視情況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可見,疫情下,醫療劇重新翻紅。不過,讓人遺憾的是,自《心術》《急診科醫生》《外科風雲》後,近年來醫療劇雖層出不斷,但大都未掀起波瀾,逐漸式微甚至出現好劇斷檔的情況。多位影視劇行業人士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均表示,醫療劇在前幾年有熱度,但口碑不夠;目前再度翻紅只是一個暫時現象,隨著疫情好轉,醫療劇很難繼續火下去。

“之前的醫療劇大多有收視率,但沒口碑。原因很簡單,不少都打著醫療的旗號談戀愛,專業度不夠,當然這與我們整個創作環境有關,缺乏海外的專業編劇和團隊,來幫忙對劇做專業提升。”一位劇集行業的資深人士向每經記者直言道,這幾天醫療劇再度返熱是正常的社會從眾反應。

“從創作來講,醫療劇的門檻更高,很多人不敢輕易碰,因此未來依然不會出現醫療題材的井噴,但一定會有更高層次的醫療劇的作品出現。”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亦向每經記者表示,這次疫情過後,大家的衛生、醫療防疫知識等會普遍提高,“在此契機下,醫療劇的製作水準會有較大提升。我相信2020年後新生產的醫療劇,在專業度上會顯著提升。”

疫情下的影视新机遇 | 医疗剧翻红,“库存剧”堰塞湖泄洪迎春天

視頻平臺為醫療劇開啟了“醫者仁心”觀看專區 圖片來源:優酷視頻

“不過,只有當這批質量提高的醫療劇進入市場,再次經過市場檢驗後,我們才能判斷醫療劇是否迎來新生。”趙斌表示。

積壓劇將被充分釋放 疫情下影視行業暗藏新機遇

受疫情影響,春節檔首度空缺、大量劇組停工、綜藝節目紛紛延播……2020年的影視行業不得不面對接下來的疫情後遺症。

“正在拍攝的劇組停工,首先就會對當下的創作生產直接影響,至少在一季度開機的項目必然面臨延期,接下來還會影響到二、三季度的創作。”趙斌向每經記者坦言,這對S級項目的影響巨大。“因為很多S級劇目,演員是提前鎖定的,而能勝任這類戲的演員屈指可數,假如上一個項目需要補拍,就會影響到下一個項目的開機。”

“如果在一季度(疫情)得到控制,二季度市場有復甦跡象,那麼對影視行業的影響是暫時的。劇組可以通過加快拍攝進度、優化工作流程等把時間搶回來。但若疫情繼續延續,那造成的損失將會更明顯。”一位影視環節上的製作人員向記者無奈地表示道。

採訪中,一位電視劇製片人向記者呼籲,“希望生產、製作、演員等影視劇各個環節上的人員都有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大家一起共克時艱。”上述人士認為,任何一個環節不給力,比如劇目拍攝因疫情超期,演員還是按照市場通性原則要高額補償,那將對劇組雪上加霜。“要是製作環節奔潰,那麼項目就會越來越少,演員的生態環境也會進一步惡化。”

多位業內人士均向每經記者表示,疫情會直接影響到劇集減產,甚至有人直言,“假如一個季度、半年都拍不了戲,那麼今年劇集數量減少四分之一都是樂觀估計。”

不過,趙斌則認為,從市場大環境來看,即便沒有疫情,劇集也會減產,“因為積壓的項目太多了,反倒是疫情給了積壓劇堰塞湖一次充分洩洪的機會,這意味著將來市場的需求空間會因騰挪而變大。”

每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大平臺播出的劇集,如《大主宰》《決勝法庭》等都是前幾年的積壓劇。

疫情下的影视新机遇 | 医疗剧翻红,“库存剧”堰塞湖泄洪迎春天

王源、歐陽娜娜主演的《大主宰》正在播出 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積壓劇堰塞湖洩洪,會出現新的市場空間,有助於提升之後的開機量,反而能填補到前期因疫情而導致的不能開機。”因此,趙斌認為,減少的劇集數量又會重新補回來,“我覺得大家對目前的劇集減產不要太悲觀,這隻影響了2020年,通過對積壓劇的釋放,或許在2021年,劇集產能將得到一次較大提升。”

“雖然我們原計劃在2月底要開機的項目延期了,但將有更多時間來優化劇本、和演員導演溝通等,可能在等待的階段裡還會產生新的想法,來豐富我們的創作。”趙斌認為,疫情危機下,劇集市場也不乏一些新機遇,比如創新類型項目將有一些施展空間。“短劇、微綜藝等會廣泛出現。從類型上講,有助於下一步創作類型的多元化,還可以同步嫁接新的營銷和商務方式,為將來開闢多條變現路徑。”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