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讓我想到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文

今天被李文亮醫生刷屏了。他讓我想到范仲淹的一句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無獨有偶,現代大儒胡適也曾專門寫過一篇《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文章。該文寫於1954年9月3日,刊載於1955年4月臺北《自由中國》第12卷第7期。

李文亮讓我想到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文

原文如下:

幾年前,有人問我,美國開國前期爭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原文是Patric Henry在一七七五年的"給我自由,否則給我死"(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在中國有沒有相似的話,我說,我記得是有的,但一時記不清楚是誰說的了,

我記得是在王應麟的《困學紀聞》裡見過有這樣一句話,但這幾年我總沒有機會去翻查《困學紀聞》。今天偶然買得一部影印元本的《困學紀聞》,昨天撿得卷十七有這一條:

範文正《靈鳥賦》曰:"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其言可以立儒。"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當時往往專指諫諍的自由,我們現在叫做言論自由。

范仲淹生在西曆989,死在1052,他死了903年了。他作《靈鳥賦》答梅聖俞的"靈鳥賦",大概是在景佑三年(1036)他同歐陽修、餘靖、尹洙諸人因言事被貶謫的時期。這比亨利柏烈的“不自由,毋寧死”的話要早七百四十年。這也可以特別記出,作為中國爭自由史上的一段佳話。

梅聖俞名堯臣,生在西曆1003,死在1061。他集中有《靈鳥賦》,原是寄給范仲淹的,大意是勸他的朋友們不要多說話。賦中有這樣的句子:

鳳不時而鳴,烏啞啞兮招唾罵於里閭。烏兮,事將乖而獻忠,人反謂爾多兇……胡不若鳳之時鳴,人不怪兮不驚……烏兮,爾可,吾今語汝,庶或我(原作汝,似誤)聽。結爾舌兮鈴爾噱,爾飲啄兮爾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嗓啼兮勿睥睨,往來城頭無爾累。

這篇賦的見解、文辭都不高明(聖俞後來不知因何事很怨恨範文正,又有《靈烏後賦》,說他“憎鴻鵠之不親,愛燕省之業附。既不我德,又反我怒……遠已不稱,暱己則譽”。集中又有《諭烏詩》,說,“烏時來佐鳳,署置且非良。成用所附己,欲同助翱翔。”此下有一長段醜詆的話,好像也是罵範文正的。這似是聖俞傳記裡一件疑案,前人似沒有注意到)。

范仲淹作《靈鳥賦》,有自序說:

梅君聖俞作是賦,曾不我鄙,而寄以為好。因勉而和之。庶幾感物之意同歸而殊途矣。

因為這篇賦是中國古代哲人爭自由的重要文獻,所以我多摘鈔幾句:

靈鳥,靈鳥,爾之為禽兮何不高飛而遠翥? 何為號呼於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將折爾翅而烹爾軀,徒悔焉而亡路。彼啞啞兮如想,請臆對而忍諭:

我有生兮累陰陽之含育,我有質兮慮天地之覆露。長慈母之危巢,託主人之佳樹……母之鞠兮孔艱,主之仁兮則安。度春風兮既成我以羽翰,眷高柯兮欲去君而盤桓。 思報之意.厥聲或異: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知我者謂吉之先.不知我者謂兇之類。故告之則反災於身,

不告之則稔禍於人。主恩或忘,我懷靡臧。雖死而告,為兇之防。亦由桑妖於庭,懼而修德,俾王之興;雉怪於鼎,懼而修德,俾王之盛。天聽甚邇,人言曷病!彼希聲之鳳凰,亦見譏於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於魯人。鳳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學大倉之鼠兮!何必仁為,豐食而肥?倉苟竭兮,吾將安歸!又不學荒城之狐兮,何必義為,深穴而威?城苛圮兮,吾將疇依……我烏也勤於母兮自天,愛於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無言兮是然。

這是九百多年前一箇中國政治家爭取言論自由的宣言。

賦中“憂於未形,恐於未熾”兩句,範公在十年後(1046),在他最後被貶謫之後一年,作《岳陽樓記》,充分發揮成他最有名的一段文字:

嗟夫,予當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優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微斯人,吾誰與歸。

當前此三年(1043)他同韓琦、富弼同在政府的時期.宋仁宗有手詔,要他們“盡心為國家諸事建明,不得顧忌”。範仲掩有《答手詔條陳十事》,引論裡說:

我國家革三代之亂,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綱紀制度,日削月侵,官壅於下,民困於外,夷狄驕盛,寇盜橫熾,不可不更張以救之……

這是他在所謂“慶曆盛世”的警告。那十事之中,有“精貢舉”-事,他說:

……國家乃專以辭賦取進士,以墨義取進諸科 士皆合大方而趨小道。雖濟濟盈盈,求有才有識者.十無一二。況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將何以救?在乎教以經濟之才,庶可以救其不逮。或謂救弊之術無乃後時?臣謂四海尚完,朝謀而夕行.庶乎可濟。安得宴然不救,並俟其亂哉?……

這是在中原淪陷之前83年提出的警告。這就是范仲淹所說的“憂於未形,恐於未熾”;這就是他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

從中國向來知識分子的最開明的傳統看,言論的自由、諫諍的自由,是一種“自天”的責任,所以說,“寧嗚而死,不默而生。”

從國家與政府的立場看,言論的自由可以鼓勵人人肯說“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的正論危言,來替代小人們天天歌功頌德、鼓吹昇平的濫調。

李文亮讓我想到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文

中國文化向來重視道統,“捨生取義”,“處義不回”,“君子憂道不憂貧”,體現的是君子對“道”的追求。為了道,可以“貧富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體現了一種大無畏精神。雖是文人,照樣不失血性,追求這種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這是古代士人,即知識分子的理想追求。而范仲淹提出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正是對這一傳統精髓的發揮。

胡適在這裡重申這種傳統精神,說明自由精神在中國古已有之,也說明作為知識分子理當代言社會真理和良知,應該對社會有一種責任和擔當意識,這是胡適對傳統道義精神的自覺傳承,也體現了他作為自由知識分子的自由和獨立姿態——不平則鳴,寧嗚而死,而不選擇在苟且甚至違心中隱忍。這種精神貫穿他一生,也因此他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尊重和愛戴。

李文亮讓我想到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文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出自范仲淹之口,比美國的名言“不自由,勿寧死”還要早八百年,說明中國知識分子有爭取自由的傳統。胡適指出,這是一種“自天”的責任,出於道義,不能不說。

●范仲淹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與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脈相承的,體現了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感。寧做諍臣,也不苟且偷生。胡適一生追求真理,獨立自由。雖為一介書生,但獨立不倚,不懼強權。他始終保持著清醒和理智,以批判眼光審視社會,不失良知正義,與一切不自由、不公平和陳腐落後做鬥爭。在他身上,有范仲淹的精神,也有孟子說筆下的大丈夫精神。

●胡適是文雅書生,但同時積極參問世事,在傳播進步思想的同時,發揮知識分子代表社會良知的責任和作用,該說的話要說,該做的事要做,不違心做人,也不趨奉權貴。他不時站出來對政府指手畫腳,獲得學界政界的普遍敬重,其自由獨立的“公知”形象深入人心,影響至今。雖然他說過:“當國家多事之秋,說話太多是不聰明的”,但他畢竟是胡適,不會閉門做學問,不會騎牆,仗義執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一個知識分子,是“公知”還是“犬儒”?標準是有無自由獨立精神。胡適是自由獨立精神的典範,畢生不懈追求,身體力行。在國共第二次內戰時,作為雙方爭奪的對象,胡適寧願背井離鄉遠走美國也不願附庸於一方,正是其獨立表現。 今天,也許礙於某種不自由,有專業有職稱被體制豢養的學者很多,有風骨的知識分子鳳毛麟角。

●1948年9月4日胡適在《自由主義》的演講中指出,自由在中國古已有之,二千多年前老子說的“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等。孔子的“有教無類”,等等。但胡適指出,中國古人的自由太注重向自我內心求,而無視外面的無理束縛。指出:“我們現在講的‘自由’,不是那種內心境界。我們現在說的‘自由’,是不受外力拘束壓迫的權利”,要爭取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胡適並指出:“凡主張徹底改革的人,在政治上沒有一個不走上絕對專制的路。”指出真正的自由是既要內心自由,更要抵擋外界無理的壓迫束縛。

●在談到自由時,胡適在1948年10月5日在武昌所做的《自由主義在中國》的演講中說:“所謂自由就是不受外力的無理約束,不做傀儡,一切動作、思想、信仰,都由自己作主,也就是西洋人所指解放的意思……一個自由主義者,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胡適說:“中國曆代自由最大的失敗,就是隻注意思想言論學術的自由,忽略了政治的自由。所謂政治自由,就是要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否則一切基本自由都是空的。能實現才能取得保障。”並指出:“自由主義,貴在容忍,要承認別人有自由。”希望國人今後應發揚“遺風,擴大爭取自由、愛護自由、發展自由的運動,促進民主政治的真正實現。”為此,胡適在自由民主問題上從來不會三緘其口,總是不平則鳴。今天,我們的言論思想自由和政治自由,是否多於古代的呢?

●胡適希望國人為自由的傳承而努力,爭取必需的自由,活出人生尊嚴。1949年3月27日,胡適在臺北中山堂所做的《中國文化裡的自由傳統》中再次強調說:“自由這個名詞,並不是外面來的,不是洋貨,是中國古代就有的。”並說自己之所以介紹傳統文化中的自由思想,目的為了“為這自由的傳統而努力……假如有一天我們都失去了自由,到那時候,每個人才真正會覺到自由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上面文字摘自本人編著之《胡適論讀書》一書有些微刪改。

李文亮讓我想到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文

李文亮作為一個大夫,發現疫情時,及時發聲警醒世人,盡到自己的責任。即使在病中,他還在說“恢復還上一線,不想當逃兵”。李文亮的行為再次詮釋了什麼叫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什麼叫捨生取義,處義不回。好樣的!我們不會忘記你對這次疫情的貢獻。

願天堂沒有謊言,天堂有講真話的自由,英雄一路走好!

李文亮讓我想到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