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北方人給家裡打電話用普通話,不用家鄉話?

韓延雷


你確定北方人給家裡打電話都用普通話?我是北方人,打電話就用家鄉話。


故鄉的紅棗樹


小時候,我在部隊長大,學了一口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在部隊駐地附近的農村上的小學,不會說方言,很難和同學們融為一體,他們稱我們是“撇洋腔”。後來父親轉業到地方上,我們搬進城裡住,城裡學校的同學們大部分也是說方言,即使參加工作,工廠裡的同事也是說方言,一路走來,我感覺自己很另類,曾經也想學方言,只是我的語言天賦太差,學著說幾句,大家聽了說:“你還是說普通話吧,聽你說方言’gu niao’滴”,也就是渾身發癢,起雞皮疙瘩的意思。後來,大家都在學普通話,現在我們這兒城市裡幾乎都是普通話,我終於等到了同化。

我父母說河南話,我也沒學會,在家我仍然是說普通話,打電話亦是說普通話,因為我只會這一種。

在這裡生活了50多年,硬生生沒學會說方言,現在,我還是想學地道的方言。說方言這樣有利於社交,能快速拉進相互間的距離,只是我沒學會!



升騰的海水


九二年我初去廣東中山,因為語言,曾經鬧過不少笑話。那時間的廣東人基本上都不會說普通話,有些人甚至都聽不懂,我們這些北佬聽白話客家話更是一臉茫然,但我們中國人都是非常聰明的,這些語言困難是難不住我們的,時間長了,化解困難的辦法自然就有了,例如我們到小賣部買菸,都不用說話就把問題解決了,我們手指需要的煙和其他需要的東西,店主立馬明白,左手拿東西,右手拿等值的錢一比,一個掏錢一個給貨,不用說話交易完成。到了九六九七年的時候,大部分廣東人就基本上能夠聽懂普通話了,半數人也能講得了了,就是語法不同,但都湊合著能聽懂,後來到了深圳,那基本普通話就是純官方民間語言了了,前年到了香港,發現香港人基本上都可以講普通話。


CCP老奎叔


工作上說的都是普通話,有些家庭從小就是普通話交流,習以為常,說習慣了,走哪裡都是普通話。我居住的地方大多都是東北較多,從小到大都是普通話耳濡目染,上學也是說普通話,工作也是普通話,同學之間的交流普通話,很少說方言。

不過現在有些人真的是,自己說方言,別人說普通話就覺得別人裝逼,作怪,不合群,了不起什麼的,各種貶低的話都能說得出來,一股酸溜溜的樣子,真不知道這些人這麼說別人有什麼可以欣慰,開心的。說得別人就要迎合你說方言,不迎合你就是作怪一樣,無法。

我們從小上學就推廣普通話,回家和兄弟姐妹說話都是普通話,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說些方言,但是很少說,和別人交流習慣性說普通話,這是一種習慣,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遇到說方言的人,我也會習慣性說普通話,有時候也會方言溝通,我聽得懂對方講的,對方聽得懂我要說的,溝通沒障礙就行了,自己怎麼說比較能表達想要表達,傳遞的意思就怎麼說,沒有強制性要求要說普通話還是方言。除非說的方言太難懂,需要普通話來翻譯一遍。

說普通話並不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大家所認為的裝,作,它就是全國普及的語言,方言確實有地方代表性,不否認,也表示對方言的尊敬,但要大眾都知道你想表達的意思,普通話更能讓人懂。

現在大家都要考好的單位,哪個單位基本要求不是說普通話的?得教師資格證還要專門去考普通話證呢。

以上屬於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你怎麼噴別人的,別人就是怎麼看你的。




淺毓


我在異地生活十幾年,但是我依然是滿口地道的東北話。別人笑我們“老鐵666”“這嘎達那嘎達”“賊好看”都好,可是我還是愛我的家鄉,就像浙江的,福建的,四川的等等,都是一樣的。我們都說著自己的家鄉話,偶爾朋友聚會的時候互相學習一下,這也算是文化交流吧😂。現在我的朋友和我學的都是東北話,我也學了一些青田話和福州話,我們互相開著玩笑,因為方言還互相打趣,這樣多好啊。


一輩子有多久347


不要說北方人都用普通話了。我們珠三角的人都用普通話了,不管在家,想家,打電話回家,單位上班,公共場所講話,政府單位,夫妻對話,家人講話全用普通話了。像我們珠三角的發達城市,廣州,佛山,東莞,澳門,香港,中山,珠海,肇慶,等,都不講普通話不是人了。所以歡迎各省老鄉來我們珠三角試試,堅決不講廣州母語客家話了,保證全普通話,打死都不騙人的,因為涯珠三角的母語客家語言人都是有文化和知識的。珠三角客家語言人歡迎你。


皇帝保佑吳氏


北方人的普通話就是家鄉話,平時我們在電視上,媒體上看到的一些節目上人說的那個東北話很多都是故意的,生長在東北三十多年,沒發現身邊有任何一個人說話是那種很土很土的所謂的東北話



乖兔0201


知道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嘛,因為老子願意。這種弱智問題是怎麼通過審核的我的天。還為什麼有些北方人給家裡人打電話用普通話你怎麼看[酷拽]北方人說啥話關你啥事兒,覺得北方人給家裡人打電話用普通話有什麼問題[再見]



天黑黑6520562


我就是東北人。有一次我和我妹說話,旁邊坐著一個江西朋友。江西朋友就問我,你和你妹說話,怎麼不說家鄉話?我說,我們說的就是家鄉話。

我們的家鄉話和普通話很相近,以至於我們無法分辨我們說的哪句是普通話,哪句是家鄉話。

而且,改革開放後,全民族大融合,北方話也很多人學,學的多了就不像東北話了,比如,必須滴,得瑟,溜達

再舉例,這個字:八,普通話讀音是一聲,東北話讀音是二聲。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普通話的由來,普通話是以東北方言為組成結構,以北京音為基本音

再就是講東北方言的地域廣,河北的北部,東北三省還有內蒙古的東北部,都講東北方言。

所以北方方言比較好懂就不難理解了


光頭妖獸


你說的是北方人給家裡打電話時用普通話而不是用家鄉話。如果你知道普通話來自哪裡,你就不奇怪了。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現代漢語。在北方,雖然有好幾種方言,但人們都力求說好普通話,特別是省會一級的大城市,雖然也有方言,但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那也是很自豪的。據我所知,北方城市裡的八零後九零後一般都是說標準普通話,0⃣️0⃣️後,就更是沒說方言的了。

雖然很多人都呼籲保護方言,但是北方地區的方言距普通話太近,比如河南話、山東話,河北話等北方方言,除了聲調上有別於普通話外,不像南方方言有特色,因此,聽以上北方方言雖然能聽懂,但並不好聽,連當地人自己都覺得彆扭。本來北方人學普通話就簡單,為啥要抱著土得掉渣的方言不放呢?在外工作的北方人,本來工作中用的就是普通話,老家的老人也能接受普通話,他們給老家打電話時當然就要說普通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