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我們之前放學基本不用家長接,而現在有的接小孩的家長將學校圍得水洩不通?

高校集結號


現在的家長在接小孩下課時確實如此,每天都會把學校圍得水洩不通。而且會提前很多時間就來到學校門口。我們幼兒園的家長也是如此。每天家長來接孩子時,大門一打開,我看到家長都是一個箭步衝進來,迅速的走進孩子的班級裡接孩子回家。我以前也接過自己的孩子,沒讓孩子單獨去過學校單獨回家。只在偶爾實在是沒有時間去接孩子時,才會讓孩子自己坐車回家。



想想以前我讀書的時候,每天都是自己去學校自己回家。那個時候我讀小學,學校離家並不遠,走五分鐘的路就到了。但是在路上我要過一條馬路。過馬路就成為我最害怕的時候。母親會一遍一遍地教我如何過馬路,先看左邊的車輛,再看右邊的車輛,然後帶著我同我一同過馬路。在教會我過馬路以後,我就開始自己一個人去學校,一個人回家了。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馬路上的車輛並沒有現在這麼多。我讀初中後,學校離家裡的路程也只有十多分鐘,並不遠,同樣要過馬路。但那時已經完全不害怕過馬路了。我的同學都和我一樣獨自去上學,獨自回家。我從沒有看過誰的爸爸媽媽去接送他們。我們同學們在放學以後一般都是結伴回家,可以同一段路。因此,家長也非常放心。



父母從沒有擔心過我們幾個孩子的安全問題。他們每天都忙著自己的事情,根本就無暇顧及我們這些孩子。那個時候,家裡能買得起一點好菜,就是全家最開心的時刻。家裡的經濟狀況,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父母接送少,孩子都很獨立,養育方式就是散養的。但是,在我們那個年代,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現在這麼多車輛,相對來說馬路上還是比較安全的。

再看看現在的狀況,與以前有太多的不同了。

1.父母對孩子的重視程度不同。

在以前的家庭中有很多孩子,父母都忙著生計問題,是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考慮孩子的接送問題的。而現在的父母不同,獨生子女家庭持續了很多年,直到前幾年才放開二胎,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也非常關心孩子。因此,接送孩子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2.學校周邊不安全因素較多。

現在學校旁邊有很多小攤、小店。有的孩子身上有點錢就會隨便亂買東西。以前經常報道,孩子會在一些小店裡買零食吃。很多零食都是三無產品,是非常不衛生的。孩子的自控力又很差,這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極為有害的。父母自然不放心,因此,如果自己有時間,還是自己接送比較好。這樣還能保證孩子按時回家。

3.現在的交通事故較多。

現在隨著車輛增多,交通事故也逐漸增多。每年都有很多孩子死於交通意外事故。很多人剛剛拿到駕照馬上就在路上開快車,不遵守交通法規、隨意變道、超車等。很多次我坐在車上都感到不安。交通狀況比之以前要更復雜。父母焉能放心孩子一個人在路上?



我曾看過一段視頻,一個孩子在過馬路。突然一輛車開過來,那輛車看到孩子後並沒有減速,直接對著孩子衝了過去。孩子馬上就倒在地上。

還有的時候,孩子會碰到一些拐賣兒童的人。因孩子丟失,父母整日以淚洗面。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安全的。他們會盡量犧牲一點自己的時間,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這是非常能理解的。所以會出現在放學後,家長會把學校圍得水洩不通的現象。


雨後山林靜


先給大家說一件我們當地最近發現的事情,看看各位還敢不敢讓孩子自己上下學。

大約10天前,距離我家不到5里路的一個叫“鼓樓”的小區裡,一名9歲男孩子,下樓取快遞,被人虜走了!

這個孩子家住二樓,平時就很獨立。自己下樓玩,到小區門口買吃的,都是經常的事。所以,家長也就放心讓他下樓取快遞了。結果,孩子就出事了……

也許前1000次都沒事,但第1001次呢?孩子出事,只是一瞬間的事。家長們,你們敢賭嗎?

我從來不主張家長過於寵溺孩子,但是上學接送這件事絕對不是寵溺。不要說什麼我們小時候不用家長接送之類的話,時代不用了,不能比。

我是85後,小時候讀村小,學校離家5分鐘。路上的車輛大多是自行車。從上幼兒班時就自己走路去上學。

現在可以嗎?

現在大部分家庭離學校都需要10分鐘以上車程吧?現在哪裡都是車水馬龍吧?

鍛鍊孩子在方式,不在形式。

接送孩子上下學是家長對孩子安全負責的一種必要的形式,根本沒有必要討論和質疑。

我是小七,為你講述教育故事。關注我吧,一起關注高中生身心健康。

墨公子說教育


師者在路上,我是安老師,現在來回答問題啦。

為什麼感覺我們之前放學基本不用家長接,而現在有的接小孩的家長將學校圍得水洩不通?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一下自己看到現象。

我所在五線城市,是一個縣城。在縣城主幹道附近有一所小學,這所小學對面也有一所小學,這兩所學校隔街道相望。每當上學、放學時間,送學生和接學生的家長把學校門圍的水洩不通。中午放學和下午放學時間,主幹道就出現擁堵情況,儘管主幹道上方架設有天橋,擁堵的狀況依然沒有緩解。

儘管有接送學生的家長,也見到一些學生,沒有家長接送,成群結隊有序通過紅綠燈路口。

五年前我在鄉村小學任教,只有一小部分家長接送學生上下學。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學生三三兩兩步行回家。離學校比較遠的學生,騎自行車上學,放學則騎自行車回家。有的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大孩子用自行車搭小孩子回家。現在,那所學校家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人數是增加還是減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之前,真的沒有家長接送學生上學、放學,早晨上學、下午放學幾乎都是抹黑。抹黑是一種難得的感覺,早晨儘量起早,下午放學都是在路上玩到天黑才回家。

為什麼會出現問題中的情況,原因很多,我簡單梳理一下。

現在,孩子少了,整個社會的安全意識增強了。以前,安全意識不強,也沒有現在如此多的安全問題。現在的孩子比原來金貴了,有些還是獨生子女,就更金貴了。原來一個家庭,最少有兩個孩子,多的有三個、四個、五個,還有六個的。物以稀為貴,孩子也是以少為貴。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關愛,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是比較好的體現。

現在,經濟發展起來了,工作效率要提高,人們忙起來了,時間觀念深入人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工作效率需要提高,人們都忙起來了,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忙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接送孩子上學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把學生在路上步行的時間節省出來做其他的事情,這是很多家長的選擇。還有就是緊張的工作倒逼家長選擇接送學生上學、放學,如果不這樣工作就會遲到。


現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路上的車輛多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了不少。小孩子獨自去上學確實不安全,比如過馬路、經過紅綠燈路口,車輛比較多,有些人駕車經驗不足,有些孩子判斷環境變化不準確,難免會出現安全事故。這是家長非常不放心的地方。

學生有貪玩心理,容易在路上玩耍,誤入歧途。如果沒有家長接送學生,家長做的飯在鍋裡睡著了,孩子也不一定能到家。如果沒有家長監管,學生可能回去玩遊戲,上網等。這些也是家長擔心的地方。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家長接受孩子上下學是有必要的。等學生大了,家長就沒有必要接送孩子上學了。現在有個比較好的福利,就是學校配發校車了!孩子是家長的未來,接送他們又何妨!成長只有一次,多給孩子寫關愛也是應該的!


念念不相忘


現在社會太複雜,人販子、不法分子打孩子主意,給孩子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脅。


去年有一名男生,家就在學校附近住,在學校東邊,距離500米。這名學生中午不在學校吃飯。一天中午放學,孩子走路回家,有個昌河車緊跟著他,孩子也不敢吭,加快步子往家的方向跑。當時還有其他接學生的部分家長,孩子還是小,如果走在人群中就會擺脫他們。孩子跑到往家拐的衚衕裡,因為孩子家辦有午託所,大門每天緊閉,孩子正敲門時,昌河車停下來,下來一個人,正好這個時候,鄰居家大門敞開,孩子一機靈跑到了鄰居家,那個人悻悻而去。後來學校把這個事件發到了家長群,有些家長轉發了朋友圈,網絡輿情心讓學校刪除消息,以免造成恐慌。



孩子年齡小,認識不到社會複雜,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在孩子們眼裡,誰都是好人,犯罪分子也是好人,很容易上當受騙。

還有現在路上的車多人多,以前上學,路上很少有汽車,並且學校離家也比較近,本村就有學校。以前人都很樸實,一般沒有害人之心。不像現在,什麼作案手段都有,鬧得人心惶惶。


現在每個家庭大多兩個孩子,不像以前,至少三四個。現在的大人在孩子捨得經濟投資,捨得時間投入。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家長每天辛苦點,忙些累些也很欣慰。


教育採擷


我是70後的,這個問題我和親戚、朋友之間也談起過。

我是70年代末讀的小學,當時我爸在部隊,我媽是三班倒的工人,我是80年代才看到我爸的,之前都是我和我媽一起生活。

這個年代,好像都是雙職工家庭,幾乎沒有什麼家庭婦女這個概念。

就近入學是唯一的形式,所以學校離家很少有需要超過十分鐘步行的。也就是第一次上學,是有家長陪同的,然後隨著同學之間的認識,就會發現大多數同學都是隔壁或者再隔壁的鄰居。於是,第二天開始就大規模的組團去上學了,而家長們也是很自然的鼓勵孩子加入組團上學的隊伍。

組團上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即使出現問題,也不需要所有家長出面,往往是有空的家長出現一下就好了。

當然,這也是取決於上海弄堂文化的基礎,決定了遠親不如近鄰的架構。互幫互助幾乎就是主旋律,晚回家的父母基本不需要擔心孩子有沒有回家,有沒有做作業的地方,有沒有餓著肚子。當時,隔壁鄰居都是雷鋒的代名詞。

再回過頭看現在,學校離家至少幾站路,組團上學倒是也有,只不過換成了某個家長開車送,其他家長給油錢的模式。不過,這也是鳳毛麟角了,大多數都是單打獨鬥。

而放學呢,倒不是擔心孩子回家難,而是功課多啊!路上一個小時,開車接送就可以讓孩子多睡一會。我就做過實驗,最後還是選擇接送了。


那一曲花瓣雨


過去的孩子不用接,現在的孩子需要家長接,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環境和過去的環境大不相同了。這個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

  • 現在不管哪個學校的門口,到上學和放學的時間,都是接送孩子的家長。如果沒有人管理,道路就會堵的水洩不通。每天都需要學校保安、值日領導,或者交警來維持交通秩序。我所在的學校也不例外。

    下面我具體說說,為什麼過去和現在不一樣的原因。

一、車流量大大增加,交通安全需要加倍注意

原來我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車很少,建築物也很少。去上學要麼就走馬路的兩側,要麼就走小路,和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起上學,很安全。

那時,除了開學第一週,哪家的父母都沒有接送孩子,因為父母都忙於生計。在我印象中,好像也沒有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出過安全事故。

現在不一樣了,車子那麼多,真是車來車往、車水馬龍。有大車、小車、摩托車、自行車,再加上很多的建築物,小孩走在路上確實有安全隱患。萬一孩子沒有按路線走,或者是有其他的人沒有遵守交通,孩子就會有危險。

其它東西可以出現閃失,孩子千萬不能有閃失。所以,現在家長無論怎麼忙,都要騰出時間來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做到萬無一失。

二、家到學校的距離更遠了,孩子走著上學不現實

現在不少學生從家裡到學校的距離還是比較遠,讓孩子獨自上學肯定不現實。

一是走路的話,孩子走不了那麼遠的路,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二是走路上學太耗時,把時間浪費在路上,肯定會遲到;三是做公交車上學的話,有的學生家到學校要轉車,作為孩子來說,既麻煩又耽誤時間,還不安全。

何況一些小城市,公交車還不夠發達,車少人多。所以,還是家長接送既省時又安全。


三、家長接送,不用擔心孩子被人販子騙

我們小時候,沒有聽大人說些什麼人販子拐賣小孩的事情,所以根本不知道有人販子。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販子,有不少被拐賣的兒童,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現,花樣越來越多,真是防不勝防。

孩子防範心理比較弱,所以很容易上當受騙,很容易被花言巧語矇騙,被新奇的玩意所迷惑。放學的路上,如果沒有家長接送,獨自行走的孩子,很容易成為人販子的目標。這也是家長非常擔心,必須接送的一個原因。

四、家長在接送的同時,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

一是要配合學校做好交通安全教育,讓孩子知道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自覺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二是要教給孩子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方法。小學課本上有相關的教育內容,但是家長還時要做好教育,讓孩子對陌生人要有防範心理。

三是最終還是要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要學會自己上學放學,學會保護自己。



總結語:過去的家長,不接送孩子上學放學,而現在的家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是因為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改變了。車流量大幅增加,建築物成倍增長,有的學生家和學校的距離較遠,再加上需要提防人販子。這些變化導致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更為擔憂,自己接送方能確保安全。

我建議家長在接送孩子,保護孩子的同時,要教給孩子自我保護,自我防範的能力,讓孩子能夠儘快走向獨立。

  • 原創作者:風兒清
  • 歡迎您評論、轉發
  •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風兒清


2點:1.現在幾乎每家6個人圍著1個寶貝兒轉,孩子變得嬌氣太多了。2.社會環境不一樣了,我們小的時候沒有聽見過丟孩子的,放學回家去同學家寫完作業跑著玩去,不到天黑是不回家的(爸媽也相當放心),另外現在車真的是太多了,有馬路的地方就會有車,所以孩子上下學父母都是到點就去學校候著!


美陽陽521


過去一個城市見不到幾輛汽車,現在的汽車就像下餃子一樣,孩子根本就沒有一個安全的自己去上學的條件。


在我們上學那會兒,我們所上的小學離家有2公里,我都是每天來回自己走,而且中午還回家吃飯,和小夥伴們一起結伴而行,非常快樂。但是現在呢?家裡必須要有老人接送,沒有老人接送的,夫妻只能把一個人去上班,另外一個人就在家全職接送孩子。或者只能把孩子交給託管班,由託管中心來接孩子並輔導一下作業。

其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校園周邊的環境有點複雜,我們在新聞上經常能夠看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案情,很多都是有傷害學生的行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寶貝,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經受這種風險?即便工作再忙,家裡再沒人接送,也是要想辦法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現在的家庭生活條件都好了,在過去那個時代家長根本就沒有心思來顧及孩子的學習,能給孩子吃飽自己上學去就不錯了,而現在不一樣,什麼都會給孩子最好的,甚至很多人500米的距離都開著豪車去接送孩子。

這種接送工作至少要持續到初中,其實這是非常不利於學生成長的,以至於很多孩子長到了十幾歲還不敢獨自一個人出門,孩子的智商比過去的提高了,但是實際的自主動手能力卻比以前變弱了。



所以,我覺得對於接送孩子的問題應該要區分一下年齡段,低年級的肯定是要接送,到了高年級可以先嚐試著讓孩子自己乘坐公共交通,如果孩子能夠很好的適應自己去上學,那家長還是應該放手的。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感謝你的點贊和關注。


美蛙英語


為什麼感覺我們之前放學的時候基本不用家長接送,而現在有的接孩子的家長將學校圍得水洩不通。

1、以前學校沒有強制家長接送,現在3年級之下的小孩子家長必須接送

我上學的時候記憶力,家長只是小學報名的時候把我帶過去,然後交了幾十塊錢,之後就沒有去過學校了,一直到我小學畢業,初中的時候更是自己帶著學費去報道的,家長根本都沒有去過學校裡面。

可是現在的小學學校規定3年級之下的孩子必須家長接送,因為現在壞人比較多,很容易把小孩子拐騙走,所以就是必須家長接送,不然就送到託管班裡面,由託管老師接送。初中雖然不是強制,但是有的家長怕孩子接觸到不良的青年也是自己接送的,並且現在一個學校的學生很多,放學時間又相對集中,所以會出現學校門口放學時間水洩不通的狀況。

2、以前車輛沒有那麼多,交通狀況沒有那麼複雜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那個時候最多的就是自行車,然後就是馬車和牛車,摩托車都很少,所以交通狀況沒有那麼的複雜,及時發生碰撞後果也不是很嚴重,可是現在交通狀況比較父母,要麼就是送餐的電動車橫行搶道,要麼就是私家的電動車不顧紅綠燈的穿行,還有就是私家車增多,很多時候就是小孩子自己一人應付不來,雖然自己遵守了交通規則,有很多的人為了搶時間和搶道,總是會違反交通規則的。

3、以前學校離家都很近,現在近的只有住學區房的人才可以享受

以前的學校離家都很近,走路也就是10幾分鐘的事情,所以家長也放心幾個小夥伴一起去上學,可是現在的學校離居住的地方也比較遠,有的上學路上都需要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還有轉公交和地鐵等等,家長也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一人去上學,現在只有有錢的人可以買得起學區房,其他的人只能看著盼著吧,所以只能自己接送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親子成長手冊


別的地方不知道,但是在我這邊的小學週一到週五學校的幾個路口準時大塞車,不知道的還以為出什麼大事故,現在是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又很少,都是寶貝生怕有什麼意外!拐賣孩子到現在只能說是少了而不是沒有,不知道這是教育的進步還是社會的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