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學伏擊漲停之“高量柱”,慾望與走向的溫度計,一個技巧抓漲停

高量柱戰法視頻解讀: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高量柱,前面文章當中有提到過,“高量柱”就是某一個階段最高的那一根量柱,它是最容易讓人發現的,最容易讓人激動的,卻也是最容易讓人上當的。

在傳統的理論教程當中,對於“高量柱”的認識和判斷,往往存在著截然相反針鋒相對的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高量柱是介入的典型標誌;另一種觀點認為,高量柱是退卻的典型標誌。

而在量學知識體系認為,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而且是典型的形而上學觀點。

為什麼呢?

量學伏擊漲停之“高量柱”,慾望與走向的溫度計,一個技巧抓漲停

圖1:精研科技

大家請看上圖1,如果認為高量柱是介入的典型標誌,那麼C高量柱買入之後必然被套。如果按照“高量撤退”的觀點來看這個股票,凡是ABD點退卻者,肯定踏空。如果按照上面的兩種觀點,上圖1當中所有的高量柱,也是勝敗各班,輸贏持平。所以說,無論是高量柱介入還是高量柱退卻的做法都是錯誤的。那麼,完美應該如何應對高量柱呢?根據上面我標出的4根高量柱未來走向,我認為有三種做法:

第一種,是以C柱為代表的“巨量出貨”的“發燒柱”,應該避之;

第二種,是以AB柱為代表的蓄勢上漲“啟動柱”,應該擒之;

第三種,是以D柱為代表的“價漲量縮”的“黃金柱”,應該察之。

怎麼才能事先預知“高量柱”後的這幾種未來走勢呢?這就要從高量柱的形成原理入手,探索“高量柱”背後的深層原因。

前面文章有提到過“賣在買先的規律”,“高量柱”的出現,一定是有大量裡面的人在賣出,同時又有外面大量的人買進造成的。它一定是大資金大莊家製造出來的,因為一般散戶或者大戶根本無法在一個交易日裡調動如此巨大的資金。只有手中握著巨大的資金的莊家才有如此大刀闊斧的手筆

“高量柱”的出現一定是賣出慾望的一種體現,有裡面的人大量賣出,也有外面的人大量買進。當你認為它要漲的時候,它卻跌;當你認為它要跌的時候,它卻漲。

怎麼樣才能正確的判斷,“高量柱”之後到底是漲還是跌呢?

第一,預判“發燒柱”。請看上圖1的C柱,這一根量柱相對比前一日量柱來看很顯然是一根“發燒柱”。如果以人體常溫為37度來看,那麼量柱如果相對比前一日高出4倍以上就可以確定為是“發燒柱”。發燒柱的出現,後市的常態一般而言都是下跌。

第二,預判“啟動柱”。請看上圖1的AB位置,這兩根量柱相對比前一日屬於溫和放大特徵。這種以溫和裡面蘊藏著一種爆發能量,看似“不動聲色”,其實“暗流湧動”。

第三,預判“黃金柱”。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上一篇文章當中有詳細解讀黃金柱特徵。本章節在給大家解讀下,請看圖1D柱,按照剛剛講到的“發燒柱”來看,按理來說它也應該是“發燒柱”。可是為什麼它之後的股價卻出現上漲呢?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另外一個概念,請看D柱高量柱之後的走勢,呈現兩日價漲量縮特徵,這種特徵就是“黃金柱”出現的必然特徵。只要我們確立了“黃金柱”,那之後的走勢選擇向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我們而言,到底什麼樣的“高量柱”才是我們需要的呢?

從量學的角度分析,最好是能夠同時符合以下三個特徵:

第一,它必須是某一階段的局部的“最高量柱”,比如上圖1的A柱,它可以不是很顯眼,但是局部最高量柱

第二,它可以是但不一定是全局的“最高量柱”,見圖1B柱,它是階段裡面的相對高量柱。很多時候全局裡面的最高量柱,往往弱不禁風,它擔當不起頂樑柱特徵

第三,高量柱基柱後三日最好是價漲量縮特徵,這個特徵就可以確認出“黃金柱”,這麼一來的它的級別自然就提升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