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從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佈新冠病毒肺炎人傳人以來,已經過去18天了。

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確診、治癒人數是否有變化。

每天睡前,都期盼著、祈禱著:第二天醒來,希望能看到好消息。

刷著網上鋪天蓋地關於疫情的消息,雖然沒恐慌,沒焦慮,可心裡也是陰霾的。

有人說:“中國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總被一群勇敢者保護的很好。”

確實,在病毒肆虐這片土地的同時,千千萬萬的民眾都在行動著。

他們有在武漢近距離抗擊病毒的工作人員,也有在自己的家裡,獻一份愛心,貢獻一份力量的普通人。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每一份微光,都值得被看見,也能溫暖更多人。


哪有什麼英雄,不過都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1

武漢最早集中收治病人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一直忙碌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線。

身患漸凍症的他,一直隱瞞病症,30多天來,他常常是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爬起來,每天接無數個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他的妻子,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救治病人的過程中也不幸感染。

可張院長忙到無法去看望妻子,面對妻子,他有內疚,他也害怕失去那個跟他一共度28年歲月的妻子。

可他說:“以後我會長期這麼歇著,我為什麼不現在多做一點!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當生命進入倒計時,他想的不是個人安危和情感,而是做更多事,幫更多人。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哪有什麼英雄,不過都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2

排爆掃雷英雄杜富國,他的妹妹杜富佳是一名護士。

疫情當前,她第一時間報名要到最前面去。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杜富佳

即使今年是哥哥時隔7年第一次回家過春節,她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要去發熱門診工作。

她說:“哥哥是軍人,在雷場貢獻力量。我是護士,理應在抗疫一線,做出自己的貢獻。”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什麼樣的父母?培養出這樣的兄妹。

致敬杜國富杜富佳的父母,致敬所有危險時刻的逆行者。

感謝他們,用自己的血肉身軀,勇敢守護人們的安危。

3

江蘇江陰東林村,73歲的徐阿婆,靠撿垃圾為生。

不知道怎麼捐款的她,把辛苦積攢的9000塊錢,拿到村委會,想讓村委會幫忙捐給武漢。

村支書考慮到阿婆生活不易,拒絕了。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阿婆急的坐在村委會大哭起來。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吃過生活的苦,對別人的疾苦更能感同身受。

雖然我只有一杯羹,可我卻願意在你危難時,分上一半給你。

這不是偉大,這是真正的人間真情流露。

祝願阿婆,好人一生平安。

4

山東濟南,一輛小貨車開到公交公司。

司機一邊從車上拎下100升消毒液、4個專業的消毒噴壺,一邊說:“這是消毒用的,你們用得上。”說完上車就離開了。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而這個司機,在1月31日下午,也同樣悄悄給濟南西站,送去了500斤消毒液原液和10個噴灑工具。

這位不肯留姓名的大哥說:“這是小事,不用留名字了!”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國家有難,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普通人,用他們的愛心和熱心,讓我們堅定了向前走的信心。

5

河南周口,抗疫一線的護士劉海燕,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已經整整7天沒回家。

丈夫和女兒去醫院給她送餃子,她和女兒,遠遠地站著隔空相望。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9歲的女兒,哽咽著哭喊媽媽,丈夫在旁邊抹眼淚。她也哭著張開雙手做擁抱狀,卻不敢走近。

劉海燕安慰女兒說:“你忘了媽媽是個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啥都不能怕。”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女兒老公放下餃子走遠,她才敢過去取。

誰都有家,誰都有父母兒女,為了讓更多人回家,她們選擇堅守。

希望她們,都能早點,平安回家。

6

一所醫院的退休老醫生,給領導遞了一份申請,申請的最後一句話是:

“去前線,請組織優先考慮我們這些年齡大一些的人,因為我們活的夠本了。”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他說,日本福田核電世故的敢死隊,都是退休人員組織的,我要學習他們。

辛苦一輩子,還沒好好為自己活,家國有難時,一句“活的夠本了”,讓人辛酸。

可敬的老醫生,有你們在,我們還怕什麼?!

7

為了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常州一家民營醫院的55名員工,集體主動到生產線加班。

他們生產的設備,將用於火神山醫院的醫療設備儀器上。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當時,消息在工作群一發,很多員工,立刻決定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時間,他們戴上口罩,顧不得年底還沒歇上一口氣。繼續投入緊張忙碌的生產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

這些可愛的堅守崗位的加班者們明白:

我們放棄的只是假期,可能換回來的,卻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感謝他們,用辛勤的勞動,支援武漢。

8

浙大一院急診室,一個藍衣男孩,匆匆跑進來,他掏出一個信封,朝值班護士敬個禮,鞠個躬,又匆匆跑出去。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男孩留下1000元現金和一封信。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在信中,他用歪歪扭扭的字寫道:“親愛的醫生、護士們,看你們每天奔走在疫情的前線上十分辛苦,我也想出一份力,這些錢就是我的一份心意,希望你們能收下。”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孩子,我知道,這是你期盼了一年的壓歲錢。

謝謝你,叔叔阿姨們,也一定會用肩膀,為你們扛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9

武漢,火神山醫院從建設之初,就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山西運城小夥劉英傑,帶上7名工友,驅車10小時,主動去支援火神山醫院的建設。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他們凌晨1點到武漢,凌晨2點領完裝備,早上6點,就開始了集裝板房的安裝工作。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劉英傑說,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的父親和幾個弟兄,冒著危險,自掏腰包,帶著工具材料義務為汶川災民搭建臨時住房,一干就是幾十天。

在工地上,他們24小時不間斷幹活,吃不好,睡不好,可卻沒有一句怨言。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正是靠著這種互幫互助的做法,我們才在困難面前一次次闖過

辛苦了,兄弟們。

10

45歲的秦師傅,是一位農民。

得知北京上海來的醫療隊住在附近後,他籌集了24箱新鮮蔬菜,開著電動三輪車,騎了40公里,把蔬菜送到了醫療隊住的酒店。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因為不會用導航,他一路打聽過來。

到達時,他的頭髮被吹亂,手和臉都吹得通紅,把酒店的工作人員都感動哭了。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秦師傅說:“我要把這些青菜拿去給醫務工作者,他們也是為了救人啊。”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出不上力,就送點東西吧。

這些樸實的百姓,用樸素的行動,寫下了什麼叫眾志成城。


武漢疫情爆發以來,我看到有太多太多這樣的身影,勇敢地衝在了前面。

他們,有公務員、有醫護工作者、有建築工人、有普通老百姓,他們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工作者;

他們,上有老下有小,身兼養家重任,又不忘匹夫責任,他們心裡,一直在掛念疫情,努力貢獻著自己的那一份力。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記得前兩天,看到一個介紹冠狀病毒的視頻中說:“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我們人類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我們該做的事。”

是的,在看似恐怖狡猾又隱蔽的病毒面前,人類是無力的。

可在這次抗擊病毒的戰役中,我們人和人搭起的同盟,又是無敵的。

因為每個人,都在勇敢地,做著“我們該做的事”。

作為普通人,我覺得,我們何其幸運,因為有太多我們的兄弟姐妹,在負重前行,他們為我們明天更美好的生活,托起了信心與希望。

他們是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對抗病毒的方式讓人感動了

而我們,一定要穩住,大家一起攜手,度過這次難關。

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