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內5G和AI誰更有前途,十年乃至十五年呢?

詩悠帆


首先,這根本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利益相關的兩個聯繫體。好比你問可口可樂公司和可口可樂品牌哪個更有前途?這是個奇怪的問題。5G發展好AI才能支撐起,而AI如果成為主流的話5G也有機會更快發展。兩者是相互聯繫的,其中5G囊括範圍更大,所以更該被重視——



眾所周知,5G時代即將大駕光臨。於是,我們的生活都會進行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提起5G,很多人第一時間都只是將它和以前的4G或者3G做比較,從而簡單粗暴歸納為網速加快。但真是這樣嗎?答案肯定的:NO!

那麼,5G相比較4G有哪方面的提升呢?

一,創造新就業機會。5G會顛覆價值體系,例如其低延時的特徵能讓無人駕駛成為現實,共享汽車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傳統汽車市場會萎縮或者改革,最終不斷帶出娛樂、辦公等車載增值服務。

二,提升生產效率。5G首先光網速快這點就能改善很多流程,讓整套工業生產流程智能化,什麼工作都會變成一條龍服務,5G生產線能夠隨時隨地感知零部件、設備、產品的位置和狀態,及時進行零部件的傳遞、派單生產和產品交付,同時進行實時設備監控、產品運營狀態運維、保養等服務。

三,改革技術。5G本身就是一項新科技,它勢必將促進物聯網的誕生,大數據因此得到豐富,人工智能也受益,虛擬現實技術使得產品的開發、設計更加高效、直觀。人類社會的每個方面都能得到更新。

所以5G時代不止網速快,背後代表的是人類社會的進步。


市場大玩家


5G和AI都是對人類非常重要且將獲得廣泛應用的技術,兩者相輔相成前途都很光明。五到十年內5G有前途,十年及更長時間段AI更有前途,為什麼這麼說:

01

5G技術更成熟且為網絡基礎設施,五到十年內更有前途

從技術角度看:

5G相比AI更簡單、也更成熟,預計2020年就可以進入全面商用階段,大規模基站建設也將在3-5年內完成;AI還在理論完善和技術探索階段,當前AI屬於弱智能,在技術上屬於“嬰兒期”,本質上是基於算法驅動,跟真正的智能化關係不大

從應用範圍看:

由於5G是通信通道,是當前網絡最底層的基礎設施,任何設備想要實現相互通信、特別是遠程通信,就必須要用到5G,可以說5G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AI只在有限幾個領域應用,比如在線翻譯、自動駕駛、機器人、語音合成、語音識別等方面,由於技術尚不成熟,應用範圍暫時比較侷限。AI需要大量數據,所以目前除了少數幾個巨頭在玩,絕大多數企業和個人都無法參與其中。

02

AI是人類長期奮鬥目標,十年後更有前途

十年後,5G可能就被當成上一代通信技術,被更快、更智能的6G快速替代,這點就跟省道升級為高速公路一樣,從而利於道路上的車輛快速行駛。

十年後,基於算法的AI將獲得相對廣泛應用,屆時自動駕駛等技術可能成為每部車的標配,深度學習等領域可能有更好模型和理論出現,從而讓AI開始緩慢融入人類生活。

而從更長遠時間看,AI在理論發展、技術積累、技術手段等遠遠沒有達到智能化要求,目前AI仍未脫離計算機程序範疇。

在電子計算機時代AI智能化不太可能實現,只有量子計算機獲得突破,屆時藉助量子計算機超級計算能力,AI技術可能獲得重大進展。當然,這些突破至少是未來30-50年後的事情。

但是,這些離AI終極目標還是差距太遠,AI最終想要實現類似《鋼鐵俠》裡面AI助手-賈維斯的能力,實現真正的智能化驅動。而這將是未來幾百年甚至終人類歷史都在持續努力的事情。

AI的研究無止無盡,每當有技術突破時都能帶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而5G註定只是人類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一段小插曲。

感謝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交流!


Famay心喜歡生


我覺得不能說誰更有前途吧,這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和領域,可以說未來是5G的市場,也是AI的天下。

5G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熱的話題,為了打壓中國5G的發展,世界上一些大國用出了各種手段,很多不是技術和經濟的手段,甚至綁架中國企業的高管。這種情況下,大家可能會有巨大的好奇心,當今世界,究竟哪個國家的5G實力最強?中國真需要美國這樣來打壓嗎?說到5G實力,這是一個綜合體系,不是一項兩項指標,就象很有些網友把5G標準誤解成只是華為和高通的標準,是聯想關鍵時刻沒有支持華為一樣,這顯然不是事實。那麼如果要分析5G實力需要從哪些維度看呢?我想,必須包括:1、標準主導能力。2、芯片的研發與製造。3、系統設備的研發與部署、4、手機的研發與生產。5、業務的開發與運營、6、運營商的能力。那麼全世界最強大的5G領域的國家有哪些:自然是美國、歐洲、中國三大核心集團,韓國和日本也有一定的聲音。其實全世界看來看去,只能看這幾個實力在起作用,很大程度上全世界的5G市場也被這些國家瓜分了。

AI,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在2018年“兩會”期間連續兩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對於概念的純粹描述或許過於枯燥了,講幾個耳熟能詳的場景。比如,目前全球資本密集關注的“無人駕駛”技術,正式源於AI的大力協助。工程師通過AI技術,解放了司機的雙手,除非必要的人工干預,無人駕駛汽車可實現全程自動運行。

國內來講,得益於當初陸奇“All in AI”的護城河方向,百度在魏則西事件後重新梳理戰略方向,舉全司之力押注AI。每年的開發者大會、Apollo、度秘等一系列舉動和產品,使百度站上國內AI的較高舞臺。國外來講,蘋果、谷歌、特斯拉、Uber等巨頭也在紛紛佈局AI,至今已取得諸多成就。

有興趣的話,可以二者都涉獵瞭解一下,畢竟是未來大趨勢,感覺都挺不錯。


放眼看體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首先明確,5G通信技術和AI人工智能技術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技術領域,而它們兩者都將在未來20年內對世界的發展有著革命性和里程碑式的影響。未來五年內5G和AI誰更有前途?如果談及這個問題的話,那麼不得不涉及到的就是就業相關與行業發展了。

首先我們來看5G技術的發展和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簡單來說,5G就是第5代通信技術,相比我們現在使用的4G通信技術有著更大的寬帶,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時。那麼它對於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眾所周知,今年是5G通信技術的元年,隨5G技術的到來和不斷普及,以前我們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畫面或將成為可能,全息投影、無人駕駛、萬物互聯等等這些將成為生活中的普遍現象,無處不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縱觀歷史上通信技術的變化,每一次技術性的變革給人類帶來的影響一定是跨時代化的,5G時代的到來將更加地縮短我們人類之間的“距離”,會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緊密,更加真實。我們彼此之間也會變得密不可分。同時,隨著5G時代大幕的逐步拉開,5G通信類相關人才的需求量也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如5G軟件工程師、5G系統工程師等軟件類專業會成為熱門的人才需求。

AI人工智能,相比5G技術來說,大家可能聽它的次數要多的多,AI在前幾年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可謂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作為互聯網行業的寵兒,在經歷了網傳的“互聯網寒冬”之後它的熱度也下降了不少,而我們普通人對它的認知也似乎是從谷歌的AI穿戴技術之後,便沒有了什麼新的發現,當然這只是民間的認識,其相關的互聯網公司仍在背後努力的研發著它的不同種可能。確實,當人們普遍熟悉了當下的那些智能技術產品後,所謂的智能也彷彿變得不智能了,似乎AI也真的陷入了“互聯網寒冬”的技術瓶頸,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臺幾十萬的汽車卻仍需要一個幾千塊的手機外設實現導航,這樣的智能設備豈不如同雞肋一般,有名而無實,而社會上大部分我們能接觸到的AI技術展現也無外乎遊戲領域等的可穿戴設備。給人帶來的體驗性也是暫時的,毫無眼前一亮的感覺。目前,隨著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醫學診斷等領域的廣泛應用,AI相關職位的需求也逐漸滲透到軟件開發的各個領域,但主要職位需求還是基於互聯網領域的,以軟件工程師居多。當然還不乏有諮詢師、AI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引擎、銷售工程師以及產品經理等相關行業配套的服務型職業。

而我們在瞭解和認識了相關行業現狀後不免有些疑問,5G技術處於起步階段,而AI人工智能又無法拿出有效的功績來引領互聯網的發展和變革。那麼,接下來的20年裡我們的世界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又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呢?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曾提出:當互聯網成為人類的基礎設施之後,AI才能得以快速發展。我們相信5G技術的發展和全面普及對AI人工智能的推動無疑是巨大的,它涉及到的不光是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AI人工智能基於5G通信技術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之上能創造出多少的可能現在還是未知的,但它們的結合帶來的科技性和社會的變革一定是史無前例的,它對於社會的影響也一定是方方面面的。華為科技有限公司CEO任正非在之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曾說到,未來20年內5G技術一定會給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的發展和進步。於此,我們也會更加地相信和期待5G技術的到來和AI人工智能所帶給我們的巨大變革。


BannerJusher


90

張無忌社群空間站

4小時前

首先請問大家在短視頻營銷,的前些年各位老闆是在哪裡給你的企業,做廣告營銷的,我想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說,當然是,微博,微信

qq,公眾號,百度,等等!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營銷工具,從可口可樂的海報,到報紙,再到,電臺,收音機,再到電視,無時無刻的

不在推銷這自己的產品。也在時刻給人洗著腦就像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有腦白金。隨著時間的推移,互聯網時代的大爆炸!自媒體,

短視頻,的到來,尤其是短視頻的到來,大家都知道,造就了一批批網紅大人,說白了就是他的商業價值,不過是自媒體還是短視頻都繞

不來商業這倆個字!不管是屌絲還是小白,還是企業老闆尤其是,西安摔碗酒的一夜爆紅,你能不承認,短視頻對餐飲營銷的威力嗎?

再說說海底好,一夜爆紅的抖音吃法,你能說和短視頻沒有一點關係嗎?說完海底好那就說說答案茶,難道他的爆紅也是偶然嗎?我很明

確的告訴大家,成功的背後,必有成功的方法和邏輯思維,在支撐著!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時代造英雄,我想說的是,到目前這是短視頻

的紅利期,誰抓住短視頻的商機,不管你是屌絲小白還是餐飲老闆,都會不花一分錢給你的餐飲店做營銷,何樂而不為了?大家聽懂了嗎

是免費的廣告啊!大家在想想,如果5g的到來是一件多可怕的事了,幾百補的電影,幾分鐘就給你搞定了,對未來的商業有太多的好處了

最後我最想說的是,未來以來你來不來?屌絲逆襲小白創富以不是夢想而是現實,那就是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短視頻矩陣的時代,你們看

明白了嗎?趕緊心動起來,站在風


口上,去借時代的東風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張無忌社群空間站


未來五年內,5G更有前途,未來十年至以後,肯定是AI更有前途。

5G技術日趨完善,世界各國都在搶奪這個風口,我國已頒發了5G執照,餘下各電信公司都全力建設與佈局,很快就能用上5G技術。現在我們知道,5G不僅僅是速度快那麼回事,它的低延時,網絡的可靠性,穩定性,容載量有很大大提升。在4G下,我們有了微信視頻聊天,有了抖音、火山視頻直播,有了移動支付,而在5G下VR應用,物聯網的應用,醫學、教學、特別工業領域都有可能有很大的改變,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這句話變成現實讓人們非常期待。

毫無疑問,AI技術是人類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今天應用更多的是工業製造領域,未來將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AI技術會在互聯網,5G、物聯網、大數據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並日臻完善,AI確對不是單指一個象人一樣的機器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現在用的今日頭條背後就是一個AI,未來十年,改變我們生活的決不只是5G, AI會讓我們的生活面貌一新。毫不誇張的說,現在都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人,十年後將寸步難行。


正心文


5G是很有價值的一次技術升級,但對於個人來說,未來很快會有6G,7G。所以個人就業或者專業不需要考慮這些,並不是沒前途,而是能夠從事這個行業的概率太小。

而AI來說,未來絕對是方向,圍繞AI展開的機會也非常多,比如大數據,雲計算,算法這些技術。再比如: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等這樣的行業。

所以,圍繞AI來構建未來的知識和經驗是我說推薦的


我的瀋陽


兩者都相當有前途,5G會落地更快,AI會帶來產業革命。毫無疑問,未來5年內5G會快速落地,並且應用到各行各業,而AI仍然以深度學習為主流,探索商業化落地。10年後會出現6G甚至7G,AI除了深度學習會出現其他智能模式,甚至不是算法驅動,而是真正的智能驅動。


1 未來5年,5G會大規模替代4G,IoT時代到來

鑑於5G早期快速發展的勢頭和大眾對5G的熱情,愛立信預測,到2024年底,全球增強型移動寬帶用戶將增加4億。2019年6月版《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預測,到2024年5G用戶將達到19億,高於2018年11月版預測的15億(增加近27%),這個速度比4G快上1倍。由於目前國內外對5G部署的勢頭猛增,國內已經提前開始了5G的商業化,並且我們有了華為的技術助力,普及速度可能更加迅速。而目前的AI,由於是基於算法驅動的,並非真正的智能體,所以對數據有很強的要求,除了幾個巨頭玩之外,比較難快速推廣到產業上。


2. 未來15年以後,AI可能會帶來真正的革命

相信大家都不會懷疑AI所帶來的行業影響力,而大家不能確定的是AI會在什麼時間點,什麼行業。根據國外權威機構預測,AI將在未來15年至未來30年內迎來爆發,並帶來產業革命。而毫無疑問,這種革命性的變化必然是在目前的點滴之間的量變之後達到的質變,而5G在這種量變之中則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總之,在未來關鍵的5年裡,5G必將會大放異彩,而AI則是人類長期追逐的目標。可以說,AI是我們整個人類的願景之一,但是5G則是我們當前的關鍵使命。


互聯網科技評論


其實5G和AI都是未來發展的必需品。

他們也是相輔相成的,5G並不會完全替代4G、WiFi,而是將4G、WiFi等網絡融入其中,為用戶帶來更為豐富的體驗。通過將4G、WiFi等整合進5G裡面,用戶不用關心自己所處的網絡,不用再通過手動連接到WiFi網絡等,系統會自動根據現場網絡質量情況連接到體驗最佳的網絡之中,真正實現無縫切換。



AI也就是人工智能,適用於各個領域, 如智能控制, 專家系統, 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 遺傳編程機器人工廠,自動程序設計,航天應用,龐大的信息處理,儲存與管理,執行化合生命體無法執行的或複雜或規模龐大的任務等等。

5G+AI將會開啟萬物互聯時代,為我們更好的服務。


萬物互聯(IoE)定義為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結合一起使得網絡連接變得更加相關,更有價值。萬物互聯將信息轉化為行動,給企業,個人和國家創造新的功能,並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和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機遇。


段you發來賀電


AI和5g是共存的關係,不是對立關係,相互促進對方的發展。AI裡面會包含5g的技術,5g也會涵蓋AI領域。



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世界奧林匹克大會” ISSCC 一貫是全球半導體設計領域的一個盛會,根據官網最新的預告頁面顯示,ISSCC 2019的重頭戲將不再聚焦摩爾定律和微處理器,而機器學習、高速網絡和大內存則在這個數據時代並列稱王。

三星和英特爾將詳細介紹5G/LTE組合芯片;在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方面,東芝將展示一款1.33太比特芯片,西部數據公司將談論一款有128個芯片層的處理器;在DRAM方面,海力士和三星會彙報DDR5和LPDDR5的情況,另外三星也將單獨展示一款用於智能手機深度學習的加速器。

三星的深度學習加速器在0.5伏電壓下的速度高達11.5TOPS,僅佔據8nm處理器5.5mm2的面積,以雙核設計封裝了1,024個乘累加單元,性能與以往技術相比提升了10倍。東芝16nm的SoC適用於機器車,一個面積僅為94.52mm2的晶粒就囊括了10個處理器、4個DSP和8個加速器,能釋放20.5 TOPS的速度,其圖像識別滿足ASIL-B的安全等級,控制處理器滿足ASIL-D的安全等級。

今年的ISSCC沒有關於5nm工藝SRAM芯片的論文發佈,儘管有少量關於7nm高速網絡集成芯片討論,而過去的突破中也沒有出現涉及旗艦CPU的論文。負責微處理器演示會議的一名組織者表示,他們並不認為這會是一個持續的趨勢,但這表明了該行業在產品週期中的地位。



ISSCC邀請了IBM工程師來講解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Sierra,處理器演示會議上還將詳解一篇有趣的論文,一款功率範圍在37-238mW和睿頻在80-365MHz的機器人控制器,這款控制器搭載英特爾22nm處理器,旨在與SOI晶片一較高下。



臉譜網AI研究部負責人將講述如何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實現無監督學習,使機器像人類一樣自主地從環境中學習。而內存計算作為AI加速的研究熱點,清華大學的一款芯片在使用電阻式RAM時的二進制運算性能達到53.17 TOPS/W,而操作延遲只有14.6n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