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永生難忘的。剛開始在朋友圈看到“不明原因肺炎”傳聞的時候,我是不以為然的,生活在安寧從容的蘇州,地震、洪水等天災一直只存在於新聞裡,暴亂、黑惡等人禍似乎也離我們生活很遙遠。

然而疫情的蔓延惡化超過想象,各地確診以及因感染而導致死亡的人數節節攀升,各種緊急措施紛紛出臺。武漢封城,多地啟動一級響應,全國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陰霾下。原來的新春活動一律取消,刷朋友圈也成了這個春節為數不多的消譴之一。

朋友圈,讓我瞭解了疫情的方方面面,也讓我看到了蘇州人的溫情與勇敢。危急時刻,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衝鋒在前線,但平凡的人也有偉大閃光的瞬間。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01、最美逆行者: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一頁頁摁滿紅手印的請戰書,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言,一張張防護鏡後疲憊的臉龐。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請戰書

越是艱險越向前。在這個特殊時期,正是這一群“逆行者”,放棄團聚,主動請纓,迅速投入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詮釋救死扶傷醫者心。我們也許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知道他們是為了誰。不能同他們奔赴一線,那就做他們堅實的後盾。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02、暖心點滴:前線由你們堅守,我們做堅實後盾

朋友圈不斷地被疫情消息充斥著,最放心不下也是最心疼的就是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警察,長期奮戰讓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喝水吃飯。

吳江汾湖的蔣先生,向參與一線防疫的公安、辦事處、村(社區)等一線單位捐贈口罩,累計超過20萬隻,被稱為口罩哥。他說:“作為普通市民,只是儘自己的一份力,共同對抗疫情。”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吳江汾湖的蔣先生捐贈的口罩

橫扇派出所的朋友曬出了熱心市民投餵的奶茶和炸雞,戴著口罩的市民未留姓名,放下奶茶就走,給民警們帶來了暖暖的感動。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熱心市民投餵的奶茶和炸雞

因為你們不是孤獨地在戰鬥。戰“疫”的前線需要你們堅守,那就讓我們做好溫暖的後盾。

細小瑣碎的點滴溫情,匯聚起來,就能消融了這個冬日的酷寒。


03、全民動員:讀懂平凡中的偉大,致敬細微處的付出

戰爭,從來不只在第一線。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戰爭,每個人都是抗擊疫情鏈條上的一環。

朋友圈裡的盛澤小老闆曬圖,年初一還在自己趕工、開車送貨。“我們的滌棉布是口罩和防護服的主要原料,物流停運,客戶又急需,我就自己開車過去吧,為國家做點貢獻。”盛澤布老闆們都在忙著出一份力。

手握體溫槍在小區入口一守就是10個小時的安保人員,一遍又一遍在電梯等公共區域消毒的環衛工,三步並作兩步奔走在樓道間挨門挨戶地調查外來人口的基層幹部,日夜站崗檢查過往車輛的交警,走街串巷散發疫情宣傳單的志願者……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許許多多這樣平凡而忙碌的身影。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挨門挨戶地調查外來人口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為防控疫情而忙碌

在疫情防控中,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工作者,用最平凡、最樸素的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04、響應號召:一動不動原地過年,用“自律”打造“空城”

疫情剛出現的時候,我在家族微信群提議取消聚餐,群裡有人是半信半疑的,有人是惶恐不安的。隨著鍾南山院士公開發聲,新聞頭條播報後,固執的爸媽爺奶也意識到了這次病毒傳染的嚴重性。除夕當天,經過反覆商量,微信家族群裡終於艱難達成“臨時取消家族年夜飯”的意見。

看得出來老人們對於不能大家族團圓是有些失落的,但是小家能夠溫馨地吃頓年夜飯已經是一種幸福了,對比疫情嚴重的湖北武漢等地,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的幸福。

大年初一,官方公告告訴我們:在家才是最最最安全的!於是遵從不走親戚不串門的遵遵囑託。蘇州人自律到變成了“空城”,不給政府添麻煩,不給醫生拖後腿,多給社會做貢獻。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空落落的街道

朋友圈各種刷屏“一動不動”策略,原有的聚餐、拜年計劃一律就地取消。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熱鬧的串門聚餐,也變成了視頻拜年。

原本要訂婚的弟弟小倆口,也取消了喜宴。原本計劃自駕出遊的朋友,聽到江浙交界路口關閉的消息也半途折返。村幹部們拿著喇叭在各家門口用方言來回喊話:“覅去聚會,覅跑人家,大家太平點,屋裡廂蹲蹲吧…”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05、紅色先鋒:初心從不曾褪色,黨旗飄揚最前線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黨員幹部衝在第一線,承擔了最重最危險的工作,不討價還價,不考慮個人得失。初心和使命,從來沒有這一刻那麼清晰。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志願服務

黨員守護群眾,也從群眾身上汲取力量。

朋友是黨員,第一時間報名了志願者,寒冬臘月的凌晨站在高速卡口執勤,用自己的體溫捂著額溫槍,以免溫度過低導致失靈。每經過一輛車,要不厭其煩地說:“請帶上口罩,請撥開劉海,後座有人麼,請放下車窗,請慢行注意安全。”。

他在朋友圈曬出了路過的無名司機贈送的口罩,卻對自己數十小時站下來腫脹的雙腿和沙啞的喉嚨絕口不提。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06、閃電闢謠:各種謠言“秒打臉”,官方發聲穩局面

足不出戶的春節,為數不多的樂趣就是刷朋友圈。疫情的爆發不容樂觀,朋友圈裡消息滿天飛,不時散佈某某小區發現確診病例,風油精可防疫情這些後來被證偽的假消息。爸媽每次刷完朋友圈就憂心忡忡,彷彿小區的空氣裡到處是確診病患散發的病毒。

幸好,每次小道消息傳出,很快就會有官方闢謠。不實的消息很快被澄清,惶恐不安的情緒及時被控制。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於是蘇州人養成了習慣——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蘇州發佈”公眾號,上、下午兩次通報,及時又透明。看看每天全國、省、市分別新增了多少確診病例,然後跟老人普及一下最新情況,再也不信那些以訛傳訛了。

然而,隨著疫情的發酵,朋友圈很快充斥了對物資緊缺的恐慌,各種搶購大米、囤積蔬菜。幸好政府迅速發聲:“糧食蔬菜穩定供應,無需恐慌。”於是,順利安撫住了焦慮的搶糧大軍。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這個春節,我們過得既慌亂又安定,因為信息公開透明。看到各種謠言還沒散佈開來就被官方發聲“秒打臉”,感覺真是詭異。


07、硬核戰“疫”:鐵面與柔情並重,全方位部署防控

自從河南交出了抗擊疫情的滿分作業,朋友圈都傳瘋了。“抄”作業,我們蘇州也不落人後。大喇叭裡喊著各種接地氣兒的方言順口溜、土味宣傳語。村幹部們組成巡邏隊,在路口設點,嚴格控制進出人員,第一時間摸清外來人員情況,勸說去過或接觸過武漢的人自我隔離。

封路、部分交通停運、小區實行封閉管理,這些舉措帶來不便的同時,卻為老百姓帶來安全感。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同時,各項新舉措也在儘可能地為老百姓提供方便。吳江區醫管局和衛健委特事特辦,高血壓、冠心病等慢病可去藥店免處方配藥,盡最大可能不去擠醫院。

蘇州交警調整app業務,方便了廣大駕駛人疫情期間足不出戶處理非現場違法。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蘇州還是全國首個延遲假期、推遲復工的城市。生命至上,一切從人出發。

這些硬核操作,恰恰是擔當和責任的體現。


朋友圈的戰“疫”日記 ——記錄疫情下平凡人間的溫情與勇氣

2020年的春節,這是一個沒有西園寺香火、沒有蘇州園林、沒有賀歲電影的春節。疫情擴散的陰影籠罩在我們頭頂,不斷增加的確診和死亡,壓得每個人心頭沉甸甸,喘不過氣。但溫暖的蘇州,勇敢的蘇州人,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我深深感動。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勠力同心,定能共克時艱。

除了我在朋友圈所看到,所知道的這些人,在每一個行業、每一條戰線,都有許許多多這樣值得尊敬的人:當疫情來臨時,他們義無反顧、不計得失;當疫情結束後,他們歸於平靜、不求名利。

——向他們致敬。


—END—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徵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

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請發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瞭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