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的未來出路是什麼?

紅塵過客149945790


做農業呀,已經40多歲了,做鄉村醫生也有20多年了,不改行等著餓死呀。






圓來如尺


說到鄉村醫生,我的感觸是比較深刻的,從多年前的興盛到現在的衰落,我也算是體會到了這一個過程。在此,我根據自己家庭的經歷與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外公是老中醫,年輕時候是鄉醫院的院長,後來因為醫院改制,外公沒有去縣醫院上班,而是留在鄉里自己成立了一個小診所,外公在的時候,基於之前是院長的原因,生意非常火爆,鄉上的人基本都來他這裡看病,當時也算掙了不少錢,曾經還一度成為鄉上的富翁,不過這是25年前了。

外公去世後,也算是子承父業,舅舅繼承了他的衣缽,繼續疾病救人,但舅舅本身並沒有什麼文化,他的醫術完全是外公言傳身教學來的,因此,這個舅舅留下了一個隱患,至今為止也沒有解決,就是資質的問題。包括我的姨父(外公的女婿)也是鄉村醫生,醫術也是完工那裡學來的。因為在多年前的農村,人們為了營生,並沒有機會去深造,往往都是拜師學藝。

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到了認證不認人的地步,國家醫療體系不斷改革,結果把舅舅、姨父他們的許多利益都給革沒了。雖然他們一起醫療事故都沒有,但在政策大環境下只有選擇順從,剛開始是藥品管制嚴格了,沒有執業醫師和助理職業醫師資格資質的是不能開處方藥的,而且許多有效藥品只有醫院才有,不管你醫術多麼精湛。因此造成了許多藥品都不許銷售,直接造成了生意的慘淡。現在他們還必須每天花兩天時間去鎮上醫院坐班,說是鄉村醫生技術不到位,要加強學習。

其實,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們的就醫需求時越來越大的,並且在農村地區,因為沒有錢,一般有個感冒發燒、頭疼腦熱,都是去鄉村診所,但無賴現在有了各種限制,鄉村醫生都不敢輕易接待了。


Power泡兒


這個問題關於鄉村醫生末來的出路,其實別小看了鄉村醫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鄉村醫生真有真才實學,高超的醫朮,無論是中醫,西醫,外科,推拿等都有過硬的本領。

我來介紹一下我們這裡的幾位村醫,有位村醫是畢業於張仲景醫學院,擅長推拿針灸朮,內科小兒科也有獨到之處,多少醫院聘請他都不去,自己在鄉下開了個診所。

診所開業後不久,他高超的醫朮本領充分展現出來,每天都有慕名前來的人看病,診所內病人多得需要排隊,有的人一等就是幾個小時,可仍然耐心等待,不願到鄉鎮醫院裡去。

這位村醫,從二十五歲開始經營診所,十年過去了,他的診所一直得到病人的認可,不知治好了多少個病人,他的名氣很大,可以說是名聲遠揚,其它鄉鎮的病人也不斷地來到這裡,在他的精心治療下,很多病人得到康復。

現在他的診所改為中心大藥房,又添加了醫療設備,好象一家小醫院。此時他更忙了,縣衛校醫院,聘請他合作,專門安排二層樓房,頸肩腰腿疼專科室,讓他承包。他的經濟收入每天幾千元。這讓大醫院的醫生們望塵莫級。

還有位村醫,雖然沒有高超的醫朮本領,看不了大病,治療小病很有經驗,特別是輸液方面有獨到之處,扎針技朮比醫院護士還熟練,一紮一穩,讓病人沒有痛苦,加上服務態度極好,因此每天都有病人前來,本村的外村的都有。

最重要的是,有些歲數大的病人,腿腳不便,只要一個電話,他就騎上摩托飛奔而去,親自到家裡給病人診斷,該輸水輸水該配藥配藥,他熱情的服務,讓人們心升敬意,多少年來,他的口碑一直很好,他的小診所經久不衰,還被評為優秀村醫。

只要有過硬紮實的醫朮本領,村醫永遠不會落伍,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為宗旨,就不會被人們涶棄。就一定有更好的出路。


千里鄉村


樓上很多醫生和個人都各抒己見,有的很有見地。

我也談談鄉村醫生的未來出路。

我的職業是診所經營輔導。所以我在2016——2018年幾年間,一直在河北,河南,山東,四川等省的各地區診所走動,幫助診所更好的運營。這不是有些人想象的教醫生賺錢,我首先要聲明!噴子走遠。我的抑鬱症也是因此而來。

前後走訪診所上千家,大部分都是村衛生室。看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醫療技術的渴求,我深受感動。但是,很多人由於基礎起點太低,很多技術難以掌握,只能應付一般的頭疼腦熱,稍微麻煩一點的,就沒有辦法了。

還有的醫生,看見別人賺錢了,眼紅心熱,歪招亂使,根本沒有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基層診所,有一種可怕的現象,那就是很多醫生給患者分包小藥片,打成粉給患者,美其名曰便於服用,實際上就是怕患者知道你開的藥名。這樣就能提高收費。這實際上並不可取。

我在輔導診所時,每次開始都是先談醫德!沒有醫德的醫生根本不會持續發展。有些扯遠了。抱歉。

村衛生室的醫生未來有三種出路。

1,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資質的,沒有獲得執業(助理)醫師證的,那麼還可以繼續經營衛生室。

2,沒有取得資質的,那麼在年檢期限到了以後,自動就失去了從醫的資格。

3,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的,可以開辦個體診所。這是當下很多年輕有抱負的醫生的出路。

村衛生室未來的方向:

1,以公共衛生健康服務為主,逐步縮減醫生的治療工作,村衛的主要工作向健康普查和健康預防轉換。

2,也就是說,現在這種,一手拿補貼,一手還賺錢的局面就會被改變。時間期限就是2020年底。

3,現在不改變,不轉變。那麼只能等著被縮編。

看起來不是很樂觀,但是這都是一定要發生的。有想法的,還年輕的醫生,最好早做打算。

歡迎關於診所運營的問題諮詢我。


王牌診所經營


我幹鄉醫5O年了,從年青到現在一隻盼政府啥時能解決工資待遇,退休向教師一樣。希望化為泡影


用戶467329943596


這麼說吧,國家對教育事業特別是農村的教育事業,還是有過很多投入和政策上的支持的。

這樣的支持一直持續到現在,依然在繼續著。過去農村中小學要想運營下去。必須要有教師的支撐。10年文化大革命,10年大學不繼續招生,沒有了高學歷的青年人投入到教師隊伍裡來。那時候鄉村的中小學教師,大部分來自於本地村子裡的年輕人。那時候教師的選拔也不是看知識能力,而是看家庭背景的,雖然說教師是一個辛苦的職業,不掙錢。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兒的農村。誰家的孩子能當上民辦老師,那都是無上的光榮和幸運。而能夠獲得這種幸運的,基本上都是在村子裡是頭頭腦腦的家庭的子女,比如說大隊書記的兒子女兒了,村長了會計的閨女啦,外甥啦,兒媳婦啦等等。單單憑他們的文化知識,也不一定就比真正的其他農民家的孩子強多少,但是人家畢竟手裡有的那一點點權力,可以把自己的兒女往上推一推,後來這批人他們真的也很幸運,隨著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支持大部分農村民辦教師都給轉正了。現在這批人有一部分已經退休了,還有一部分即將退休,他們在學校也不幹什麼活了,只是在那兒養老等著退休了,他們現在不管退休的還是沒退休的,每個月的工資都在五六千元錢。應該說他們是幸運的。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個村子裡都會有很多,也就是說當時每個村裡都要有不少於5個以上的民辦教師轉正。我記得一個村子比較大,竟然有20多名這樣的民辦教師集體轉正了。

與龐大的民辦教師轉正隊伍相比起來,長期工作生活在農村的赤腳醫生,後來又被命名為鄉村醫生的從業者們,本來就是稀缺的,幾乎一個村子也就有那麼一個兩個鄉村醫生,可是即使是到了今天鄉村醫生的待遇問題,還有鄉村醫生能不能進入國家體制內,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蟲蟲可以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鄉村醫生一直是不受重視的。

鄉村醫生的未來在哪裡?

我講一個我認識的鄉村醫生的故事吧。這個鄉村醫生在他最輝煌的時候,大約就是在1990年至2010年這20年間。在這段時間裡。這段時間農村幾乎沒有合作醫療。鄉鎮衛生院,因為人員老化,設備落後等諸多原因,幾乎沒有什麼患者,而在農村有點名望的村衛生所門前,卻是車水馬龍的景象。我認識的這個鄉村醫生就是這樣的情況。在這20年時間裡是他事業最為輝煌的時候,附近的十里八村的村民都來找他看病,雖然那個時候他是全額的,但是呢,那個時候鄉衛生院也不能報銷,既然都是自費,他的技術有著別人好,所以他這裡面的患者就非常多,從中他也賺到了很多錢。

後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特別是國家推行合作醫療以來,他門前的患者越來越少,因為他在他那裡看病是沒有報銷的,而農村的患者更看重的是在哪裡看病能得到報銷,因為畢竟收入有限。例如治療感冒。在他那兒點滴輸液。一直到治好的話,大約需要兩三百元錢。但是去鄉鎮衛生院,雖然能需要五六百元錢,交的錢是多了,但是按照90%以上的報銷率,患者個人所能承擔的僅僅是幾十元錢。並且有些醫院還不要床費,還有一日三餐的免費,甚至還有其他補助。就這樣,我這認識到這個鄉村醫生,他的家裡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患者了,偶爾會有村民去買一些頭疼腦熱的

口服的藥片。大家也知道,例如一板速效傷風片的話,可以賣到一元5毛錢。但是批發也需要一元錢。這樣的收入,即使是他一天賣出100板的話。他的收入是多少?咱們大家也都能算出來。後來這個鄉村醫生他去了北京。據說去給她閨女看孩子了,因為她閨女在她事業最輝煌的時候,考了一個很好的大學,然後就到北京工作了。

鄉村醫生的未來在哪裡?可以肯定的說鄉村醫生是沒有未來的。剛剛看回來,有的人說鄉村醫生可以轉行做建康的統計,還有疾病的預防,那我就想問一問在惜錢如金的村民手裡,你做這個工作也沒給人打針,二沒有賣給人家藥,你的收入在哪裡?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是要適應當地的村情民情。在農村,你想通過一番健康的演講,獲得經濟的回報可能嗎?想要知識付費,那你得到有這個環境的環境中去工作呀。所以說鄉村醫生的出路可以說是沒有的。好在這些鄉村醫生大部分年齡都大了,都已經快要到了退休養老的年齡,可憐的是,他們也沒有什麼養老金。據說也給他們補助了,但是一個月拿幾百塊錢。也算能保證他們餓不死了。但是如果跟那些民辦教師轉正的,人們比起來,他們真的是太可憐了。


順其自然2019917


幹了50年了,血不再沸騰,年齡埋汰於泥濘,今後怎麼改,怎麼做已經離我們遙遠了。原來該個人做個生意什麼的還能買社保,而我們不能。我看我們這種什麼也做不來的人殺掉。


若比鄰2192149533


如果問鄉村醫生的未來出路是什麼,小編的朋友就是鄉村醫生,按照他個人觀點覺得,未來出路就是沒有出路,為什麼這麼講呢?

這幾年國家都陸續出臺了好多政策。鼓勵年輕的醫生或者是鼓勵全科醫生,鄉鎮衛生院的醫生下鄉去當鄉村醫生。正因為鄉村醫生目沒有多少醫生,所以政府才會陸續出臺很多政策,來鼓勵人們下村去當鄉村醫生。目前鄉村醫生的,不管是工資,還是社會福利待遇方面,按照他了解的情況來看是非常的不樂觀。怎麼怎麼說呢,就是因為鄉村醫生,如果你那個村委會人口比較多的話,那你平常開展那個門診業務的話,那收入相對來說客觀一點。但是如果你沒有開門診,只是單純的實行國家規定要公共衛生服務的話,那鄉村醫生的收入可以說是非常的慘,甚至連養家都養不起。

在全國醫改之後。這個醫改成不成功,我覺得看你怎麼看,對目前我國的現狀來說,基層醫生還有鄉村醫生這個缺口,數量需求非常大。但為什麼會導致這個問題與矛盾,可能是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是一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基層醫生還有鄉村醫生的缺口,按照目前來說,就是政府出臺相應優惠政策,提高他們的工資,還有福利待遇,養老保險等等。至少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才會有人下去,願意下鄉去當鄉村醫生或者是基層的全科醫生。


農學谷


中國未來的鄉村醫生,有四個出路:一、承擔國家分級診療任務,做好家庭簽約醫生,由國家購買服務,合理獲得收入,維持體面生活。

二,做好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做好社區人群的健康檔案,以及做好社區健康宣教,普及和提高社會醫學認知。

三、開設私人診所,完全私人定製,利用自己在基層及醫療領域的朋友圈,為VIP提供個性化服務,獲得體面收入,過體面生活。

四、提升自己,到私立醫院做市場營運,進行市場開拓,或做好全科醫生,既帶來病人,又鞏固市場,憑能力吃飯,也會有前途。

“天無絕人之路”,鄉村醫生要憑藉在基層的優勢,憑藉自己對基層的熟悉,多層次利用自己的長處,生活沒問題,體面的生活要努力,品質生活需要設計。我們應該樂觀地面對鄉村醫生的未來。


戴佳文文哥


現在的鄉村醫生基本上是40年前的赤腳醫生,當然也有第二代,三代醫生,他們長年累月紮根在農村,服務於佔全國土地面積85%左右,佔中國人口80%以上(9億人)的農民,過去一個縣只有一個人民醫院,一箇中醫院,農民基本上都是在本村衛生室就診,很少進城裡醫院看病治療的(除非重大疾病),現在鄉村醫生沒有證不能行醫,鄉村衛生室取消了,農民看病都往城裡跑,造成了城市醫療資源短缺,事實上城裡醫院比40年前增加了100倍以上,還是不能滿足需要,毛主席曾經說過,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而現在是醫療衛生的重點全部在城裡,農村僅有的一點資源,赤腳醫生因無證都變成了非法行醫個個下崗了,我多次呼籲,中國的事情要從中國的實踐出發,要多為農民兄弟想想,醫生執業資格證可採用兩條腿走路,鄉村中醫一律實行備案制,讓他們服務一方,能不能執業本村的人都知道,這樣做既緩解了城裡醫療壓力問題,又為農村農民的健康多了一份保證,同時為幾十萬民間中醫創造了行醫條件,給中醫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溫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