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應對疫情需要特定政策措施,總量政策不需要特別反應

針對近期爆發新型肺炎疫情,IMI特約研究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張斌

撰文指出,隨著疫情防治情況好轉,經濟活動會反彈,為應對疫情衝擊總量政策不需要做出特別反應,政策重點應是針對特定地區、行業和部門的應對措施,如特定財政預算和稅收減免等。以下為文章全文:

這次疫情是非常典型的外生事件衝擊。在疫情事件衝擊下,經濟活動短期內會驟然降溫,隨著疫情防治情況好轉,經濟活動會反彈,重回正常運行軌道。

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特定政策手段應對特定事件衝擊。總量政策不需要針對這個事件本身做出特別反應。政策重點是針對特定地區、行業和部門的應對措施。

給定經濟增長動力較弱和普遍價格相對低迷的現實,有放鬆總量經濟政策的必要,比如增加財政支出和降息。無論有沒有疫情,這些政策都值得考慮。不需要把這些總量政策與疫情聯繫在一起,如果是為了疫情出臺這些政策,考慮到這些政策都有時滯,政策還沒有真正發力,疫情就可能出現好轉並帶動經濟反彈。此外,總量政策應對這種特定事件衝擊的針對性不夠強。

需要安排專門針對疫情的特定財政預算,用於應對消除疫情事件及其連帶影響的相關開支。

疫情面前,政府有責任也有最大的財力空間應對挑戰,政府應該儘可能地主動承擔疫情帶來的損失,減少企業和居民部門到損失。

針對受衝擊比較嚴重的地區和行業,可以考慮特定時間內的稅收減免。針對受衝擊比較嚴重的特定群體,可以考慮給予一定的補助。

需要做好準備,防止過度情緒造成的資本市場嚴重超調以及由此帶來的其他負面影響。資本市場可能很理性,沒有過度調整,但是防患於未然的措施不可或缺。

视点 | 张斌:应对疫情需要特定政策措施,总量政策不需要特别反应

來源 中國金融40人論壇

監製 朱霜霜

劉偉:2020中國經濟將更凸顯出政策合力效果

視點丨張明:應客觀評估本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推薦丨PHEIC的影響及應對建議

IMI宏觀月報 | 全年GDP整體平穩,信貸金融狀況持續改善(2020年1月)

宏觀經濟專題 | 資管新規、影子銀行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了增進與粉絲們的互動,IMI財經觀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歡迎大家參與。

入群方法:加群主為微信好友(微信號:imi605),添加時備註個人姓名(實名認證)、單位、職務等信息,經群主審核後,即可被拉進群。

關於我們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成立於2009年12月20日,是專注於貨幣金融理論、政策與戰略研究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和新型專業智庫。研究所聘請了來自國內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門或金融機構的90餘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委員、學術委員和國際委員,80餘位中青年專家擔任研究員。

研究所長期聚焦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宏觀經濟、金融監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領域,定期舉辦國際貨幣論壇、貨幣金融(青年)圓桌會議、大金融思想沙龍、麥金農大講壇、陶湘國際金融講堂、IMF經濟展望報告發佈會、金融科技公開課等高層次系列論壇或講座,形成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天府金融指數報告》《金融機構國際化報告》《宏觀經濟月度分析報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論和政策影響力的學術成果。

2018年,研究所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院屬研究機構獎,在182家參評機構中排名第一;在《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中獲評A等級,在參評的1065箇中國智庫中排名前5%。

只分享最有價值的財經視點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