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摧毀一個家庭

我們都知道說話是門藝術,話要好好說。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常忘記這一點,

越是陌生的人,我們越禮貌客氣,越是親近的人,我們越無所顧忌,最終傷害了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

01

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心理專家採訪了一群少年犯。這些少年犯中,最大的也不過十幾歲,但卻揹負著殺人、偷竊的罪名。

心理學家在採訪的過程中,瞭解了他們的家庭,得知了一個可怕的現象:有語言暴力的家庭,犯罪率更高。

一句話,摧毀一個家庭

這部紀錄片中,一個叫小林的孩子,幼時父母離異,他跟著媽媽生活,兩人本應該相依為命,但小林媽媽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歇斯底里的朝小林怒吼“你怎麼不給我去死”。

小林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生活,中學沒念完,就輟學到洗頭店打工。

一回,他幫客人洗頭,因為水太熱,客人投訴了他,老闆怒不可遏,大罵道“你怎麼不去死!”

這句話勾起了小林痛苦的回憶,他拿起一把刀,狠狠地刺向了老闆,最終,老闆不治身亡,小林鋃鐺入獄。

其實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看,悲劇本可以避免,然而我們都無從得知,對你而言“稀鬆平常”的一句話會給對方造成多大的傷害。

“怎麼不去死”這短短的5個字,卻有著巨大的殺傷力,它化成了一把刀,先是刺向孩子,又由孩子刺向了他人。

一句話,摧毀一個家庭

語言是帶有情緒的,能給人帶去溫暖,也能帶來傷害。有時候,言語的殺傷力比刀劍還厲害,尤其是,這些話從至親的人的嘴裡說出,殺傷力更甚。

02

宋丹丹和兒子巴圖一起參加《嚮往的生活》,本應是兩人一起享受幸福的母子時光,但宋丹丹卻在全程吐槽巴圖。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為大家準備早餐,宋丹丹就說“我生了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當巴圖手忙腳亂的為宋丹丹煮雞蛋時,宋丹丹一邊嫌棄兒子笨手笨腳,一邊埋怨兒子揚起的煙塵弄髒了自己的臉。

她還把巴圖小時候的糗事當笑料,逗大家開心,看到巴圖腳趾發炎了,竟然說“不會是你自己啃得吧,你小時候就喜歡啃腳丫”,絲毫不顧及巴圖已經是成年人了,有著成年人的尊嚴。

其實,宋丹丹就是典型的

中國式家長,他們幾乎不會讚美表揚孩子,而是一味的打擊、嘲諷。但這種打擊教育並不會起到“為孩子好”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消極影響。

來自父母的打擊式語言,就像是一根針,它會穿透漫長的歲月,時時刺在子女的心頭。

03

這個動圖,大家應該都看過。

一句話,摧毀一個家庭

2015年9月,泰國。

當警察的父親下班,回到自家的小超市,看到兒子在玩手機,一時間怒不可遏,大聲呵斥。

兒子沒有理睬。

父親掏出手槍,將子彈上膛,放在兒子面前,說“有種你就別活了”。

說完轉身走了。

砰!身後傳來一聲恐怖的槍響。

他一轉頭,兒子趴在桌上,已開槍自殺。

父親如遭雷擊,也倒在地上,痛苦的撕心裂肺。

可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要知道,語言真的能殺人。

一句話,摧毀一個家庭

04

沒有父母會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愛之深,責之切。我們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說一些我們自認為對孩子好的話。

但是,在把話說出口前,請想一想,你有沒有好好說話,這些話會不會像鋒利的匕首,狠狠扎進孩子的內心,造成終生都難以癒合的傷口?

還是跟孩子好好說話吧,心平氣和的說,我們好好說話的原因,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不失去我們在意的人。

幸福的家庭,需要好好對待你愛的和愛你的人,因為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