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需求一直都在,為何有人說銷售卻越來越難?

michelle濛濛


粵鄉韻很高興為你解答。土雞是個好項目,土雞的需求量也大!但有個很嚴重的問題是:想賣土雞的找不到買主,想買土雞的買不到土雞!土雞銷售難是一個問題。

我在廣州生活了八九年。14年底回到老家。我知道在廣州很多人都喜歡土雞!所以回家後跟愛人商量試養幾百個土雞!我家在養雞有優越條件,周圍都是大山,附近沒有人家!

說幹就幹,養了300多隻!養了10個月!都是在大山放養的雞,主要吃米糠和玉米!雞都是在大山裡轉悠的,能吃到蟲蟻!雞該出欄了,才發現銷售是個難題!到鎮上和縣城的飯店酒店推銷!人家都不相信!後來還是朋友介紹朋友,你兩隻他三隻賣完的!說起養雞就心酸!出來養好雞,銷路也是個大問題!










粵鄉韻


土雞項目雖好但銷售且實是個難題也是土雞養殖難以形成規模的根本原因,


在15年我養了一千隻土雞全是公雞,:全程無飼料散養因住地地方大靠山又有樹林,除小雞時操點心長大後就很好養了,每天雞回舍前喂一次保證清潔飲水,因為白天雞都出去了只有晚上才回來,所以雞舍糞便不多三天打掃一次,養到7個月就開始賣了朋友說到酒店去賣能賣高價,最後還是決定到市場上去賣,第一天抓30只去賣打聽到價格是每斤20元,賣了一天就賣一隻第二天一隻沒賣,看的人不少就是不相信是土雞,說什麼瘦沒有肉沒重量,而都是到對面一個賣雞的灘位上去買,他家的雞都是飼料雞膘肥體壯正宗的假土雞,只是外表長的與土雞相似,還能現場殺雞退毛價格22元,一天能賣100多隻,看到人們拿著殺完的自條雞滿意地走了,我也真的無語了,以後的日子也是有時一天賣10多隻最多時賣了22只還得降價,直到年末終於有位識貨的大哥把剩下的五百多隻都買走了價格是每斤16元,一算帳差一點賠錢因為養的時間太長,


土雞雖好真的不好賣,是人們根本分不清真假,40天出欄的雞價格便宜很多人捨不得花高價來買土雞,反正都是雞差也差不多少的想法使土雞銷售處於,魚龍混雜價格多樣的境地,如果人人都能識別真正的土雞,養雞人良心的去做,土雞銷售是不會難的。


往事隨風285349785


“土雞”應該是指採用傳統散養養殖方式飼餵穀物的中國原生雞種的雞。這種雞相比工廠化批量飼養的進口白羽肉雞來說,養殖難度大、損失高、生長慢、個體差異大、難以標準化。因此成本是白羽肉雞3-10倍。但是土雞的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適合中餐烹飪和適用中國人的風俗習慣。那為啥銷售渠道一直很難穩定和擴充那?只是價格太高嗎?我個人認為主要因為以下幾點阻礙了土雞銷售的發展:

1、無統一標準,市場上以次充好,無法區分“李鬼”還是“李逵”;

2、生產者多是個體戶,難以形成規模化。難得大面積進行宣傳和營銷活動;

3、白羽肉雞產業鏈齊備,開發能力強,已經發展到了及時食品,體量龐大,壟斷形式已經形成;

4、土雞產品還處於初級農產品階段,很多連包裝都沒有,更別說品牌了;

5、缺乏行會統一指導,養殖水平參差不齊,政策扶持也不足。

以上五條應該還不夠涵蓋土雞銷售不利的原因,歡迎各位專家多多指導。建議養殖土雞的朋友們儘量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注重品牌化和包裝形式,多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有條件的話可以嘗試新的產品形式,向食品加工延伸。祝願中國雞早日迴歸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謝謝。


優農良品之太一


土雞需求一直都在,為什麼還說銷售困難?這個問題對於任何一個產品,或者說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存在這種現象。

從土雞養殖戶來說,土雞真的難銷售。為什麼難?我認為只有一點,最重要的一點!規模太小,規模小了就沒辦法支撐整個銷售網絡。

我來打個比方,我是養殖戶,為了銷售無憂,那我必須在地域網絡上推廣自己的品牌,同時在各城市市場開設自己的土雞專賣店,那麼我們來說說這樣操作下來得花多大的人力財力?

就算我們勉強支撐起來了,產品市場打開了,問題又來了,貨源呢?你有多大的規模可以支撐住源源不斷的銷售?

我相信,沒有幾個養殖戶能夠有精力這樣去推廣自己的產品。這樣就造成了想賣賣不出,想買買不到的結果。

對於這一點,我認為養殖戶搞合作社,聯合起來,或者直接以公司化的管理,或許可以改變這個現象。





農民也優雅


虛假需求………消費者說的土雞是指口感區別於飼料雞的雞,比飼料雞好吃就行。養雞的自己給自己加戲定出品種,飼養時間,方式來。你給的不是別人要的而已。消費者明明白白的要的是能隨時買到的比飼料雞好吃的雞肉而已……人家對你養100天還是400天沒興趣。而且幾百天的雞價錢也高,不買賬。幾百幾千只根本就翻不起浪花,國內的雞肉消費市場按千萬億隻來算的。最關鍵的是千人千面,以400天的雞來說,賣雞的說老水口感好,但是你確定消費者吃了後不會說肉質硬,柴,難吃麼?就飼養方式而言,養雞的喜歡玩虛的,說什麼自己採食,草籽昆蟲,騙一騙老一輩還行。90後你看理不理你,養過小孩的都知道給小孩吃東西,奶,肉,菜,水果,運動都不能缺,你確定放養的雞不長重量不是因為營養不良,吃不飽吃不好造成的?為什麼我們不去選擇用玉米,魚粉,青菜喂出來的散養雞而去買你那400天骨瘦如柴營養不良,口感差的放養雞?都9012年了還對90後玩這套,吃棗藥丸!


薩十二


不是這個品種叫土雞就是土雞!是不是土雞還要看他生活的環境,養殖方式,養殖數量,養殖時間長短。在農村買土雞,還真不好買,因為農戶養的土雞一般是不賣的,留著自己吃或送人,養殖時間越長的雞越好吃。

正宗的土雞是農民家放養的雞,注意是放養,不是散養,這些雞數量不多,能自由活動,自由採食,能到任何地方,不是圈一塊地養的那種。很多都拿圈一地散養出來的雞冒充土雞,雞數量多了,圈地內的野菜、草、草籽、蟲子早就被吃光了,品質肯定沒農家放養的雞好。真正的土雞不光是他的品種,主要是他生活的環境。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買土雞絕對不會再市場上買,因為他們知道,土雞一般是不賣的,他們會到農戶家去買,關係好的可能會賣給你一隻兩隻,我們這裡一隻大概100塊左右,也不算貴,都是關係好才賣給你的。

附圖是我家的土雞,有兩隻是搧雞,更難買到!





豫羅鮮


首先,有多少土雞?放養雞到底市場上有幾隻?佔百分之一,還是千分之一?

第二,消費者怎麼鑑別?你貼個標籤就算土雞?那麼中國大概99%的雞都是土雞。

第三,真的土雞賣多少錢?就算我逮到一隻真的,你賣300一隻,那麼拜拜,不符合市場。

以上是反證。

最後說幾句容易聽懂的,就自己身邊來說吧,座標上海,菜市場買不到真土雞,十土九假,跑到郊區,認識的人自家養的,人家也實在,告訴你,不可能,現在自己吃都不夠,還賣給你們?能多餘幾隻賣出去就不錯了,還都是大多賣給熟人親友。你指望幫你們辛辛苦苦養真土雞? 做這個生意的,十有八九都是濫竽充數的。


中庸之道靠修煉


關於土雞養殖,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雖然目前看似市場上有土雞需求,但因為土雞養殖成本比較高,賣價又遠遠高於肉雞,因而銷售市場並不穩定,一旦農戶盲目跟風大量投入,很有可能就會負債累累而最終因虧損收場!



前幾天曾在網上看到一個訂單養殖土雞的案例,最後因老闆跑路,農戶養殖六個月的6000只土雞失去了銷路而愁的一夜白了頭髮,而且農戶妻子也氣得跑回了孃家,鬧得家庭不和,負債累累!下面就參照這個案例簡單說一下養殖土雞會有哪些風險,以及土雞為何會賣這麼難!?

一、土雞養殖成本高!

就拿這個案例中的農戶來說,以前在農村以賣掛麵為生,但因為掙錢不多,又因孩子上學花費越來越多,因而希望在農村養雞掙錢!於是在網上找到了一家江蘇的土雞訂單養殖項目,並花費了5萬元才訂購了6000只雞苗,而經過6個月的餵養,光雞料錢就花費了5萬元,現在因為老闆跑路了,只能繼續餵養,但這6000只土雞目前每天的餵養成本就得1000多元,一個月下來就得3萬元錢,使得土雞成本越來越高!



因此,這樣一算,土雞購買成本加上雞料錢就得10萬元,再加上一個月的餵養成本3萬元,也就是說7個月的養殖成本應該在13萬左右!

二、土雞養殖週期比較長,風險比較大

一般來說,在養殖場餵養的肉雞,一般45~60天左右就可以出欄賣掉了!而土雞因為是散養狀態,長肉比較慢,即便餵養了6個月左右,一隻土雞的體重也才3斤左右。由於土雞養殖時間長,風險和成本比較高,尤其是遇到雞瘟的時候,可能就會損失慘重!

三、土雞市場價格高,相比肉雞貴2倍以上

根據上面農戶的情況,如果我們是按7個月計算,6000只土雞成本就得13萬左右,相當於每隻土雞22元,如果一隻土雞體重平均為3斤,那麼一隻雞的成本價就為7.3元/斤,而目前我們這邊肉雞價格大概為4.85元/斤左右!

這樣一來,農戶在不盈利的情況下,一直土雞成本還要貴上2.45元/斤,如果再加上其他屠宰、運輸等中間差距,可能一隻土雞的成本價格還要高很多!



而事實上根據瞭解,這個農戶如果是按照訂單養殖的回收價格應該為26元/斤,但目前已經養殖六個多月,只能保障不賠本出售的話,也得賣到10元/斤,這個價格是遠遠高於肉雞價,因而普通消費者自然不願意買了!

四、各地土雞市場並不穩定,很多有價無市

從這位農戶養殖情況來看,其實也說明目前國內土雞市場,南方要比北方更旺盛一些,但因考慮到雞運輸成本等影響,因而北方土雞賣到南方往往就沒價格優勢,而在本地有市場需求不足,可能“有價無市”,除非以超低價格賣給當地屠宰場,這樣純粹是賠本賺吆喝,白忙活一場!

所以說,網上雖然關於土雞需求旺盛,土雞利潤高的報道聽的,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但並不一定適合每個地區的市場需求情況,因此,如果當地對土雞市場“不感冒”的話,儘量不要盲目大量投入,以免得不償失!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因為這個小事問題太複雜了,你覺得很簡單,其實他還說咋了,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你這麼簡單的瞭解,就會知道,並不是那回事,因為現在的人造假很厲害,他們都會以假亂真呢 ?你覺得要養一年的,人家也就養三四個月就可以賣了,而且賣的還很便宜,對,人家覺得有便宜宜一些好的時候,只是沒有你的這麼好吃,但是人家已經成功的把人拉走了,這個年代的人就覺得很奇怪,他們總覺得老老實實做生意比較好,老老實,做農民比較好,其實都錯了,別人看見的是漂亮又好吃的東西,你都要養一年,人家癢四個月,你這個怎麼跟人家競爭?所以這個不能光看土雞好不好賣來了?其實市場是有的需求也是有的就看,你賣跟哪一群人呢?這個市場就是要賣給,有需求的人買得起這個價錢的人,除得起這個價錢,否則你去便宜便宜別人比你更便宜,這個誰都可以模仿的,所以很難說的就是你必須得這麼做,必須得堅持下去,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因為只有你堅持下去才能做回老顧客,否則的話很難堅持,因為現在這個市場上,價格可以給你比下去價格的東西,大家都可以去打,這就是最沒有質量的東西,所以要做好土雞。必須得做好質量,否則的話很難以存活下去,而且做的別人不一樣


夥伴們666


這雞我養過,當時養了2000只。你說完全吃糧食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早期非要吃好點,不然成活率不高不說,還容易生病。到了後期吃好飼料完全不划算,因為它生長期長,在保證營養的情況下,儘量使用便宜點的原料,比如加工廠的下腳料。這樣我的第一次養雞基本上成功了。賣的時候總有人說我的是飼料雞,不賣。我怎麼解釋也沒有用,你不要不要,可還是有回頭客。一個多月總算賣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