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在路上,為啥差別那麼大,《囧媽》和囧途系列電影像也不像

徐崢+囧媽,從觀眾知道影片主創和名字的那一刻開始,就在期待一部像《人在囧途》《泰囧》《港囧》這樣的喜劇。所以當《囧媽》終於與觀眾見面的時候,不少人評論:“讓我失望了,這片子就算在影院上映也達不到對賭的24億票房。”期待越大,失落越大。

都是在路上,為啥差別那麼大,《囧媽》和囧途系列電影像也不像


實事求是地說,不算好。

作為娛樂片可能可以博人一笑,免費發佈的創舉也很大氣。但從宣發口徑來說,這部片子的賣點是帶媽媽一起看,有點親子和解的立意在其中。然而看完這個故事,我們對母親的理解增加了嗎?除了陶醉於一曲《紅莓花兒開》的深情,我們對她成為今天這樣一個人,有過更深一步的共情嗎?

沒有,就很難說電影達到了和解的目的。

都是在路上,為啥差別那麼大,《囧媽》和囧途系列電影像也不像


節奏、敘事等所有問題,都是立意出現了問題。既不想放棄囧系列肉眼可見的商業利益,又想在藝術或表達層面有所突破,商業和藝術兩不放棄的結果就是,二者盡失。

都是在路上,為啥差別那麼大,《囧媽》和囧途系列電影像也不像


超越觀眾的期待,不是走向觀眾期待的反面,而應該是順其自然,跨越進一個嶄新的區域,但這個區域不是一個共鳴性很強的母親角色就能負擔得起的。

都是在路上,為啥差別那麼大,《囧媽》和囧途系列電影像也不像


努力和偷懶竟然如此和諧地共存於一體,創作出發點的刁鑽和執行層面上的油滑,竟然如此曼妙地生長在一部電影裡。

都是在路上,為啥差別那麼大,《囧媽》和囧途系列電影像也不像


玩夠了囧友、囧小舅子、囧媽的梗,也許徐崢的下一步囧途系列就會講述囧娃的故事,把《熊出沒》觀眾們再拉進影院也未可知。

都是在路上,為啥差別那麼大,《囧媽》和囧途系列電影像也不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