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在路上,为啥差别那么大,《囧妈》和囧途系列电影像也不像

徐峥+囧妈,从观众知道影片主创和名字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期待一部像《人在囧途》《泰囧》《港囧》这样的喜剧。所以当《囧妈》终于与观众见面的时候,不少人评论:“让我失望了,这片子就算在影院上映也达不到对赌的24亿票房。”期待越大,失落越大。

都是在路上,为啥差别那么大,《囧妈》和囧途系列电影像也不像


实事求是地说,不算好。

作为娱乐片可能可以博人一笑,免费发布的创举也很大气。但从宣发口径来说,这部片子的卖点是带妈妈一起看,有点亲子和解的立意在其中。然而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对母亲的理解增加了吗?除了陶醉于一曲《红莓花儿开》的深情,我们对她成为今天这样一个人,有过更深一步的共情吗?

没有,就很难说电影达到了和解的目的。

都是在路上,为啥差别那么大,《囧妈》和囧途系列电影像也不像


节奏、叙事等所有问题,都是立意出现了问题。既不想放弃囧系列肉眼可见的商业利益,又想在艺术或表达层面有所突破,商业和艺术两不放弃的结果就是,二者尽失。

都是在路上,为啥差别那么大,《囧妈》和囧途系列电影像也不像


超越观众的期待,不是走向观众期待的反面,而应该是顺其自然,跨越进一个崭新的区域,但这个区域不是一个共鸣性很强的母亲角色就能负担得起的。

都是在路上,为啥差别那么大,《囧妈》和囧途系列电影像也不像


努力和偷懒竟然如此和谐地共存于一体,创作出发点的刁钻和执行层面上的油滑,竟然如此曼妙地生长在一部电影里。

都是在路上,为啥差别那么大,《囧妈》和囧途系列电影像也不像


玩够了囧友、囧小舅子、囧妈的梗,也许徐峥的下一步囧途系列就会讲述囧娃的故事,把《熊出没》观众们再拉进影院也未可知。

都是在路上,为啥差别那么大,《囧妈》和囧途系列电影像也不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