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戚飯牛"這個典故形容什麼?

老段康寧


呂氏春秋中:甯戚欲幹齊桓公,窮困無以 自進,於是為 商旅將任車以至齊,暮宿於 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闢任車, 爝火甚盛,從者甚眾。甯戚飯牛居車下,望桓公而悲,擊牛角疾歌。桓公聞之,扶其僕之手曰:“異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桓公反,至,從者以請。桓公賜之 衣冠,將見之。甯戚見,說桓公以治境內。明日復見,說桓公以為天下。

意思就是:甯戚為了在齊國謀得官職,在窮因無以自達時,喂牛車下,擊打牛角而悲唱“商歌”,終於被齊桓公看中,能在齊國任事,後遂以“甯戚飯牛、 甯戚歌、 飯牛歌、 牛下歌、叩角行歌、扣角歌、飯牛、 叩角、 扣角、 商歌、康衢歌、甯戚牛、寧牛”等寫有才而未遇,生活困苦;或表示自薦求官;用“舍牛相齊、齊歌入相”等表示求仕的願望得以實現。



清風過細柳


“甯戚飯牛”這個典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到“毛遂自薦”就無人不知了,而“”甯戚飯牛”的典故的意思與“毛遂自薦”差不多。

甯戚,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一位閒人,有經邦濟世之才。但是卻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生不逢時。為了生計他跟著一個的商隊前往齊國,路上幫人家喂牛。飯牛,就是喂牛的意思。喂牛這活也很辛苦,為了讓這牛白天好好拉貨,半夜還得給這牛加餐,說這馬無夜草不肥,這牛也是一樣的。

這走著走著終於走到了齊國的都成臨淄城下,碰巧在城裡遇到了齊國國君齊桓公的車隊出城,這車隊浩浩蕩蕩,威風凜凜。甯戚看到之後特別感慨,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何時才能出人頭地,情不自禁就拍著牛角唱了一首歌,其中有兩句”從昏飯牛長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這歌聲就被齊桓公聽到了。這一般人見了國君的車隊低頭回避,不敢言語,這還出來個唱歌的人,這歌詞還有點學問,這自然得到了齊桓公的興趣,於是召見了甯戚。兩人聊了之後,齊桓公覺得甯戚是個有本事的人,並重用了甯戚。甯戚也不負眾望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無論是“甯戚飯牛”,還是”毛遂自薦”的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別管有多大能耐,也得有推薦和推銷自己的勇氣,展現自己的能力。雖說”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首先它得被發現,它才能發光。你說,是這個道理嗎?


吃茶


大家好!我是明德養老,小面我談一下個人對甯戚飯牛的看法。

飯:喂。指甯戚在喂牛之機得到重用。後以此典比喻窮困未顯,懷才不遇,而憂悶感慨。甯戚,春秋時衛國(都楚丘,今河南滑縣東北)人。想到齊國桓公那裡去做事,家貧無法進見,於是經商趕牛車到齊國,夜間睡在都城門外。齊桓公出郊迎客,夜晚開城門,把牛車趕開,火把照耀,侍從眾多。甯戚在車旁喂牛,看見齊桓公不覺傷感,一邊敲牛角一邊唱歌,歌詞是:南山白淨啊,白石燦燦,生來不逢堯舜禪。短布單衣才至小腿邊,從黃昏喂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到明天。齊桓公聽見,拍僕人手說:奇怪啊!這個喂牛唱歌的不是尋常人。讓甯戚乘坐車後同回,齊桓公和甯戚交談,甯戚談怎樣為王,怎樣稱霸於諸侯,齊桓公聽了很高興,就委任他治理國家。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CAO2991689


有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選用人才應舍其所短,用其所長,不能求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