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高二了收不了心怎麼辦?

袁小莯


想想你沒有考上好大學,在工地搬磚。你搬磚的時候可沒有後悔藥吃。我高中的時候學習挺努力了,現在想想還覺得還不夠努力,如果再努力點我就能考上北大了,所以那個後悔呀。


踏實的心混社會


講一個學霸,高一的時候成績一般,但腦子聰明,聽課就聽喜歡的老師的,其他時間就玩,一度理科類成績很好。我曾看到他在課堂上看小說,連看多節課,某次坐在他前面,聽到的全是他和同桌講小說的事。

高二的時候,上了補習班,上課就刷題,自己覺得是重點的就聽,平時簡單的不做,就解答同學們的難題。課餘他有很多時間玩,帶著同學玩,玩手機,打籃球,偷跑出去吃燒烤...而且成績優秀穩定。

到高三,他仍然刷題,好像還上了一陣專項補習班,但對於課堂變得更不在乎,在高三下的時候我無數次看到他在各個課堂上掏出平板,打王者和其他我沒聽過名字的遊戲。

就這樣他最後考了600+,不是600邊,具體多少我就不說了。

或許跟逆天選手還是有差距,但是我認為他挺厲害的,相比之下,我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絕對不比他少,結果卻是學也一般,玩也沒玩到。

他找準了自己學習的方法了,讓自己的學習很快樂,讓自己沒有所謂的收心也能擁有一個不錯的成績。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朋友以前學校的一個男生。高一高二從來不學,成績永遠都是倒數,但長得帥嘛,是校隊打籃球的,在年級算是個有名氣的人。就在高三他突然覺得自己不能這個樣子下去咯,努力學習。因為他名氣大,一舉一動有人關注,據朋友說,當時他可算是拼了命那種,詳情參見俞敏洪年輕時候的樣子(我聽著覺得很像),最後考了一個985院校。他或許就是收了心了,高三努力奮鬥了。

高二沒收心沒什麼,只要抓住學習的方法,既能玩得開心,也能擁有一個好的成績。當然也可以選擇設立一個目標,高三的時候努力學習,畢竟高三會把曾經學的所有知識點都複習一遍,收心努力學,也是會有結果的。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就點個贊呀。





搞怪君君


高二了,還不收心怎麼辦?

首先這個問題需要明確,不收心是指什麼?我猜可能是覺得孩子沒有把時間都放在學習上,或者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高二的學習是很緊張的,學校抓得很緊,家庭需要做好配合,能讓孩子回家之後稍微放鬆一下,要不然,弦崩得太緊,會斷的。

有些學生一拿到手機,電腦就收不住手,完全停不下來,家長看到很焦躁,但是多說了孩子很煩,反而搞得家裡雞飛狗跳,最終孩子也沒有學習,大家卻都很生氣。

高二的學生,17歲左右,正是很有想法的時候,但是去實施自己的想法還有很大的困難,或者說他們的很多想法很有個性,但和現實卻有很大差距。這是孩子和父母起衝突的原因之一:孩子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甚至覺得父母連這都不懂,和他們有代溝;父母認為孩子整天想些有的沒的,一點都不踏實。

那麼,怎樣才能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拉近呢?關鍵在於,能好好聽孩子說話。可能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孩子在家裡沒話說。但是我們可以想一想,小時候的孩子不是這樣的。

一來隨著年齡增長,獨立意識增強,有自己的交流圈子,和父母的交流會減少;另一方面,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講的一些事,一次次被否定,一次次答非所問。最常見的一個例子是:孩子放學回來,高高興興和媽媽講,今天遇到的趣事,媽媽突然問“你作業寫完了嗎?”這樣的回應,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媽媽根本不會聽他講什麼,媽媽對他的事一點都不感興趣!

回到高二學生這個話題上。

首先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成年人,尊重,理解。關注他總體的狀態,做好必要的生活安排(不建議事無鉅細都安排好),對孩子的照顧以孩子的需求為主。在這個階段,有不少學生對自己取得的成績和自己對自己的期待是有出入的,有些學生對自己期待比較高,但實際上一直達不到,會自我否定,覺得自己怎樣都不行。但父母一般不會看到這點,大部分父母都認為,只要你再努力一點,你一定會比現在好!

無論是何種情況,良好的關係是一切的基礎。有好的關係做基礎,即使有時候因為要求不同而起衝突,也比較容易達成共識。如果本來關係就很差,那麼,再要提要求就比較困難。



慧之愛社工


看到這個問題,王華老師思考的是這樣幾點:

1.這是家長問的還是孩子本身?2.孩子收不了心的表現或者說影響因素都有什麼?3.家長就此曾經進行了哪些應對措施?

面對高考,家長比孩子還要著急。孩子不能專注於學習,可能影響最後的高考成績,影響以後的擇校擇業,身在社會的家長比孩子更能預見其後果的嚴重性。因此,如果問題是家長提的,我們不需多說,如果是孩子提問,證明孩子已經意識到需要專注學習,有了緊迫感,只是自律性沒有那麼好,需要外界干涉來幫助。就這一點就值得肯定,這是孩子具有內動力,需要家長幫助的信號。

影響到收心的因素會有哪些?成績不夠理想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干擾,親子關係的困惑,遊戲等娛樂的誘惑等等。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只要成績不夠理想,一定會有壓力。我們需要結合個人能力,明確高考目標,理性確定方向,全力以赴。這個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和信任非常重要,是以此為基礎的。

家長在發現孩子不能收心都採取過什麼應對措施?是耐心的溝通,是動用所有力量幫助,還是發脾氣指責?現在看來效果不好,需要進一步調整。

王華老師給的建議是:

1.和孩子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現在成績水平,在校表現,確定學習生活中的情況,找到影響孩子專注的因素。同時向老師諮詢,孩子的高考目標設定多少合適,給出一個預期目標。

2.結合從學校瞭解情況和孩子在家表現,家長和孩子進行平和的溝通,確定學校目標,倒推學習計劃。

3.重點影響孩子的因素,重點解決。比如學習困難,幫助孩子聯繫老師同學來輔導,鼓勵孩子多聽多問。比如同學交際問題,家長配合學校共同解決,不要讓孩子孤軍奮戰。比如早戀問題,家長和孩子溝通青春期情感,確定喜歡和被喜歡都是個好事情,不要進行道德綁架,給到孩子明確的異性交往方式引導,不要含糊其辭。比如孩子迷戀遊戲,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和娛樂的時間表,讓孩子可以光明正大的玩,全神貫注的學,而不是警察和小偷的模式。

總之,在高二階段孩子不能專注學習,是需要重視的,也是需要家長多多幫助孩子的。孩子不是不想學好,是他需要在成長的路上多一次正確的指引,多一次溫情的幫助。

王華老師以實例講教育,歡迎關注我,共同成為睿智爸媽。


王華教育


高中已經來到第二年了,還是收不心,那就自甘墮落下去吧。

怎麼辦??

佛曰一切都是因果。自己種下的因就結什麼果。一切都得靠自己。

你是富二代?一直墮落下去啃老,金山銀山也能吃光敗光,讓子孫後代都效仿你這位先人,給後人抹黑,讓祖宗蒙羞。

你是窮苦人?想一輩子待在大山裡,過著祖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讓自己的兒女也接受不到優等的教育,面對同齡人的香車寶馬,環山別墅只有羨慕的份。

想想家中的父母,那看看正在埋頭苦幹的同學,翻翻手機中烈日炎炎下的農民工,再對比坐在寬敞明亮大辦公室的金領。你想成為那一類人,不要嘴上說的過過癮。努力付出行動。不要等到若干年後,面對孩子心中無比淒涼。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心靜如水Hello


這個問題是家長問的還是孩子自己問的呢? 作為父母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過的好,高考相當於踏入社會的敲門磚了,考的好能上個好大學。父母跟著著急也是正常的,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質量差呢?

但是有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天性。要做到收心學習,只能是孩子自己本身想明白了。家長其實怎麼逼破都沒有實質的作用。

最後我想說,請不要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語來試圖達到你的目的。高考能不能考好,能不能上個好大學,都不能作為以後幸福生活的唯一出路。


諾德育英


有時候收不了心,是因為心裡的目標不明確不堅定,當自己能有一個值得自己去追求奮鬥的目標時,那時候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不會覺得自己受不了心。那麼在高二時,是學習的重要階段,收不了心可能是電子產品的誘惑,各種遊戲、視頻等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如果有人監督是比較好的。


L時光


高二了,孩子還是不收心,確實是讓人抓狂的事情,畢竟再有一年就要上戰場了。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急有用嗎?沒有!那麼我們就得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畢竟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是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自己不學誰也幫不了他。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學,將來有個好的出路。但凡有點希望,我們還是想要嘗試,不讓他們等到以後再回來後悔。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

1,和孩子好好談談心,瞭解他心裡真正的想法。

孩子到高二仍不收心是出於什麼原因,到底是因為什麼吸引了他,或者說是讓他沒有足夠的動力全身心投入學習。只有瞭解了他真正的內心世界,才好從內心深處觸動他,幫助他。

當然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或許他有很多秘密並不願意和家長分享,他們大多時候不是不信任,而是家長本來就不同意或者是堅決反對的事,他們不敢或者不願讓家長知道。那麼這種情況家長自己就得反思了。

正如《小歡喜》裡面的季楊楊,他總是一臉酷相,不愛學習,整天只知道玩賽車。他不是不愛學習,是因為他有心結,童年缺失了太多父母的愛,在他要高考時才突然空降,管東管西 他當然要和父母對著幹 中間隔閡磨擦不斷。當季楊楊父親開始真正的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尊重他時,當她知道媽媽不幸患癌時,他的心被觸動了,他開始發奮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

如果季楊楊的父母不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只是一味的批評指責,恐怕季楊楊不但不會努力學習,反倒會更加叛逆,他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也講更加惡化吧。因此,瞭解孩子 ,才有可能幫助孩子。

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可以從老師或者好朋友的口中瞭解情況。無論如何,瞭解清原因,才好行動。

2,瞭解原因之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現在有很多孩子迷戀網遊,迷到不能自拔。有一種說法是大多迷戀網遊的孩子都是一個內心空虛的孩子。她們需要被接納、被認可,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他可以得到現實世界中得不到的東西。那麼現實世界中他到底缺失什麼?大多時候家長首先得自我反思。

此外,網遊也不是說一定會影響到孩子學習,沒準它還能成為孩子學習的動力。他可以好好學習開發更有趣更好玩的項目,喜歡設計或者美術的可以考慮將來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順著這個思路下去,或許會激起孩子的熱情吧。

b,有的孩子不是不好好學習,是怎麼學都學不會。那麼作為家長是不是可以考慮走其他的路線呢?

《小歡喜》裡的方一凡就是這樣,他看似貪玩,但卻是內心善良的孩子。他喜歡跳舞,想要考藝校,可是媽媽卻不同意,她想要孩子按照她的想法生活 ,以為這就是為他好。可是得不到媽媽認可的方一凡並沒有心甘情願的放棄,而是為此和媽媽大吵一架,好得有爸爸的偷偷支持,才能繼續夢想。當媽媽看到方一凡的努力,經過自己的反思,最終還是支持了孩子的夢想。如果那是他們想要走的路,那條路或許不是我們希望的,但他又不一定是一條錯誤的路,為什麼不讓孩子試試呢?畢竟有夢想,還能為夢想努力,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啊!

c,早戀

十六七歲,花樣年華,情竇初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況且彼此好感又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不可觸碰,只要加以引導,或許這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兩人相約某某大學,一起努力,這是何等浪漫的事!

3,條條道路通羅馬,不是隻有高考一條路

我們班那些考上好大學的同學大多混的也還不錯,但有些沒考上大學的同學也都混的風生水起,並不比上大學的同學差。所以學習是一種能力,成績是一個工具,有能力的人不一定都必須有好成績。

讓孩子收心,要先走進孩子內心。希望你的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學,有個好的未來。





伴娃成長1234


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笑]這個獨立時間和孩子好好談下心,並指定相應行動手冊,執行下去。

[恐懼]寒暑假到我們工地乾乾活就明白了。心也就收了,當然前提是做家長的肯不肯下得了這決心

[互粉]這種麵包+棒子的手法百分百有效。

美國已經用這個辦法讓很多國家收了心,所以你不用懷疑他的有效性,就看你下的決心和力度了



圖簡單


如果真想收心去認真學習.

就得對自己狠點, 不妨試試以下的建議:

1,讓家長把網線拆了,或是將網絡報停;

2,把家裡的有線電視也報停.

3.如果有你自己用的手機,把手機上交給父母.

4.在家裡顯眼的地方和你的房間裡, 貼上高考倒計時的標誌, 每天更新,用來提醒自己.

只有斷了這些讓你留戀的東西, 才有可能真正的靜下心來.

當然了,這些措施要與家裡人商量, 取得家人的理解,

如果你想學習,相信家裡人會支持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