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什麼地方適合定居?

黎黎黎黎黎黎宇傑


當然是有著蘭州後花園之稱的黃河三峽風景區,這裡是母親河_黃河向西流的地方,當年郭沫若先生到此寫下:“紅山白禿頭,黃河向西流”的壯美詩篇,依山傍水 ,鳥語花香,浩淼的湖面猶如平一面鏡子,山水倒影,美不勝收,這裡遊人如織,景色宜人。最為可貴之處在於,這裡冬暖夏涼 ,非常適宜居住生活 ,美麗的縣城劉家峽鎮宛若一顆鑲嵌在黃河岸邊的珍珠,璀璨奪目,縣城街道乾淨整潔 ,裝修考究的店鋪,各種商品玲琅滿目,具有各種特色的民族小吃,讓人流連忘返。黃河兩岸綠化帶猶如兩條綠色裙帶,迎風飛舞。黃河水車,八角樓,鬱金香,馬鞭草,等等,每一處都散發著濃郁的迎八方客,遊三峽景的氛圍。


書香屋9509


甘肅什麼地方適合定居?作為一個甘肅人,我覺得適合的地方太少!首先,從玉門關經河西走廊至蘭州市區域,屬高緯度地貌,條件艱苦,風沙大!蘭州市到慶陽市、天水市、定西市屬黃土高原地貌,古有苦瘠甲天下的說法,生活條件較差!臨夏州和甘南州條件更艱苦!甘肅省唯一屬長江流域的隴南市雖然植被相對好一些,但山大溝深,比較閉塞,近幾年隨著蘭海高速和蘭渝鐵路的修通,情況才有所好轉!統觀甘肅全省的經濟發展,自建國後至今始終是一副半死不活的狀態,根本沒有幾個象樣的經濟實體,人的思想觀念也是閉塞保守,但消費水平反而高的出奇,尤其是隴南市,消費水平堪比北上廣!


趙流江


適合定居的條件不外乎環境,人文,氣候,發展的因素,那麼我們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下甘肅省十四個地州市那裡更適合定居。

甘肅在中國地理版土上就是個奇葩,由於甘肅的行政區域的劃分的原因,東西長,南北窄,東西長約1600~1700公里,所以橫跨了四個乾溼區,四個溫度帶,有豐富的氣候特徵和多樣的地形地貌特徵,也就是說中國有的氣候除了熱帶甘肅都有,中國有的地貌地形除了海洋甘肅都有。這就是甘肅一個神奇的地方。

是不是說甘肅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在西北由於整體乾旱少雨,水源是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因為水是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我們知道400mm等降水量線切割了甘肅東南區域,蘭州以南到隴南以及隴右部分區域屬半溼潤區,河西部分區域武威張掖這部分區域屬於半乾旱區,酒泉大部地區年降水量在100mm-110mm屬於乾旱區,少部分區域在半乾旱區,隴南少部分區域在800mm等降水量區域內,屬於溼潤區

對於中國人來說,“依水而居”是一直以來的歸依和嚮往。無論是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還是北方四合院裡的天井,“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岸生活無疑是盤恆在東方人骨血裡的居住情節。下面我們依據水資源的多寡對甘肅幾個區域先後進行分析。

我們把甘肅分為隴東,隴南,隴西和河西四個部分分析:

隴東區域天水,平涼,慶陽,人氣最旺的也就是天水了,相對於平慶地區,天水具有天然的優勢,自然稟賦也優於平慶。所以平慶就不予考慮了。天水歷史悠久,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歷史積澱深厚,歷史遺蹟眾多,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地方。大陸性半高寒半溼潤氣候,降水量550mm,氣候溼潤,市區依渭河而建,渭河穿城而過。氣候上適合定居生活,但由於川區的地形特點,發展的空間也受到限制,另外在關天經濟區中也處於次中心的位置,政策優勢上受到陝西寶雞副中心的擠壓,所以在發展空間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隴南,江河溪流縱橫密佈,境內既多山,又多水,崇山峻嶺間,處處溪水跌宕,飛瀑流泉。屬於長江流域,嘉陵江,白龍江地表徑流巨大,水量充足,500mm-800mm降水量充沛,補給充分,氣候屬亞熱帶,暖溫帶,氣候溼潤,植被覆蓋率高,風景旖旎負氧離子充分,因為山大溝深遠離嘈雜,民風淳樸,是一個養老的好去處,適合老年人安度晚年。對於追求發展的年輕人來講,由於地形的緣故限制了其發展的縱深,這兩年高速公路,以及鐵路的開通,對隴南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當地經濟作物以及山珍特產得以向全省以及全國市場推廣,對當地經濟的提振作用十分明顯。

隴西,定西,隴西等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惡劣,山地地形,缺水乾旱,相對於上述地區自然條件差了點,可以不予考慮。

河西地區,河西三地,典型的綠洲農業區域,祁連山麓孕育了三地的兒女,祁連山系東西長8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冰川千條,龐大的固體水庫源源不斷的滋潤著河西地區廣闊而乾涸的土地,河流所到之處一湖山光,葦溪連片,幾乎三地情景一樣,歷史上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歷史上就是甘肅的米糧川。近幾年河西地區的基礎建設領先於甘肅,城市建設老百姓精神狀態也把甘肅東部地區甩在後邊,當然由於過度開發利用的後遺症也很突出,河水斷流,湖泊乾涸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也凸顯,就武威一地近40年由於人口增長,星羅棋佈的湖泊和沿河茂密的胡楊林逐漸乾涸和退化,逐漸被開墾為農田,農田的擴張以及生產技術的進步,導致地下水資源的過度開採,地下水位下降,河西三地除張掖地處黑河中游水量充沛外,武威面臨水源不足的問題。

蘭州,作為甘肅省的首府,說實在的,唯一的優勢其實就是區位優勢,以及老工業基地積澱下的人口優勢,作為連通歐亞大陸的門戶,交通樞紐,但就這點優勢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一帶一路的中央戰略中,當地政府並沒有把握好,將機會錯失殆盡,老工業基地的優勢也隨著沿海生產力的突飛猛進提高也喪失殆盡,蘭州這座千年來民族和區域融合的城市,人們越來越不安心與此,80年代鳳凰東南飛,90年代孔雀東南飛了,2000年連麻雀也東南飛了,在城市競爭中逐漸落在了最後,GDP由80年代的西北第二,全國倒數7,成功的跌倒全國倒數第一,蘭州作為一個交通樞紐,自古都是個驛站,眼下的政府定位也是如此,“中國西北遊,出發在蘭州!”蘭州是一個一直被經過的城市。改革開放幾十年的成果就是牛肉麵了。

綜上,如果排除金錢和親情的因素,全國在自然環境,人文素質,經濟發展勝過甘肅的城市多了去了,大有選擇空間,若必須在甘肅省內選,那你會很糾結。







西北老繭


甘肅省張掖市

在張掖待過很長時間,感覺這裡很適合定居,尤其適合養老


咱們先來說說氣候,張掖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降雨少,聽起來好像不太適合居住,實際上這種氣候也有好處,比如,張掖冬暖夏涼,夏天是真的涼快,張掖一般的家庭根本不裝空調,因為沒必要,夏天的張掖,只要你站在陰涼下,不在太陽下暴曬,你根本不會流汗,不會熱,並且張掖風大,風吹的涼涼的,特舒服,乾燥的話洗衣服特別容易幹,除了特別吸水的衣服,別的衣服半天就幹,冬天的時候乾冷特別舒服,雖然氣溫低,但只要你待在有熱源的地方,就一點也不冷,張掖暖氣特別熱。

溫差大剛去不適應,但是很容易適應,並且適應大溫差,在這種情況鍛鍊下,身體素質都變得好了,氣溫變化你不太容易感冒,因為老在這種情況下鍛鍊。


說完氣候咱們在談談生活成本,在甘肅省看來,張掖物價略微有點高,例如,菜價,水果價錢,衣服價錢等,但是生活成本是統籌全局計算的,張掖房價特別便宜,均價3300,現在隨便一個家庭湊點首付,在張掖買個房太容易不過了,張掖高消費場所並沒有那麼多,平時花錢比待在大城市花的少。

張掖是國家商品糧基地,面質量特別好,愛吃麵的人是享福了,在張掖可以吃到特別多美味的麵食。


張掖是河西走廊水資源最豐富的城市,是一片戈壁上的綠洲,並且張掖北邊幾十公里的人工林已基本建成。

張掖旅遊資源豐富,有溼地、草原、雪山、峽谷、戈壁、沙漠、丹霞、森林等,是個地貌大觀園,除了沒有海,剩下地球上能看見的地貌都有了,宜居宜遊。生活在張掖,節假日能去玩的地方太多了。


張掖教育發展比較好,師資力量在甘肅只能排在前列,在全國並不突出,畢竟是個小城,能力有限,但是張掖非常注重學校建設,張掖學校建設,硬件設施,校園環境,完全可以達到中國的頂尖水平,一點不誇張,你可以在張掖的中小學幼兒園走走看看,例如大成中學,甘州中學。



張掖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有許多引人注目的地方,肯定也有自己的不足,在甘肅看來,有比其他城市傑出的地方,但很多地方還需建設,喜歡這裡,可以來定居,遊玩。

張掖歡迎你


遊客視覺


甘肅省最適合定居的地方就是:

—————塞上小江南張掖!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古代詩人對張掖的描繪是相當經典而貼切的。

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甘肅省地級市。

張掖,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

張掖,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髮菜等名優產品。

張掖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糧豐、瓜果飄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是個美麗的地方。

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乾燥,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張掖,空氣汙染小,透明度高,四季分明,房價低,生存壓力小,風景這邊獨好,如果在甘肅定居,張掖絕對是第一選擇!

張掖美景如圖:











周易指南針


我到過新疆,那裡風大。到過江南,那裡太溼。到過東北,那裡太冷。唯有一處,那裡海拔1200米~1400米,是全球保存最為完整,南北長70餘公里,東西寬5~20公里的黃土塬區~~董志塬。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慶陽市首府即位於此塬之上。己被國務院劃入關中平塬城市群。這裡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旱作農業的最佳地域。年降雨量400~500亳米,且全年分佈均勻,無霜期達270天以上。特別適合冬小麥,油菜籽,玉米,豆類和蘋果生長。三伏天最熱不會超過35攝氏度。三九天最冷不會低於零下15攝氏度。正可謂不幹,不溼,不冷,不熱。又沒有工業汙染,是人居之絕佳環境。這裡的交通十分方便,髙速公路縱貫全境,慶陽機場能起降大型客機,聯通各大中心城市。銀西髙鐵和銀西髙速2020年開通,到西安只有一小時車程。慶陽地下埋藏著50億噸石油和2700多億噸優質化工用煤,已在開採之中。發展前景無限廣闊。所以我認為慶陽是甘肅最宜居之地。


西郭先生8


如果單輪定局的話,我建議還是隴南市文縣碧口鎮,位於甘川陝交界處

碧口鎮原名碧峪口、碧霞口,位於隴南市文縣的東南部,白龍江與白水交匯之處,它與通渭縣馬營鎮、永登縣紅城鎮、華亭安口鎮並稱為“甘肅四大名鎮”,又因1949年以前,碧口是甘川兩省的水旱碼頭,商賈林立,而列於甘肅四大名鎮之首。那裡山青水秀,冬天不冷,夏天不熱。號稱隴上小江南








晴天擱淺的楓


就單純的居住而言:甘肅天水,號稱西北小江南,不管在旅遊,交通,發展趨勢在甘肅也是排在前面的。

天水這個城市很適合養老,空氣,水很好

發展節奏慢,滿大街有亭子廣場的地方,不是老年人唱大戲就是老太太跳舞。

安逸的生活,溫和的氣候,兩區發展很好,一眼望去,山高水遠,路長時間慢。

從發展潛力來看,甘肅沒有一個可以留下居住的理由,貧窮死板不開放的守舊思想,鮮有年輕人在甘肅某一小城留下居住。

你學的專業在這裡根本找不到工作,部分找到工作了月收入2/3千元卻要應對上萬的房價,10多元的一碗飯,一年一年輸送大批學生去外省上學工作,本省本市對人才規劃沒有一點政策。



貨郎郎


金昌市

全國文明城市

有世界五百強企業金川公司工資高

就業壓力小,物價低,住房便宜一平米三四千

就是有些乾旱,冬暖夏涼周邊風景好。

歡迎來金昌



愛豬人士94230231


“隴上江南”天水市是一個不錯的居住地,其氣候宜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享有羲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境內文化古蹟甚多,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中國縣制初始地,有華夏第一縣的美譽。天水八千年的歷史文化譜寫了中華文明的序曲,古城天水譽為“歷史古都”,全球華人祭祖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