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飯你們等那個做了一桌菜的人一起吃飯了嗎,還是上來就先吃?為什麼?

玉鄉人歡迎你


我是年年做年夜飯的人,從十歲開始就是家裡年夜飯籌備組的成員了。從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國家實行供給制度,人人有份。北京居民拿著輔食本就可以買到定量的豆腐、芝麻醬、粉絲粉條……,還有肉票、麵票(只能買白麵)、糧票(包括大米,玉米麵)、布票等等,北京還有一個特殊的票叫工業券,可以買縫紉機、暖壺等等。海鮮隨便買,不要票。春節前買年貨的人像湧動的潮水,一開門人們就湧進菜店,因為我是小孩跑得快,人又不傻,所以無論多麼擁擠,我都能第一個或第二個跑到櫃檯前,但是一定被後面的大人擠到第五六個位置,所以姥姥購年貨必須帶著我,姥姥是小腳啊!我是家裡採購年貨的功臣。所以呢,年夜飯每做完一道好菜,還沒端出廚房,姥姥都會給我夾一口,還偷偷的把過年才能吃的花生瓜子塞滿我的衣兜。中國的傳統封建思想在老人的意識形態中根深蒂固,姥爺舅舅們等男人先上桌吃年夜飯,家裡的女人都在廚房忙活,似乎男人們已經習慣了男尊女卑!我從沒見過等女人一起上桌吃年夜飯的場景。

我結婚後,婆家第一年的年夜飯是我和大姑姐一起做的,一桌子菜都涼了公婆和我丈夫都不動筷子,我讓他們先吃,不然就涼了,公公說:“等你們做完飯大家一起吃,年夜飯必須都上桌才能動筷子,不然就不是團圓飯了。”我悄悄的流淚了,我找了好婆家。公婆在世時,每年都是我和大姑姐做年夜飯,我公婆沒有除夕夜女兒不能回孃家的規矩,大姑姐全家和我們全家一起過了三十年的除夕。如今公婆不在了,大姑姐夫婦也八十多歲了。我們都做不動年夜飯了,孩子們不願意做,就去外面飯館去吃。年味越來越淡了,情親越來越遠了。每到除夕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姥姥姥爺公公婆婆,我的眼眶溼了……

照片是我家和大姑姐全家,我們每年都在一起過除夕。公公婆婆已經走了幾年了。





巧克媽媽


所以說家庭環境也是很重要的,過年本來就是團團圓圓的日子,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團圓飯,那個做了一桌子菜的人更是要等她一起吃飯,感謝她辛苦的付出;這才是幸福的一家人。


巫婆的秋天


過年吃飯,如果等做一桌子菜的人來一起吃,那前面做的菜勢必會放涼,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邊吃邊等!



記得小時候走親戚做桌吃飯時,總是會在熱菜快炒完時再開始吃飯,而要炒的熱菜數量在七、八個左右,等著菜炒完我們開始坐著吃飯時,其實前面炒的菜已經涼了。

後來到1998年左右,過年期間我們家來親戚,準備飯菜都是我的事情,我會根據來客人的數的決定出六個涼菜、還是八個涼菜,在上龍六三、四個扣碗,然後還要準備六到八個需要現炒的熱菜。我的順序是先將六號八個涼菜上桌,然後開始邀請客人入席,但客人入席時,我可能已經炒出來兩個熱菜了,然後開始把四個扣碗上桌,在上桌餾的熱饃,最後把剩餘的幾個菜炒完,這樣的做法客人吃到的每一個炒菜都是熱的。然後帶我上桌時,最起碼有一半的菜還是熱的。

我們每年過年也要去李哥家吃飯,李哥做飯也是一級棒。涼菜上桌、扣碗上桌,然後我們就開始先吃,你哥在廚房裡加工製作其餘的熱菜。我們中途也會喊李哥來吃飯,可哥總會說不行,要先把菜做完,好好坐那吃。因為我自己也會做飯,也知道待客上菜的事情,所以我不會強烈要求李哥先入席,我們會邊吃邊等李哥!

待客,每一家人都會經歷的事情,看似簡單的說今天家中有客人,但是要給客人準備一桌好吃的飯菜,可能需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

每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都是我炒菜,粗略的估計每炒一個菜的時間大約為五分鐘,那麼你要炒八個菜的時間最快也要40分鐘。如果這40分鐘裡客人沒有入席,而是等菜品全部炒完再入席的話,那麼前面炒的菜早就涼透了。

所以在我心目中,家中待客的最好方法是:所有涼菜上桌以後,熱菜先炒出兩三個,就要讓客人入席,後面的菜邊吃邊等,這樣客人吃到的每一個炒菜都是熱的,即使做飯人把所有菜品炒完之後上桌吃飯,那麼也有一半炒的菜是熱的,我一直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待客!


人在風上走


過年吃飯,如果等做一桌子菜的人來一起吃,那前面做的菜勢必會放涼,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邊吃邊等!

記得小時候走親戚做桌吃飯時,總是會在熱菜快炒完時再開始吃飯,而要炒的熱菜數量在七、八個左右,等著菜炒完我們開始坐著吃飯時,其實前面炒的菜已經涼了。

後來到1998年左右,過年期間我們家來親戚,準備飯菜都是我的事情,我會根據來客人的數的決定出六個涼菜、還是八個涼菜,在上龍六三、四個扣碗,然後還要準備六到八個需要現炒的熱菜。我的順序是先將六號八個涼菜上桌,然後開始邀請客人入席,但客人入席時,我可能已經炒出來兩個熱菜了,然後開始把四個扣碗上桌,在上桌餾的熱饃,最後把剩餘的幾個菜炒完,這樣的做法客人吃到的每一個炒菜都是熱的。然後帶我上桌時,最起碼有一半的菜還是熱的。

我們每年過年也要去李哥家吃飯,李哥做飯也是一級棒。涼菜上桌、扣碗上桌,然後我們就開始先吃,你哥在廚房裡加工製作其餘的熱菜。我們中途也會喊李哥來吃飯,可哥總會說不行,要先把菜做完,好好坐那吃。因為我自己也會做飯,也知道待客上菜的事情,所以我不會強烈要求李哥先入席,我們會邊吃邊等李哥!

待客,每一家人都會經歷的事情,看似簡單的說今天家中有客人,但是要給客人準備一桌好吃的飯菜,可能需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

每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都是我炒菜,粗略的估計每炒一個菜的時間大約為五分鐘,那麼你要炒八個菜的時間最快也要40分鐘。如果這40分鐘裡客人沒有入席,而是等菜品全部炒完再入席的話,那麼前面炒的菜早就涼透了。

所以在我心目中,家中待客的最好方法是:所有涼菜上桌以後,熱菜先炒出兩三個,就要讓客人入席,後面的菜邊吃邊等,這樣客人吃到的每一個炒菜都是熱的,即使做飯人把所有菜品炒完之後上桌吃飯,那麼也有一半炒的菜是熱的,我一直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待客!





邯鄲小超


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我一年最舒服的日子。

可以看電視玩手機,不用有任何的不安和愧疚,因為婆婆在我和老公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就定下了這麼一條規定,哈哈也是我的閨蜜們最羨慕我的地方,那就是女人辛苦了一年了,休息……男人幹活……

今年的大年三十,和往年一樣,兒子和袁同志早早的就去燒紙,祭奠老先人,然後去婆家準備年夜飯,我磨磨唧唧的在家洗澡,換新衣服,下午才去。

老公今年的年夜飯的主角是海鮮,為此他還專門下了一個做美食的app,研究了很久。往年的大年三十,老公會很忙,炸裡脊,炸丸子,做扣肉,拌餃子餡,除了準備我們五口的年夜飯,還要給初二回孃家的姐姐妹妹們準備一部分半成品,但是因為疫情,姐姐妹妹們都表示不來了,所以他今年也是難得清閒。做好準備工作後,到四點才不慌不忙的下廚,等他一樣一樣的擺上桌,我們一起吃的,本來家裡就五口人,一起吃熱鬧。

看春晚,吃海鮮,玩玩手機,我們的大年夜是這樣過的。





海雲海


這個問題我回答,我覺得過年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很不容易,不管誰來掌勺做年夜飯這都是愛心的體現,我們能幫忙最好,不能幫忙也一定等做飯人完了一起吃,這才是一家人,也是對付出者的尊重。

記得一個軍官是山東老家,過年的時候回老家一家人都很高興,他老婆忙前忙後做飯炒菜,燈吃飯的時候,這軍官就是不動筷子一定等老婆來一起吃,山東有個重男輕女的規矩說女人不能跟男人一桌吃飯,家人都埋怨軍官說太把媳婦當回事了,軍官說:你們的老規矩我不管,我老婆忙前忙後,你們不幫忙就算了,我必須尊重她,一個男人連與自己同甘共苦的老婆都不尊重還算什麼男人?我家的規矩就是必須等大廚上來一起吃,家人自從那以後誰也不敢再不尊重女人了!

所以我覺得無論是否過年,吃飯的時候都要等做飯人一起來再吃,這是體現一個家庭的修養和尊重。



山裡娃芳姐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深有體會。小時候家裡來客人了,母親下廚忙活,父親招呼客人,陪客人喝茶聊天。等吃飯的時候,母親就像服務員一樣做好菜再端上來,父親和客人一起喝酒,從來就沒等母親做完飯後一起吃過,偶爾客人會客氣幾句。吃完飯喝完酒母親再過來收拾碗筷,幾乎就沒吃過什麼熱菜。每次都這樣,時間久了,這種場景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當時小,沒有太多的想法,也沒有覺得這樣做欠妥。直到後來成家立業以後,才會更多的去顧及母親的感受,母親卻不以為然。她說,一個女人家的,還能去喝茶聊天,讓男人下廚嗎?我說,當然能,我們周圍的朋友都這樣,母親笑了笑給我說,那是因為時代不同了。

真的是時代不同了嗎?我覺得不是。

首先,家裡來客人了,一般一個人去招呼客人,一個人去做菜,做菜得一個一個做,做好的怕涼了不好招待人家,一般就先吃著,然後再去做其他的菜,等菜都上齊了,客人也吃的差不多了。

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下館子,當然看不慣這種做法,覺得很不尊重人。對大部分老一輩來說,心裡感覺還是理所當然的。



瘋火戲豬猴


以前我就是那個做菜的人。老公家要一大家人在一起過,全部到齊有三十六七個人,臘月二十七就開始去做,菜叉多,量又大,兩個人做,由於房子不大,要擺兩輪,第一輪的吃了我要把碗筷洗了才擺第二輪,而且要僅喝酒的先坐,等到我去吃的時候大家喜歡的蕁都沒了,而且菜而冷了。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多年。我覺得不管在家或在單位上,看不慣的永遠是做的最多的,我家老太婆也是看哪個好喊就喊哪個,有些人雖然來得早也並不幫忙,坐起打麻將,有的乾脆要吃飯才來。所以一提起過年我就先怕起。這幾年年紀大了,做不動了,在我的強烈要求下,年飯都到酒店訂便不做了,解放了。


用戶6934171887439


記的小的時候一到過年的時候,母親就提前一天開始炸丸子,散子,炸魚,過年當天的時侯母親早早就忙活,一直到下午4點左右飯萊做差不多了,母親就喊我們上桌先吃,因為怕萊涼了,當時我們也不懂事,就開始吃了,我們快吃完了,母親才忙完上桌,這時我們一起敬母親一杯葡萄酒,就這樣年過去了,現在想想母親是這個世上最偉大的人


祥子285346741


平時加過年都是我母親做飯為我們這個家做一輩子飯菜的媽媽總是說:你們先吃!

“媽,今天做的什麼飯”

“媽,今天做的飯怎麼這麼好吃”

“媽,今天怎麼沒有肉啊”

“媽,今天肉好多,你是不是肉買太多啦”

我們有多久沒有再這樣嘮叨過媽媽了!

還記得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句話就是“媽,今天做的什麼飯啊”,然後放下書包,直奔飯桌。越長大越離家越遠,童年真是美好。這是我離開家的三個年頭了,真的很想念媽媽的飯。媽媽為我,為爸爸做了一輩子的飯,可是我們卻永遠也吃不膩。今年過年,我在堅持每天給媽媽做三頓飯;以後每年過年只要我在家都要讓媽媽少做一天。這也是我目前能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