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雍正王朝中,"八賢王"做過總理王大臣嗎?

江海祥哥


歷史上,八爺胤禩並沒有當什麼總理王大臣,這是二月河杜撰的,但也沒有在奪嫡失敗後馬上就掛掉。

四爺胤禛正式登基,也意味著”八賢王“胤禩的悲劇要開始了,只不過雍正皇帝沒有簡單粗暴的直接治罪,反而命胤禩和胤祥、馬齊、隆科四人一起總理事務。

不僅如此,不久後胤禩被封為和碩廉親王,而此後,雍正所有的兄弟名字中的”胤“被改為了”允“,八爺允禩也不例外,但他沒想到,這不是他最後一次改名字。

雍正皇帝當然不是真正的寬容,更不可能對這位野心勃勃的八弟放心,他首先把八爺的朋黨親信全部遣散,讓允禩處於孤立地位。

接下來就算找茬環節了,比如因為太廟端門新蓋的更衣帳房有油漆味兒,雍正就讓負責工部的允禩和工部官員跪了一夜;比如允禩非常節省,雍正就說他詭詐;比如來京的科爾沁臺吉沒有得到封賞,就狠狠斥責了負責理藩院的允禩。

總之基本上就是”你怎麼戴帽子呢“和”你怎麼不帶帽子呢“,咋做都不對,沒錯,就算想玩死你。

在雍正三年,徹底失去了耐心的雍正終於下狠手了,斥責允禩懷挾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動搖百官的意志,革去了允禩的王爵,將其府邸團團圍住,允禩出入,都要有皇家侍衛監視。

雍正四年,允禩被革去了黃帶子,意味著允禩被開除出了皇籍,不久便被囚禁,被改名為”阿其那“,將允禩罪狀四十條公示全國,同年允禩病逝在獄中。

成王敗寇,在奪取皇位的道路上,一旦失敗,就意味著身敗名裂,也許就在雍正皇帝登基的那一刻,精明的允禩也早早的看出了自己的結局。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很高興為你解答。

導讀

愛新覺羅·胤禩(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異母弟,胤禩被江南士子們尊稱為“八賢王”。

八賢王有沒有當過總理王大臣?

1.總理王大臣。指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之初至成立軍機處之前,設立的辦事機構。它的來源是為了擺平其兄弟之間的爭鬥。

2.雍正即位後設立總理事務王大臣職位共四人,他們分別由聖祖第八子愛新覺羅.允禩、聖祖十三子愛新覺羅.允祥、隆科多(步兵總領,雍正舅舅)、馬齊(乾隆親信,孝賢純皇后伯父)擔任。

雍正上位後,將胤禩改名為允禩。

小結

上面我說的,答案當然是,雍正的時期八賢王是當過總理事務王大臣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


愛歷史的方同學


還是老規矩,我們先來看看清朝的八賢王到底是誰?

所謂的八賢王,愛新覺羅·胤禩,清康熙帝的第八個兒子,生於康熙二十年(1681),自幼得康熙的喜愛,17歲封貝勒。死於雍正四年(1726),享年45歲

因母親的關係,身份低微,但是他工於心計,不甘心因母家卑賤而屈居眾皇子之後,不但千方百計地討得父親歡心,而且儘量交結可資利用的各階層人物,同時他很善於與其他皇子搞好關係並使其中的一些人成為自己的支持者。

在爭奪儲位的諸皇子中,以八阿哥聲勢最為盛大,除了皇子的允禔、允禟等外,滿大臣有佟國維、馬齊、鄂倫岱、揆敘等,漢大臣有王鴻緒等,都是他的支持者。很多大臣都對八阿哥稱讚有加!

平心而論,不管八阿哥是真的賢良,還是做給康熙看的,他的能力都是非常的好的。並不比雍正差。一個賢良的人,得到滿朝文武大部份臣工讚頌的人。按照慣例,帝位應該非他莫屬。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歷史給出的劇本卻不是這樣的。

由於康熙帝神經質般的懷疑,使他對八阿哥有一種莫名的排斥,導致八阿哥胤禩在後來的皇位爭奪之中,敗給了四阿哥(後來的雍正)。

雍正登基之後,雖然八阿哥沒有作什麼出格的事情,一直是兢兢業業。然而雍正還是在找八阿哥的茬。雍正經常將一些事情交給八阿哥做。但是,不管他做的好與不好,最後雍正總是可以找出問題,然後懲罰八阿哥。

後來,雍正可能是覺得自己皇位很穩固了,老八也整夠了,不想再費神了。就找了一個理由,廢了老八的王位。

爭位失敗的皇子,命運是非常悲慘的。儘管他們是親兄弟,也沒有絲毫的仁慈。

1725年2月,雍正以胤禩懷有私心,搬弄是非,阻撓朝廷施政方針為名,革去其王爵,撤出佐領。次年二月將其囚禁於宗人府,並強行將其改名為阿其那(在滿語裡是豬狗的意思)。

隨後,將胤禩所謂的罪狀頒示全國。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因病死於監所。就在八阿哥被關於宗人府之時,其妻八福晉郭絡羅氏被雍正賜自盡,然後焚屍揚灰。

雍正對其兄弟的懲罰出奇的殘酷,甚至達到了病態的程度!從這件事可以得得出雍正這個人心機深沉、性格冷酷、睚眥必報。相比雍正,八王爺要寬厚和禮讓的多。與說是八阿哥敗給了四阿哥,不如說寬厚與溫良敗給了奸詐和毒辣!

致於那頂總理王大臣的帽子只不過是雍正用來忽悠八王爺的一種手段而己!


劍風撩歷史


歷史上做過總理王大臣,其管理過廣善庫,總理事務,管理工部,管理理藩院等,愛新覺羅·胤禩。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年少時為胤禔母親惠妃撫養,首先總理王大臣是清朝雍正皇帝即位初至成立軍機處之前設立的辦事機構,全稱是大清國總理事務王大臣。雍正繼位後,將八阿哥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皇位之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朝花夕拾x


雍正王朝中,"八賢王"胤禩是做過總理王大臣的。

“命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諭曰。朕苫塊之次。中心紛瞀。所以啟奏諸事。除朕藩邸事件外。餘俱交送四大臣。凡有諭上曰、必經由四大臣傳出。”——《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

雍正為穩固帝位,對胤禩委以重任

康熙駕崩後第二天,雍正還沒正式登基,就迫不及待的封胤禩等四人為總理王大臣,這明顯是在可以拉攏八爺黨,政權交替之時,時局不穩,雍正必須這樣做,才能穩住八爺黨這幫人。不久又加封胤禩為廉親王,著為理藩院尚書兼管工部。雍正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在收買人心,以加強自己的皇權。

這個總理王大臣有點類似於當年的議政王大臣,不過總理王大臣權力更大一些,雍正的口諭聖旨必須要經過四位總理王大臣之後才能傳遞出去,而百官所奏條陳也必須經四人之手轉交皇上,可見這個官職可著實不一般,雍正把這麼重要的職位給了胤禩,這一頓加官進爵無非是想先把胤禩安撫住,等自己的皇位坐穩了再收拾他。

胤禩為人寬厚、親善謙和,被人稱為八賢王

胤禩為人非常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靈活溫潤,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因此廣有善緣。不僅與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交情非淺,而且與眾多王公朝臣也是相交甚厚。胤禩不僅親近皇親貴胄,而且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極好的口碑,所以被稱之為“八賢王”。

胤禩待人寬厚、親善謙和,自然就籠絡了不少朝臣,於是在太子復立時,出現了滿朝文武幾乎全部支持胤禩為太子的局面,這就招了康熙的記恨,從此之後就漸漸失去了康熙的寵信,被冷落了。

雍正清算政敵,八賢王下場最慘

雍正的皇位漸漸穩固後,開始了對自己的親兄弟,之前奪嫡過程中的死對頭們進行清算,老大老二,在康熙年間就被圈禁了,雍正令繼續圈禁,並言之鑿鑿說了他倆一堆壞話,總之是為了找個理由嘛,對於老三胤祉,也被派去守皇陵,後被幽禁在景山至死,老十四被奪取大將軍王職位後,也遭遇了和老三一樣的待遇。

最慘的就是八爺黨這三位,老八被罷官奪爵、逐出宗籍,改名“阿其那”,交宗人府囚禁,不久吐血而亡,兒子弘旺改名“菩薩保”,老九同樣被罷官奪爵、逐出宗籍,改名“塞斯黑”押送保定交直隸總督李紱羈押,不久病死獄中,老十的“待遇”還不錯,只是被罷官奪爵,囚禁,乾隆二年給放了出來,改封輔國公,最後病逝。

八賢王胤禩一生經歷可謂是曲折離奇,幼年受康熙寵愛,為人寬厚、禮賢下士終招康熙記恨,雍正即位遭清算,身敗名裂。

<strong>


古曲古風



八賢王是做過總理王大臣,但這也是雍正釋放的煙霧彈,只是暫時穩住八爺黨,等到雍正把皇位坐穩的時候就開始找茬治八爺了,胤禩穿的樸素雍正厭惡他說這還是在邀買人心,等到胤禩稍微奢華一些呢,雍正就斥責胤禩奢靡浪費,反正做什麼都是錯的,最後雍正直接出手把胤禩一黨拿下直接圈進起來了,這才算是徹底了賬。


胤禩其實是個很悲劇的皇子,為什麼他會籠絡人心呢?因為他的母親出身低下連帶著胤禩也不太受待見,漸漸地胤禩就養成了看人臉色揣摩人心這一套,所以胤禩很會討好康熙,一開始胤禩跟康熙的關係還不錯,但隨著太子被廢八爺黨浮出水面這才是胤禩跟康熙關係開始惡化的開始。


最後誰也沒想到是雍正繼承了皇位,九子奪嫡雍正除了跟老十三關係依舊以外,幾乎把其他爭奪皇位的皇子都圈進起來了,尤其是胤禩被打擊的最狠,當然了死的也很慘,不得不說胤禩的一生真是充滿了不幸啊。


婉兮歷史


歷史上,八爺胤禩並沒有當什麼總理王大臣,這是二月河杜撰的,但也沒有在奪嫡失敗後馬上就掛掉。

四爺胤禛正式登基,也意味著”八賢王“胤禩的悲劇要開始了,只不過雍正皇帝沒有簡單粗暴的直接治罪,反而命胤禩和胤祥、馬齊、隆科四人一起總理事務。

顯示所有大圖

不僅如此,不久後胤禩被封為和碩廉親王,而此後,雍正所有的兄弟名字中的”胤“被改為了”允“,八爺允禩也不例外,但他沒想到,這不是他最後一次改名字。

雍正皇帝當然不是真正的寬容,更不可能對這位野心勃勃的八弟放心,他首先把八爺的朋黨親信全部遣散,讓允禩處於孤立地位。

接下來就算找茬環節了,比如因為太廟端門新蓋的更衣帳房有油漆味兒,雍正就讓負責工部的允禩和工部官員跪了一夜;比如允禩非常節省,雍正就說他詭詐;比如來京的科爾沁臺吉沒有得到封賞,就狠狠斥責了負責理藩院的允禩。

總之基本上就是”你怎麼戴帽子呢“和”你怎麼不帶帽子呢“,咋做都不對,沒錯,就算想玩死你。

在雍正三年,徹底失去了耐心的雍正終於下狠手了,斥責允禩懷挾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動搖百官的意志,革去了允禩的王爵,將其府邸團團圍住,允禩出入,都要有皇家侍衛監視。

雍正四年,允禩被革去了黃帶子,意味著允禩被開除出了皇籍,不久便被囚禁,被改名為”阿其那“,將允禩罪狀四十條公示全國,同年允禩病逝在獄中。

成王敗寇,在奪取皇位的道路上,一旦失敗,就意味著身敗名裂,也許就在雍正皇帝登基的那一刻,精明的允禩也早早的看出了自己的結局。


影音小新


雍正時期八賢王是做過總理大臣的。

雍正皇帝上臺之後,為了穩住朝廷局面,並沒有把八賢王趕下臺。而是把八賢王高高舉起,讓他做了總理大臣,沒有怪罪他反而輔助自己處理國家大事,故意讓八賢王在職位上迷失自己!


追尋文化歷史傳播者


是做過的,在雍正登基之後,為了儘快改變‘國力空虛’和‘吏治腐敗’辦的很多事都比較著急,其實雍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西部邊疆局勢不穩,青海的羅布藏丹增和準格爾的阿拉木擔的反叛已成定局,朝廷在西北這一仗早晚要打,而貪腐成風的吏治,捉襟見肘的稅收都讓雍正焦頭爛額。所以這個時期八王被雍正任命為總理王大臣,但是他跟雍正是面和心不和,雍正怎麼不舒服他就怎麼來。他們之間的矛盾在雍正四年這個時間終於爆發了,這次矛盾的爆發標誌著八爺黨的徹底瓦解和失敗。所以說八王爺是在雍正登基以後做過總理王大臣的。


阿杜談古論今


雍正上位後,封胤禩為總理王大臣,而歷史上,雍正剛剛登基就冊封胤禩為廉親王。雍正之所以授予這位曾經的奪嫡對手高官厚祿,並且還是掌握實權的崗位,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