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是愚蠢的行為",你認同嗎?為什麼?

滬歲月悠悠


肯定是愚蠢,孩子做了好事家長要多表揚少批評讓孩子有信心,一旦孩子自卑必然沒有上進的動力!鞭策不太適用於小孩子!小孩子不犯錯誤不應該批評,只應鼓勵!不合格的家長打著恨鐵不成鋼的晃子拔苗助長必然適得其反!


春風熙照


我是維尼媽媽沐瀅,我認同,並且覺得非但愚蠢,還很壞。

智慧的父母,咱千萬別這麼做!

先說一個我小時候的成長經歷:

我有一個小15天的發小,他媽媽和我媽媽是同事。

從小學開始,我倆同班。

可能女孩比較早慧,在小學階段,我在學校的好評度,受關注度一直高於發小。

小學的時候總是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演講比賽,總會拿三好學生獎狀回來,發小什麼都沒有。

就連入隊,發小都是最後一批入的,當我帶著紅領巾分發小炫耀的時候,發小的媽媽卻很佛系:沒事的,總會入隊的,不要緊,不要著急。


在我的印象裡,在他“遜色”我的那段時間裡,他媽媽從來沒有拿他和我作對比。我取得了好成績,他媽媽由衷地表示祝賀,但是也從來不批評貶低我的發小。


初中之後,發小開始發力,男孩子的優勢開始凸顯,尤其是在數學方面。

數學也漸漸成為了我的短板,好在其他科目我的成績依舊是領先的。

即便是這樣,每次考試,我媽都會因為數學成績罵我一頓,她每次都會拿我的發小舉例子:你看人家XX,人家不吱聲不吱氣兒的,可是人家成績考那麼高!你再看看你!數學就考那點分,上課還總玩你那臭手指頭!

可是我語文和英語成績趨近滿分了啊!

父母看不見,他們依舊會把發小的數學高分當成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標準,讓我時不時地就要看看這個“別人家的孩子”。

可是他們完全忽略了我的優點,卻總是無限放大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進行對比。以至於有段時間,我每次看到坐在我前桌的發小,心裡都會暗暗地想:你為什麼要存在啊?你趕緊消失,我媽就能認可我,看到我的優點了吧!


這樣的陰影持續了十多年,發小不管怎樣都是我永遠也企及不到的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大學畢業,我和發小徹底失聯了。他媽媽只說他準備考研,並沒有透露更多的去向。

去年的一天,我在公司附近的超市意外地碰到了他,才知道他並沒有考上心怡的學府的研究生,回到了家鄉,在網上買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謀生。


那時,我懷著報復的心態回到家,打算把這個消息告訴我媽:你口口聲聲的別人家的孩子,現在混的還不如我呢!

可是進家門的那一刻,我卻對往事釋然了。

當時內心的感覺就是,沒必要再拿這件事跟我媽較真兒了,儘管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因為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的存在,我總是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但這也讓我對自己的孩子擁有更強烈的同理心。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對自己的孩子,不會重蹈父母對我的覆轍,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這樣跟過去和解,也饒過自己吧!


在遇到總拿“別人家的孩子”當標杆的問題上,我想說:


一、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永遠貼上“不行”的標籤


這個效應,相信聰明的父母們都已經耳熟能詳了!

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從一至六年級抽選出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老師收到了來自實驗者的暗示,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


羅森塔爾效應可以是正向的暗示,當然也可以是否定的暗示。

如果父母總是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對比自己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麼孩子會認為自己真的不行,什麼都不行。

曾經看到一篇微博,博主吐槽說現在的孩子,上個學人人都能得獎狀,不再是三好學生獎狀了,甚至還有什麼“心靈手巧獎”、“遵守紀律獎”、“同理心最佳獎”,這都什麼玩意,孩子根本沒必要得這些可有可無的安慰獎!


實則不然,在我看來這些獎項太有必要了。

每個孩子都有他出色的一面,可能這一面未必是學習成績,全班幾十人,前三名畢竟有限,但除了成績之外,孩子的情商、品格、特長都是不可忽視的方方面面。

一張獎狀,不僅僅是安慰,更是對孩子某一方面的認可,孩子覺得“我行”、“我可以”,他必然會朝著這個積極的暗示努力!



二、如果連父母都不能接納孩子,那麼他的存在將毫無意義


孩子存在於世間,他可能從來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但他不能無視父母的態度和對自己的評價。

因為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自己最親、最信任的人,從小得到父母肯定認可的孩子,從小被父母接納的孩子,他才會自信,才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有意義。

孩子在嬰兒的時候,哭鬧可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孩子的情緒、行為被父母看見了。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僅需要被父母看見情緒,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小孩子總是會一邊玩一邊對媽媽說:媽媽,你看我!


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大衛做了很多淘氣事,也給媽媽惹了很多麻煩。媽媽在批評大衛,讓他受到懲罰之後,依舊不忘對大衛展開懷抱,對他說“媽媽愛你”。

海文穎在《接納力》這本書中說:

接納力和幸福力相伴而行。一個具有接納力的成人,他的幸福感不會隨外界的境遇而改變,他擁有無論什麼境遇都能讓自己獲得幸福的能力。同時,擁有幸福力的孩子也必然會逐漸擁有接納力,在悅納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理解和接納生活。接納力和幸福力相伴而行,最終將成就親子兩代人的生命綻放。


有的人說,家長那別人家的孩子說事兒,那是激勵孩子,那是“激將法”。

但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激將法”只對成年人管用,對孩子來說,打擊就是打擊,傷害就是傷害,談不上什麼“激將”而言。

因為根據科學家們對人腦的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前額葉皮質要到20歲才能完全發育成熟,這意味著孩子要到成年之後才能體會“激將法”的作用。

而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後天的經驗會與大腦交互作用,改變神經迴路的連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

心理學家用“烙印”這個詞真是很對,父母的貶低會烙在孩子心頭一輩子。

孩子小的時候,不適合用激將法,父母以為這樣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在孩子的認知能力中解讀不到這點,反而是在害他。


三、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因為孩子心裡也有一杆秤

1、沒有孩子的初心不是積極上進的,他會衡量自己和別的孩子的差距。

有一天女兒對我說,她不喜歡幼兒園的英語課,喜歡上蒙氏數學。我問為什麼?

她說,有的小朋友英語比她好,說得比她快,她拼不過人家,覺得自己不是那個最好的,所以她不喜歡。

但是蒙氏數學的遊戲操作裡,她通常都是那個準確率最高,也更快的孩子。

在她的自我比較中,她認為在蒙氏數學中,自己可以獲得更高的認可。


看!孩子內心裡是有一杆稱的,如果沒有父母的長期打擊和否定,自然生長的孩子都會在內心裡有“爭先恐後”的積極動力。

我們需要挖掘的是孩子的積極動力,而不是打擊,這樣孩子才能主動地去觀察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因為自己的童年經歷,我從不拿自己對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因為我能夠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並且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


2、口口聲聲別人家的孩子,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曾經有一句嘲諷父母的話是這麼說的:有些父母就是個笨鳥,分不動了就在窩裡下個蛋,然後指望這個蛋今後使勁飛。

其實我們在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兒的時候,是否考慮過自己也是那個“別人家的父母”呢?


別人家的父母,會陪伴孩子閱讀、從小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受益終生,不會扔掉孩子只抱著手機親,願意學習和提升自己,不會看到一篇育兒文章就噴“專家只會紙上談兵”。

你說別人家的孩子考100分班級前三名如何如何,那麼別人家的父母年終獎幾十萬,業績總是名列公司前三,上班陪娃兩不誤,而你都做不到,孩子又可曾埋怨過你這些呢?


沐瀅育兒有料


結論:不僅蠢,而且壞!

我小時候曾被我媽訓斥,她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和我比較,

導致我初中以後喪失了家庭情感的體驗能力,也就是說,我無法從家庭關係中獲取正面的反饋。

現在我也被她說我掙不了錢。

她經常拿她表妹的經歷來說我選錯了專業。

媽:我表妹也就是你姑媽,當初讀的護士專業,現在在成都一家醫院工作,每個月有兩三萬的工資,現在連房子都買下來了,你看你現在!
我:有本事叫她給你養老啊!媽:……

孩子在成長期間需要正面反饋,如果被他們視為依靠的父母長期貶低人格,對父母而言可能是幾句無心之失的話語,對孩子而言則是背叛。


希望各位父母在吐槽自己孩子之前請過過腦子,謝謝。


廣西巴馬壽鄉旅遊


完全認同。 不只是比學習,還比其它方面。因為愛這麼比的家長始終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長處。我就在母親這樣的比較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心裡無比難過、委屈和自卑,但最終證明,我並不比母親認為有才華的同伴們差。

雖然我已是知天命之年,但曾經的經歷永遠揮之不去,我因此在教育自己兒子時從不這樣教育他們,結果倆兒子也特別爭氣,現在都已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

請還有喜歡用這樣比較的方式來教育自己孩子們的家長們,收手吧!





杏花雨1966


您好!與其說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不如說是種善意的行為。因為父母這樣做的出發點或者動機是好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和別人一樣優秀。

我生長在農村,父母習慣在茶餘飯後和左鄰右舍的鄰居聊天,聊著聊著就到聊到孩子的學習“昨天某家的小孩考試得了第一名,好厲害”“小李家的孩子期末考試年級排名第三”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題。我小時候成績並不好,父母就會拿那些優秀的孩子來教育我,希望我努力學習,給父母爭光。直到現在畢業了,父母還會經常在耳邊嘮叨這“看看別人家的女兒多有能力,在公司做領導位置了”…

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心裡難免會有一些心酸和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但更多的是有了努力的那股勁,刺激著自己去奮鬥,不是麼?

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相信大部分人都會經歷過,主要看自己怎麼看待這件事,儘管這種做法也有弊端,但是利大於弊。無論如何都不要把父母的良苦用心說成是愚蠢的,那你可能就真的愚蠢了。


英語微課堂


學習好的孩子似乎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自己的孩子好,兒子小時候,我也幹過這樣的蠢事,經常對兒子耳提面命,你看你小弟學習多努力。你看你同學上課多認真……後來,兒子非常認真地對我說:“媽媽,你知道我最討厭的人是誰嗎?”看著他咬牙恨齒的樣子,我搖搖頭,他竟然說:“我最討厭的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孩子的話教育了我,拿別人的長處和孩子的短處來比,是多麼愚蠢的行為,這是一枚定時炸彈,對孩子的殺傷力提現在以下幾點:

一、長期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就會讓他對周圍優秀的孩子產生敵對心理。我們家長之所以會拿優秀的孩子說事,無非是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讓自己的孩子有目標,有方向。但用打擊孩子來樹立榜樣,只能和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孩子仇視所謂的好孩子,眼睛裡看到的不是對方的優點,而是極力捕捉他的缺點,甚至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盼望對方學習下降,受到老師的批評。\r

二、長期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孩子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損傷,對學習缺乏自信。家長不斷在孩子的頭腦中強化一個觀點: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主觀認為自己真的不如別人,破罐子破摔了。\r

因此,當我們在和孩子對話時,一定要謹言慎行,否則事與願違。\r




釀花人


我是心藏朗月。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是愚蠢的行為。這是好多家長的一個大痛點。

家長只看到結果,不去看過程。一個朋友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成績還不錯。上中學後,孩子的成績退步很快。孩子的小學同學成績一直挺好。她就有些接受不了,不光在孩子面前,也在我們面前,常常責怪孩子:怎麼越長越笨了;要不就說,是孩子學習不用功了。孩子越來越沮喪。

其實她只看到兩個孩子的成績,忽略了孩子成績的背後。她的孩子學習是獨自完成的。另一個孩子家長付出了很多。那位家長說,孩子上學後,寫作業時間,家裡的電視從沒打開過。孩子的作業,每天他都檢查,從書寫,速度,正確度他能考慮到的都給孩子提建議。可以說,孩子好的成績背後,都有家長勞動的汗水。

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差異。兩個同事的孩子同時去學琴。一個成績很好,一個成績很差。成績不好的同事老在打罵孩子:你和姐姐一塊學習,看人家,在學校一學就會,回家來,一練就熟,而你.....她不去強調,那個孩子喜歡學琴,是自願要求去學的;她的孩子是逼著去學的,結果是這樣很正常。週末她的家裡常常雞飛狗跳,也影響了孩子其它的學習。

小結:學習好的孩子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在輔導孩子時要講究方式,不要讓榜樣,變成了打擊孩子的武器。


心月聊教育


我是安媽,我個人認為這的確是很愚蠢的行為。作為一個孩子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被接納,家長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心理,就是自己不被家長接納,這樣為讓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


我小的時候是留守兒童,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雖然爺爺奶奶很疼愛我,但是我依然形成了自卑怯懦的性格,在公司裡不太會處理人際關係,特別是在陌生人面前很是緊張。為什麼我會形成這樣的性格?


因為我的爺爺奶奶從來沒有誇過我,每天都是在說,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聽話,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多麼漂亮,別人家的孩子多麼懂禮貌。哪怕我考試考了第一,他們也不會誇我一句,只會說考一次第一不是真本事,次次考第一才是好孩子。總之就是我永遠都沒有別人家的孩子乖,沒有別人家的孩子懂事。


導致我現在依然擺脫不了骨子裡的自卑,所以,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一天天地拿別人家優秀的父母來貶低你,你會是什麼心情?不要以自己父母的高姿態去貶低孩子,每個孩子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安媽育兒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習慣於貶低自己的孩子,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這麼做不僅不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積極作用,反而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一、害處多多

1、產生自卑心理:貶低孩子,會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無形中覺得不如別人,

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有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3、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這會引發孩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很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3、產生精神傷害:貶低孩子,其實也是對孩子的“精神懲罰”,這種懲罰對孩子的傷害比一般意義上的懲罰更厲害。

二、調整心理:

1、《蓋茨是這樣培養的》一書的序言說到,不管你做什麼,永遠不要貶低你的孩子。

2、哥德說過:有錯必糾是對的,但鼓勵他們上進的效果會更好。言下之意就是正面教育引導孩子可以消除至命的負面效應。

三、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要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少看孩子的短處,多發現孩子的長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善於用積極的語言來鼓勵孩子。讓孩子在快樂環境中成長!


關小村1


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是愚蠢的行為。我很認同這個說法。

拿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第一個作用就是消磨掉孩子的信心。因為按照這個思路,孩子身邊會永遠有比他學習好的同學,也就是孩子永遠會受到否定和打擊。除非及特殊的孩子越打擊越強大,一般的孩子受到不斷的貶低和打擊,受到不斷的負面肯定,自信心都會嚴重受損,而孩子一旦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在學習的生涯裡也就宣告失敗了,我想這是做父母的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說,這種貶低和比較是很愚蠢的行為。



那學習好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造成的第二個結果就是學生逆反。家長看不到孩子的努力,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永遠用比孩子成績好的孩子做參照物進行比較,在家中眼裡孩子永遠也達不到標準,一方面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喪失,自暴自棄。另一方面,因為自己無論如何做都得不到肯定,所以孩子從心裡對家長產生意見,從而逆反,不再聽話,不再好好學習,甚至做什麼事情都與家長反著來,對著幹。我想,這樣的結果也不是家長希望看到的,所以,那學習好的孩子貶低自己的孩子,是最愚蠢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