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涮羊肉

大同——涮羊肉

大同的涮羊肉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代。據說,涮食羊肉是成吉思汗發明的。傳說當年成吉思汗接到緊急軍情,出征在即,忽然感覺腹中空空,可廚中尚無食物果腹。情急之下,大汗命廚師將滿鍋水燒開,將羊肉飛刀入鍋,加以佐食,感覺竟是別是一番味道。此後,涮食羊肉這一膳食方法便在蒙古軍中傳開。由於地緣關係,涮羊肉很快傳入大同,並在名流大戶之間流行。這一說法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但大同的銅火鍋卻曾經遠近聞名。

大同的涮羊肉雖說是歷史久遠,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是官宦名流人家的美食佳餚,平民是沒有份的。涮羊肉在大同流行是從上世紀的八十年代開始的,那時候,涮羊肉的工具主要是銅火鍋,涮食的食品主要是羊肉、白菜、豆腐、粉條之類,涮食用的湯也只有高湯,佐料為麻醬。隨著南北菜系湧入大同,大同的火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涮鍋用的湯料,由原來的單一的高湯甚至白水增加為清湯、麻辣、鴛鴦的多種口味。有的飯店甚至推出了五色火鍋。主料也更加豐富,不僅增加了海鮮類、動物臟器類,就是在蔬菜品種上也是花樣翻新,如現在我們熟悉的生菜、茼蒿之類,在十年前還很稀少。此外,佐料也增加了許多品類。

不過,在引進的鍋底料中,比較適合大同人口味的還是麻辣鍋底。大同的麻辣鍋底與重慶的麻辣鍋底比較,除了麻度與辣度少有遜色外,其香度並不亞於重慶。這大概也是引進與本土化的結果吧。而涮食的主食中,最讓大同人喜歡的還是羊肉。 由於大同周邊多山,且毗鄰內蒙,所以,大同有著得天獨厚的羊肉資源。因此,涮食的羊肉肉質較好,很夠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