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松不回去找武大郎,那武大郎會和潘金蓮一直生活下去嗎?

追隨歷史的腳印


不可能的。潘金蓮與西門慶的相遇,並不是由於武松的出現。恰恰相反,武松出差之前,已經要求哥哥少做生意、早點回家,做了防範措施。但儘管如此,他們還是相遇了。

有一就有二。即使西門慶不害武大郎,潘金蓮也會遇到別人,總會嫌武大郎礙眼。別忘了,潘金蓮是怎麼嫁給武大郎的?

潘金蓮本來是張大戶家的使女,被張大戶惦記。潘金蓮不肯就範,於是張大戶報復性地把她嫁給武大郎。之後“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裡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裡薅惱。”受騷擾不過,只好搬到陽穀縣來居住,躲避那些“浮浪子弟”。

即使沒有武松的出現,哪裡也少不了幾個“浮浪子弟”,總會博得潘金蓮的歡心。這不相配的姻緣,總會破裂——如果不出人命,和平離婚,對潘金蓮、對武大郎,其實都是一件幸事。


棲鴻看紅樓


如果武松不至,潘金蓮會與武大郎白頭到老,更不會出軌西門慶。

背景

武松景陽岡上打虎以後,遇到武大郎。跟自己哥哥回家,潘金蓮見到如此雄姿英發,魁梧瀟灑的叔叔,心動了。

幾次撩撥,都未成行,潘金蓮羞憤之下,被壓抑已久的慾火徹底噴發,一發而不可收拾,墜入西門慶與王婆的桃花劫,萬劫不復,鴆毒武大郎。

結果武松出差回來,見到武大牌位,報官無門,一怒之下,手刃潘金蓮與西門慶,自己刺配恩州。

好好一個家,就這樣散了。


潘金蓮大戶人家丫鬟,奴婢身份,封建制度下,女子地位本就低微,又一個下人出身,更是不值一提,堪堪活命而已,不曾有何奢望。這一點是根深蒂固的認命思想,很重要的!

武大郎,別稱三寸丁谷樹皮,相貌醜陋,身材矮小,一個走街串巷的炊餅小販,且算作是一商人。封建時期,士農工商,等級分明,商人的身份是最低的。

二人算是旗鼓相當,門當戶對,一對貧賤夫妻。

原因

武松不至,二人生活將就,且將就一生?

  • 一、心如死灰

在清河縣,潘金蓮嫁與武大,時常被一些浮浪子弟騷擾,慕潘金蓮貌美,欺武大郎短腿。武大郎尚自忍受,潘金蓮不堪其擾,二人決定逃離這裡是是非非,搬到陽穀縣。

可見,潘金蓮此時對武大郎是忠誠的,並非有些人宣講的水性楊花,人盡可夫。潘金蓮被小混混調戲,潘金蓮可沒有順從,沒有好臉色,她迫不及待地擺脫這種狂蜂浪蝶的襲擾。

她對武大郎是忠貞的,卻非因為愛情。而是兩個同病相憐(身份低微,受人白眼),抱團取暖。她對愛情是不奢望的,她的愛情火花再嫁給武大時,已經徹底被澆滅。

她的心是死的,所以厭倦潑皮無賴的調笑,選擇與武大海角天涯,四海漂泊。

  • 二、克己復禮

搬到清河縣之後,武大郎照常炊餅小販,早出晚歸。潘金蓮在家縫補漿洗,操持家務,不出家門一步,緊守“足不出戶,一客不見”的倫理綱常。

這樣的潘金蓮沒有覺得寂寞,也沒有覺得委屈。她覺得這是正常的,這樣的夫妻生活平淡簡單,雖然不富足可也衣食無憂,雖然無樂趣卻是自由自在。

簡單的小女人,丫鬟出身的小女人嚮往的不就是這種小富即安,豐衣足食的平民百姓生活嗎?

武大給予她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如果潘金蓮希望的是紙醉金迷、揮金如土的日子,她可以從丫鬟做成外室,外室再入主正妻,憑藉她的相貌,並非難事。張大戶十分有意,常去招惹,而她是去主人婆那裡告發,反被大戶出於報復心理,搭上嫁妝把她嫁給武大郎。

潘金蓮是克己復禮之人。

  • 三、西門有恨

若要竊玉偷香,需具備五點。王婆曾說過,潘、驢、鄧、小、閒。(由於某些因素,不展開,想知道的,去看原著)。這五點,看似尋常,實則萬中無一。這五毒俱全的,清河縣只怕也只有西門慶這位破落戶的大官人了。所以如果潘金蓮出軌,沒有他人能成功,只有一個對象,西門慶。

如果武松未有此遊,那麼一個足不出戶的小女子有多大機會遇到西門大官人呢?微乎其微。

即便西門大官人與潘金蓮,有緣千里來相會,有失手叉竿,正中目標的事,潘金蓮就會如之後記述一般,二人秉燭夜話,劇本聊過癮嗎?

不會。前面兩條介紹過了的原由是兩把鎖,武松的到來是鑰匙,鑰匙沒有打開潘金蓮的心門,別人叫門叫不開。

潘金蓮與武大小日子過的挺穩定。武松的到來,潘金蓮有了近距離接觸男子,還是英雄一般的男子的機會。武松讓潘金蓮心如死灰之木,突然間,鐵樹開花盡是春。

從此不化妝的潘金蓮開始塗脂抹粉,整天都妖嬈嫵媚,為的是讓叔叔另眼相看。讓武松搬到家裡來住,為的是給叔叔做飯,天天見到叔叔。

這都是小女人情竇初開的樣子,潘金蓮第一次的愛情,被武松如絞肉機般絞得細碎。

但武松卻打開了潘金蓮心門上的枷鎖,也掀起了潘金蓮慾望的波瀾。

沒有武松,潘金蓮邂逅西門慶,心如枯井的她,會對西門慶產生愛慕,投入其懷抱嗎?

不會。西門慶沒有武松惹潘金蓮愛慕的條件。

1、西門慶沒有英雄氣概。一個浪蕩子弟,雖然武藝不錯,卻被酒色掏空,一副好皮囊,腹內亂草崗。

西門慶的氣質不是柴進的富貴氣質,不是祝彪的匪霸氣質,不是史進的豪俠氣質,反倒有點像牛二的潑皮氣質,較英雄氣質差太遠了,潘金蓮在清河縣見慣了,厭煩得很,必然躲得遠遠的。

2、西門慶沒有親近時間。潘金蓮天天去為王婆做壽衣,西門慶相機而去,假裝巧遇。一次兩次,是巧遇,三次四次,就是另有目的。潘金蓮不會不懂。潘金蓮必然躲了。張大戶比西門慶有錢,比西門慶見面的機會多,潘金蓮不僅躲了,還去揭發了。西門慶再難與潘金蓮見面。

結果

如果武松沒有重遇武大郎,那麼潘金蓮依舊是一名漂亮且賢惠的家庭主婦,她對武大郎沒有愛情,只有湊合。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平凡而簡單,無聊亦無事。

武大郎專心四處吆喝,叫賣炊餅。潘金蓮安心縫補在家,整理家務。雖然似乎不是那麼溫馨幸福,卻是大多數普通人家的樣子。

然而,武松的到來,讓一切都變了。當然,並非是責備武松不該來,也並非為潘金蓮平反。只是單純的敘述武大、潘金蓮的平靜生活,的的確確因為武松的從天而降,而天降橫禍。

結語

如果沒有武松打開潘金蓮的愛情潘多拉魔盒,以後的事都不會發生。

潘金蓮被武松所拒絕,讓潘金蓮滿腔情慾無處宣洩,將對武松的怨氣都遷怒於武大,只能另找洩火之人。趕巧不巧,西門慶的出現,成了潘金蓮的“出氣筒”。

無所顧忌,恣意妄為,這樣做是她宣洩自己的洩火,也報復武松的手段。愛之深,恨之切,她對西門慶有多熱情,那她對武松就有多嫉恨。

武松打開了潘金蓮罪惡的魔咒,只能親手閉合,方法雖然殘忍,卻有效。

潘金蓮終於帶著對武松言說不清的感情,魂歸天外。武松皈依佛門,不知是否有對潘金蓮的一絲慚愧。


黑白歷史說


即使武松不回,武大郎也不會和潘金蓮一直生活下去,因為潘金蓮這隻“小綿羊”遲早都會落入“灰太狼”的嘴裡的!

為什麼呢?


  • 第一,金蓮不會天天待在家裡,天長日久總要出去拋頭露面。這美色只要在陽穀縣大街上一招搖,自然就會招蜂引蝶。《水滸傳》中說,武大郎和潘金蓮原本是住在隔壁的清河縣,就是因為金蓮招蜂引蝶,經常有浪蕩子弟來行不軌之事,武大郎才不得不帶著美貌妻子遠走他鄉。

  • 第二,武大郎每天起早貪黑要出去做生意(賣燒餅)養家餬口,不能在家陪著美嬌娘。這樣一來,金蓮姑娘自然就會在家裡“閒得蛋疼”,可能會認識很多“附近的人”,也給浪蕩子弟們有機可乘。媽呀!幸虧那時還沒有朋友圈、抖音、陌陌那一些東西!


  • 第三呢,西門大官人是陽穀縣的“風流一哥”,經常在街上轉悠,鼻子比貓還靈,況且他還養著一幫跟班的,實際充當著“色探”的角色,東家媳婦長得美,西家姑娘長得俏,哪一個能逃出西門大官人的魔掌?他家裡那幾房姨太太都是怎麼來的?!


  • 第四啊,防火防盜,更要防身邊小人!別忘了,武大郎家隔壁對門就住著一個“淫媒”——王婆,這人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吶!想那西門慶是拜她為乾孃的,她又茶樓生意不好,靠淫媒撈外快,她還不心裡打個“小九九”?

所以說啊,潘金蓮這個軟妹子,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之下,遲早都是西門慶大官人嘴裡的肉。武松回也罷,不回也吧,潘金蓮這隻溫柔的“小綿羊”,都一定會被“灰太狼”西門慶擼去的,認命吧!


麓風軒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認清這樣一個事實:潘金蓮出軌了!

潘金蓮為什麼出軌?答案很明瞭,又矮又醜又窮的燒餅屌絲武大郎不合潘金蓮的胃口,潘金蓮貌似天仙風情萬種,本來出身不錯,只是家道中落的,落魄的鳳凰不如雞,迫於無奈在不情願地嫁給了武大郎。

本來,潘金蓮就不待見自己的丈夫,只不過一介女流無依無靠,為了生計只得委身武大郎。雖為夫妻卻是同床異夢。所以,當潘金蓮見到風流倜儻英俊瀟灑腰纏萬貫的富二代西門慶,西門慶垂涎他的美色大獻殷勤時,潘金蓮春心蕩漾,心裡還會有武大郎才怪!

俗話說,天要下雨孃要嫁人,水性楊花的潘金蓮出軌西門慶成了板上釘釘的事,這跟武松回不回來找哥哥武大郎沒多大關係,武松回來找哥哥,潘金蓮明知道自己的窩囊丈夫有個打虎英雄的弟弟,還照樣跟西門慶該咋地就咋地,給武大郎戴綠帽,說好聽了是墜入愛河不懼生死,“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說難聽點是見異思遷色膽包天,走上出軌這條道,十頭牛也難拉回。


有武松在,潘金蓮和西門慶還為所謂為,最終毒死了武大郎。如果武松不來找哥哥武大郎,潘金蓮可能會更加肆無忌憚,武大郎的下場可能更慘。

因此,武松回不回來找哥哥,都不影響潘金蓮背叛武大郎,出軌的女人難回頭,加上她嫁給武大郎本非所願,既然遇到了西門慶,潘金蓮就不會跟武大郎過下去了。


黎陽紅哥


本人分析,如果武松不回去找武大郎,那潘金蓮和武大郎也是生活不下去的。因為潘金蓮一旦出規,而且是財大氣粗的西門大官人,那可是有錢有勢有榮華富貴且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們,和自己的夫婿大郎比起來,可真是天壤差別,金蓮娘子一旦發現了新大陸,那可就樂此不彼了,要麼棄夫而去,要麼就像《水滸》情節發展的結局,合謀害命永圖快樂。還有其它的可能,但潘金蓮和武大郎繼續生活下去的可能是沒有了。


北方乞丐457


不會的!武松只是催化劑,沒武松,武大郎會死的不明不白,沒人聲張,更沒人知道這事!

潘金蓮本是張員外府裡的丫鬟,和員外好上了,但姦情敗漏,被張員外老婆所逼,潘金蓮被賞賜給武大郎!可見,潘金蓮和武大郎沒有感情基礎!

張員外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潘金蓮;另一方面是為了長期合法霸佔潘金蓮!

知道一個賣燒餅的為什麼能買二層小樓了吧?

知道為什麼潘金蓮和武大郎沒孩子了吧?

潘金蓮看到武大郎老實本分,其實是想和他共度一生的,迫於壓力,沒辦法,身不由己!

武松的出現,使這場姦情敗露…大家都不說而已!

西門慶的出現讓潘金蓮看到希望,反正都是被玩弄,還不如被帥哥玩弄…

潘金蓮勾引武松,其實是想依靠武松的力量擺脫自己的命運(有這方面的吧?我猜的)武松不懂!

以後的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

注:歷史上的武大郎原名武植,身高一米八,才高八斗,考上縣令;潘金蓮是大家閨秀,恪守婦道!


告訴世界我有狗


一塊肥肉掉進了狗嘴裡,話糙理不糙。天上掉下個大美人,還帶了不少的嫁妝,武大郎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武大郎又是三寸丁谷樹皮,性格懦弱,這還了得,早晚要出事。在他們的老家清河縣,潘金蓮便跟一幫浮浪子弟不清不楚,武大郎無奈,才背井離鄉,搬到了陽穀縣過活。

武大郎夫妻貌合神離,妻子是堆乾柴,丈夫是堆爛泥,遲早要出事。有人認為是武松點燃了潘金蓮的春心,不對,潘金蓮的春心一直都燒得很旺,不然也不至於不顧倫常去勾引武松。潘金蓮那樣的尤物大概從沒被人拒絕過,在武松那裡碰了一鼻子灰後,她非但沒有反思,沒有半點悔過的跡象,反而變本加厲。

西門慶無法無天,潘金蓮無所顧忌,他們倆一個是淫娃,一個是蕩婦;一個是富甲一方、招蜂引蝶的財主惡霸,一個是寂寞空閨、翹首以盼的春心少婦:他們各代表了一類人,二者相會有其必然性。古代沒有離婚制度,妻子要想恢復自由身,要麼被丈夫休掉,要麼丈夫自己死掉。

也就是說,擺在武大郎面前有三條路:第一、休妻;第二、被殺;第三、被戴綠帽子,忍著。武大郎從清河縣搬走,說明他不想休妻,也不想默默忍受。搬家不能解決問題,只是把矛盾從一個地方帶到了另一個地方。親弟弟武松成了打虎英雄,還當了陽關縣的都頭,武大以為自己有了依靠,以為不會再受欺負,以為沒人再敢打妻子的主意,殊不知這反而要了他的命,因為對西門慶和潘金蓮來說,武松無意間堵死了另外兩條路。

匹夫不可奪其志,高衙內最終還是沒能得到林娘子,但西門慶已經跟潘金蓮勾搭成奸,如果沒有武松的出現,西門慶可以有一萬種辦法得到潘金蓮,沒必要弄死武大郎。如果潘金蓮的情婦不是西門慶,也沒有武松的出現,武大郎大概又會遷往他地。誰知道呢?上天給武大郎開了個玩笑,命運註定不會眷顧武大郎,及時放手才能免禍,否則不僅自取其辱,還會自取其禍。


上頭派掌門


不會的,他們顯然是應了一句話,一朵鮮花插座牛糞上了 ,愛美之心人兼有之,何況潘金蓮是遠近聞名的美人,看見武松就有亂倫之意,只是武松相當傳統,徹底拒絕,碰到西門慶以後,已經是心裡沒有了武大郎了,只是顧忌武松才和西門慶暗中苟且,只是被別人無意中發現了,讓武大郎知道了,害怕他告訴武松所以才引來殺身之禍,如果武松不回來找武大郎,那麼可能潘金蓮毫無顧忌,早就身首異處了,所以根本不可能一直生活下去的。


黃堃8962


武松回不回去找武大改變不了武大和潘金蓮的命運,因為弱小的他們遇到的是惡霸西門慶,這惡霸對潘實際上是誘姦十強姦,在此以後金蓮只有兩條路走,要麼去死,要麼聽從惡人的安排害死武大!沒法子!一切都是那麼"水到其成”,你說命運也算,要想打破這個命運只有打破那個吃人的時代!


半球閒人


武松回不回到家鄉,和他哥哥嫂子的生活是沒有任何直接關聯的。古人云:紅顏禍水。是指有顏值的女人更讓男人們傾心,因此情感糾結所帶來的人禍概率就相對高了許多。 所以西門慶這類人就會常常出現在漂亮女人生活中, 門當戶對,郎才女貌是婚姻中的一個重大法則。 不遵守就一定會出現變故,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兒。所以和武松回不回到故里是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