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加工刀具如何淬火、退火、正火?

一笑兩眼黑


各位闡說大致都到味,我講幾個,過去因為鋼稀有自然珍惜,祖輩發明了包鋼刀,包鋼刀易磨,不易斷刃崩刃且淬火後比較容易整形,回火是少不了的,多少罷了,至於大家都提到油淬,鋼材必須具備油淬條件,有時須柴油、機油混合提高淬透力,回火一定要在一小時內進行,半小時內完成最好,以免影響質量,主要是防止開裂,油淬前最好準備蓋,密閉用,防止火災!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應力達到所需的硬度要求,看你做什麼用。水淬和油淬時,工件最好能顫動,防止工件淬火不均勻開裂,工件達到溫度需少許保持一下以達到裡外一致,特別是大工件,額外淬火有鹽浴,硝水淬,真空淬,水中加硼,鹽,木碳提高質量,鋼含碳量越高,硬度值越高,就聊到這裡吧。🙏


丁陳林


自己加工刀具,一般不會用到退火和正火,而多用淬火和回火。

退火:加熱到通紅並保溫足夠時間後,然後在控制降溫速度的加熱爐中緩慢降溫,這是退火。一般刀具加工作坊根本做不到的。

正火:加熱到通紅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中自然冷卻。這一般加工作坊可以做到。多是在加工刀具前對鋼材進行處理,使其軟化而利於加工處理,防止加工中斷裂、崩缺。一般刀具加工完後刀柄部分要進行局部正火處理,防止斷裂。

淬火:加熱到橘紅(不是純紅,而是橘紅橙色),然後將工件(這裡是刀具)迅速放入水或油或冰水或冷油(有時可在水或油中添加一些物質來改善表面特性),讓刀具迅速冷卻。這一般刀具加工作坊都能做到,而且從古至今一直都在使用。淬火以後,鋼材變硬,刀具淬火以後容易出鋒口,從而鋒利,另一方面硬化以後刀具出鋒後耐用一些,不會磨刀後不久就變鈍;而且淬火後刀具多易出現崩缺而不會出現卷邊。刀具加工淬火有時候不是對刀具整體淬火,而只是對刀口部分進行局部淬火;有的刀匠甚至只在刀鋒部分鑲嵌一條可淬硬性的鋼片,而刀具本體部分採用其他鋼材,這樣刀具鋒口可以淬火變硬而出鋒,而刀體部分不會淬火變硬而有足夠韌性。

回火:淬火以後,刀具變硬發脆,容易崩缺或斷裂,這時候就需要回火處理,在不降低或略微降低硬度的情況下,消除刀具的“脆性”,使刀具在使用中不易折斷或崩斷。將刀具加熱到暗紅色(稍稍有點發紅,將紅未紅的樣子,也有不加熱到暗紅進行回火的,如放入熱的礦物油中煮一段時間),保溫一段時間,然後程控降溫或空冷。刀具加工作坊一般是採用加熱後空冷的回火方式,不過本人推薦用熱的礦物油煮的方法比較方便操作且易於控制溫度。整體淬火後的刀具,若不對刀柄部位進行正火處理可用回火代替。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看似容易,實際操作起來挺複雜,且不易控制,沒有一點技術是做不好的。


鷗洋10


下面由中國智能機械雲來回答:淬火、退火、正火樓上的有兩位回答了。在此說一下過程。

在武俠小說或電視劇裡,常常看到鐵匠鋪鐺鐺鐺敲打著鐵砧上的鐵,一次小錘一次大錘打造一款絕世寶劍,尤其是在寶刀淬火的那一刻,嗞啦一聲,看著都激動。

傳統的打鐵手工工藝,現在人很少去用了,但是很多熱衷於打造一把好刀的男人,如何弄懂由鋼鐵打造成一把刀的過程。下面我們來聊一下這個過程。

首先你必須要有最好的工具和制刀材料才行,這樣才能保證,你能有最大發揮空間將制刀材料打造成一把好刀。

熔爐、鐵砧、錘子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們來看看著名刀匠伯特•福斯特在他鍛刀的工程中都用了哪些工具。一個重大250磅的鐵砧,各種各樣的錘子,像較大的法式錘重達4磅多,較小的也約3磅,這在鍛造過程中修形調邊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這兩樣還要有能夾住炙熱鋼的鉗子,各式各樣的都要有,像V形鉗子、冒鉗等,滿足你安全取出熔爐,夾住高溫鋼。

當然對於現在先機的工業來說,你為了不費力,也可以用空氣錘和水壓機等節省自己在鍛造過程中的力氣,因為打鐵確實是一個苦力活,傷了身體也不划算。

工具材料準備好,就是加熱金屬熔鍛成鋼條,將熔鍛好的鋼條,邊加熱邊捶打,打致成刀的基本形狀。

然後將刀整個反覆加熱到500到800度之後,用各種錘子修整外形多次至外形達到要求,在此過程中也要反覆將成形的刀放到涼水(成為淬火,也叫蘸火)。

最後打造出自己滿意後,將打好的刀在燃燒的木炭中加熱至通紅後馬上放入冷水中降溫至常溫。再加熱到燙手,然後自然冷卻。

最後就是通過其他工藝,對刀進行精細加工,像用銼等工具進行打磨。

當然還有一些制刀工藝比較特殊,一般密不可傳,像在淬火過程中的涼水放些其他材料,提升刀的硬度和韌性。

基本工序完成,就是一把好刀誕生。

如果感覺回答有道理,請點擊關注我哦!


智能機械雲


簡單的說,利用簡單的工具自己做熱處理,先預備一塊磁鐵,將鐵板燒紅用磁鐵去試,當感覺鐵板沒有磁性磁鐵不吸了,這時候就達到了金屬相變的溫度了,就是退火了,把他放置空氣中自然冷卻後就是正火狀態了,如果在相變溫度時放入油中迅速降溫,就是淬火了,然後再放入加熱爐低溫回火就行了,這就成了有硬度的鋼板了。這只是簡單的說明一下這幾個詞的意思,具體不同鋼材的溫度和熱處理的工藝區別很大不能一概而論。


就是管不著


我之前在我的文章裡發佈過,金屬材料熱處理中的“四把火”,你可以參考看看對你是否有幫助。

熱處理是一種常見的金屬材料加工工藝,目的是在不破壞金屬材料形狀的前提之下,通過改變材料表面化學成分或內部顯微結構,從而提升材料某些方面的性能。顧名思義,熱處理是以溫度控制為手段的,工藝流程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和冷卻三個環節。早在公元前六世紀,鋼鐵冶煉技術被人類發明並得到普遍推廣。那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簡單的熱處理工藝,以增加鋼鐵材料的硬度。隨著相關科學理論的不斷完善,近年來,這種金屬材料加工工藝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其中最常用的手段被稱為“四把火”。

熱處理工藝中的“四把火”,這是四種不同處理方法的總稱,依次分別是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因為都帶一個“火”字,所以合稱“四把火”。這“四把火”都與金屬材料加熱後的冷卻處理有關,但因為冷卻的方法和媒介不同而有所區別。

退火

當金屬加熱到適宜溫度以後,先保溫達到足夠的時間,保溫時間的長短是根據材料性質和工件的形狀、尺寸來決定的,然後再進行緩慢冷卻,這種方法稱為退火。經過退火處理的金屬材料,硬度降低,切削加工性得到改善,殘餘應力被消除,在加工過程中不容易發生變形或出現裂紋。

正火

正火,又稱常化,其過程與退火類似,只是冷卻時需將工件放置在空氣中,或對其進行噴水、噴霧、吹風等手段輔助冷卻。對金屬材料進行正火處理,也可以起到去除內應力和改善切削工藝的效果,只是得到的材料硬度更大、組織更細。退火和正火通常都作為改善材料性能的預備熱處理,但對一些要求不太高的材料,正火也可以作為最終熱處理而使用。

淬火

將工件加熱保溫,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1化以後,藉助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作為介質,對金屬進行快速冷卻處理的工藝稱為淬火。淬火可以大大提高工件硬度,尤其是表面淬火技術,因工件氧化和脫碳量較少,常被應用在機床主軸和齒輪的加工製造當中。但經過淬火後的金屬材料通常脆性也會增加,需要及時進行下一步回火工序。

回火

回火是將淬火後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範圍以內的某一合適溫度,然後放置在高於室溫而低於650℃的環境內長時間保溫,最後進行冷卻。這一工序可以有效降低鋼件脆性,提高其延性和韌性。回火與淬火經常配合使用,淬火後的工件如果進行高溫回火工藝,整個過程統稱為調質處理;如果在略高於室溫的環境下進行回火,則把整個過程統稱為時效處理。

複雜熱處理

除簡單的“四把火”外,熱處理工藝還經常與其他工藝結合使用,形成更復雜的熱處理工藝,以達到更好的加工效果。如在對材料進行熱處理的流程中,加入了壓力加工形變這道工序,這樣的結合可以很好地增強工件強度和韌性,這種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如把熱處理過程置於負壓氣氛或真空環境中進行,將有效避免工件發生氧化、脫碳等現象,處理出來的工件表面光潔,性能也有所提升,這種處理方法稱為真空熱處理。如在加熱過程中,使用不同介質給工件表層摻入碳、氮、硼等元素,以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這種方式稱為化學熱處理。


科技智能製造


刀刃淬火,要看火侯,七幾年我跟高平姓袁的師傅,打了二年鐵,沒學到什麼精華,但見師傅打鋤,鍘刀,鐮刀,切菜刀,都要夾鋼,就是把鐵開個縫,鋼夾在中間,然後燒紅鍛打在一起,等形打好後出刃,刃安淬火,是關鍵,刃燒紅冷卻到微紅,用溫水,四十度左右漫漫放入水中,冷水淬太硬,沒有忍性,水太熱太軟,不好用,大刃東西如刀劍,見師傅用油淬火聽說更好,見用過機油,食用油都可,不知對你沒有用,說了.一大通,


鮑合法


這個問題我本回答一下,首先你要清楚淬火的各個溫度間斷的火候顏色,比如350一一450度為暗紅色,500度一一60O度之間的顏色為桔紅色,650度一一750度為桔黃色,750度一850度為桔白色,850度以上為白色。45井鋼淬火不能超過55度HRc超過了就會廢掉如發生裂紋,淬火一度控制在750度到800度之間,用水淬快進快出三次即可。高錳鋼如汽車弓字板也可以叫65錳淬火時在800度之間用油淬即可。T8一一T10Cr12或14都可以用油淬溫度控制在750一一800度之間,千萬別高了超過850度就淬廢了,主要是發生裂紋或斷裂為主這幾和材料淬出火來硬度都能達到65度HRC。可以砍斷鐵釘,6·5mm的盤條不會傷刀刃。謝謝欣賞如有錯誤或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互相學習再見。


自遊人一一吳偉偉一一1363085...


對於〈自己加工刀具如何淬火、退火、正火〉等問題,我來簡單說幾句,根據老鐵匠傳統刀具工藝流程,首先省去繁雜的工件工藝理論不說,首先看你是採用什麼材質的材料煅造,一,一般刀具都有采用(1)純硬質鋼板、(2)刀具用複合鋼板、(3)低碳鋼鑿縫楔入高碳鋼條熔合而成,現在不管你是採用什麼材質鋼板做,首先把它整理成形挫磨鋒利,二,淬火準備工作:(1)備好炭火配好風機,(2)冷水或冷油以可浸泡刀具為度,一般情況下用水肯變形,水的穩定性不夠好,變形後如果沒有一定技術是很難調整的,油的穩定性比較好,容易調整,(3)細件有稜鐵條,長度適合用手拿來使用,三,淬火的時候,如果是硬質鋼做的(比如彈簧鋼,複合鋼)燒到暗紅色即可但要均勻,如果是低碳(軟質)鋼就燒紅一點但不要轉白,馬上把它浸泡到冷水或冷油裡,待冷卻後拿出來,把刀刃兩側鐵皮括去亮出白色刀刃為度,再拿有稜鐵條橫放在刀刃上,與刀平面保持45度角左右,用力斜壓推刀刃,如果崩口就需回火,如果捲刃就表示淬火時燒得不夠紅,如果不崩口又不捲刃,並且使用有稜鐵條用力拉刨,如是能夠刨得去鐵而不崩不卷,削鐵如泥那就大功告成了。


林海青松24105996170


做刀具首先對材質是有要求的,成品刀刃要有一定的硬度,不能過低和過高,過低捲刃,過高蹦刃,碳素工具鋼如T10A就能很好的材料,通過淬火可獲得較實用性的刀具,易生鏽但價格便宜,銼刀多采用此材質。合金鋼如彈簧鋼65錳做刀具相當不錯,再就是大馬鋼做出的更是漂亮和鋒利,瑞粉更是漂亮但價格不菲,我玩這麼多年都沒捨得買。加工好的刀條或買的刀條,為了便於加工如挫磨打孔等需要退火,一般加熱後保溫一段時間緩慢冷卻,把加工硬化處理掉便於加工,刀具加工完需淬火處理得到主要刀刃有一定的的硬度,過程簡單的說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在水或油裡極速冷卻,好的工匠多是根據自己的經驗。


濟南老夥計


首先要知道你所用的金屬材質。舉個栗子,彈簧鋼(高碳鋼)淬火一般加熱到800度,放入廢機油冷卻,也有750度入水冷卻;而軸承鋼則加熱至850度,在空氣裡自然冷卻就可以達到足夠的硬度,淬油就會斷掉。現代冶金工藝如此複雜,各種各樣的合金都有不同的熱處理方式。(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是一門學科,這本書的內容含量堪比一個學年的高中物理,並不是你提個問題,我給個答案這麼簡單。比較容易的方法是,你知道了自己所用的鋼材,然後百度一下這種鋼材的熱處理,就能準確掌握這個知識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