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大規模活塞式戰機的國家還能不能打敗小規模的噴氣式戰機的國家?

信息素2


既然一個現代國家有能力列裝大規模的活塞式戰鬥機,那為什麼不把這筆錢省下來去研發或購買噴氣式戰鬥機呢?另外現代戰爭中噴氣式戰鬥機對於活塞式發動機是形成碾壓態勢的。這就好像一名拳王闖進了幼兒園,即便幼兒園裡一個班的孩子特別勇敢全上,赤手空拳的他們也絕對會被拳王挨個撂倒。

首先活塞式發動機速度慢,最快的也只有700千米/小時,而現在的噴氣式戰鬥機,哪怕是第二代噴氣式戰鬥機,那也能實現音速,也就是1224千米/小時。

其次活塞式發動機的空空戰鬥武器為機炮,然而任何噴氣式戰鬥機的空空戰鬥武器基本上都是導彈。導彈能打多遠距離,機炮能打多遠距離,這就不用多說什麼了。

再有活塞式戰鬥機由於機頭部分要安裝發動機和螺旋槳,所以自身根本就不會配備雷達。相反噴氣式戰鬥機的機頭部分基本上都安裝有雷達,也就是說活塞式戰鬥機還不知道敵人在哪的情況下,噴氣式戰鬥機就已經發射了導彈。這就好比將兩個人關進漆黑且沒有一丁點亮光的倉庫裡,一個人摸著黑舉著拳頭找敵人,而另一個人頭戴夜視儀手握大砍刀等破綻。

綜上所述:為什麼現在軍事體系內會淘汰活塞式戰鬥機呢?並不是因為它自身不夠好,而是有了更好的東西將其取代。大家都在使用噴氣式戰鬥機,就你非得犟必須活塞式戰鬥機,那在別人眼中你就是一塊任人宰割的大肥肉。即便你家裝備的活塞式戰鬥機多的跟鬧蝗災似的,大不了其它國家聯合起來給你打趴下分了就完了,八國聯軍的例子又不是沒有過。


九品侍衛


現在的螺旋槳式樣戰機也就是這種了

這是巴西的A-29 Super Tucano(超級巨嘴鳥)。

但是這家戰機採用的並不是活塞式引擎而是渦槳發動機。

這型號的飛機其實挺有特色。也是一個現代戰機的“小典範”。可以攜帶空空導彈。

當然了,是那種不併需要雷達制導的紅外線引導近距離空空導彈。


這種飛機如果設伏去攻擊現代的戰鬥機還是可以將之擊落的。只不過條件苛刻。

為什麼現在還有螺旋槳飛機呢?同時有沒有螺旋槳飛機擊落噴氣式飛機的擊落呢?


先說第一個問題:

A-29 Super Tucano很小,空重只有3.2噸,但是這家飛有1300公里的航程,比起大型的噴氣式戰機一點不遜色。同時這架飛機的失速速度只有148公里/時,可以以極慢的速度飛越要打擊的區域,扔個炸彈,發射個空對地導彈什麼的都是特別好的一個作戰平臺。

為什麼要生產這種奇葩的戰機呢?主要是巴西大部分國土面積是熱帶雨林,在這種環境下,為了更好的觀察和打擊地面目標最好用的武器其實就是低速戰機了。但無奈現在的噴氣式飛機飛的都太快,不得已巴西才搞出這麼一個玩意。


但這個型號的飛機其實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在對複雜地形下的目標進行打擊的時候就特別得心應手了,所以現在世界上有包括美國在內的18個國家都下了訂單。


第二個問題,活塞式戰鬥機到底打下來過噴氣式飛機嗎?


答案:打下來過,而且還不少。


最早的擊落記錄是由P47D開創的,1944年8月28日,P-47D

攻擊了毫無防備的M2-262飛行員。

當時這架Me-262正在減速準備降落。


後來則有一批改裝後的野馬和颶風戰鬥機加入了獵殺M2-262的戰鬥中。

這些野馬戰機採用了現在改裝車的技術,在發動機上加入了氮氣裝置,發現Me-262後啟動氮氣在短時間內可以追趕上Me-262的速度。

即便如此,德國在1944年8月投入Me-262後 ,一共只損失了不到40架Me-262,但在Me-262投入使用到最終德國投降的時間段內,Me-262一共取得了509次戰果。在最大戰損比的戰鬥中創造出了1:50的擊墜記錄。


所以說,即便是二戰的噴氣式戰鬥機的技術相對於活塞式戰鬥機來說也是跨代的感覺了。題主所說的“現代戰爭大規模活塞式戰機的國家還能不能打敗小規模的噴氣式戰機的國家?”估計很難成立。


軍武數據庫


活塞戰噴氣,噴氣機既便數量不多,仍然仍然會打敗數量較多的活塞式。F-22“猛禽”與P-51“野馬”,一個號稱五代機的王者,一個是活塞式的代表作,它們掐起來,結果會怎樣?無論空中還是對陸攻擊,結果不言自明,P-51沒有任何機會。

再來呈上圖一張,三代以上啥型號都有,瞧一眼當代噴氣戰鬥機的恐怖,即可知道,不是一架對付N架活塞式飛機的問題,而是三代以上飛機,如何贏得漂亮,有更高的作戰效率,比如可先打掉指揮機關與機場,老活塞式飛機,即不能起飛和降落,就是勉強升空幾架,也會被毫不客氣而乾淨徹底被打掉,贏從何來呢?

噴氣式正在於技術的進步,並不斷向前發展,時至今日,莫說老活塞難以招架,就是第二代戰鬥機,也完全失去升空機會。結局自然一邊倒,Kill掉沒商量。發展至第五代,連個影都叫你看不到,對陣正像屠殺一樣,如刀切菜,難道還有什麼懸念嗎?

以多勝少,只是想像中的畫面,要在戰爭輸贏,不只在裝備,更在於觀念的沉舊,才變得非常可怕。不能與時俱進,只幻想中人定勝天,臆想所謂戰術,不敗而何!殊不知,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唯有超前的思維,才會拉動裝備技術的提升,而裝備的改變才可能應付自如,產生更為波瀾壯闊的戰爭畫面。

玩穿越,音譯狂,只能使人的思想僵硬,以致不可理喻,那是非常危險的唄。


魂舞大漠


除非有噴氣式戰機的一方飛行員自己無腦送才有這個可能吧。

比如他們蠢到把速度拉低到和活塞式戰機一個水平,然後玩狗鬥,還是用機炮對決,才有可能被玩人海戰術的活塞式戰機擊敗。因為尺寸和重量較小的關係,活塞式戰機的的盤旋半徑比現在的噴氣機更小,所以低亞音速段上沒準是優秀的活塞式戰機更強。比如設計時就是為狗鬥而生的F-16,在0.7馬赫下盤旋半徑也有650米,而優秀螺旋槳式戰機的最小盤旋半徑才100多米,所以要按活塞式戰鬥機的規則玩的話,噴氣機是不佔優勢的。

F-16(內圈)和F-4(外圈)盤旋半徑對比。噴氣機由於和活塞式戰機重量的差異,盤旋半徑要大得多

但噴氣式戰機完全沒必要落入這種作戰模式中,只要利用本身的速度優勢就能吊打活塞戰機。對於三代以上的噴氣式戰機來講,只是灑灑水的0.8~0.9的高亞音速段,已經是活塞式戰機拼了老命也摸不到的速度了,更要命的是噴氣機還能在這個速度檔拉出9個G的過載,簡直無情。

實際上,二戰期間服役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德國的Me.262對比活塞式戰鬥機僅僅是速度快(而且快的有限),敏捷性並沒有優勢,因此後來被美國的P-51野馬利用專門設計的戰術剋制。但噴氣式戰鬥機在戰後發展的速度非常快,戰後的第一代戰機米格-15、F-86等戰鬥機已經和活塞式戰鬥機徹底拉開檔次,最大速度,爬升率,升限指標上已經完全不在一個級別。這使得活塞式戰鬥機擊落噴氣式戰鬥機的戰例成了熱點新聞一樣的存在。

因為是初代噴氣機,設計經驗不夠豐富,Me262僅有速度優勢,敏捷性和P-51等螺旋槳飛機比起來反而遜色了不少

駕駛拉-11擊落美軍F-86佩刀的我國飛行員王天保

駕駛P-51擊落米格-15的John Yingling少校,在韓戰期間活塞式飛機擊落噴氣機屬於大新聞


隨著能飛到2倍音速的二代戰鬥機和紅外格鬥導彈的出現,活塞式戰鬥機面對噴氣機已經徹底沒有勝算,更不要說後來的三代機、四代機和五代機了。總之噴氣機打活塞式戰鬥機有太多種方法,比如爬升到活塞式戰鬥機爬不到的地方,然後俯衝加速,打出一波導彈,或者機炮獵殺都行,一擊脫離,再爬升,再俯衝。。。或者覺得麻煩的話直接用跨音速的速度衝上去一頓胖揍就行。再覺得麻煩就直接超視距格鬥,帶滿主動彈,甚至半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隔著幾十公里上百公里的距離打出去。。。反正想輸比想贏都難,活塞式戰機的數量優勢完全沒用。

噴氣式戰機和活塞式戰機群打,就跟雄獅衝進鬣狗群裡咬死鬣狗一樣,數量完全沒用


紙上的宣仔


活塞式戰鬥機不是沒有可能擊落噴氣式戰鬥機,但是擊落是有前提條件的,比如兩者性能差別不是特別巨大,或者噴氣式戰鬥機相當倒黴自己撞槍頭等人擊落。

航空史上在活塞式過渡到噴氣時代,出現過相當多擊落案例,不過由於剛剛進入噴氣時代研製的戰機性能並不多活塞式有代差。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噴氣戰鬥機性能可能在飛行速度方面有一定優勢,但是機載武器還是以機槍或機炮為準,兩者沒有多大區別。

比如二戰末期德國He162“火蜥蜴”噴氣式戰鬥機,最大時速904公里/小時,是二戰中速度最快的噴氣式戰鬥機(還配套了原始款彈射座椅)。出場機會不多,不過在迎戰盟軍“暴風”戰鬥機時也有過被擊落情況。

而作為性能更成熟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按德軍的估計對付盟軍戰機應該是1比3的戰損比。而在投入使用後確實取得相當自豪的戰績,該型戰鬥機共取得擊落約509架敵機,自損100架的成績,不過這個100架損失同樣預示了螺旋槳式戰機有能力擊落跨時代產品。

回到現代戰爭,目前在役的螺旋槳式戰機基本都是平叛、打擊走私或教練型,除裝備機炮、火箭彈外確實還可以帶近距空彈。不過和現代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相比,不論是速度還是性能都有著天囊之別,現代噴氣式戰鬥機可以在很遠距離發現敵機,可以在活塞式戰機沒有發現之前直接以視距外空彈擊落。如果飛行員不是作死要抵近讓活塞式戰機射擊的話,基本上是一邊倒的作戰效果。


河東三叔


好無厘頭的問題?現代戰爭怎麼可能還有以活塞螺旋槳戰機為主力裝備的國家,別的技術都發展了,差這一項麼?這個設定太荒誕實在是無法假設………


薺菜糰子


一切皆有可能!主要看戰術戰略了。


天行者愛生活kkk


活塞式肯定打不過噴氣式,代差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