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為何只是重創歐陽鋒,而不是除掉他以防後患呢?

己莫V


《射鵰》中的歐陽鋒是個武痴,為人也非常狠毒,好在有王重陽等人能夠剋制歐陽鋒,才讓歐陽鋒不敢到中原武林挑釁。然而,天妒英才,王重陽舊疾復發,命不久矣,而他死前最怕的就是歐陽鋒重返中原,搶奪《九陰真經》禍亂武林,因此王重陽在臨死前做了一件大事。

眾所周知,王重陽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後,先是詐死,把歐陽鋒騙到自己的假葬禮上,並且用一陽指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讓歐陽鋒重傷多年不敢踏足中原武林。那麼,王重陽在打敗歐陽鋒後為何不殺了他?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王重陽力不從心。我們都知道王重陽雖說成為五絕之首,但是他也僅僅是強了一點點,而且當時的王重陽已經舊疾纏身,他才會用偷襲的方法擊敗歐陽鋒。王重陽結合了一燈大師的一陽指才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

歐陽鋒一時大意被擊敗,然而能成為五絕自然也絕非等閒之輩。加上王重陽已經力不從心,倘若出手擊殺歐陽鋒,那麼必定遭到歐陽鋒拼死一搏,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王重陽覺得暗算不光彩。王重陽是正派的代表,無論在什麼時候,他都堅持正義以及以理服人。當時王重陽也是被迫無奈偷襲打敗歐陽鋒,因為打敗歐陽鋒已經足夠,況且暗算他已經是很不光彩的一件事情,王重陽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再對歐陽鋒下殺手,所以就放過他了。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王重陽想給歐陽鋒改過自新的機會。正如第二點所說,王重陽是個正義的人,所以往往不會對壞人趕盡殺絕,一般會放他們一條生路。王重陽重傷歐陽鋒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留他一命,想要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一點非常大氣。


王銘葦


當時的重陽真人已經是強弩之末,全靠一口真氣撐著,他能把歐陽鋒驚走已經是他臨終之前努力做到的最大限度。


“五絕”之中,王重陽雖然是公認的武功第一,但是,他和其餘四位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也許就是毫釐之間。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像NBA中超級巨星和巨星之間的差別——巔峰時期的麥迪,科比和艾佛森的水平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科比只是稍微高一點點。

我們不知道第一次華山論劍採取的是何種比賽機制,但從周伯通的口述中我們瞭解到:比賽進行是異常艱難,有理論有實踐,共耗時七天七夜,最後王重陽奪得冠軍。如果把這場論劍看成拳擊比賽的話,這可以看做,王重陽不是靠KO對手獲勝,而是通過點數的微弱優勢取勝的。

也就是說,即使在他的巔峰時期,他在單獨面對另外“四絕”中的任何一個對手時,都沒有絕對碾壓性的實力。


更何況,西毒的“蛤蟆功”異常陰狠毒辣,王重陽為了增加在自己假死後他來搶奪經書時能夠一擊必中的把握,還特意打著文化交流的幌子去大理找段皇爺學會了一陽指,足見他對歐陽鋒的重視。

歐陽鋒也由於想到真經即刻到手,按捺不住心頭地狂喜有些粗疏大意,他萬萬沒有想到王重陽會死而復生,瞬間著了對手的道,倉皇而逃。

其實雙方當時面臨的情況屬於是秫秸稈打狼——兩頭都害怕。王重陽既沒有“追窮寇”的能力而置對方於死地,歐陽鋒也不敢再起不軌之心,只得當做吃個啞巴虧,回到白駝山好好休養生息,以圖東山再起。而王重陽如“死諸葛驚走活仲達”的這一招也成為了一段人們津津樂道的武林佳話。


田獲三狐


很明顯,臨終前的王重陽已然不能除去歐陽鋒。

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擊敗另外四大高手奪魁,獨得《九陰真經》,公認為天下第一。

王重陽雖然擊敗四人,但是王重陽深知個人都是潛力無限。畢竟此次論劍,王重陽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獲勝也是必然。

“天時”是當時高手王重陽一枝獨秀,少林寺處於低谷期,沒有高手在江湖出現。另外的四絕都是年齡尚輕,武功並未大成,所以王重陽武功修為明顯高出眾人。

“地利”是王重陽在終南山修道,東邪在桃花島,西毒在西域白駝山,南帝在大理,北丐在中原,而論劍之地在華山,離終南山最近。王重陽基本上可以以逸待勞,佔據地利。

“人和”是王重陽創立全真教,收了“全真七子”,在江湖的影響力極大。而其餘幾人並未成什麼氣候,可見,王重陽在江湖上的威望也是最大。

故而,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奪得頭魁也是必然,他的修為要比另外四人更為高深。



第一次華山論劍,雖然王重陽武功勝過其餘幾人,但是他很明顯看到四位高手的潛力。

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必將是天下最為剛猛的掌力,黃藥師的“彈指神通”不可小覷,段皇爺的“一陽指”高深莫測,而歐陽鋒的“蛤蟆功”更是威力奇大。

巔峰時期,王重陽武功自然蓋過眾人,但是第一次華山論劍以後,形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重陽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

王重陽這才感知到自己的大限將至,武功的威力必然大打折扣。可是,他也知道歐陽鋒對《九陰真經》的覬覦之心相當明顯,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搶奪真經。

王重陽深知,一旦自己過世,《九陰真經》必然被歐陽鋒搶走,因為他可以為了爭奪真經不惜放下武學高手的身份,死皮賴臉的去搶奪。而諾大重陽宮雖然弟子不少,但是真正的高手只有兩個,就是王重陽和周伯通,而“全真七子”完全派不上用場,周伯通也不低歐陽鋒,也就是全真派只有一個人能夠擊敗歐陽鋒,那就是王重陽。

可是,此時的王重陽內心知道,如果硬戰,自己現在心有餘而力不足,不一定能夠勝過歐陽鋒。只能智取,不可硬來。



於是,王重陽就使了一計:利用“假死”讓歐陽鋒現身,然後一舉擊敗他。

果不其然,歐陽鋒見到王重陽入棺,就趕忙開搶,正在他勢在必得之時,王重陽“死而復生”,用“一陽指”一舉破了他的“蛤蟆功”。

其實,歐陽鋒並非不能夠接住這一招,只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王重陽會“死而復生”,一下子將其嚇懵了,這才讓王重陽一舉擊敗自己。

所以,這一戰王重陽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更多的是取巧,而非真正的實力表現,如果真正對決,歐陽鋒不至於一招被擊敗。

但是,王重陽將其擊敗以後,就真的功力耗盡,因為他是集中自己僅有的功力對歐陽鋒全力一擊。這一擊雖然擊敗歐陽鋒,但是他自己也因功力耗盡而謝逝。

於是,重陽宮大亂,都忙著王重陽的後事,也無暇顧及受傷的歐陽鋒。所以,歐陽鋒趁此機會趕緊逃離重陽宮,再也不敢輕易上重陽宮。

歐陽鋒離開重陽宮以後,第一時間回到白駝山,全力修煉,恢復功力,二十年不敢來到中原。

由此可見,王重陽臨終擊敗歐陽鋒是靠“使詐”,完全不是真實實力。此時他也沒有實力將歐陽鋒除去。當然,此時如果王重陽狠下心讓周伯通去除掉歐陽鋒,那麼歐陽鋒就肯定逃離不了。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197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金庸武俠小說中,王重陽和張三丰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教,張三丰開創影響深遠的武當一派,兩人胸襟博大,深通道家之學,其人生境界遠非一般武林高手所能比。



張翠山沉吟半響,道:“武功只是小道,他老人家所學遠不止武功,唉,博大精深,不知從何說起。”—《倚天屠龍記》。

張三丰武功出神入化,武功對他來說只是小道。同樣王重陽先學文,後學武,舉兵抗金,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學武成為一代絕頂高手,不是王重陽的終極人生追求。

天下人學武是為了成為天下第一,成為武林至尊。因此《九陰真經》的出現,武林中便掀起了血雨腥風,無數英雄豪傑因此而喪命。

黃藥師“騙”《九陰真經》,結果妻子慘死。梅超風陳玄風“偷”《九陰真經》,結果是孤苦伶仃,性命不保。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而瘋瘋癲癲。



王重陽胸襟博大,為人忠厚,有一副救世濟民的胸懷,他之所以參加華山論劍,奪得天下第一,擁有了《九陰真經》,其目的是為了拯救武林人士,而不是為了個人私心。


丘處機繼承了王重陽濟世救民的思想,不遠萬里去見成吉思汗,勸他少殺人。

丘處機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成吉思汗道:“何者為善?”丘處機道:“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成吉思汗默然。—《射鵰英雄傳》。

救世濟民思想在武俠世界裡的反應就是武林人士和平相處,江湖風平浪靜。

江湖上人人覬覦《九陰真經》,歐陽鋒也是如此,在王重陽死後(詐死),他武力搶奪《九陰真經》。

王重陽的全真教本是道教流派,道家思想認為,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一切現象和本質之間,存在著無條件的統一,即是“齊”,實際也就是超越二元對立。

歐陽鋒搶奪《九陰真經》,固然不是好人,但也非大奸大惡,無惡不作之徒。



王重陽超越善惡二元對立去看歐陽鋒,他希望歐陽鋒能夠改邪歸正,而不是除掉他!

因此說,人生境界更高的王重陽懷著救世濟民的胸懷,用超越善惡對立觀念去看歐陽鋒,給他於懲戒,希望他改邪歸正,而不是直接除掉他。


我是一個小書蟲


王重陽只能重創歐陽鋒,卻不能殺了他?

這是個偽命題——用周伯通後來總結一論華山的話說,如果是現在,根本不需要比試七天七夜,我師哥一天就搞定了天下第一的名號了。

王重陽後來去大理又學了一陽指,要剿滅西毒其實已經不難了。

跟武功無關。武功在金庸小說裡更多隻是幌子和包裝,真正的解釋是: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王重陽為何要專門去拜訪段皇爺,互相交換武功,也只是為了死後有人可以剋制歐陽鋒,不是為了消滅對手。

那麼,王重陽或者說射鵰小說,為何要留下歐陽鋒這個心頭大患?

原因有三:

首先,這個不合五行之道的智慧安排——

王重陽不是不能殺掉歐陽鋒,而是五行之道更需要平衡:歐陽鋒如果彼時掛掉,西毒這一脈就徹底斷了。五絕格局剛剛形成,如此等於五行之道缺了一行,你說還行不行?整個江湖的平衡就打破了。難道你指望歐陽克之流迅速撐起白駝山麼?歐陽鋒的真正傳人,要到神鵰俠侶時期才能出現,對,那就是楊過,西狂。此時的歐陽鋒自然可以退場了。

所以,射鵰時期,洪七公可以暫時功夫全失,畢竟沒有生命危險,將來還可以恢復;南帝可以出家隱居,畢竟還能干預江湖大事影響江湖未來格局走向,比如救治黃蓉之重傷、指點郭靖;東邪是早就隱居了,但弟子,就是兩個棄徒照樣搞得江湖風生水起。兩個棄徒,憑藉對九陰真經的生吞活剝,就可以令全真第二代掌教馬鈺忌憚。

這都是一種平衡。

武林界、江湖,和自然界一樣,都需要一種生態平衡。你也可以說是實力平衡。格局平衡。

只剋制歐陽鋒,不剿滅西毒,這就是創教祖師王重陽的大智慧。

否則天下第一的全真教還有什麼動力和危機感?直接睡大覺得了。

這五絕中,最早可以掛掉的,非但不是歐陽鋒,且反倒只能是王重陽。

因為王重陽不但是天下第一;且彼時他的傳人也最厲害——第二代中,全真七子團隊實力最雄厚,他們七個布天罡北斗甚至可以和四絕抗衡;何況還有個瘋瘋癲癲的武學天才師弟老頑童,後來精通左右互搏,從而超越四絕,成長為真正的天下第一高手。

所以王重陽如果不先走一步,整個江湖就窒息了:大家都碰到了天花板了,還怎麼提升?

就像2014年世界盃,在21世紀前後3度殺入決賽兩次奪冠的巴西隊,被德國隊7:1血洗,這是好事——彼時巴西隊已是五星巴西,不能你一騎絕塵吧?大家還要不要玩了?所以到2018巴西還是沒戲,換成法國二度折桂,到現在也形成了世界盃的五絕格局:美洲隊兩支巴西阿根廷;歐洲隊三支,德國意大利法國。根基深厚的西班牙近十年異軍突起,有點像周伯通豁然貫通的趕腳;至於荷蘭隊這個無冕之王,則可以向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看齊(大家都有點兒飄)。葡萄牙已摸到了歐洲盃,世界盃將來可期,如同二論華山時成長起來的靖哥哥。

這,就是足球江湖的一種平衡。

同理。王重陽一走,九陰真經歸屬又要重新洗牌,江湖才重新煥發了生機,相繼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才有了郭靖楊康的命運迥異,才有了靖蓉相遇。這就是平衡。

江湖的平衡之美。

其二,射鵰整個故事的架構,也需要保持平衡:

試想五絕中,真正的反面人物只有歐陽鋒一個。黃藥師可謂亦正亦邪,對小說的推動力有限。當西毒好容易出場後,靈智上人那些小流氓立馬黯然失色:

一旦沒有西毒這個大反派推動,很多故事情節無法開展,開展了也是索然無味——

洪七公歐陽鋒海上大戰,我當初也是想著洪七公一舉滅掉這個老毒物多好多大快人心!長大了才知道這個想法過於幼稚——所以你看,最終是前者中了暗算,結果大家流落明霞島繼續暗戰,好不好看?

還有歐陽鋒和周伯通打賭,我也想老頑童贏啊。結果呢?西毒成功地海上連環毒殺鯊魚群,逼得周伯通跳海,你說精不精彩?

其三,白駝山一脈,也有傳承的價值。

不是隻有降龍十八掌,落英神劍掌和全真正宗功夫可以傳世。白駝山也是武林絕學,也有其存在的價值。關鍵你看誰學誰用?歐陽克來繼承和楊過來繼承是不是就大不一樣?寸鐵殺人,也可以救人。

歐陽鋒的長期存在,自有其價值:

讓我們看到了江湖大平衡,五行大邏輯,還有作者的大智慧。



石水微瀾


原因是多方面的。


1.王重陽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勉強吊著一口氣,專等歐陽鋒,一個將死之人,功力還能發揮出多少?一擊廢了歐陽鋒的蛤蟆功就不錯了。


有人說王重陽可以拿把劍,得了吧,在金庸小說裡,武功練到王重陽這個地步,一掌或者一指,有斷石分金的威力,拿不拿劍區別不大,梅超風那種水平的,掌力都能震碎人的五臟六腑,何況是王重陽。


2.歐陽鋒武功高強,王重陽惜才,再者歐陽鋒無重大劣跡


華山論劍的時候,王重陽和四絕之間,進行了七天七夜的比鬥,才分出勝負。可見王重陽的武功,也就是比歐陽鋒稍高一籌。


王重陽武功高深莫測,無敵的人,往往很寂寞,因為鮮有人人能與他相互切磋交流武學之道。而四絕,略遜王重陽,但每個人的武功都有其獨到之妙,日後潛力無限。


像歐陽鋒這樣的武學奇才,幾十年難得一遇,作為前輩,王重陽也頗有愛惜之意,不忍加害。洪七公不也一樣嗎,在海上,他可以任由歐陽鋒葬身,但是還是因為佩服其武功,出手相救。


王重陽雖然知道歐陽鋒心術不正。但是歐陽鋒在江湖上,並無明顯劣跡。殺他,沒有藉口,師出無名。而且歐陽鋒很精明,王重陽在的時候,他不敢造次。


3.王重陽晚年潛心修道,慈悲為懷


王重陽奪得九陰真經之前,已然是天下第一。他奪這本武林奇書,並不是為了私慾,而是為了天下蒼生不再相互戕害,減少殺戮。


因此,他不準門下弟子修煉九陰真經。而且他也討厭丘處機,覺得丘處機爭強好勝,沉迷武學有違道家清靜無為之道。在王重陽看來,武學只是末節,修道,濟世才是全真教門人的本分。


無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大道,王重陽都不會殺歐陽鋒。以德報怨,慈悲為懷,讓王重陽和歐陽鋒,裘千仞這樣的人區別開來。


西堤君


王重陽是個有修養,慈悲為懷的道士,歐陽鋒只是來搶九陰真經,沒做太過分的事,殺他作甚。再說王重陽那個時候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有的朋友就不解了,王重陽知道歐陽鋒心術不正,完全可以在身強力壯的時候就除了他。確實,王重陽能做到。但他沒理由這麼做。

你總不能因為懷疑一個人要做什麼事,就去殺他,制裁他,人家都沒做呢,那樣的行為稱不上俠義,反而是霸道,無恥小人的行徑。

歐陽鋒也很識趣,他知道自己不是王重陽的對手,一直規規矩矩的,不敢有什麼不軌的行為。王重陽仙逝頭幾天他倒是一直在重陽宮周圍轉悠來著,無非是窺視王重陽死了沒有,然後他好動手搶真經。可是人家畢竟沒行動,知道了你也沒有辦法,而且這時候王重陽身體已經不行了,正經打肯定幾十招被歐陽鋒滅了,讓師弟周伯通和徒弟去更是送人頭,還暴露重陽宮外強中乾的情況。

退一步說,道士們去驅趕歐陽鋒,人家可以說自己是來遊玩的,終南山又不是重陽宮的私人財產,也可以說是來看望王重陽的,你王重陽一代宗師,不能不講理欺負後輩吧。反正貿然動手不合適,反而讓心懷不軌的歐陽鋒有了正當藉口,成了受害者。

王重陽對歐陽鋒這個後生有惺惺相惜之意。

華山論劍的時候,王重陽雖然力壓四絕,但沒強出太多,四絕的功夫各有獨到之妙,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歐陽鋒雖然心術不正,但不失為一個難得一見武學奇才,武功練到登峰造極不容易。把他殺了未免太可惜。

當初在海上,洪七公只需要不作為就能讓歐陽鋒命喪當場,他沒有這麼做無非也是看中歐陽鋒這個對手,他也不屑於乘人之危。

王重陽不殺歐陽鋒正是境界高的體現,他小懲大誡,希望歐陽鋒能改過自新,可惜歐陽鋒執著的很,終於被自己的貪慾搞得瘋瘋癲癲,自食其果。


嵩山派左盟主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好!我認為王重陽之所以只是重創歐陽鋒,而不是除掉他以絕後患,主要原因有三個:其一,“五絕”中的“中神通”王重陽比其他四人也只是略勝一籌,王重陽的武功比歐陽鋒並沒有絕對的優勢,要想殺掉歐陽鋒絕非易事;其二,王重陽和歐陽鋒同為“五絕”中的人物,王重陽有什麼資格或者說有什麼理由殺死歐陽鋒?其三,歐陽鋒極其聰明機警,王重陽根本沒有能夠一出手就殺死歐陽鋒的能力和機會,能夠重創歐陽鋒都已經是王重陽處心積慮才達到的最佳結果了。

其一,“五絕”中的“中神通”王重陽比其他四人也只是略勝一籌,王重陽的武功比歐陽鋒並沒有絕對的優勢,要想殺掉歐陽鋒絕非易事。

第一次華山論劍,經過了七日七夜的比拼,才誕生了“五絕”,這五個人之中,東邪、西毒、南帝和北丐四人的武功不相上下,難分勝負;中神通王重陽的武功比他們四人略勝一籌。

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四人拜服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很有可能是指王重陽的武功修為,也就是說武功理論上比他們更高深一籌而已,如果真的論實戰,王重陽即便是比歐陽鋒更有一點優勢,那也至少得幾千招以後,才能比出輸贏。這麼細微的差距,王重陽要想殺死歐陽鋒談何容易!

其二,王重陽和歐陽鋒同為“五絕”中的人物,王重陽有什麼資格或者說有什麼理由殺死歐陽鋒?

王重陽和歐陽鋒都是“五絕”中的人物,大家的身份和地位都相差無幾,王重陽雖然被大家尊為武功天下第一的人,但他並沒有權力對任何人生殺予奪,更何況是對同為“五絕”之一的歐陽鋒。這些絕頂高手們,除了洪七公一生為人慷慨正義,沒有錯殺一人之外,其餘人,包括王重陽都或多或少傷害過無辜。所以,王重陽也沒有資格評判歐陽鋒的為人處世,沒有資格指責歐陽鋒的“毒”,也就沒有資格和理由殺死歐陽鋒。歐陽鋒雖然為非作歹,但王重陽也的確是拿他沒辦法,對待歐陽鋒又不能用法律去制裁他,也不能用俗世禮教約束他。王重陽能做的,只能是想盡辦法,千萬別讓歐陽鋒把《九陰真經》給搶去了。

其三,歐陽鋒極其聰明機警,王重陽根本沒有能夠一出手就殺死歐陽鋒的能力和機會,能夠重創歐陽鋒都已經是王重陽處心積慮才達到的最佳結果了。

熟悉《射鵰英雄傳》的讀者都知道,“西毒”歐陽鋒的聰明機變、老謀深算幾乎一點兒都不比“東邪”黃藥師遜色。黃藥師特別好面子,往往有些事情礙於面子做不出來。而歐陽鋒就沒有這些顧慮了,他不但聰明機警,而且非常無恥,只要能夠達到目的,沒有他做不出來的事情,沒有他不敢使用的手段,這樣的人的確是太可怕了!歐陽鋒為了搶奪和得到《九陰真經》,使出了多少下三濫的手段,做了多少沒臉沒皮的事情。王重陽在世的時候,歐陽鋒比兔子還警覺,絕對不會送貨上門,把自己送給王重陽去打一頓,歐陽鋒深知“避其鋒芒”的韜略。歐陽鋒並沒有遠遠地躲開王重陽,卻是潛伏在重陽宮附近。所以當晚聽說王重陽謝世了,他立刻跳出來,要搶奪《九陰真經》,這才中了王重陽的算計,被王重陽拼盡全力一招廢掉了修煉多年的蛤蟆功,這樣的結果,對王重陽來說,已經是最完美的了,怎麼還能奢望殺死歐陽鋒呢?


喬鞅


這個問題好

首先,很多人受電視劇影響,認為王重陽武功高出其他四絕甚多。這是不對的,第一次華山論劍五絕大戰了七日七夜才分出勝負,五人可算在伯仲之間,若是單打獨鬥,重陽真人也不能速勝其他四絕,而且還是當時王重陽歲數較高,多出了二十年的功力的情況下。所以雖然王重陽武功可能比歐陽鋒高一點點,但是要殺他還是比較還是比較困難的,參考周伯通對裘千仞。

另外,很多人知道一陽指是蛤蟆功的剋星,但是很少人知道一陽指原來是中神通的絕學,先天功是南帝的武功(參見連載版),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歐陽鋒獨獨忌憚王重陽,三聯版後才把兩人的功夫互換,金庸為此頗廢了好多文字。

重陽真人詐死後一擊即中,更多的是歐陽鋒震驚之下,疏於防範,可以說西毒是被原本武功比他就高的中神通偷襲了。若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對陣,以王重陽當時的身體狀態,未必能全勝。




本物小僧鳩摩智


王重陽在重創歐陽鋒之前,已經舊疾復發,他深知除了自己,其餘三絕對歐陽鋒沒有絕對優勢。為了在身死之後能有人剋制歐陽鋒,他帶著師弟周伯通到大理拜訪段智興,並以先天功交換段智興的一陽指。

自從王重陽得到《九陰真經》後,歐陽鋒一直虎視眈眈,等他一死,全真派就會面臨重大危機,全真派上下根本無人能抵擋歐陽鋒。於是,王重陽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後,想出了一個保全全真派的辦法,就是假裝病死,引歐陽鋒來搶奪《九陰真經》。歐陽鋒果然中計,來到全真派搶書,王重陽突然從棺材裡躍出,以一陽指破掉歐陽鋒的蛤蟆功,使歐陽鋒退回西域,暫時不敢再踏足中原。王重陽也在此之後逝世。

王重陽重創歐陽鋒的時候,已是強弩之末,要是光明正大地較量,實非歐陽鋒對手,只能裝死暗算。只要破掉歐陽鋒的蛤蟆功,即使歐陽鋒不逃走,也斷然不是全真七子的對手。王重陽在舊疾未復發前要殺歐陽鋒也絕非易事,雖然他武功較高,但兩人相差不遠,歐陽鋒深知自己打不過,肯定會逃跑。歐陽鋒躲著王重陽,就能保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