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啦!說說你家會怎麼過呢?蒸饅頭了嗎?

鄉約十堰


二十三,過小年。

早上吃餃子,中午祭祖擺供品,晚上祭灶。

煮好的餃子,奶奶一碗三個,一碗三個,先供了天神地神門神灶神。再將餃子湯水撒在地,唸叨:爹呀娘啊,老祖宗,各路神靈,唸叨到的、唸叨不到的都來家吃餃子。然後,才輪到全家人圍坐一起吃餃子。

二十三,糖瓜沾。

晚上祭灶。爺爺給灶王爺供奉芝麻糖,早就在走街串巷搖波浪鼓的小販那裡買好的糖,齊嶄嶄一捆,上面沾了白芝麻、黑芝麻,酥、甜,就是粘牙。糖溶化開了,“甜”了、“封”了灶王爺的嘴。一把火送灶王爺上天去。灶王爺或許順個人情: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我們小時候,就眼巴巴等灶王爺吃剩的糖呢。

中午擺供,大人不讓小孩伸手,也不準多嘴。只能看。

家族宗譜從中堂房脊掛起,一直垂至八仙供桌。供品要擺囫圇個的雞鴨魚和掛著紅棗的大饅頭,還有囫圇個的豬頭。供桌中間是香爐,蠟座擺在供桌兩邊。二十三祭祀,要放鞭炮,我們這些孩子便有了用武之地。同時點亮蠟燭,香火不斷。

爺爺從此坐在躺椅裡,一直守著陪著視先。等同族兒孫們前來燒香磕頭。

——小時候的美好經歷,今天已變成遙遠的祝福了,祝父輩祖輩們給我們留下的還沒忘淨的點滴記憶。

——剛剛接到另一個城市裡兒子的電話:

“爸媽,今天小年,別忘了吃餃子。”

吃了。

二十三,只剩下一個“吃餃子”了。


王明昭作品


今天就是臘月二十三,小年了。又該烙祭灶餅,送老灶爺上天。去言好事!

我這裡的祭灶餅,都是發麵烙餅。餡隨口味,可以任意添加。通常都有,糖包、菜包、肉包,還有原味的。昨天我就發好面。單等今天下午烙餅了。

臘八祭灶年下快到,兒時扒過年、盼過年時,唸的童謠。彷彿還在耳邊縈繞,轉眼人已到中年。時光飛逝,多少感慨上頭。



向日葵668


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稱祭灶日,不過好多年沒沒貼財神爺的畫了,我會在心裡祈禱的。

這天起了個大早,收拾房子,打掃衛生,還沒打掃完呢。又忙著包餃子,在我們這裡今天包餃子,預示著團團圓圓,吉祥如意。

我包著餃子,外孫們跟我要了一塊麵,也學著大人的樣子說包餃子,我順便告訴倆年幼的外孫,今天是小年,你們又長大了一歲,都快成大孩子了,要好好聽話,他們高興的的點點頭。

我問五歲的外孫:“還有幾天就過年了,你願意過年不”?外孫爽快的回答:“我願意過年,過年就可以回奶奶家嘍,在奶奶家放鞭炮,噼裡啪啦, 噼裡啪啦,可好玩了”…………。


海藍藍HLL


從過小年這天開始我就開始忙活了,主要是為迎接大年三十。我還做了計劃,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我做了牛軋糖,為了應糖瓜粘這老話。今天二十四(掃房子),一會兒就大搞衛生。明天二十五磨豆腐,這我不會,回頭去買兩張豆腐皮,做豆腐卷。二十六燉大肉,我就該燉豬蹄肘子了。二十七把面發,這讓我改成我做年糕了。二十八蒸饅頭貼花花,貼我家的春聯福字。準備工作每天做點兒,二十九就看看有什麼沒想到的都補上,等待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了。頭一次我把兒時的歌謠找出來這樣準備年前工作,感覺很有意思,而且有計劃了,做什麼都井井有條,不覺得過年太忙了一大堆活。


幸福的美食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過小年啦!你是怎麼過過的?有沒有吃餃子?有沒有做各種好看的饅頭啊?

今天雖然是小年,我早上七點就起來了,因為我閨女要練舞蹈,起來做早飯吃完飯帶著她去大劇院排練去,八點半到大劇院兒子不跟我去在家裡待,我帶著閨女在舞蹈排練的地方呆到12點半才出去。

中間我老公打電話給我讓我去買兩箱酒和兩條煙,我出去以後帶著我閨女去給她買一件她練舞蹈需要穿的衣服買些零食,又去市場我老鄉哪裡買酒和煙去了,這些買完都一點過了,想起來我家裡的兒子該餓了,我又匆忙忙的買一包掛麵回家煮麵條吃[捂臉][捂臉]。

老師又通知下午還得來大劇院彩排過一遍,時間定在下午兩點半到地方,我到家我兒子還在屋裡看電視,我開始燒水煮麵條主吃飯,吃完飯又一點多了,開始趕著去排練的地方,一看車子快沒有油了,我趕緊打電話問我老公,他告訴還能再跑幾個來回[捂臉][捂臉]。

到地方差不多到時間了,我小跑著和孩子進來的,做到凳子上我感覺我好累想睡覺了,下午要五點半才能排練完,我和我兒子就這在這裡等我閨女。

這就是我的小年一天的安排。






農村彩虹在西北


今年我們從西安到成都兒子家過年,今天是小年兒子要上班。老伴昨天晚上發了點面,今早四,五點鐘就起來做燒餅做了些糖燒餅,北方人講究做糖餅是給灶王爺上天當乾糧,圖吉利給灶_王爺說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過去過小年街上賣灶糖,有的地方叫糖瓜這也是種年俗吧!過去過了小年就算進了年了所以小年過後每天都很重視。——今天早上兒子上班老伴讓兒子帶了好多餅子送給同事,因為平時他的同事都愛吃老伴做的餅子。老伴也很樂意做給他們吃。希望大家小年吉祥。


秦豫合弦


老家山西的,主食以麵食為主,尤其春節主要是饅頭,家家春節前都會蒸夠整個正月吃的,現在有好多家庭會少蒸一些保留習俗,其他的到超市購買,小時候沒有超市,也沒有賣饅頭的,都是自家蒸,老家習俗去別人家拜年要帶上一個大饅頭(以前糧食不夠吃留下的習俗),春節前家裡一蒸基本都是兩天的時間,第一天發麵,第二天整一天。春節天氣冷都裝在袋子裡放在空置的屋子裡,一般家庭春節期間都會剩好多,正月底家家戶戶又開始把剩餘饅頭切片曬乾。





少東家隨行記1


我們家一般是先進行大掃除,裡裡外外全部來一遍,我媽有潔癖,哪兒哪兒都得洗啊擦啊。

然後就是包餃子,做涼菜。我們家一直有兩道涼菜是每年必做的,呼啦蓮菜和白菜。糖醋味加辣味,配著熱乎乎的餃子,特別可口。還有凍子肉,也就是有的地方叫皮凍,豬皮做的,拌上汁兒,滑溜溜裡還帶著嚼勁兒,不說了,流口水了


暖暖的暖寶兒


好遺憾 2020的小年我沒有回家過 還在上班中 不用想 我們內蒙古赤峰人的小年 中午肯定包餃子 畢竟是個小年嘛 還要放點鞭炮 蒸饅頭還有點早 還得過幾天 我媽會蒸饅頭 包子 糖三角 炸麻花 炸點麵食 這樣才有過年的氛圍


董曉小


小年夜,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叫祀灶日,主要活動是祭灶王,意義新一年紅紅火火。但是過小年在我眼裡是年的開始,也是團團圓圓的開始。外出打拼的家人們開始返回家裡的,在外求學的學子們也放假歸家,一家人為了一頓豐富的的小年夜飯忙碌,小孩的玩鬧聲,大人的交談聲,為這個平常只有老人留守的家增添了許多的人氣。我們家是位於廣西一個小縣城的,許多的成人外出打工,孩子年紀小小的就外出學習,只有放假或者過年才有時間回家,所以我們那邊都是老人在家比較多,外出求學的時候,記得每次過年準備放假了都是靠近小年了,或者正好是小年這天放假回家,所以每年臨近小年總是特別的期待,回家看到外公外婆開心的笑容總是特別的滿足(我們家的小孩都是外公外婆帶大的,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在外公家過年)。殺雞宰鴨,做扣肉,祭祖先……最後一家人聚一起和和美美的吃一頓團圓飯,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