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在減產問題上又現分歧 油價後市還面臨哪些風險?

就在人們期待歐佩克能夠進一步深化減產,拯救油價時,結果卻讓人有些失望。隨著疫情的發展,歐佩克後續能否就減產達成一致?除了疫情的影響外,油市又還有哪些被忽略的風險?

01事件梳理

歐佩克及其盟友在維也納展開了三天的密集討論,結果卻不如人意,緊急部長級會談的日期沒能定下來,三天的討論最後僅僅告訴市場參與者:專家建議進一步減產60萬桶/日,直到6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這60萬桶還僅僅只是建議,要想真正執行需歐佩克+各成員國的石油部長同意方可生效。這次會議沒有討論出一個具體的結果,主要又是因為俄羅斯跟其他成員國存在分歧。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俄羅斯尚未準備好宣佈在歐佩克+針對疫情行動上的立場,他認為現在討論歐佩克+的任何決定都為時尚早,還需要再觀察觀察。他在週五表示,。

02精選分析

歐佩克能否就減產達成一致全看俄羅斯

昨天歐佩克會議的結果應該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過去幾次,每當歐佩克討論減產協議的時候,俄羅斯總是充當“絆腳石”的角色。

不過,考慮到供應的下滑,減產或許真的沒有那麼迫切。雖然這次疫情對需求預期的衝擊很大,但在需求預期大幅下滑的同時,產量也在大幅下降。歐佩克石油產量也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沙特超額履行減產承諾。

歐佩克減產協議的執行情況

數據顯示,1月歐佩克13個成員國原油總產量為2835萬桶/日,環比大幅減少64萬桶/日。目前歐佩克總體減產執行率為133%,數字上較去年12月158%的執行率有所下降,但實為2020年一季度減產配額加大所致。

除伊朗、利比亞和委內瑞拉外,參與減產的10個成員國新的減產配額為117萬桶/日。歐佩克基本如實兌現了減產承諾,1月伊拉克原油出口量從上月的342.8萬桶/日降至330.6萬桶/日。不參加減產的委內瑞拉1月原油和精煉油出口量為95.2萬桶/日,環比下降13.5%。

沙特和俄羅斯各有各的如意算盤

俄羅斯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它在減產方面“扭扭捏捏”的主要原因是不想因為減產失去過多的市場份額。此前,Again Capital合夥人約翰·基爾達夫(John Kilduff)就表示,

俄羅斯不會貿然同意減產,冒險失去更多的市場份額。

而對於沙特來說,相比於損失市場份額,它顯然更關心油價。55美元/桶的國際油價已經低於沙特所能接受的下限,而實現財政預算平衡則需要高達80美元/桶左右。

俄羅斯遲早會妥協?

業內專業人士認為,儘管俄羅斯拒絕其他歐佩克成員國提出的每日額外減產60萬桶的提議,但許多觀察人士表示相信歐佩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達成協議。

Price Futures表示,俄羅斯只是在歐佩克減產問題上裝模作樣,而沙特肯定希望減產到位,以保持沙特阿美股價穩定。而且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俄羅斯雖然一開始不願意減產,但最後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協。

此外,油價正跌至許多產油國需要支撐預算的水平以下。當油價跌破50美元/桶時,甚至對從一開始就反對減產的俄羅斯石油業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此,如果油價進一步下挫,俄羅斯也或許將不得不屈服。

疫情陰霾之下,油市還暗藏哪些風險?

目前來看,油價主要受到疫情的影響,WTI原油1月跌近16%,2月油價仍在繼續下跌。除了關注疫情的發展外,原油投資者也需要留意其他方面的風險。

風險一:美國煉油廠迎來春季檢修

油市當前處於季節性弱勢階段。煉廠進入春季檢修階段,市場進入累庫階段。年初以來,受春檢影響,煉廠CDU檢修量開始不斷上升,而煉廠開工率出現明顯下滑,原油加工需求減少,庫存開始累積。

截止2020年1月24日當週,美國煉油廠開工率87.2%,比前一週下降3.3個百分點;美國煉廠加工總量平均每天1592.4萬桶,比前一週減少93.3萬桶。煉廠檢修的影響已經在本週的API和EIA原油庫存數據上有所體現。本週公佈的這兩大庫存數據均遠超預期。投資者將密切關注煉油廠的利用率。煉廠檢修及原油庫存的累積將持續至一季度末。

風險二:利比亞可能停止所有產油活動

截至2月5日,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表示,封鎖導致利比亞石油產量降至18.7337萬桶/日。由於利比亞的油港已經連續第三週關閉,該國的石油產量已經降至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由於利比亞武裝力量“國民軍”領導人哈夫塔爾對該國油田及管道的封鎖,利比亞原油產量從此前的120萬桶/日左右大幅下降。

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表示,由於內戰使該國最重要的石油產業處於危險境地,利比亞可能在幾天內接近停止所有產油活動。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總裁薩納拉表示,利比亞原油產量可能在數日內跌至7.2萬桶/日。

如何看後續油價走勢?

其實,歐佩克就算進一步減產60萬桶/日,能不能讓油價上漲還很難說,此前大多數人的預期是減產80-100萬桶/日。油價對這一消息的積極反應比較短暫,這表明市場參與者認為這一措施不足以平衡市場。

疫情影響下,回報率高達38%的原油交易策略失效了

對於原油投資者來說,2019年末至2020年初的秋冬兩季原本似乎是容易賺錢的時候,但現在不虧錢就不錯了。

過去幾年裡,交易員們經常通過賣出即將到期的原油期貨合約,並將得到的收益再投資於價格較低的遠期合約,他們通過這種操作賺取了非常豐厚的利潤。近些年來,交易所交易基金和趨勢跟蹤基金都在大量使用這種策略。

以上是利用“現貨溢價”盈利的一個典型例子,“現貨溢價”是指期貨到期日臨近時近期價格高於遠期價格的現象。2019年,布油期貨的投資者通過這一策略獲取了高達38%的回報率。

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週一,本月到期的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價低於3月到期的合約價格,這是近一年來的首次。也就是說,上面所說的策略失效了。今年以來,布油期貨價格下跌了16%,僅稍好於現貨價格17%的跌幅。

油價看空情緒強烈

儘管油價在過去一個月重挫了近16%,但原油交易者依然保持著較強的看空情緒。CFTC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當週,紐約原油淨空倉增加了58806手合約,空頭倉位增加了4783手合約,增幅達到2017年8月以來最大。

基金看空原油的情緒也在增強。在過去幾周,基金不斷增持歐美原油期貨上的空頭頭寸,這導致非商業持倉淨頭寸在過去三週不斷下降,扭轉了去年四季度連續增長的勢頭。與此同時。基金多空比持續回落,在避險情緒以及需求季節性弱勢的影響下,後市基金仍將維持看空氛圍。

道明證券分析師表示,歐佩克最終可能會進一步減產50萬桶/日,但這不足以成為看漲油價的理由。就算歐佩克+最終採納了減產60萬桶/日的建議,加上利比亞和伊拉克的供應中斷的情況,可能足以阻止油價進一步暴跌,但由於需求前景非常不樂觀,油價很難出現大漲。除非歐佩克減產100萬桶/日。

本文源自金十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