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家產有多少?

威史


杜月笙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就是一個猶如帝王一般的存在,可以說杜月笙的影響力,在整個上海都是無人可及!

杜月笙名為杜鏞,月笙是他的號,但是後來人們都開始以“杜月笙”三字來描述他。

同樣,“杜月笙”三個字也代表了一代傳奇,雖為“流氓大亨”卻受世人尊敬!

杜月笙是個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幼年父母雙亡,是由舅父跟繼母扶養長大。十四歲時拜入青幫!

青幫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幫會,清朝雍正年間創立,剛開始是漕運為生,後來海運興起,漕運沒落,於是青幫弟子開始進入上海,從事各種行業,是流行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組織。

相傳當時上海工人百分之八十都屬於秘密社團,青幫佔的比例最大!

杜月笙當時拜入的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幫派,後來進入青幫上海龍頭黃金榮公館!

杜月笙成名之前,上海界的第一大亨是黃金榮,賭場鴉片妓院等等,都有參與,影響力非常巨大!

背靠大樹好乘涼,杜月笙依靠黃金榮逐漸發達了起來。

杜月笙真正有影響力是在其成立了“三鑫公司”,壟斷了法租界的鴉片提運!

當時的社會,煙土生意是最賺錢的,比賭場妓院等都高出數倍的利潤,但凡有點勢力的人都想著去做鴉片生意。而這鴉片就被杜月笙掌握在了手裡!

這一點就可以想象得到他的財產之巨!

在他成立“三鑫公司”的那一年,出任了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同時兼任納稅華人會監察。

也就是說,此時的杜月笙,已經在黑白兩道都開吃,開始逐步培養自己的勢力,鋪造自己在黑白兩道的道路!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這是黎元洪的秘書長送給杜月笙的一副對聯,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可見其社會地位有多高。

而這三位代表的階層又是上流社會,因此可以看出,杜月笙的目標很明確,進入上層社會,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杜月笙雖然一直在積攢自己的勢力,也在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他畢竟是幫派出身,想要爬的更高,就得迎合當時的政府!

而這個機會就是在杜月笙跟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了中華共進會,利用流氓勢力,襲擊工人糾察隊,大肆屠殺共產黨跟工人群眾!罪孽深重!

此舉得到了蔣介石的大力支持跟讚揚,在南京政府成立後,任命杜月笙為“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以及“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大大的提升了他在國民政府中的聲望。

由於杜月笙在蔣介石那裡打開了道路,有了國民政府的支持,他在上海界更是順風順水,之後擔任“法租界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地位!

直到此時,杜月笙算是全面敲開了整個上海法租界的大門,創辦中匯銀行,開始涉足金融行業!

有了銀行,有了名聲,杜月笙開始慢慢的涉足更多的領域,工商、交通、文化、教育、新聞等各業他都有參與,可以說整個上海,基本都有他杜月笙的參與!

至此,大家應該對他的資產有個大概的瞭解了吧?

對於金錢,杜月笙有句名言:“每月存摺上多幾個零不算你有多少錢,花出去多少錢才算你有多少錢。”

傳聞僅杜月笙的杜公館,每年就需要200萬大洋的開銷!咳咳,相當於現在的十幾二十億人民幣!

至於杜月笙的那九輛汽車,沒有一輛是他自己買的,完全都是別人送給他,用來提升跟證明他的社會地位罷了!

杜月笙晚年比較悽慘,離開大陸的時候僅剩不到三十萬美金,最後鬱鬱寡歡,在香港離世!

杜月笙一生的是非功過很難具體評論,有人罵他有人誇他,一生堪稱是傳奇!


老家伊濱的


杜月笙,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人稱"上海皇帝",可見他的勢力之大,就連蔣介石也要讓他三分,和特務頭子戴笠交往甚密,也有人說他是流氓大亨,但是他一點不"流氓",講義氣,講規矩,尊重哪些有文化的知識分子,他名字的"笙"字,原先是"生",章士釗為他加個"竹子頭",表現的有文化氣息,杜月笙還為抗日出資出力,日本人多次拉擾他為之效力,但杜月笙決不當漢奸,而另一個真正的流氓大亨張嘯林卻淪為日本漢奸,可見杜月笙還是有民族氣節的。

杜月笙出生於貧窮家庭,為了生機,在水果店當學徒,因削的一手好梨,人稱"萊陽梨",當他發達後,還經常碰到有人在他背後喊,"萊陽梨"給點錢,杜月笙不僅不發火,還真分給他們一些錢,雖然他家財萬貫,但是,他也沒把錢看的太重,就算淪落到香港,山窮水盡的時候,一把火把借他錢的條子都燒了,那可是數目相當的一筆錢財,可見杜月笙的大氣,所以,他的名聲很好,收到很多人的尊敬,以至於現代人都說"那時流氓真英雄"。


君子蘭的風度


杜月笙的財產沒人能知道準確數字但是我們能從下面幾個方面判斷青幫大佬杜月笙巔峰時到底有多少財產?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第一點就是車。我們都知道車代表了一個男人的身份,他開什麼樣車我們就能大概判斷他有沒有錢,在當時杜月笙名下有9輛汽車,什麼概念?1902年上海灘一輛汽車都沒有,直到1912年整個大上海才1000多輛,其實杜月絕對可以多買幾輛只是沒必要,杜月笙的車牌是四個七,寓意是七上八下。杜月笙希望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

第二點就是看杜月笙的日常開銷。據知情人爆料,杜月笙的公館一年大約需要花銷兩百萬大洋,兩百萬大洋可以養活上海20000萬市民一年。還有人說杜月笙的財產相當於上海三個最大的銀行總和。

第三點,有專家估計說杜月笙的財產大概在六七億大洋左右,什麼意思,當時北京一套四合院才80大洋就可以買到,意思說杜月笙可以買到7500000套四合院,按照北京的房價,我不用算都知道那是個天價數字,當然了杜月笙也不會預知未來,不然現在中國首富就沒馬雲什麼事了。

其實杜月笙一生仗義疏財,每當有朋友上門借錢的時候,杜月笙總是慷慨解囊。在抗日時期更是捐了巨資。在杜月笙在臨死之前他把所有借據都燒燬,他告訴家人不希望他們到時候到處找人要債。從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看出杜月笙對錢是比較淡泊的。


鄭州左員外


上個世紀人均收入大概是每月10銀元,杜月笙名下有4套豪宅,每套每年的開銷在200萬,4套一年下來就是800萬。杜月笙發達後別人來找他借錢,都是來者不拒,打個欠條就可以了,有人曾欠了他500根金條,在杜月笙死後,他把所有的欠條燒掉了。民國時期的杜月笙在上海可以說是一位重要人物,當時上海的青幫不僅涉及黃賭毒,他們還與民國政府關係非常密切,杜月笙也是民國軍政要員府上的常客。杜月笙在當時的上海,光小轎車就有8、9輛,民國時期小轎車是稀缺貨,當時上海能開起小轎車,不是一方軍政大員便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而杜月笙便有8、9輛私人小轎車,並且他還有十幾個司機,光他的車牌號都要幾十兩黃金才能買來。而當時的大上海,一個普通家庭一年才能花費十兩黃金,更何況還要請十幾個司機,也就是說杜月笙光他的出行就夠養上百人家一年的花費了。


專注視頻剪輯


舊上海大亨杜月笙,巔峰時期的家產有多少?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杜月笙(1888~1951),出生於上海川沙高橋南杜家宅(今上海浦東新區),杜月笙他是舊上海青幫的大亨,被譽為“中國黑幫第一幫主”,有上海教父等稱號。他也是當時上海灘的一代梟雄,不管是在政界還是商界也都是呼風喚雨的人物,更是上海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和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那杜月笙在舊上海巔峰時的家產有多少呢?其實這個世人沒有辦法估計的,有多少家產根本用數字表達不出來,但據說當時他的財產相當於上海灘三個銀行的資產總和。

英雄不問出處,他自幼品行不端,14歲時跟上海16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但很快就被開除了。在1902年,杜月笙正式加入青幫,通過關係進入了上海青幫大佬黃金榮的公館,負責經營黃金榮在法租界的賭場生意。而且很快便得到了黃金榮的賞識,並且在上海開始嶄露頭角,在後來更是成為了上海灘青幫三大亨之一。

在1925年,杜月笙創辦了三鑫公司,壟斷了法租界內的鴉片生意,在後期以至於杜月笙基本上壟斷了上海灘所有的毒品生意。杜月笙在壟斷上海灘毒品生意時,也慢慢開始經營起妓院和賭場等生意,而這些一本萬利的產業更是讓杜月笙的資產開始膨脹。杜月笙在1929年還創辦了中匯銀行,開始涉足上海金融業,做的可以說是風生水起。在此期間,也成為了杜月笙最輝煌的時期,更是被人們稱為“上海皇帝”。

在30年代左右,他的資產也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據說當時的他擁有四大豪宅,其中杜家公館年用度就達到了200萬大洋,這僅僅是一個杜家公館的開支,當時的他可是擁有四座豪宅,年消費大家也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當時他還有九輛豪華汽車,在現在看來這並不令人驚歎。但是在那個年代,上海僅僅有1400輛汽車,當時他的車牌號也非常的霸氣是7777這也是別人贈送的。因為當時人們非常迷信七上八下,所以認為7是最好最幸運的數字。在當時四個連號的車牌,別人都是用黃金來購買,像3333這個車牌是當時上海灘大律師鄂森,用20多兩黃金所換來的。

當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杜月笙逃往香港,當事人估計他的資產損失不下7億大洋。在他去世之前,把別人借錢所打的欠條都用火給燒了,並且告誡他的後人不允許討債。聽說光是王新衡就欠了他500根金條,甚至這都算少。到頭來杜月笙也算是看淡了金錢,在晚年去世時,也只留下了11萬美金,在1951年病逝香港,但是要知道當年最發達的美國人均年收入也不過是1000多美元,由此可見一斑。

杜月笙時常講,人有最難吃的三碗麵:人面、場面、情面。他這也算是做到了吧!舊上海大亨杜月笙,巔峰時期的家產有多少?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福子說歷史


民國時候上海有三個流氓大亨,那就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

這三個人在上海灘呼風喚雨。

巔峰時期弟子有10萬之眾,這三個流氓頭子是時代的弄潮兒,當然他們的下場並不好,黃金榮去掃大街了,張嘯林做了漢奸被幹掉了,而杜月生一個人逃到了香港才苟活下來,最終在1951年去世。

杜月笙算是混的最好,下場也相對好一點的人,在巔峰時期他到底有多少錢呢?

杜月笙巔峰時期的財產,應該是一個天文數字,但也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是他死的時候他給後代留下了11萬美元,11萬美元在當時也是一個大數字了,要比現在的美元值錢很多,那麼可以推測他之前在上海的家產肯定是在香港時的幾十倍。

而且杜月笙甚至將別人借錢的借據都給銷燬掉了,也可以看出他當年也借了很多的錢出去,甚至不要讓他們子女去要債。

可見他也並不是特別重視錢的一個人。可以說在巔峰時期,他的家產在全中國來說是數一數二的,所以說他要把錢財這種事情看得很淡。


奇葩歷史大觀


杜月笙臨死前,只剩10萬現金,將別人欠他的幾十億鉅額外債統統燒掉,一筆勾銷。體現杜月笙的大方與大度。

杜月笙對家人說:“寫這些欠條的人都顛沛流離,生死不知,也是可憐人。我死後,這些欠我錢的人,想還的,看到我的子女過得不好,自然會幫襯一把,不想還的,你們要是拿著欠條去要,不僅要不來,還會惹上殺身之禍,這些欠條就是催命符”。

杜月笙一生信奉“存錢不如存交情”,在上海市只要有各界名人求到杜公館,杜月笙都是大把撒錢幫忙,滿清的遺老遺少、北洋的下野高官、隱居的軍閥、文人墨客、國民黨的政要都受過杜月笙的恩惠。所以杜月笙一直不看重金錢。

杜月笙心裡明白,杜家已經沒落,錢當然很重要,但命比錢還重要。況且,寫欠條的人不是厲害人物就是生死不知的可憐人,想還的人,看到我的子女過得不好,自然會幫襯一把,不想還的人,即使你拿著欠條去要也要不回來。不如一把火燒了,一來可以落個人情,有個好口碑;二來可以和他們劃清關係。

所以,杜月笙在臨死之前,將所有家人叫到身邊,千叮嚀萬囑咐,一律不允許其子孫不去要債,然後,才燒掉了所有的欠條。

杜月笙物質上沒有多少財富,臨死前只有區區十萬,但他的精神財產是富有的。

杜月笙一生的精神財富如下:

在做人上,他說:做人有三碗麵最難吃: 人面,場面,情面。

14歲時,杜月笙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經陳世昌介紹,進入黃金榮的黃公館打雜,在黃金榮妻子林桂生生病期間,他因盡心盡力服侍而獲林桂生賞識,推薦給黃金榮重用。

一般人飛黃騰達後,都特別忌諱早年落魄的歷史,有人提起就會憤怒不已,杜月笙是個例外。每次回故地,都有一幫乞丐圍著他,扯開嗓子大叫:“萊陽梨,給點錢!”杜月笙從不生氣,反而叫手下多給點。

顧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好兄弟,一直跟隨杜月笙打天下,有外人時,他對杜月笙畢恭畢敬,但私下裡,他卻總愛拿杜月笙打趣,拿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個。”杜月笙總是笑著接過去,從沒絲毫不快

有一次,杜月笙到軍閥範紹曾家做客,當時滿屋子的人,他一時手癢,拿起一個梨和水果刀,轉眼間就將一整隻梨皮呈螺旋形削下。有客人看得驚訝,讚歎說:“杜先生,你這削皮的本領真了不起啊。”

杜月笙淡淡一笑:“老兄,虧你還是外面跑的人,我是賣水果出身的,你竟然不知道?”

杜月笙說世上有三種人: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黃金榮與杜月笙基本沒發生過利益衝突,唯一一次是在黃金榮退休之後,黃的門徒陳培德犯了案子,被關進淞滬警備司令部。碰巧逮捕陳培德的是杜月笙的門生,這下黃金榮不高興了,一口咬定杜月笙故意掃他面子,怒氣衝衝地要召見他。

第一時間趕到黃家後,杜月笙見一堆人守在黃的身邊,可黃卻全然不理他,只自顧自地抽大煙。黃不說話,杜只能乖乖站在一旁一聲不吭。

等三筒大煙抽足,黃金榮總算開腔了:“我也老了,願打願殺隨你們的便。”杜月笙接過話:“您老有什麼吩咐儘管說,哪個敢違抗呢?”黃東拉西扯支吾了半晌,最後才高聲吼道:“陳培德犯了什麼錯?”

這一聲吼,把杜月笙吼愣了,陳培德是誰?這種發生在最底層的小事,哪裡值得他去關注?但他二話不說,馬上跑到門邊打電話,安排手下去息事撈人。雖然是被冤枉的,但整個過程,杜月笙一直和顏悅色,不曾皺過一絲眉頭。

杜月笙說: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國學大師章太炎晚年在蘇州講學,原本沒打算結識杜月笙,但他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侄子與人發生糾紛,他名聲雖大,但無權無勢,無能為力,只好拉下臉求杜月笙幫忙。

杜月笙沒啥文化,卻一向尊重和仰慕知識分子,他幫章太炎的侄子擺平了糾紛,事後又親自到蘇州拜訪章太炎,向他報告調解過程和結果,臨走時,杜月笙悄悄將一張兩千銀元的支票疊成方塊,壓在茶杯底下。

在送了一筆厚禮的同時,又顧全了大師的面子,杜月笙此舉讓章太炎感動不已,從此對杜另眼相看,他不但引經據典,將“杜月生”改名為“杜鏞”,號“月笙”,並親筆為其修訂家譜,將出身卑微的杜月笙變為名人之後。

1930年,法商水電公司員工罷工,法國駐上海領事請杜月笙出面調解,杜月笙說:“工人薪金每月要加5角,罷工期間的工資要照付。”法商公司答:“罷工期間工資可以照付,但薪金只能增加4角。”杜月笙說:“好,那就說定了。”

沒想到復工條約簽訂後,法商公司卻臨陣賴賬,只答應每月增加工資四角的條件,卻不肯支付兩千三百多工人罷工期間的工資,工人群情激憤,眼看復工就要流產,杜月笙說:“罷工期間的工資,法商公司不付的話,全部由我來付。”

為此,杜月笙足足支付了30萬大洋,但“杜先生”的口碑,也由此深入民間。

杜月笙做事刀切豆腐兩面光。

有一年,金融鉅子陳光甫的商儲銀行遭擠提,他向國民政府財政次長錢新之求助,錢新之讓他去找杜月笙,當晚陳光甫來到杜月笙府上,杜月笙對陳光甫只說了一句:“明早開門之前,商儲銀行見。”

次日上午,商儲門口來了一隊小汽車,為首的一輛牌號是“7777”。上海人人皆知這是杜月笙的車。杜月笙跨出車門,申報存款三百萬元。見杜先生來存錢,擠兌的客戶頃刻散去。杜月笙只亮了個相,一場金融災難便平息了。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終年63歲,身邊僅有11萬美元。臨終前遺產分配如下:每個太太拿1萬美元,兒子拿1萬美元,沒出嫁的女兒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其餘的欠條杜月笙一張一張全部燒掉,那都是錢!幾十億哪。

他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沒有希望了,可你們還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杜月笙五個太太照片,)


王松林


11萬美元



I美麗南方I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錢難以計算,不過,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上海三家最大銀行的存款加在一起,總額就約等於他的資產。


無錫房姐


杜月笙家產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杜月笙一生最大的財富是三碗麵:人面、情面、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