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酒後說出一句氣話,竟被寵妃殺死,為何最終不了了之?

東晉王朝從元帝司馬睿建國,到恭帝司馬德文滅亡,存國共270多年、經歷了11位皇帝。其中,孝武帝司馬曜是第9位皇帝,此人在位時終日沉迷酒色,尋歡作樂。

司馬曜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竟因為酒後說出一句氣話,就招來殺身之禍,而且是被自己最寵愛的妃子殺死。

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夜晚有長星出現在南方,光芒達數丈。司馬曜夜宴華林園,望見長星光焰,有些驚惶,因拿了手中杯酒,向空中祝禱道:“長星勸您一杯酒,從古到今,沒有萬年天子,何勞您長星出現呢?”此語純屬酒後夢話。

當時,連年旱災水澇,更加地震,人禍天災,民窮國困,可司馬曜對這些,仍不警覺,照舊沉迷酒色。

僕射王珣、太子少傅王雅都是司馬曜寵臣,所依靠的耳目。但他們對皇上只會順情說好話,從不敢有規勸之言,再加上張貴人終日陪伴蠱惑其心,使得司馬曜晝夜尋歡作樂,少問政事,是非不分,顛倒糊塗。

皇帝酒後說出一句氣話,竟被寵妃殺死,為何最終不了了之?

太元二十一年初秋季節,暑氣未消,司馬曜仍在清暑殿中和張貴人飲酒行樂,日夜流連,不僅近臣不得進見,就是宮內其他嬪妃,也如同遠在天邊,無從望幸。

每天向皇帝請安大禮,是嬪妃必須照辦的宮廷成例。可有時司馬曜醉臥不醒,甚至連日不起,嬪妃們不免懷疑司馬曜是不是有什麼疾病了,特意要去問安,以此獻獻殷勤、見見皇帝。

可是張貴人恃寵而驕、由驕而妒,一看到其他嬪妃,簡直忍受不了,竟把人家視為眼中釘,恨不得把她們都驅除,只剩她自己一人,獨佔君王,終身陪伴才幸福。

也有幾個爭風吃醋的嬪妃,有時對張貴人冷嘲熱諷,張貴人自然懷恨在心。

轉眼之間,已到秋末,司馬曜尚在清暑殿中,一天晚上與張貴人共飲,張貴人心情不快,勉強應付,虛意纏綿。

司馬曜喝了幾大杯,睜著兩隻醉眼,細端詳張貴人的臉,覺得她的花容,和以前有點異樣,便問道:“你的身子有什麼不舒服嗎?”

皇帝酒後說出一句氣話,竟被寵妃殺死,為何最終不了了之?

她回說:“沒有什麼不適的。”

司馬曜便給張貴人斟酒,勸她多飲幾杯。張貴人酒量本不大,更因心懷恨事,就越發不想飲,頭兩杯還是耐著性喝的,到三四杯,實在飲不下去了,就一再告饒:“我實在不能再喝啦。”

司馬曜不予理會,接連灌下好幾大杯,然後又斟了一大杯,舉起酒杯對著張貴人說:“你一定要陪朕乾了這一杯。”說著一飲而盡。

張貴人拗不過他,只好喝了一小口。

司馬曜這時動怒了,強令她全飲了,又令侍女給她斟滿,說她如有意違命,必須罰飲三杯。

張貴人到此時,實在忍耐不住了,便拿侍女出氣,斥責給斟的太滿,接著向司馬曜說:“陛下也應該少飲,若常醉酒不醒,又要加罪於賤妾了。”

司馬曜一聽,生氣地說:“朕要不加罪你,還有誰敢加罪於你,只是今天你要違令不飲,朕卻要定你個罪!”

皇帝酒後說出一句氣話,竟被寵妃殺死,為何最終不了了之?

張貴人也惱了,忽然站起來說;“我今天偏不飲,看陛下怎樣定罪於我?”

司馬曜也是真惱火了,便說出一句氣話:“你不必頂嘴,算一下你的年齡已經三十,也應該廢了!朕眼中有很多美人兒,都比你年輕美貌,難道一定要靠你麼?”

他說到最後一句,竟忽然眩暈,胃中容不下的酒餚一起湧出,對著張貴人噴過去,把張貴人的玉容美裳吐了個一塌糊塗!

侍女們急忙把司馬曜扶上床,服侍倒下。司馬曜頭一挨枕頭,就昏昏地睡實了。

張貴人一生從沒有受過這樣的待遇,這回突然遭到如此斥責和羞辱,頓時淚如雨下。一轉念,雙眉豎起,眼淚收住,已動殺機。

她命侍女收拾了殘餚,自己洗過臉,換了新衣。又躊躇了一會兒,下定主意,隨後召來心腹侍婢,附耳說了幾句。

侍婢全身顫抖,面有難色,張貴人見狀後,把心一橫,大怒道:“你若不照我的辦,就讓你死得好看!”

皇帝酒後說出一句氣話,竟被寵妃殺死,為何最終不了了之?

侍婢無奪,只好照張貴人的吩咐,來到皇帝的睡榻前,用被子緊緊矇住司馬曜的頭,又將很重的器物壓住他的身子,使他動彈不得。

可悲的司馬曜既無從呼吸,又動也不能動。過了一會兒,揭被一看,已是目瞪舌伸,一點氣都沒了。就這樣,用被子把皇上活活給悶死!

張貴人一時衝動,殺了司馬曜之後,自知是犯了大罪,心驚肉跳。苦思對策。她拿出皇帝所賜的金銀珠寶,買通宮中的人,又命人出報宮廷,說司馬曜酒後酣睡,夢中驚叫暴亡。

太子司馬德宗是個柔弱無能的人,對這件事根本無比分辨。會稽王司馬道子為了篡權,一直恨不得司馬曜早日死去,當接到兇訃後,倒是暗中喜慶,自然不去推究。

至於太后李氏、琅琊王司馬德文等人,都認定張貴人不敢殺皇帝,竟未作徹查。近臣王珣、王雅等人,都是順情說好話的好好先生,更不管與自己無關的隱私。

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竟使得這樁妃子殺皇帝的彌天大案不了了之,成為千古沉冤。至於張貴人的結局怎樣?《晉書》中沒有提到,現在已無從查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