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起充滿關愛的“鐵桶陣”

本報訊(記者沈孫暉 餘姚市委報道組謝敏軍 通訊員俞玲玲)“劉先生,吃過早飯了嗎?今天身體有沒有不舒服?”一大早,餘姚第四人民醫院的“醫務管家”俞麗華又來到海南村台州籍居家醫學觀察對象劉先生的家,知心姐姐般詢問他的日常起居,併為其測量體溫。

在餘姚,像俞麗華這樣的“管家”有1964人。他們中有鄉鎮以及村幹部、網格員、民警、協警、醫務人員等,每天衝在基層防控一線,為居家醫學觀察對象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

“餘姚組建了303個防控‘管家組’,貼心照料居家醫學觀察對象的生活起居,關心他們的所思所想,進一步夯實基層疫情防控的‘鐵桶陣’,從而‘清存量、控增量’,努力使疫情早日抵達拐點。”餘姚市委主要領導說。

2月1日,泗門鎮汝湖村的小許結束了14天的居家醫學觀察期。“重獲‘自由’的感覺真好!”他笑著向“管家組”連連道謝。小許是武漢在讀餘姚籍大學生,1月19日放假返家後便進入了居家醫學觀察期。“觀察期間,‘管家組’不但每天關注我的身體狀況,還給予親人般的關愛。”小許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有一天我想吃水果,在微信群裡@‘管家’後,他們立刻變身外賣小哥,為我送來。”

隔離不隔愛。對於居家醫學觀察對象,餘姚各“管家組”悉心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材,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並由專人送上門。同時,“管家組”配備代跑員,為居家醫學觀察對象提供灌液化氣、配藥、買水果等“增值”服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在關心居家醫學觀察對象身體狀況、生活起居的同時,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曲線”。小許剛居家醫學觀察時,有些不知所措,感覺鄉親們在用異樣的眼光看他。“要適應自己的‘新身份’,就像大學新生入學時一樣,我們需要放鬆心情,學習如何面對……”在心理“管家”及時疏導下,他很快告別了彷徨。

據瞭解,為做好特殊時期的心理防護工作,餘姚還開通了防疫心理輔導微信諮詢平臺和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並聯合該市多家網絡平臺進行推廣。“我們根據居家醫學觀察者的諮詢需求,在提供規範的心理輔導基礎上,主動進行定期回訪,給予他們更多幫助。”據該市心理救援協會負責人介紹,目前,餘姚相關平臺心理防護推廣閱讀量已有4萬餘人次,微信和熱線電話累計服務近50例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