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ov科研动态监测每日快报(2月6日)【中国科讯】

2019-nCov科研动态监测每日快报(2月6日)【中国科讯】

2019-nCov科研动态监测服务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组成生物安全情报团队,构建了2019-nCov科研动态监测平台,持续对国内外2019-nCov重要科研动态开展监测,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科研论文线索、摘译科研论文主要内容,按病毒溯源、流行预测、病毒检测和疾病诊断、药物研发、机理研究、政策法规等领域整理国内外重要机构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科研攻关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如您需要了解2019-nCov最新科研动态、下载2019-nCov科研快报、检索2019-nCov科研数据库,请访问我们以下服务。

✦ 2019-nCov科研动态监测平台:

http://stm.las.ac.cn/STMonitor/qbwnew/openhome.htm?serverId=172

✦ 2019-nCov科研快报下载:

http://stm.las.ac.cn/STMonitor/qbwnew/cyjb.htm?parentPageId=1580803621111&serverId=172

信息名称

同源性模型显示新型冠状病毒3CLpro蛋白酶与SARS病毒蛋白酶最密切相关

1时间:

2020年2月4日

2机构或团队: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3事件概要:

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hem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Homology Models of Coronavirus 3CLpro Protease”,对引起2019年末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肺炎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酶的同源性开展了研究。研究中通过快速释放分离出的病毒的基因组数据,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3CLpro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第一代同源性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整个病毒基因组与蝙蝠冠状病毒最密切相关,但其主要蛋白酶与SARS CoV蛋白酶最密切相关(96%的同源性)。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chemrxiv.org/articles/Homology_Models_of_Wuhan_Coronavirus_3CLpro_Protease/11637294

信息名称

同源性模型新型冠状病毒的木瓜样蛋白酶PLpro与蝙蝠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3事件概要: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于2020年2月5日在ChemRxiv在线发表题为“Homology Models of the Papain-Like Protease PLpro from Coronavirus 2019-nCoV”的文章。

2019年12月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的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2019-nCoV冠状病毒的迅速传播和严重性导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人员之前描述了来自2019-nCoV的主要3CL蛋白酶的第一个同源性模型,在这篇论文介绍其它病毒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PLpro模型。虽然2019-nCoV病毒基因组与蝙蝠冠状病毒最密切相关,但蝙蝠PLpro晶体结构迄今未知。武汉2019-nCoV PLpro与蝙蝠冠状病毒PLpro高度相关(97%相同),而与SARS 80%相同,与MERS 29%相同。该同源性模型是从SARS晶体结构模板制备的。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chemrxiv.org/articles/Homology_Models_of_the_Papain-Like_Protease_PLpro_from_Coronavirus_2019-nCoV/11799705

信息名称

根据公开报告中的确诊病例研究估计2019-nCoV潜伏期中位数为5.2天

1时间:

2020年2月4日

2机构或团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德国慕尼黑大学

3

事件概要:

MedRxiv预印版平台2月4日公开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的论文“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2019-nCoV from publicly reported confirmed cases: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该研究使用武汉以外其它地区的101例确诊病例数据来估计2019-nCoV的潜伏期。

2019年12月在中国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人类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对2019-nCoV主要流行病学特征的支持是有限的,包括潜伏期,而潜伏期对疾病的监视和控制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使用公开报告中的101例来自武汉以外38个省、地区和国家的确诊病例数据来估计2019-nCoV的潜伏期,这些数据具有可识别的暴露窗口期和已知的症状发作日期。

研究人员估计2019-nCoV的潜伏期中位数为5.2天(95%置信区间:4.4-6.0),而97.5%的人会在感染后的10.5天内(95%置信区间:7.3,15.3)出现症状。这些估算表明,在保守的假设下,每10000例中会有64例在经过14天的主动监测或隔离后会出现症状。这种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取决于潜在的感染风险和漏诊病例的影响。根据这些判断,此处提供的估计值可用于多种情况下的政策制定。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2.20020016v1

信息名称

截至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趋势

1时间:

2020年2月4日

2机构或团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事件概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0年2月4日通过SSRN在柳叶刀预印本在线发表题为“The Epidemic Dynam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s in China by 28 January”的文章,旨在探讨2019-nCoV引起的肺炎流行趋势。

该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探讨流行病学特征。利用空间制图描述探索地理特征。调查结果:1月28日之前确诊5981例2019-nCoV感染病例,包括132例致命病例,病死率为2.21%,仍有9239例可能的病例。从1月23日开始,增长率一直在上升,并于1月27日达到峰值。至1月24日,在邻近省(直辖市)中,重庆报道的病例最多。从1月25日至1月27日,河南报告的病例最多。1月28日,湖南报道的病例最多。在其他省份中,广东和浙江的确诊病例更多,增长率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该流行病处于大规模发病阶段,并对可能的病例进行严格筛查。尽管在中国病例数仍在增加,但在中国各地已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

*注,本文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29448

信息名称

湖北省2019-nCoV流行病预测及其与广东省SARS的比较

1时间:

2020年2月4日

2机构或团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事件概要:

SSRN预印版平台2月4日公开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表的论文“Epidemic Prediction of 2019-nCoV in Hubei Province and Comparison with SARS in Guangdong Province”,该研究以湖北省疫情为研究对象建立传染病SEIQDR模型,根据现有数据确定参数以预测累计确诊病例数量的变化趋势。

自从武汉市出现首例新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以来,新冠状病毒在中国迅速传播,湖北省的疫情最为严重。截至2月2日24:00,湖北省累计确诊病例数达11177例。本文以湖北省疫情为研究对象建立传染病SEIQDR模型。根据现有数据确定参数以预测累计确诊病例数量变化趋势,参数将根据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可能的变化来调整。研究结果显示,与源于广东省的非典疫情相比,新冠状病毒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远远超过了SARS。但是,由于国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目前新冠状病毒疫情得到了控制。研究人员预计新冠状病毒疫情的结束时间将比SARS病毒早60天,预计湖北省确诊病例总数为26,701例(24,355例-32,406例),快速增长期为1月27日至2月10日,疫情在2月22日后将缓慢增长,3月30日将停止增长(3月26日-4月19日)。

*注,本文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31427

信息名称

中国大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估算

1时间:

2020年2月4日

2机构或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3事件概要: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2月4日通过SSRN在柳叶刀预印本上发表论文“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Cases in Chinese Mainland”,利用SEIR模型对中国大陆2019-nCoV感染传播的趋势和高峰到达时间进行重新估算,为当前疫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人员应用传染病动态SEIR模型,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库数据,对2020年1月26日起中国大陆传染病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R0假设为0.5、0.25和0.125)。模型估算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累积病例预计在2020年2月3日、4日和5日达到高峰,分别为11,116、11,373、11,966例。在湖北省,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均会出现相似的高峰。据估算,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将在5月初(R0=0.125)和8月初(R0=0.5)之间消退。平均死亡人数预计为344至1146人。

2019-nCoV可能是一种高传染性病毒。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为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有效的,但仍应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注,本文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29449

信息名称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CT影像特征

1时间:

2020年2月4日

2机构或团队: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3事件概要:

2月4日,Radiology杂志在线发布了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放射科的研究人员的待刊论文“CT Imaging Featur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描述和表征了21位感染了2019-nCoV的患者的关键CT表现,目的是让放射科医生和临床团队熟悉这一新暴发的影像学表现。

在此回顾性病例系列中,对13位男性、8位女性2019-nCoV感染的有症状患者的胸部CT扫描进行了回顾,重点是鉴定和表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21例患者中,2019年新颖的冠状病毒在胸部CT表现为15例(71%)双肺感染,12例(57%)的磨玻璃片混浊,7例(33%)的圆形形态混浊,周围疾病的分布7例(33%),兼有玻璃毛样混浊6例(29%),4例呈铺路石样(19%),3位(14%)的患者CT正常。典型CT表现为双肺实性磨玻璃和合并肺部混浊,有时形态呈圆形,周围呈肺分布。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肺空化、离散的肺结节、胸腔积液和淋巴结肿大。在该研究窗口期内,对一部分患者进行的随访成像通常显示出轻度或中度疾病进展,表现为肺浑浊程度和密度增加。

早期识别疾病可以加快治疗速度,并提早隔离患者。这将有助于及早实施公共卫生监督,控制和应对传染病。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20200230

信息名称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提供2019-nCoV人际传播的证据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事件概要: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于2020年2月5月在medRxiv上发表题为“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的文章。

研究人员分析实地调查和基因测序的相关数据,以提供2019-nCoV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2019-nCoV病例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或基因测序的方法测定,如果证实咽拭子、鼻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或气管内吸出物中2019-nCoV为阳性,则确定为确诊2019-nCoV感染病例。研究人员还对每例确诊病例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诊病例的临床和人口统计学数据是从他们的病历中收集的。通过访谈获得确诊病例的暴露和旅行史。结果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1日,中国广东省确认了17例确诊病例。其中,有2例(11.8%)在当地发病,发病前14天内没有武汉旅行或野生动植物接触史。这两个病例来自两个家庭聚簇感染,分别包括4例和2例索引病例(一个家庭中最早出现的那个病人)。这两个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与它们的索引病例完全相同,并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单碱基变异(SNV),预计分别导致刺突蛋白和Orf8蛋白发生一个氨基酸变化。本研究确定了中国广东省的两例2019-nCoV人际传播病例,这表明减少家庭、医院和社区中2019-nCoV人际传播的预防策略正在紧急实施。

*注,本文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3.20019141v1

信息名称

南安普顿大学基于旅行网络的模型评估2019-nCoV在中国国内外的传播风险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南安普顿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等

3事件概要:

南安普顿大学于2020年2月5日在medRxiv上发表题为“Assessing spread risk of Wuhan novel coronavirus within and beyond China, January-April 2020: a travel network-based modelling study”的文章。

研究人员评估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2019-nCoV在中国国内外传播的潜在风险和地理范围。基于去识别和汇总的手机数据、航空旅客路线数据以及病例报告,研究人员确定了从武汉和中国其他高风险城市输出的2019-nCoV的国内和国际目的地及相对输入风险。结果显示,武汉封城很可能发生在人口离开武汉的高峰期后期,在农历新年之前,旅客前往中国的邻近城市和其他大城市,而且在疫情初期大部分病例旅行时已出现症状。如果在17个高风险的二级城市发生二次疫情,该病毒可能会在农历新年假期后在中国境内外的其他高度联系的城市中传播病毒。研究估计,在武汉封锁之前的两周内,有59,912名航空旅客从武汉前往中国大陆以外的382个城市,其中834名(95%UI:478-1349)感染了2019-nCoV。这些城市中的大多数位于亚洲,但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主要枢纽城市也很突出,这些城市在预测的输入风险和报告的病例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由于已经发生了大范围的传播,因此可能需要在中国的高发城市和全球目的地对大量航空公司的旅客进行筛查。研究人员得出,2019-nCoV可能在中国和国际进一步扩散。所有国家都应为控制2019-nCoV感染做好准备,特别是易受影响地区。

*注,本文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479v1

信息名称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使用逻辑增长模型预测2019-nCoV流行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事件概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2020年2月5日在medRxiv上发表题为“Forecasting the Wuhan coronavirus (2019-nCoV) epidemics using a simple (simplistic) model”的文章。

研究人员使用截至2020年1月28日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大陆确诊的感染病例。此外,截至2月3日的所有可用数据都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对于第一个期间(截至2020年1月28日),累积的病例数遵循指数函数。但是,从1月28日起,指数增长呈下降趋势。有效传染数的持续下降也证实了这种慢于指数的增长。反向趋势分析表明最初的基本传染数R0约为2.4到2.5。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增长模型,该模型非常适合所有报告的数据。研究人员使用该模型和第一组数据,估计2月中旬病例数达到最大,约21,000例。使用所有可用数据,最大病例数会更高,为29,000,但其动态没有改变。这些预测没有考虑到任何其他可能的次要感染源。

*注,本文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461v1

信息名称

基于网络的可用于冠状病毒治疗的药物再利用研究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3事件概要:

人类冠状病毒(HCoVs)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全球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流行病。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2019-nCoV的有效药物。药物再利用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发现策略,与重新开发新药物相比,可以缩短时间和降低成本。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于2月5日在预印本medRxiv上发表题为“Network-based Drug Repurposing for Human Coronavirus”的文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整合的抗病毒药物再利用方法,实现了一个基于系统药理学的网络医学平台,量化了人类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HcoV-宿主相互作用体和药物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15个HCoV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2019-nCoV与SARS-Co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79.7%)。具体来说,2019-nCoV的包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是两个与SARS-CoV进化上保守的区域,其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和89.6%。

利用药物靶点的网络接近性分析和已知的人类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体中的HCOV -宿主相互作用,文中计算鉴定了135种潜在的可再利用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HCOVs。此外,文中对16种潜在的抗HCoV可再利用药物(包括melatonin(褪黑素,美乐通宁)、mercaptopurine(巯基嘌呤)和sirolimus(西罗莫司))进行了优先排序,这些药物通过药物基因特征的富集分析和HCoV诱导的人类细胞系转录组学数据进一步得到了验证。最后,文章中提出了由互补暴露模式(Complementary Exposure pattern)获得的三种潜在药物组合(包括sirolimus + dactinomycin、mercaptopurine + melatonin、 toremifene + emodin):这些药物的靶点均靶向HcoV-宿主的子网络,但靶向人类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单独邻域。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基于网络的快速确定HCoVs的临床试验候选可再利用药物和潜在药物组合的方法。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3.20020263v1

信息名称

中山大学等团队研究人口流动、城市封闭对中国2019- nCoV疫情空间传播的影响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

3事件概要: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于2月5日在预印本medRxiv上发表题为“Population movement, city closure and spatial transmission of the 2019-nCoV infection in China”的文章。

文章研究了武汉人口外流对中国其他省市2019-nCoV传播的影响,以及武汉城市封闭措施的作用。文章观察到人口流动与病例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提前两天前实施城市封闭政策,则可预防1420例病例发生(95%置信区间:1059—1833);如果再晚两天后实施城市封闭政策,则可能增加1462例病例发生(95%置信区间:1090—1886)。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可能是2019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诱因,而城市封闭政策是预防该流行病的有效措施。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339v1

信息名称

武汉市交通管制对2019-nCov传播的影响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宁波大学

3事件概要:

宁波大学于2月5日在预印本medRxiv上发表题为“The impact of traffic isolation in Wuhan>武汉2019-nCoV疫情发生在中国春运期附近。作为重要的交通中心,武汉的人口迁移加速了2019-nCoV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基于累积百度迁移指数(cumulative Baidu migration index (CBMI)),文章首先分析了武汉市外来人口比例。结果表明,武汉市输出人口与各地区报告病例有显著相关。文章还发现湖北省的死亡率远高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而武汉市的潜在病例则远远落后于中国大陆其他省份,这表明了早期隔离的有效性。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438v1

信息名称

乔治亚州立大学等模拟疫苗或快速检测对快速消除2019-nCov疫情的效果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乔治亚州立大学、波士顿布列根和妇女医院、Patient Knowhow公司

3事件概要:

乔治亚州立大学、波士顿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等研究团队于2月5日在预印本medRxiv上发表题为“Getting to zero quickly in the 2019-nCov epidemic with vaccines or rapid testing”的文章。

文章提出任何阻止2019-nCov疫情发展的措施,都必须建立在对需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加以保护的高危人群比例的量化理解基础上,以便能够充分、迅速地减少疫情传播,从而结束疫情。文中开发并使用了一种SEIR型传播模型,对比了两种替代策略对控制疫情的效果:一种是通过一次性接种(假设100%有效)来结束疫情,文中模拟了需要接种疫苗的人群比例;另一种是在症状出现后6、24或48小时内对个体进行快速隔离和治疗,文中测试了该方法在结束疫情方面需要的时间。

假设目前R均为2.2的情况下,在55%的群体免疫覆盖率下接种疫苗将使R略低于1,但疫情传播可能会持续数年。如果覆盖率超过80%,需要6个月的时间通过全人群接种疫苗来结束这一流行病。相比之下,如果在症状出现后的24小时内(假设存在10%无症状传播),80%的有症状感染患者能接受隔离和治疗,疫情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结束。如果90%的有症状患者能接受隔离和治疗,疫情可能在6个月内结束。而如果90%的有症状患者能在症状出现后的6小时内进行检测,疫情可能在4个月内结束。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3.20020271v1

信息名称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洞悉2019-nCoV的分子机制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成都呼吸卫生研究所

3事件概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的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Integrativ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2019-nCoV”,该研究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来分析2019-nCoV的分子机制。

文章指出,据报道2019-nCoV与SARS-CoV一样都是通过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分析冠状病毒途径的分布和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揭示病毒敏感性和感染后调控的潜在机制。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健康人群和基础疾病患者中ACE2的表达没有显着差异,表明敏感性相对相似,这与当前的临床观察结果一致。此外,基于吸烟个体中ACE2的表达,科研人员推断长期吸烟可能是2019-nCoV的危险因素。分析SARS-CoV感染细胞中的ACE2,表明ACE2不仅是受体,而且还参与了感染后调节,包括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分泌和病毒基因组复制。科研人员还构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确定了病毒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中的中枢基因,此发现可以到目前为止解释临床症状,并帮助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2019-nCoV的发病机理并设计治疗策略。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3.20020206v1

信息名称

中国境外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暴发的风险评估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塞格德大学

3事件概要:

匈牙利塞格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Risk assessment of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outbreaks outside China”,其开发了一种计算工具来评估中国境外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的风险。

科研人员评估了一国从输入病例中暴发一次重大疾病的风险对关键参数的依赖性,这些关键参数包括:(i)封闭地区以外的中国大陆累计病例数的演变;(ii)目的国与中国之间的连通性,包括基准出行频率,出行限制的影响以及目的地入境检查的效力;(iii)控制措施在目的地国家的效力(以当地区域约束指标Rloc表示)。研究发现,在与中国的连接性较低但Rloc相对较高的国家中,降低暴发风险的最有益的控制措施是通过入境筛查或旅行限制进一步减少其输入数量;连通性高但Rloc较低的国家从进一步降低Rloc的政策中受益最大;中间国家应该考虑将这些政策结合起来。对来自美洲、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国家/地区进行了风险评估,科研人员调查了其风险如何取决于这些参数,以及随着中国病例数的增加,风险如何随时间增加。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503v1

信息名称

利用2019-nCoV病例的预测输入量来确定可能无法识别的输入病例的位置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哈佛大学流行病学系传染病动态中心

3事件概要:

哈佛大学流行病学系传染病动态中心的科研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Using predicted imports of 2019-nCoV cases to determine locations that may not be identifying all imported cases”,其通过建立模型来估算未知国际输入病例的位置。

文章指出,从中国大陆输出的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的持续暴发可能导致其他人群随后的自我维持性暴发。当前在几个不同的地方报告了国际输入病例,早期发现输入型病例对于遏制至关重要。基于武汉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航空旅行量估计,并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科研人员可确定未知国际输入病例的位置。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4.20020495v1

信息名称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分析2019-nCoV的基因组变异

1时间:

2020年2月5日

2机构或团队:

博洛尼亚大学

3事件概要: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科研人员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Genomic variance of the 2019-nCoV coronavirus”,该研究主要介绍了2019-nCoV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变异。

文章指出,最近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了全球关注。为了了解这种病毒的进化起源和分子特征,全球科学界在最近几周内发布了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利用当前可用的所有基因组信息,科研人员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其中包括其他冠状病毒科的代表,例如蝙蝠冠状病毒(BCoV)和SARS。科研人员指出可用的所有已测序2019-nCoVs基因组与最接近的BCoV序列具有96.2%的序列同一性,证实了2019-nCoV人畜共患起源的概念。尽管2019-nCoV基因组的异质性很低,但可以确定至少两个高变基因组热点,其中一个负责病毒ORF8编码蛋白中丝氨酸/亮氨酸的变异。此外,科研人员将其与其他冠状病毒科进行了完整的蛋白质组学比较,确定了从先前的抗冠状病毒方法获得的抗病毒策略应考虑的关键氨基酸差异。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2.931162v2

信息名称

国际科研机构签署联合声明,以确保冠状病毒相关研究数据和发现能够快速共享

1时间:

2020年1月31日

惠康基金会

3事件概要:

2020年1月31日,85家国际机构共同签署了“分享与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相关的研究数据和成果”的共识声明(Sharing research data and findings relevant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nCoV) outbreak)。声明承诺所有与疫情暴发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向期刊投稿时,由期刊在知会作者的情况下与世界卫生组织立即分享。

此外,声明还承诺所有发表的、与疫情暴发相关且经同行评审的研究立即实施开放获取,或者至少在疫情暴发期间可供免费使用。

声明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中国的暴发是对全球卫生的重大和急迫威胁。因此号召研究人员、期刊和科研资助机构确保快速公开地分享与此次疫情暴发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为公共卫生响应提供信息支持并帮助拯救生命。

“我们坚持2016年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数据分享的声明中所确立的原则,并设法将不断出现的研究成果快速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以协助全球应对疫情。”

具体而言,上述签署机构承诺共同努力确保:

✦ 所有发表的与疫情暴发相关的经同行评审的研究立即实施开放获取,或者至少在疫情暴发期间可供免费使用;

✦ 所有与疫情暴发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向期刊投稿时,由期刊在知会作者的情况下与世界卫生组织立即分享;

✦ 相关研究成果在期刊发表前通过预印本服务器发布,或者通过能让论文在同行评审前即可公开获取的平台发布,并提供有关基础数据可获性的明确声明;

✦ 研究人员尽可能快速和广泛地分享与疫情暴发相关的临时和最终研究数据,以及实验步骤和数据采集标准,分享范围包括公共卫生和研究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

✦ 让作者知晓投稿前分享的数据或预印本并不会优先在这些期刊上发表。

“我们计划在未来如暴发类似疫情时也应用本声明的原则,通过确保广泛和快速分享数据来支持重大的公共卫生利益。”

签署该声明的机构包括施普林格自然、英国医学科学院、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arXiv、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oRxiv、英国医学杂志(BMJ)、剑桥大学出版社(CUP)、Cell、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爱思唯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柳叶刀、MedRxiv、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欧洲呼吸杂志、巴斯德研究所、牛津大学出版社等。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ellcome.ac.uk/press-release/sharing-research-data-and-findings-relevant-novel-coronavirus-ncov-outbreak

信息名称

Nature构建冠状病毒文章专集

1时间:

2020年2月3日

nature

3事件概要:

为支持应对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持续暴发的紧急研究,Nature research的编辑团队构建冠状病毒文章专集,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给研究人员。该专集包括对冠状病毒感染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测、治疗和进化,新发病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文章,以及相关资讯。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hajgidghjb

信息名称

(社论)希望所有冠状病毒研究人员:保持共享,保持开放

1时间:

2020年2月4日

nature

3事件概要:

当前正是疫情暴发的关键时刻,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日前发表社论,呼吁所有冠状病毒研究人员:保持共享,保持开放。

“随着新的冠状病毒继续致命传播,研究人员必须确保迅速公开地分享他们在这一暴发疫情中的工作。”

Nature与近百家机构签署联合声明,以确保研究数据和发现快速共享

在声明中,我们承诺共同努力,帮助确保:

✦ 所有与疫情相关的同行评审研究出版物立即开放获取,或至少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

✦ 与疫情有关的研究结果在期刊提交后立即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并提供作者信息。

✦ 研究结果在期刊出版前通过预印本提供,或通过在同行评审前公开发表论文的平台提供,并明确说明基础数据的可用性。

✦ 研究人员尽可能迅速和广泛地分享与疫情有关的中期和最终研究数据,以及用于收集数据的协议和标准,包括与公共卫生和研究机构以及世界卫生组织。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307-x

免 责

“2019-nCov科研动态监测每日快报”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推出。该项服务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科研论文线索、摘译科研论文主要内容,为我国的科研攻关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工作团队保持中立立场,无倾向性意见,所摘译内容主要用于说明科研论文本身,努力客观真实反映原文情况,起到供使用者参考的目的。所摘编内容都有具体的文献来源,请使用者通过文献来源线索获取具体的原始文献,并自行甄别和使用。由于水平所限,所摘编内容不免会有疏漏,还请各位使用者谅解。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