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毫米子彈有幾種?

用戶8553182646245


說到這個7.62的口徑,倒是想起了之前某個評論區有人認為95步槍的5.8口徑威力就是不如7.62口徑,特別是在400米外。不過他們可能並不清楚這7.62口徑的子彈分好幾種,我就簡單介紹一下現在比較著名的7.62口徑的子彈。北約制式的7.62×51NATO步槍彈

首先二戰時期當時主要使用7.62口徑的國家有美、蘇,雖說都是7.62口徑不過兩者的子彈並不一樣,美軍使用的7.62×63毫米1906年春田步槍彈也被稱為".30-06彈",是為了區別美軍此前所用的".30-03彈",其中".30"指的是0.3英寸,也就是7.62毫米,而03和06指的是年份,也就是1903和1906年。這些子彈主要用於美軍的M-1半自動步槍和M-1903春田步槍上,而後來美軍的M1卡賓槍用的是7.62×33毫米這樣的中間威力彈。到戰後美國放棄了春田步槍彈,而搞出威力偏小的7.62×51NATO步槍彈,這也是目前北約制式的全威力步槍彈。
美軍此前用的都是7.62口徑的步槍彈

M1卡賓槍用的7.62×33毫米中間威力彈

而蘇聯使用的是俄國制式7.62×54R步槍彈,這款彈藥從1891年也一直用到現在,像莫辛納甘和SVD狙擊步槍(中國稱為79式和85式)用的都是這款彈藥,所以那些說88狙不如85狙的可以歇了,因為一個用的是中間威力彈一個用的是全威力步槍彈,效果當然不一樣。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國家用的中間威力彈就是AK的7.62×39,這也是中國早期很多武器都在用的,像56式槍族、63式、81式都是用這款彈藥。

而除了步槍彈以外其實7.62口徑還有手槍彈,這裡有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這其實是蘇聯仿製德國7.63×25毛瑟手槍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駁殼槍使用的子彈)的國產版,其中波波沙衝鋒槍就是使用這種手槍彈。而其他華約國家也有7.62×22毫米的手槍彈,中國64式手槍也裝備威力小一點的7.62×17的手槍彈。中國仿製的54式手槍和它使用的7.62X25毫米手槍彈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7.62毫米子彈目前有三種分別是:手槍子彈、突擊步槍子彈和狙擊步槍/輕機槍子彈。

7.62毫米這個口徑的子彈是俄國人發明的,在俄羅斯有種長度單位叫做:線,1線的長度2.54毫米,3線就是7.62毫米,當這個口徑出來之後就有了7.62×54R彈,成為俄羅斯、蘇聯和許多國家的標準口徑,著名的莫辛納甘步槍、德拉貢諾夫精確步槍和M1930型...等機槍,幾乎所有的蘇俄步機槍都使用過該口徑的子彈。

7.62毫米口徑子彈出現之後,非俄羅斯的歐美國家也開始裝備該口徑的子彈,但他們使用的是7.62×51毫米子彈,比如說著名的美軍M1“加蘭德”步槍、“蘭博”用的M60通用機槍,根據MG42通用機槍縮小口徑的MG3通用機槍等,總體來說,7.62×54R彈和7.62×51彈都是大威力子彈,老式的栓動步槍都使用它們,最遠射程都超過了2000米,二戰之後由於武器裝備的多樣化和火力打擊層次化,大威力步槍不符合現代戰爭的需要被淘汰了,但是狙擊步槍和通用機槍仍然在使用它們。

子彈口徑大是有好處的,比如說圖片上這名敘利亞女民兵狙擊手,使用的就是老式的“莫辛納甘步槍”,7.62×54R彈發射藥裝的很多,飛離槍口後初速很大,彈道也很平直在600米內當做“精確步槍”使用性能並不亞於專業的“德拉貢諾夫”精確步槍!至於說機槍也要大威力步槍子彈就更好理解了,射程遠還威力大符合輕機槍封鎖600米距離的要求。

7.62×39毫米M43型中間威力子彈也是蘇聯人發明的,當時蘇德戰爭已經開打一段時間了,二戰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營連分隊使用老式莫辛納甘步槍射速太慢,加上大威力子彈後座力大控槍性不佳,已經不適應戰爭的需要了,更主要的是蘇聯戰爭初期損失慘重,缺乏鋼鐵、銅等造槍造炮的金屬,為了適應戰爭的需求,在口徑不變的要求下通過減少子彈的長度來節省金屬,同時子彈變短後發射藥的裝量也會減少,子彈的威力雖然比大威力的7.62×54R彈降低,但是在800米內仍然可以將敵人擊斃。

戰後突擊步槍異軍突起,由於突擊步槍是自動武器,採用大威力子彈就更加難以控制了,所以7.62×39毫米中間威力彈順理成章的成為AK47突擊步槍的子彈,從哪以後AK47大放異彩,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單兵武器,產量據說超過了8000萬支(一說是一億支)從它的槍口噴射出的7.62×39毫米子彈累積起來也殺傷了超過5000萬人次。

7.62×17毫米手槍彈,我國64式手槍就使用該彈,作為一型警用手槍子彈它的槍口動能為220焦耳/秒,在處理一般案件當中是夠用的,因為根據我軍的標準90焦耳/秒的動能就能打死人,所以從理論上來說7.62×17毫米子彈是夠用的,警用手槍大多數時間起到的是威懾作用,即便是制止犯罪時大多數犯罪嫌疑人也是罪不至死,把他們打傷就可以了。

7.62×25毫米託卡列夫子彈,是仿製的勃朗寧手槍7.63子彈,該子彈威力很大配置給託卡列夫TT30/33手槍後槍口動能達到了486焦耳,和美國的M911手槍11.43毫米子彈的動能差不多,完全是軍用手槍子彈,由於威力較大目前測試防彈背心、頭盔都用該型號的子彈,標準是在5米內不被擊穿!

總得來說7.62這個口徑的子彈目前還在服役的就是前面介紹的這幾種,但手槍彈目前正在被淘汰,因為手槍在軍隊當中開槍的次數太少了,並且手槍射擊是一門較高的技能,大多數交戰距離都在5米內,超過這個距離打不到目標的可能性極大,而5米的距離太近了,有可能拔出手槍沒等瞄準,敵人已經衝到了眼前一刺刀下去...所以它真的用處不大,而警用手槍目前的標準口徑是9毫米,這個口徑停滯作用比較好,可有效的制止犯罪嫌疑人繼續犯罪或者反抗,而7.62×17毫米子彈從這些年是表現來看差強人意,所以7.62毫米手槍彈會被較快的淘汰掉。

7.62×39毫米子彈隨著小口徑突擊步槍子彈的興起,也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了,它目前雖然用量很大,但也處於減產的狀態,包括它的研製國俄羅斯也把它當做儲備而不是實際上使用。

7.62×54和7.62×51大威力子彈目前來說主要用於精確步槍和狙擊步槍,也處於低量生產狀態,但是目前隨著反恐戰爭的需要,使用大威力子彈的步槍又有略微的需求提升,也就是看中了它的射擊距離遠。

總之,7.62毫米的各種型號子彈已經誕生了100多年,目前還有許多型號的槍在使用它們,估計在今後30年的時間它還不會被完全淘汰。


皇家橡樹1972


7.62毫米子彈主要有三種,即手槍彈、步槍彈、機槍彈。歡迎關注兵器知識譜,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學習一些關於7.62毫米子彈的基本知識。

子彈是槍械產生殺傷力的因素,槍械口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一般用英寸來表示,如0.45英寸、0.50英寸等等,在英文閱讀中常常省掉0及英寸,寫作.45口徑或索性寫作45口徑,讀作點四五或四五口徑、點五零或五零。

一英寸=25.4mm ,0.30英寸=7.62mm ,0.357英寸=9mm ,0.38英寸=9.65mm ,0.45英寸=11.43mm,,0.50英寸=12.7mm,0.223英寸=5.56mm。

電影裡常聽見老外說的0.30英寸子彈其實指的就是7.62毫米子彈,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槍彈尺寸要用英寸來表示?7.62毫米槍彈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7.62mm子彈用“點三零”英寸來表示的的原因在於18世紀以前大英帝國在國際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號稱“日不落帝國嘛”),所以當時世界上通用英制度量衡(即英制單位),包括槍炮的尺寸規格,。

我們都知道,度量衡的單位越小,度量精度就越高,英制度量衡的問題在於只精確到英寸,就像0.3英寸口徑的槍械,它只能精確到零點幾,再往下就不好弄了,所以我們所認知的0.3英寸口徑的槍彈既表示7.62毫米的,也包括7.63毫米的。

到了18世紀,人類的加工精度已經能夠精確到毫米(毫米級的精度促進了以拖拉機為代表的內燃機的問世),英制單位逐漸被德式單位取代,而德式單位就此成為世界通用的公制度量衡。

關於7.62毫米子彈的基本知識點延伸到此就先告一段落,下面我們開始來學習更多關於7.62毫米子彈種類的知識。

▼下圖為國人最熟悉的盒子炮——德國毛瑟手槍,它的口徑為7.63毫米,使用7.63×25毫米手槍彈,由於當時一直採用英制單位,7.63毫米與7.62毫米都屬於0.3英寸,生產出來的7.63×25毫米與7.62×25毫米手槍彈無法精確到最後的0.01毫米,因此兩種子彈完全通用,也就是說蘇聯TT33手槍能打7.63毫米毛瑟手槍彈,毛瑟手槍能打7.62毫米卡託列夫手槍彈。

7.62毫米子彈的由來

究竟是誰發明的7.62毫米子彈以及7.62毫米口徑的槍械呢?我想這個問題必然困擾了廣大讀者多年,其實7.62毫米槍彈的問世既是一種偶然性,也體現槍械發展的必然性,而體現這種必然性的產物就是無煙火藥。

在無煙火藥被髮明出來之前,槍炮彈藥的發射藥甚至炮彈的裝藥都使用咱們老祖宗發明的黑火藥。

黑火藥的特點是然速低、煙氣大,打一槍產生的煙氣就跟孫悟空騰雲駕霧似的,因此使用黑火藥做為發射藥的子彈的特點是膛壓低、初速低、威力小。

比如使用黑火藥定裝彈的德萊賽M1841步槍,它的槍口初速僅為305米/秒,子彈槍口初速還不如現代手槍。

為了彌補低初速造成的威力不足的問題,這個時期的槍械口徑往往特別大,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口徑基本上沒有低於10毫米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M1841步槍,它的口徑為0.61英寸,即15.4毫米!我滴個乖乖,子彈比巴雷特反器材狙擊步槍還粗。

直到無煙火藥發明出來並應用到槍炮彈藥發射藥上時,槍械才開始朝小口徑的趨勢發展,比如世界上第一支使用無煙火藥的1866式“勒貝爾”步槍。

該型步槍的口徑為8毫米,在發射8×50毫米圓頭彈時殺傷力和彈道性能方面都遠超過當時大口徑步槍,至此,該槍的問世標誌著步槍小口徑時代的到來,各個西方列強國家相繼研發出各自版本的小口徑槍彈。

比如德國搞出了7.92mm槍彈(以M1888“委員會”步槍為代表),英國搞出了7.7mm槍彈(以李恩菲爾德步槍為代表),意大利搞出了7.35mm槍彈(卡爾卡諾步槍),日本搞出了6.5mm槍彈(雖然是抄襲的,但是倭寇好歹把它發揚光大了)。

同屬列強之一的俄國最初並沒有研發自己的小口徑槍彈,而是引進了德國的7.92mm槍彈技術進行生產。

但是老毛子認為7.92mm槍彈755米/秒的初速仍有挖掘空間,於是在7.92mm槍彈的基礎上研發出7.62mm槍彈,它就是著名的M1891式“莫辛.納甘”步槍。

該槍口徑7.62mm,使用7.62x54mmR步槍彈(以下簡稱R彈),子彈初速為900米/秒,有效射程400米,最大射程1000米。

至於俄國人為什麼偏偏選中7.62mm這個尺寸,那還得繼續從度量衡這個話題說起,沙俄時代的度量衡是由彼得大帝發明的,其最小的長度單位為“線”,1線等於等於0.1英寸或2.54mm。

生性粗獷的俄國人在設計槍彈時將口徑尺寸定為3個線,而3線則剛好等於0.3英寸,換算為德式公制以後應該為7.63毫米,但是為了體現“自主知識產權”,老毛子就是要稱其為7.62毫米,這就是7.62毫米子彈的由來。

▼下圖為俄國莫辛納甘步槍和7.62x54mmR步槍彈,該槍的問世開啟了7.62毫米槍彈雄霸天下的時代。

7.62毫米子彈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家族式發展的槍彈

當讀者朋友們看到這裡時應該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美國人哪去了?作者是不是把老美搞漏了?美國搞出什麼款式的槍彈了?大家不要急,看作者慢慢道來:

懂歷史的讀者朋友應該1891年時的俄國是什麼處境——國內老百姓到處鬧造反,遠東地區(我國山東)還跟日本人的關係十分緊張,搞不好要打仗,正所謂“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啊,沙皇政權的崩塌只是時間問題,已經不可逆轉了。

這就意味著7.62毫米新式槍彈的生產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工人頻頻鬧事,擱誰也受不了),負責生產該槍的圖拉兵工廠產能已經下降至2萬支/年,遠遠不能滿足軍隊換裝需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沙皇政府只能以外包的形式來提高產能,即槍支由法國的夏特羅國營輕武器廠承包生產,彈藥由美國溫切斯特公司承包生產。

而此時的美國人正在使用著老東家的7.7mm和棍子的7.92mm兩種槍彈,在承包俄國7.62毫米槍彈生產的過程中,美國人對該型槍彈進行了全面的專業測試,得到的結論為——7.62mm槍彈綜合性能是所有小口徑槍彈中最好的!

基於這個結論,美國在研發下一代步槍時擯棄了老東家的7.7mm和棍子的7.92mm兩種口徑,毅然決然地選擇俄式的7.62毫米,並於1903年定型新槍彈,即7.62毫米口徑的M1903式“春田”步槍以及7.62×51mm步槍彈。

至此,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採用7.62毫米槍彈的國家,同時以7.62毫米槍彈為技術基礎,研發出使用7.62×51毫米步槍彈彈的各式輕機槍,比如BAR輕機槍;使用7.62×63毫米機槍彈的各型重機槍,比如M1917型水冷重機槍。

也就是說美國人除了手槍和衝鋒槍以外的所有軍用制式槍械全部採用7.62毫米槍彈,所以在美式的7.62毫米子彈主要有兩種,即7.62×51mm步槍彈和7.62×63mm機槍彈。

而做為7.62毫米槍彈“原創作者”的俄國就不得了了,自十月革命獲得勝利建立蘇聯以後,7.62毫米槍彈技術不但被應用到步槍和機槍上,而且手槍、衝鋒槍統統都用7.62毫米口徑,基本上只要是支槍,你都不用看就能猜到它是7.62毫米口徑的。

所以在蘇聯7.62毫米槍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家族譜”體系,即7.62毫米手槍彈,比如7.62×25mm的卡託列夫手槍彈,它通用於各式手槍和衝鋒槍;7.62毫米步槍彈,比如7.62×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彈,通用於各式自動/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7.62毫米機槍彈,比如7.62×54mmR彈和7.62×63mm機槍彈,通用於各式重機槍和通用機槍。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槍彈能像7.62毫米槍彈那樣做到從手槍到重機槍完全統一口徑,該型槍彈至今在輕武器界依舊佔據主導地位,就拿北約標準的5.56毫米體系來說吧,它最多也只是應用在步槍和輕機槍上,沒有使用該口徑的手槍和重機槍。

我國倒是曾經挑戰過7.62毫米槍彈“家族譜”式的發展,搞出了從手槍到通用機槍統一的5.8毫米口徑槍彈,可是事實證明除了5.8毫米步槍基本能讓人接受以外,5.8毫米手槍和5.8毫米通用機槍是非常失敗的。

▼下圖為俄羅斯民企生產的高精度狙擊步槍,它的口徑為7.62mm,使用7.62 X51mm狙擊彈,世界上90%的狙擊步槍均採用7.62毫米口徑和子彈。

7.62毫米子彈的種類

以現代標準角度來看,7.62毫米子彈分為兩大類,即蘇聯標準彈和北約標準彈。

7.62毫米蘇聯標準彈

由於該彈在蘇聯已經形成完整的槍族體系,因此7.62毫米蘇聯標準彈可以細分為7.62×25mm手槍彈、7.62×39mm步槍彈、7.62×54mmR機槍彈三種。

7.62×25mm手槍彈通用於以TT33手槍和PPS衝鋒槍為代表的自衛型武器;7.62×39mm步槍彈通用於SKS半自動步槍(我國的56式半自動步槍)、AK-47自動步槍(56式、81式自動步槍)、RPD/RPK班用機槍(56式、81式輕機槍);而7.62×54mm機槍彈在重機槍被通用機槍取代後逐漸被淘汰了。

7.62毫米北約標準彈

對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而言,雖然沒有像蘇聯那樣建立7.62毫米槍族,但是7.62毫米槍彈時無法被取代的,所以建立了標準的7.62毫米槍彈體系,即T65型.30英寸步槍彈(7.62×51mm子彈)。

7.62×51mm通用於北約國家各式步槍和輕重機槍,比如美國的M14自動步槍、M60通用機槍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被蘇聯淘汰的7.62×54mmR機槍彈卻在美國獲得了重生,當然了,美國是不會再用它來做機槍彈的,而是通過優化設計和精加工製成專用狙擊彈,即溫切斯特馬格南7.62×67mm狙擊槍專用子彈。

▼下圖為各式北約標準彈,5.56×45mm步槍彈、7.62×51mm步槍彈、7.62×67mm狙擊彈、12.7×108mm大口反器材狙擊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從分類的角度來講,7.62毫米子彈有手槍彈、步槍彈、機槍彈三種;從標準角度來講,7.62毫米子彈則分為兩種,即蘇聯標準彈和北約標準彈。

第二、如果從“枝繁葉茂”的7.62毫米子彈家族中一一細分,那麼種類就繁多到可以寫一本書了,比如7.62毫米手槍彈中就分為7.62×25mm、7.62×17mm等等;7.62毫米步槍彈中就有7.62×33mm、7.62×39mm、7.62×51mm、7.62×54mm、7.62×67mm等等,加上那些不勝枚舉的特種子彈,細數之下種類竟有17種之多!

反正關於7.62毫米子彈的傳奇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估計在玩100年依舊能夠引領世界槍彈的發展,所以才有人說將來的俄國人會因為7.62毫米子彈的發明而像我們發明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那樣吹幾千年的牛。

▼下圖為參與美國陸軍下一代自動步槍競標的形式步槍,它除了採用早就被我國軍迷吐爛掉的無託化設計以外,口徑也迴歸到被我們認為“早已過時”的7.62毫米,看來7.62毫米子彈頗有“還想再活500年”的意思。


兵器知識譜


7.62毫米子彈分為三種:手槍彈、左輪手槍彈、步槍子彈。

7.62毫米口徑是許多不同子彈的標稱口徑,歷史上這類子彈通稱為.30口徑(按照英制單位英寸計算),最常用來表示一類全功率戰鬥步槍(MBR)子彈。7.62毫米的測量值指的是對應的步槍膛線兩條陽線之間的內徑。然而實際情況下子彈口徑不一定是7.62毫米,通常是7.82毫米(0.308英寸),蘇聯的通常為7.91毫米(0.311英寸),而早期英國(1889年)和日本的為.303 British(.303英)。

7.62毫米口徑手槍彈

  • 7.62×25毫米Tokarev(託卡列夫),也稱7.62毫米TT,用於TT-30手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多蘇聯衝鋒槍;
  • 7.63×25毫米Mauser(毛瑟),它是基於7.65×25毫米Borchardt(波爾卡特)子彈開發出來的,並且尺寸幾乎與Tokarev子彈相同,但是具有不同的加載規格;
  • 7.65×25毫米Borchardt(波爾卡特),在其基礎上開發了毛瑟彈和Parabellum彈;
  • 7.65×21毫米Parabellum(帕拉貝呂姆);
  • 7.65×17毫米Browning(布朗寧),也稱.32 ACP(Automatic Colt Pistol“柯爾特自動手槍彈”);

7.62毫米口徑左輪手槍彈

  • 7.62×38mmR——僅在Nagant M1895左輪手槍中(納甘M1895左輪手槍)使用;

  • .32 Long Colt(俗稱“.32 LC”或“.32柯爾特”);
  • .32 S&W Long(也稱.32 Colt New Police、.32 Colt's NP“.32柯爾特新警察”);
  • .32 H&R Magnum(.32 H&R馬格南),該口徑是唯一可廣泛使用的左輪手槍彈;
  • .327 Federal Magnum(.327馬格南聯邦),該彈是.32 H&R Magnum的擴展版本;

7.62毫米口徑步槍子彈,該口徑歷史悠久和最常見的步槍子彈有:

  • .30 Carbine(.30卡賓槍,7.62×33毫米),用於M1/M2/M3卡賓槍;
  • .300 AAC Blackout(7.62×35mm),也稱為“300 BLK”,專為M4卡賓槍和STANAG(北約彈匣)而開發的。AAC是Advanced Armament Corporation的縮寫(先進武器公司)是一家美國公司;
  • 蘇聯7.62×39毫米,也稱7.62毫米Soviet(蘇維埃、蘇聯)、M43彈或.30 Russian Short(.30俄羅斯短彈),最初專為SKS步槍開發的,後來用於AK-47和AKM突擊步槍以及RPK和RPD輕機槍;
  • 7.62×40毫米Wilson Tactical(威爾遜戰術);
  • 7.62×45毫米vz. 52,該彈專為捷克斯洛伐克“vz. 52”步槍而開發的,後來被前華沙條約組織標準的7.62×39毫米彈所取代;
  • 7.62×51毫米NATO(北約標準)及其民用.308 Winchester(溫徹斯特),有時被混稱為“.308北約”;
  • 7.62×54毫米R,這是另一種俄羅斯子彈,自1891年以來首次在莫辛·納甘步槍中使用。迄今為止,這種彈藥的現代版本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用作狙擊步槍(尤其是SVD系列)和機槍。該彈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有軍用彈藥中使用壽命最長的一種子彈;
  • .30-06 Springfield(斯普林菲爾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期間美軍使用的彈藥,公制尺寸為7.62×63毫米;
  • .303 British(英制),用於Lee–Metford(李·梅特福德)和Lee–Enfield(李恩菲爾德)步槍,在公制測量中稱為7.7×56毫米R;
  • 7.7×58毫米Arisaka(有坂)子彈,也稱7.7mm Japanese(日本);
  • 7.65×53毫米Argentine(阿根廷)或7.65×53毫米Mauser(毛瑟),主要用於比利時,土耳其和阿根廷的各種毛瑟步槍;
  • .308 Norma Magnum(諾瑪·馬格南);
  • .300 Norma Magnum(諾瑪·馬格南);
  • .300 Winchester Magnum(溫徹斯特·馬格南),用於許多狩獵和狙擊步槍,有時也稱為7.62×67毫米口徑;
  • .300 Lapua Magnum(馬格南拉普阿),7.62×70毫米;
  • .300 Winchester Short Magnum(溫徹斯特短馬格南),簡稱.300 WSM;
  • .30-30 Winchester(溫徹斯特),也稱.30 Winchester Center Fire(溫徹斯特中心火),是一種很流行的獵鹿子彈,通常用於槓桿式步槍,例如溫徹斯特1894型和馬林336型,也適用於7.62×51mmR的歐洲運動槍;
  • .30 R Blaser(布拉澤)“7.62×68毫米R”,用於橛把式步槍以及中大型狩獵活動;
  • .30 Thompson Center(湯普森中心)或“.30 TC”;
  • .30-378 Weatherby Magnum(韋瑟馬格南);
  • 30-40 Krag(克拉格)也稱“.30 U.S.”或“.30 Army”;

自2010年以來的五年中,美國僅7.62毫米口徑彈藥的生產就連續每年超過1.6億發。市場情報公司“

Mrinsights.biz

”《2019-2024年全球7.62毫米彈藥市場增長》報告詳細分析了未來五年該口徑子彈的最新商業信息和未來發展趨勢。

全球7.62毫米彈藥市場的主要地理區域包括: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亞太地區(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度,澳大利亞),歐洲(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西班牙),中東和非洲(埃及,南非,以色列,土耳其,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


血色黃昏的黃昏


7.62這個口徑的彈種相當多,步槍、手槍彈都有,遍佈全世界和各國軍隊。

最常見的7.62mm口徑是北約的NATO標準彈和蘇式的7.62mm彈。具體型號太多就不多說了,美式主要有M59、M61、M80等型號;蘇式主要是M43彈。

NATO標準彈有三型,分別為12.7X99mm的大口徑子彈(.50BMG),5.56X45mm的小口徑槍彈,再就是7.62X51的全威力步槍彈。

這種7.62NATO彈應用廣泛,裝備時間比較長,從小部分加蘭德M1到後來的FAL步槍、M14步槍,以及一些狙擊槍、機關槍都有使用,是整個北約的標準彈藥,比如M134加特林機槍就是這種彈藥。民用型的7.62NATO稱為溫徹斯特.308in,有細微差別。

在NATO標準樹立之前,美國使用的是7.62X63mm的.30-06彈,也被稱為“春田步槍彈”。這種彈是二戰時美軍主要的通用子彈,無論是春田步槍還是M1加蘭德還是各種機槍皆採用了.30-06。現在這種彈藥被部分狙擊槍採用,在美國的民用市場上也是比較普及的獵槍彈,可用於獵熊。

蘇式的7.62mm全威力彈大體有兩種,一種是7.62X54R,一種是7.62X39mm,前者目前主要應用在俄羅斯的狙擊槍和機關槍上,後者是AK-47、AKM等武器的彈藥,以M43彈出名,是一款中間威力彈藥。

上圖.從左到右:M43彈、7.62NATO、54R彈

7.62X54R源於1891年沙俄陸軍上校莫辛和比利時槍械設計師納甘共同推出的“莫辛納甘式步槍”,後綴有個“R”是因為這是款凸緣彈。

上圖.7.62X53R一般都是芬蘭對納甘子彈的生產標準

這種彈藥從沙俄時代一直用到現代,最主要的使用武器是莫辛納甘,此外俄國的馬克沁M1910、DP28等機槍,SVD狙擊槍都採用了這款全威力子彈。比較出名的彈型有7N1、57N323S,以及中國53式步機槍彈。

此外7.62步槍彈中還有許多異形,比如增徑的彈藥、大藥瓶的馬格努姆等等,實在太多就不一一舉例了,我們僅探討常規的。

手槍彈中也有不少7.62mm,其中最出名的是託卡列夫手槍彈,即7.62X25mm彈藥。這種槍彈後來跟隨54手槍一起被中國仿製,稱為51式手槍彈,裝備了51式、54式、80式等手槍,也是中國曾經比較主要的手槍彈,在國內影響力大於滿世界都是的9mm帕拉貝魯姆。相信許多收藏子彈殼的小夥伴,手裡都有不少這種彈殼。

戰爭年代7.62X25mm託卡列夫彈應用最多的其實是衝鋒槍,比如我們熟悉的PPSh41“波波沙”衝鋒槍,它的71發大彈鼓中塞的就是這款子彈,其它的如PPS43衝鋒槍也採用了這種子彈。

託卡列夫手槍彈其實是德國毛瑟7.63X25mm的山寨品,這0.01的差異基本無人當真,按英寸標的話毛瑟手槍彈也被稱為.30in毛瑟手槍彈,基本上就是一種產品(但並不好通用)。這種子彈是“盒子炮”的御用子彈,但毛瑟在當年輸給了9mm魯格彈,這導致7.63X25mm彈影響沒有9mm帕拉貝魯姆大。

以上就是一些比較大路貨的軍用7.62mm子彈,它們有些還在繼續發光發熱,如7.62NATO和7.62X54R等,有些卻基本被淘汰了,如託卡列夫和毛瑟彈。如有謬誤,歡迎指正。


王司徒軍武百科


這個真心太多了....

要知道7.62換算成英制剛好是0.3英寸,而且這個口徑也恰好也在無煙火藥之後理想的步槍口徑範圍之內(7-8mm),因此使用英制單位的國家,如英國和英聯邦以及美國有相當一部分槍械都用這個口徑。再者沙俄當時也將0.1英寸稱之為一線,三線恰好是7.62mm,所以從英國-英聯邦到美國再到俄羅斯,世界上這三個大佬國家都青睞於7.62,可想這種口徑的子彈有多少了。

手槍彈相對較少,為人熟知的是7.62x25託卡列夫,也就是54手槍的那種,咱們64小砸炮的7.62x17,毛子曾經用在納甘左輪上的7.62x38R等等(籠統點來說,一些7.63、7.65、.32之類的手槍彈也可以歸入7.62陣營)

步槍彈的花樣就多了,現代最常見的7.62x51北約,7.62x54R毛子,7.62x39AK就不說了,美帝在19世紀就有.30-40克拉格,後來研發了.30-03,繼而變成二戰的.30-06,二戰時期還有.30卡賓

民用的有一堆諸如.300薩維奇,.30-30溫切斯特,大裝藥的.300溫切斯特馬格南,.300拉普馬格南,.300H&H馬格南,.300諾瑪馬格南...我都不想舉下去了,太多了


瘋狗的輕武


加蘭德步槍用的7.62*63㎜ M14步槍用北約的7.62*51㎜ 阿卡47用華約的7.62*39㎜ 波波沙用(中國54/64/79/85衝/80手衝)的7.62*25㎜ 64微衝用的7.62*17㎜(專用彈) 還有美國發展一種7.62*45㎜(M43式7.62彈頭 5.56子彈彈殼擴口) 蘇軍也有M43式7.62改的9*39㎜擴口微聲重穿甲彈,






微電腦也瘋狂


主要說軍用的

手槍是託彈

步槍的話有.300BLK ,*39AK M43彈,.308北約,毛子祖父級的54r,.30 -06加蘭德,.300馬格南。


Ssjun


前面幾位已經回答很詳細了,補充一下知識點。口徑一般指的是槍支,彈藥你用卡尺去測量彈頭最粗的地方會比步槍槍管內膛線之間最短的距離要粗一點。但步槍口徑就是指的這個距離,也就是說彈頭實際比槍管要粗那麼一點。7.62的子彈你去測量彈頭直徑實際值是7.9mm。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要讓彈頭在槍管內密封的更好,保證彈頭初速能夠達到設計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