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樂觀地面對中年危機,如失業,精力下降?

聖威武士


人到中年的確存在很多生理現象,我過完50歲生日,就發現自己的記憶力下降明顯,眼睛也明顯老花了,氣血明顯不足,精力不濟等等現象接踵而來,現在三年過去了,生理的各種現象越來越明顯,但個人狀態方面,明顯地逆生長,這些都得益於我喜歡探索生命的奧秘,學習和掌握了一些有效的經驗和你分享:

一、身體方面

1、學習生理構造方面的知識,對身體中年狀況的現實部分充分了解,修正之前的作息、坐姿、看手機、飲食等方面的不良習慣,儘可能減少對身體的消耗和損害。

2、學習正規的中醫的養生知識和方法,比如艾灸、刮痧等傳統療法,及時調理,保持身體氣血運行暢通。

3、練習靜坐、冥想、適量的瑜伽運動等,促進身體代謝,延緩衰老。

二、心理方面

1、尊重身體的客觀規律,做好迎接中年的心理準備,接受自己已是中年的事實。

2、做內在整理,擴展內在空間,常言道: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中年意味著平穩與收穫,把面臨失業當作是給年輕的新生力量主動騰位,社會分工客觀上也是新陳代謝,尊重這樣的自然規律,也能夠令自己平心靜氣。

3、總結過往,客觀地區分自己的優劣勢,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長並曾經有成功經驗的方面進行專注研究與深耕,這樣可以提升自己的內在力量。

4、學習情緒和心態管理,及時覺察因身體或心態等原因造成的情緒困擾,適時調整。

5、注重家庭關係的和諧,建立良好地情感支持系統。

6、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生已經過半,希望餘生怎樣更好地呈現?然後做好行動計劃,朝著這個方向前行。

如果你願意借鑑我分享的經驗,並且一一落實,我確定你會感覺時間都不夠用了,因為你會活得很有意義和充實![呲牙]




珈me心理


其實中年危機是每個職場人都避免不了的,除非你是老闆,否則都有被開除的風險,當然鐵飯碗不算在內。

應對中年危機,個人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心態決定狀態。

古人講,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中年只不過是人生的某個時間段,並沒有特定的指多少歲,也沒有規定多少歲才算是中年危機,不要過度的神話中年危機這件事。

反正,我是遇見過59歲眼看就要退休,幹勁還跟小夥子一樣的老同志,也見過剛過四十就已經手慢腳慢老態龍鍾提前進入退休狀態的中年人,兩者的區別,無非就是心態的不同!

所以,應對中年危機,首先不要人為的去刻意刻畫這件事,該來的自然會來,該過去也就不知不覺過去了!

始終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中年危機可能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第二,讓自己時刻保持競爭力。

職場的規律是優勝劣汰,你不能勝任崗位,或者不能產出令人滿意的價值,你勢必要遭遇中年危機!

避免中年危機的關鍵,就是要讓自己時刻保持強大的競爭力,和任何年齡段的人比都不慫,也都不差!

想要保持強大競爭力,就一定要善於觀察、學習、積累,不斷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崗位的需求,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技巧,摸索總結對自己有幫助的規律經驗,最好能夠形成一套獨一無二的方法,成為不可替代的自己!

第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既然乾的不是鐵飯碗的活,就應該預想到自己有一天可能會遭遇中年危機,就應該提前準備好應對之策。

一方面,不能死工作,除非你能把某件事給弄精弄透,弄成行業領先,否則,就不要傻乎乎的只幹自己分內的事,多方面涉獵,說不定以後會有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藝多不壓身,多學一些與工作無關的技能,當然最好在自己設定的目標之內,為了實現更高的目標或者更大的追求,就要提前做好一切準備!

以上。


職場卡哇伊


人到中年要學會調整心態,加強學習和體育鍛煉!擔負責任也不苛責自己,活著能盡力體現自我人生價值就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38f3f95727a404791b9e26875c3665b\

嘉年華jnh


人到中年不如意,保溫杯裡泡枸杞。

其實,人到中年還沒有那麼恐怖,按照現在的老齡化社會計算,所謂的人到中年其實還是當打之年,正當壯年,雖然對比90後00後,在精力方面卻有下降的地方,但是勝在人生閱歷豐富,工作經驗足夠,即便失業,也不足懼,從自身實際條件出發,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實事求是,勇敢去做就是了。


行業大爆炸


1. 內心有壓力不要一個人扛著不說,可以跟自己的愛人或者要好的朋友談談心,釋放出來;

2.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給自己一個短期旅遊放鬆下;

3. 可以看些相關的雞湯電影,如《當幸福來敲門》、《肖生克的救贖》等給自己打氣,加油!





逸辰媽媽


有時間有機會就多給自己充電,以適應社會,才不會過早地被時代淘汰。


用戶2135480494214


學習適應社會


用戶6008679341665


心態擺好,加以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