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現哪些症狀,很可能是被痛風“盯”上了?

415452652


1、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由關節內尿酸晶體積聚而引起的一種關節炎。

尿酸是嘌呤的分解產物,嘌呤是我們吃的許多食物的一部分。異常處理尿酸和這些化合物結晶在關節可能導致疼痛的關節炎,腎結石,和阻塞腎盂濾過管與尿酸晶體,導致腎功能衰竭。

痛風有著獨特的區別,它是歷史上最常見的醫學疾病之一。

痛風的症狀是什麼?

你的大腳趾是最常見的發生部位。疼痛可以持續10天、甚至更久,疼痛前36個小時是最痛苦的,但是早期它通常隻影響一個關節引起疼痛,但如果不採取積極治療,可能會繼續發生在膝, 腳踝、腳、手腕或肘等多個關節,引起疼痛、不適。

最常見的痛風症狀:

  1. 關節突然劇痛,通常在半夜或清晨
  2. 關節紅、腫、熱、痛;
  3. 關節僵硬。


愛醫學愛生活


我是國家高級營養師:胡安雲.從08年開始一直從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至今.


痛風是關節炎的一種。痛風發作時疼痛症狀非常明顯人痛不欲生。男性病人是女性病人的20倍。

尤其好發於那些貪食海鮮及酗酒的人群 .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於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血、尿酸濃度增高 .

尿酸在關節腔內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症性反應,表現為關節的 紅、腫、熱、痛等症狀。

一般痛風性關節炎首發關節大多在第一 蹠趾關節 有些痛風病人還會因為過多的尿酸結晶而發展為腎結石,



所以 認為這種情況是由於腎代謝能力下降造成,當然也有遺傳影響,但聚焦於關節時,就與關節本身的代謝能力下降直接相關.

尿酸在關節腔以針狀結晶的形式沉積,一方面刺激關節滑 膜,使其發生炎症反應,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

另一方面 損壞關節軟骨,導致關節軟骨破損脫落,關節出現增生.強直和畸形.

除關節病變外,通常常還會引起痛風腎,出現蛋白尿.腰痛等症


臨床表現 ∴

首次發作以第一蹠趾及拇趾關節最常見,其次為、膝、肘 等.急性期病急驟,常在夜間突發,關節劇 烈疼痛。

反覆發作,發展為多關節炎。受累關節紅、腫、熱 痛,活動受限。

慢性期發作逐漸 頻繁,間歇期縮短,受累關節增多,疼痛加劇,炎症不能完全消 退,關節肥大、形、僵硬、活動受限.


營養師安雲G關注養老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性紊亂所致的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癥,急性和慢性關節炎並反覆發作關節畸形,腎臟病變的尿酸結石和所謂痛風結石形成的結核腫痛。痛風可按無症狀期,病人從有血尿酸特續增高和波動性增高開無臨症表現,通過血尿酸增高久而出現診斷症狀時可有五至十年之久。病人常在半夜突然發病,起因關節疼痛,而驚醒。痛風初如關節炎,第一拇趾關節疼痛,其次為踝,手,腕,膝,肘和足部,病情反覆發作和進展出現關節炎紅,腫,熱,痛等局部出現,重者關節有物滲出,形同結核,顯有發熱,身體疲倦,出現厭食,頭痛,撿查白血球增高,血沉加快。數月或數年不時發作。一般在一年內見病有受寒,累,感染和關節腫痛。本症不易飲酒和魚蝦海底之食物,嚴禁進食高肥膩食物。慢性期關節結核腫痛形成,發作頻率繁進,若緩解且縮短,疼痛日增加劇,出現類痛風結核成石,關節變畸形,發病於腎,出現腎絞痛和血尿,腎痛變而腎炎,腎血管損害,導致腎功能不全,伴有高血壓蛋白尿等,或血尿素氮及肌酸不斷升高。同時會出現心功能不栓,也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和血尿,尿量少而導致高尿酸血癥。本症主要是於關節炎紅,腫,熱,痛,關節畸形,腫痛結核,痛風石和腎損害。在我們古老醫通稱本症為痺,即皮,脈,肌,筋,骨,之間之痺,又稱痛風為流火,歷節風,之行痺之症。本症是於肝腎二虧,且氣血二虛,與痰,溼,瘀,,風,寒,火六氣所致,皆不出於風寒之毒變症。


用戶52088279944


痛風是現在不少人心中的痛,它不痛還好,可痛起來時真要命。痛風多數與體內的尿酸高有關,尿酸高已經成為了第二大代謝類疾病,據瞭解,高尿酸全國發病率13.3%,全國約有1.7億人,超過了糖尿病1.14億人,緊追高血壓2億人、高血脂3億人。如果你身上也出現以下的這些症狀,那很可能是痛風也“盯”上你了。

1、尿路呈現感染

當人體內部尿酸上升,就會對尿路呈現影響,如呈現尿少、尿黃、尿痛等現象,一旦呈現尿結石症狀,就會呈現血尿的狀況。

2、關節紅腫疼痛

痛風呈現關節紅腫疼痛是最明顯的表現,首發部位常是腳的大拇指,關節紅腫,灼熱發脹,甚至無法碰觸與活動。但數天後或數週內會自動消失,和正常人無異。

3、痛風石

痛風如果反覆發作,還會出現痛風石,痛風石最常出現在耳廓和關節周圍,外觀看起來是一種黃白色的贅生物,破潰後會有白色粉狀或糊狀物。

4、腎絞痛,血尿

痛風不僅會形成痛風石,還會在腎臟裡形成尿酸結石,如果尿酸結石比較大,還容易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

如果你也是出現了以上的幾個表現,勸你還是要及時地就醫。另外,痛風發作最根本因素和飲食有一定關係,因此,要想把緩解痛風就必須先把尿酸降下來。

1、控制飲食

飲食控制至關重要,日常生活忠告應避免進食動物內臟特別是肝臟、高果糖飲等高嘌呤食物,限制肉特別是濃肉湯、海鮮和甜點攝入量。還有應多進食各種穀類、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食物,他們含嘌呤最少,而且蔬菜水果等屬於鹼性食物,有助於降尿酸。

2、多喝水

很多人不愛喝水,只愛喝飲料。而高尿酸就是濃度過高,所以水分的攝入極其重要,以稀釋尿酸濃度。

3、戒酒

酒精對痛風的影響巨大,首先酒精能促進身體對嘌呤的吸收,同時啤酒中本身就存在嘌呤原料。再加上燒烤、油炸一類食物的影響,會迅速升高體內的尿酸值,從而導致痛風的發作;所以,對於喜歡聚餐吃大排檔,夜宵的朋友,這點要注意了,別滿足了肚子,害了身體的其他關節和肝臟,要想降尿酸防痛風,要戒菸戒酒。

4、中藥調理

我國是個中藥大國,中醫上就有很多藥材植物有利尿降尿酸的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草藥植物,這裡就推薦一個降尿酸緩解痛風的方法,即菊苣板子飲品。方法是:準備菊苣15克、梔子10克,搭配上桑葉8克、葛根8克、百合6克,玉米鬚6克,準備好食材之後,先把菊苣放入鍋中,接著和其他食材一起放入,加入食療的水煮開,再轉小火熬1個小時,即可取汁飲用,每天飲用2~3次即可。當然如果不方便熬煮或者嫌棄過程麻煩,建議直接地找成品來直接飲用,特別是用微生物發酵而得的成品,期降尿酸的作用更明顯。


大可愛啊573


被痛風盯上之前,其實並沒有什麼症狀,如果一定要找一個,那麼就是驗血的時候出現高尿酸血癥,而高尿酸血癥對於身體的影響一般都沒有什麼具體的症狀,因為增加的都是慢性疾病的危險,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力衰竭,冠心病,肥胖等等,穩日這些慢性疾病,也同時也都不會有什麼症狀,或者說如果出現症狀了,也都是發病的時候,那麼對於痛風來說,只有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就是高尿酸血癥時期,是無症狀時期,第二個時期就是急性發作期。

所以要想提前發現痛風的徵兆,每年體檢就很重要了,以為體檢報告中可以有準確的數據顯示是否有高尿酸血癥,一般正常的尿酸值為男性:208~416vmol/L,女性的尿酸值為:149~358vmol/L,而超過這些值就說明是高尿酸血癥了,而高尿酸血癥就意味著有痛風的風險,但是因為不同的人身體狀況不一樣,因次痛風發作的值也會有不同,有些人剛剛過臨界值就發病來,但是有些人尿酸值達到580vmol/L還沒有發作,所以痛風的發作也不能完全用尿酸值來衡量,只是尿酸越高,風險越大。


如果發現尿酸值升高,就應該及時的進行干預,將尿酸控制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從飲食上以及生活習慣上進行調整,比如嚴格的控制一個合理的體重。戒菸限酒,適量運動,均衡搭配飲食,但少吃或者不吃:貝殼類產品,動物肥肉,弄肉湯,蜂蜜,濃茶或咖啡,還要儘量減輕自己的壓力。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我是小影大夫。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本科室有高尿酸血癥的有一大半。高尿酸血癥沒有症狀,抽血查尿酸值高於正常值。但是如果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引起疼痛,就痛風。痛風最典型,最常見的症狀是痛,關節紅腫熱痛。

痛風是什麼疾病?

尿酸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一種產物。體內尿酸增高,形成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周圍,出現症狀,叫做痛風。正常人血中的尿酸值,男性:149~416umol/L 成人女性:89~357umol/L。

尿酸有三分之一是由飲食中攝入代謝而成,三分之二由人體其他物質代謝二來。而尿酸有三分之一是由腸道排出,三分之二由腎臟排出。

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以導致血中的尿酸升高,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引起疼痛症狀。急性發作期關節有紅腫熱痛等症狀。如果沒有出現症狀,僅僅是血中尿酸增高,叫高尿酸血癥。

痛風有什麼症狀

1.痛風早期沒有任何症狀

痛風的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就是處於高尿酸血癥的時期。僅僅是血中的尿酸增高,或者有少許的尿酸鹽沉積在關節,但是沒有引起任何症狀。

這是時期是無法發現的,只能通過抽血查尿酸。如果有尿酸升高,就一定要通過改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有降低尿酸。比如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蝦蟹海鮮等,少喝酒,少喝老火湯。多喝水,適當運動。這些方式都是很有利於降低尿酸的。

2.關節紅腫熱痛

最常見,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關節的紅腫熱痛,痛起來真的要命,特別是晚上疼痛更加厲害。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是大腳趾,有人描述是大腳趾像火燒一樣疼痛,還可以累及膝關節、肘關節、髖關節等。


痛風可能與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有關。肥胖會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

急性期,要對症治療,減低尿酸。要嚴格控制飲食,肥胖者要減肥,有高血脂的也要降低血脂。切勿喝酒,喝酒會誘發痛風的發作。低嘌呤飲食,控制體重,多喝水,每日喝水2000ml左右,更有利於降低尿酸。

不要等到痛風發作的時候才想著去糾正,目前很多範圍的體檢項目裡都包含了尿酸的檢測。如果有偏高的,應該通過以上的方式改善飲食習慣,降低尿酸。


小影大夫


痛風是嚴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疾病,是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代謝性疾病,患病人數眾多,並趨於年輕化,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積極規範化治療。

痛風最常見的症狀是大足趾關節的腫脹、發熱、發紅及針刺樣痛,並伴有觸痛,常常在夜間發生,疼痛劇烈,嚴重時甚至可以痛醒。除了大足趾關節外,痛風急性發作也可發生在手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及其他關節處。痛風發作時的疼痛可持續數日或數週,也可數月或數年都不再發。

除了關節炎表現外,痛風也可導致腎結石,進而引起尿頻、尿急、腰痛、血尿等,後期可出現腎功能不全。隨著病情進展,痛風可引起痛風石、腎功能衰竭,進而導致肢體殘疾、尿毒症等嚴重後果。我們與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規律服藥,同時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穩定控制病情。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痛風的症狀有哪些?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fingerprint": 16464350480374113632, "thumb_height": 360, "thumb_neardup_id": 223022586458893144, "vid": "2036f4cfe3bd4a6682ebd5c275c672f3\

zlyea


又到了海鮮加啤酒的季節了,很多人都是在痛風的邊緣來回試探,一邊享受著海鮮+啤酒帶來的美味,一邊擔心著痛風。所以瞭解痛風的徵兆以及一些早期的表現,是十分的必要的。


痛風是一種關節疾病,主要出現在腳上的大腳趾以及膝蓋等關節

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尿酸在體內的堆積,和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尿酸的異常代謝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痛風在發生時多會有關節的反覆疼痛,例如發作在大腳趾的痛風,就會出現大腳趾的反覆疼痛,疼痛性質以灼痛為主,並且多在夜間發生。隨著痛風的加重,疼痛的感覺會越來越劇烈,發作的也會逐漸頻繁。同時會伴有局部的紅腫、皮膚髮熱等症狀。

痛風還有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痛風石,就是尿酸在關節、腱鞘等部位堆積,產生的質地堅硬的組織,最常見的就是痛風結晶,另外痛風石也是導致關節變形,影響關節運動的主要原因。

除了疼痛以外,還有一些疾病容易併發痛風。例如肥胖,有研究表面脂肪會影響尿酸的代謝;高血壓,高血壓會影響腎的血管,從而會影響尿酸的代謝;除此之外,糖尿病也是痛風的誘發因素。如果出現這些疾病一定要小心痛風的到來。

痛風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關節的疼痛以及痛風石,如果出現這些症狀,還喝著啤酒吃著海鮮,那可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張浩醫生


關節紅熱腫痛,尤其是夜間發作,大腳趾處疼痛難忍,檢查尿酸高,就要小心痛風了!

尤其是肥胖的人,愛喝啤酒吃海鮮,吃肉,吃高嘌呤食物的人,要多加註意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