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復工後,企業會大規模裁員嗎?

老楊說理財


今天在公司群收到老闆發的信息,大概意思就是:

按照疫情情況,公司復工時間是安排在元宵後的,但是,現在疫情具體情況還不清楚,在公司留守的,做好隔離工作,還在家裡的,等具體通知時間上班,我承諾,在這期間,公司會發放基本工資給大家,保證大家正常的生活開銷,在這期間,做好防護措施,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期待看到大家安全回到公司。

看到這信息,我挺感動的,因為老闆自己已經面臨著巨大壓力,還能這麼為員工著想,實屬不易。

作為公司管理層,我很清楚,公司其實是面臨著具大壓力。

首先,廠房租金,員工工資,社保,原材料採購,這些固定支出是避免不了的。

其次,受疫情影響,很多客戶都沒有準時復工,公司銷售額影響非常嚴重,沒有了收入,還需要支出這麼大筆資金,作為員工,我都想像得到這壓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

最後,公司是家族企業,也是20年的老品牌,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懷,老闆一定會堅持下去。就算復工了,公司銷售額,一下子也不能恢復過來,起碼有三個月的過渡期,而公司就必須拿出三個月的固定資金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作。

因此,在疫情過後,所有行業都會非常困難,而且都會有幾個月的過渡期,公司非常需要員工支持,來儘快恢復生產,保證公司早日運轉正常。

而且,員工經過這段空檔期,只有支出沒有收入,估計也夠嗆,也非常需要這份工作。

所以,春節過後,企業是不會大規模裁員,人員會比較穩定。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我經營著一家店面不大的小餐館,5-6個服務員,本來春節期間想象往年一樣有個好的經營業績,一場肺炎疫情讓我的餐館一桌也沒開,初二的時候,我一看跡象不對,就讓服務員都回家了。


如今正月15就要過去了,依然沒有好的跡象,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解除,可服務員的工資還要發放,每天給他們沒人1000元,我都墊進去好幾萬了,小本經營撐不住了。


不發工資肯定不行,一旦好轉,臨時招人也不是辦法。


昨天晚上在家無事,與周圍小餐館的幾個同行聯繫了一下,他們的情況差不多,其中有兩個已經辭退了服務員,過後準備轉行了,餐飲業是在是抗風險能力太弱了。


現在許多大的餐飲也不是很好,比如搞得比較好的西貝,現在也陷入停業的窘境,已經發不起員工的工資了,他們的難處更是難以解決。


我們是小本經營,實在不行還可以不幹了,頂多是不賺錢了,可那些規模大的公司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他們面臨諸多的手續需要辦理。


而對於許多大型的實體企業來講,這些短期的問題會給他們帶來影響,但還是可以堅持下去的,做好應對的方法就好了,可能會對全年的指標造成影響。

難的是抗風險能力弱的那些小企業,國家好不容支持發展起來的,現在這一場疫情會導致多少小企業倒閉,那些支持不下去的一定會裁員,所以,春節後復工無期,裁員會是大的概率。


職場同步


受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很多企業都過得不平凡,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省份都延遲了春節假期時間,很多省份春節假期都延長到了2月9日,也就是說很多企業都只能到2月10號之後才能正常復工。

企業沒有復工就沒有收入來源,但沒有收入來源,企業的工資照樣要正常發放,對於那些人手比較多的企業來說,即便沒有收入來源,一個月的開支也可以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以上。因此對那些扛不住的企業來說,春節之後確實有部分企業會出現裁員情況的,特別是對於餐飲,旅遊,批發零售這些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在去年開的一個餐飲店,前期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差不多400萬,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才正式營業的,剛開始營業的時候業績並不好,一天的營業只有7、8千塊錢,但是他就要養30多個員工,光一個月的員工支出就差不多20萬,再加上房租水電費以及其他費用,就算一個月沒有營業也要支出30多萬。

本來他打算到了2020年要大幹一場的,卻不曾想到會遇到肺炎疫情這個特殊時機,所以導致他在春節期間以及春節之後都沒法正常營業,過去一個月時間,他已經開始到處借錢維繫經營,但是最終還是有可能扛不住。前幾天剛跟他聊天得知,他有可能把一半的員工裁掉,同時把現在的經營場所割一半出來,租給別人,進而縮小規模減少開支。

而且即便現在裁掉一半的人,他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情況,按照目前疫情的發展情況,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如果疫情持續的時間比較久,那他有可能連三個月都扛不過去,因為現在他該借的錢都已經借了,銀行貸款也借不到,所以三個月之後是很難扛下去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我認為即便春節過後很多行業都不會出現裁員,反而有可能需要增加人手。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受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只能停工,但大家都在停工的時候,其實對企業來說反而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該做的生意都往後推了。一旦復工之後,大家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該籤的合同還是要籤的。而且因為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很多企業在春節之前已經拿下的訂單都沒法正常交付,所以春節之後為了趕工,很多企業有可能會加大人手,要麼增加正式員工,要麼招收臨時員工。

即便前期沒有積累下訂單,我相信大部分企業也不會出現裁員,因為再困難企業也可以通過借錢、借貸款等方式來緩解當前的困難。而且央行等多個部門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要求銀行不能對企業抽貸,不能斷貸,對於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可以做出延期還款。同時央行還通過投放專項貸款以及逆回購等方式向市場釋放了更多的資金,這樣企業借款會更加方便,借款的成本也會更加低。所以對於那些春節期間沒有營業收入來源的企業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向銀行借錢來度過難關。

除此之外,相信這一波疫情不會持續太久,根據很多專家的預測,肺炎疫情的拐點將會在2月15號到2月21號之間到來,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那麼社會的生產生活就會得到恢復,市場的需求也會得到恢復,如果企業在這段時間輕易的裁員,那以後訂單增多了,想要招員工反而會更加困難,我認為很多企業即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會扛過去的。

總之具體春節之後會不會出現裁員,要看具體的企業和具體的行業,裁員每年都有,即便沒有發生疫情有很多企業也會計劃裁員,比如2019年就有很多互聯網企業做出了較大幅度的裁員,所以今年春節過後有企業裁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貸款教授


我認為不會,我分析我們公司的狀況,甚至要立馬招人。

這次全國規模的疫情,相信給全國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打擊,尤其是餐飲業,旅遊業,這兩個行業是群眾忙時它們嫌,群眾閒時它們忙。然而在中國春節這個小長假,且是舉國同慶的節日裡,大家都被疫情落在家裡,那些備足了菜品,卯足了勁要大賺一筆年夜飯,聚餐錢的餐飲業,歇菜了。

我想這不僅僅是對國內餐飲業的巨大打擊,也是對國外旅遊業的巨大打擊。因為過年,大家終於有時間齊聚一堂,很多人現在也時髦起來,願意一家人到國外暖和的地方度個假,就當是過年了。然而今年,也是退票的退票,退錢的退錢,商家喊著吃虧,消費者喊著上當,都虧了,到底誰賺了?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說節後會不會大規模裁員?這個事還得看性質,如果公司本來就有員工過剩,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那可不就得裁員嗎?如果公司本來員工就不充足,就像我們公司,HR卯足了勁,年後大招一批人,給公司增加點新鮮血液,可不是不敢裁員嗎,再裁本來還能撐兩天的公司,立馬倒閉了。

還是那句話,做工作要做有技術含量點的,不然不裁就不裁,要裁,第一個就是那沒技術含量的了。

關注作者,@職場精髓,每天更新好故事,點擊主頁,查看過往爆款內容,我在首頁等著你


職場精髓


我只想老闆把過年前1月份的工資發給我,我不幹了,我不敢上班,現在疫情嚴重,每天都新增很多病例,更何況老闆說了:二月份上班也沒有底薪,只有提成,說真的只有提成的話照目前這情況一個月不知道能不能掙到三千塊錢,我不想拿感染的風險換這二三千塊錢,還有我在現在這間店鋪工作了三年了,老闆也沒有為我購買社保,一旦出事誰擔責?你永遠也沒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對了,我是做美甲美睫這行的,一旦上班必須要近距離接觸客人,感染的風險太大!最後希望老闆快點把年前的工資發給我!


啵啵魚擺擺


早晨公司管理群裡另一位部門負責人說,估計今年離職率會比較低,下午我部門一位老員工提出離職,啪啪的打臉,火🔥辣辣的疼,疫情下勇士還是很多的。兩年前給我提過一次,要辭職去融資公司被我勸下來了,事實證明那些公司不太靠譜,後來倒掉多少啊


燕558


我認為恰恰相反。不是企業大規模裁員,很多企業招不滿人。尤其是一些製造業企業,等正式復工之後,急缺人手。理由如下。

第一,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員工即使在企業復工後後依舊還不能返回企業上班。並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生命還是比錢更重要吧。當前的疫情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企業復工後,很多人尤其是負擔相對較輕的年輕人,是不會第一時間去上班的。

像江浙和廣東一帶疫情是比較嚴重的地區。那裡恰好是我國製造業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均匯聚了來自全國各省數千萬的務工人員。如果疫情在沒有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況下,很多務工人員是不敢貿然前往的。

第二,對於一些服務業企業來說,復工之後可能生意也會比較蕭條,確實存在裁員的情況。比如很多餐館、酒店、網吧、酒吧、旅行社、培訓機構復工之後生意未必會很好做,就可能帶來裁員的情況。但是,那些被裁的員工隨時可以轉移到其他產業中去。我並不認為會帶來多大的失業人口規模。

第三,國有企業裁員的可能性非常小。銀行、保險、建築、能源、通訊等國有企業關係國計民生,復工之後,就能夠正常運轉,生意並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因此裁員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綜合以上3點個人認為,2月10日企業復工之後,並不會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口,也不會出現多大的社會問題。


財經知識局


復工之後,大規模裁員是有可能的。跟你講講我老婆這段時間的經歷,她就職於一家旅遊電商公司,國內知名旅遊電商,就是那個誰做代言的,知名度很高,行業第一,市值高峰時期也有幾百億美金了,夠大了吧,夠巨頭了吧。

最近因為疫情的緣故,因為是旅遊行業,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春節前的一些旅遊訂單全部要取消,這中間會有很大的損失,除此之外至少會有一段時間不會產生旅遊訂單。想想就知道了,家家戶戶都待在家裡,誰還敢出去旅遊。以至於這段時間,每天的銷售額居然是負數,一個百億美金的巨頭,銷售額居然是負數。

為什麼是負數呢,很簡單,每天取消之前的訂單金額比每天產生的新訂單要大,所以銷售額就負數了。這類企業規模已經很大了,但即便是這一類公司,也很難想象這樣的情況能夠持續多久,能夠撐多久。那麼多人要養著,各種日常開支,一樣不少。我老婆昨天還跟我講,公司復工之後有可能會裁員,這一輪損失太大了。

這還是大型企業,那些中小企業呢,交通管制如果持續個兩三個月,很多公司估計就扛不住了,現金流就斷了,現金流一段,很多公司直接就掛掉了。所以,國家最近已經明確表示,疫情期間受到影響的企業,可以享受到一些貸款政策,利息減少甚至是沒有利息,為的就是這個。

這個時候那些重資產的公司面臨的挑戰會非常大,所謂重資產,就是那些沒人上班的時候,每天固定開支都很大的公司。有些公司則影響不大,比如一些自媒體公司,輕資產運營,別說兩三個月,即使是半年問題也不是很大。

所以,如果公司在復工之前的休息日裡,和你商量不發工資,也不用太過記恨公司,很可能是公司撐不下去了,大家互相理解下,共同撐過這段時間。


八魚先森


大部分的省份復工時間定在2月9號24點,到這個時間計算,相比於之前確定的日期才延後7個工作日,所以關鍵是在復工之後一起疫情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消費能不能恢復到正常,現在看來複工之後消費會繼續受到壓制。

幾天前西貝的董事長的一番話讓人有點擔憂,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接受採訪稱,當前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

本次餐飲業、電影行業,酒店是影響巨大的,相反對超市是個利好,最近永輝超市發佈2020年1月份的營收財報,同比增長50%多,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個月份,我們總得要吃喝。

所以春節復工之後會不會有企業裁員,肯定是的,畢竟我國是市場經濟,營收不好,利潤不好,通過裁員來縮減開支無可厚非,即使沒有疫情,有些企業也會裁員。

但是也會分行業看,對一些影響大的行業來說裁員是會有的,對另外一些行業來說不止不會裁員,而且還會繼續招人。

我覺得不用太擔心,這幾天我在家裡面吃好喝好,不擔心裁員的事情,我們公司影響也比較大,非典後,我國經濟還得到快速的增長,所以要相信國家肯定會出臺相關的政策,而且現在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比如說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出臺減免企業的社保的費用政策,一些商場已經開始出臺了減免商戶的租金,所以說不用太擔心。只要經濟能夠繼續保持快速的增長,失業率就不會太高,大家都會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