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1月23日,武漢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建設火神山醫院,當晚,中建三局就迅速召集1400多名工人,廣發“英雄帖”;

1月24日,95臺挖機、160臺自卸機、200餘臺壓土機等諸多機械設備和人員抵達現場,火神山醫院開建;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7000多名工人24小時不間斷施工,網上億萬網友當“監工”。2月2日,從建設到交付,只用了短短10天10夜的時間,火神山醫院就飛速拔地而起,再次見證了的中國速度!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01

中國速度,代表我們必勝的決心

全世界人都在感慨,火神山醫院這麼大的工程,5個小時出方案,24小時設計圖,照明、空調、管道、醫療儀器、地板塗料、5G網絡歷經數十施工工序有序進行,毫無差錯,堪稱奇蹟。

這奇蹟的背後,靠的是每一個平凡但偉大的普通人。所謂的中國速度,是上萬名普通的中國人用血肉築成,代表所有人戰勝疫情的決心。

除夕夜吃年夜飯時,姑娘小胡接到施工電話,立馬放下碗筷,告別家裡的老人孩子,第一時間就趕到工地。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河南劉師傅聽到消息,沒有選擇回家過年,而是自己打車奔赴現場。在工地,他沒有認識的人,但這一點都不妨礙他和大家並肩作戰。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年近八旬的小湯山設計師黃錫璆,在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表達自己趕赴一線的決心,黃老說:“與其他年輕同事相比,我家中牽掛少,具有非典小湯山實戰經驗。只要國家需要我,我隨時可以出發。”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工人、設計師、消防員、司機.....上萬名互不相識的人在第一時間奔赴火神山。當國家需要他們時,他們可以放下一切,不問報酬,不問辛苦,只奔結果。

10天10夜不間斷的奮戰,有時到凌晨一點才能擠出時間吃口飯,累得倒在土坡上都能睡著。沒有人不累不困,卻都選擇了燃燒自己,爭搶每一分每一秒。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02

每個普通的個人,都能發光發熱

中國很大,人很多,大部分人如你我,都是普通人。但這偌大的國家,恰恰就是靠你我每一個普通人去建設、去保護。

一場疫情,讓我們發現,原來茫茫人海中那一個個平凡人,身上閃爍著高貴、頑強的靈魂。

2月2日,江蘇江陰,東林村村委會,73歲的徐阿婆坐在椅上捂臉大哭。原來,徐阿婆平日靠撿垃圾為生,這天她拿著自己攢了很久的1萬元想捐給武漢,為國家出一份力。但村支書考慮到阿婆掙錢不容易,婉拒了她,徐阿婆聽後,急得捂臉大哭。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在阿婆再三堅持下,村委會終於收下這筆錢。1萬塊,需要這位老人家撿多久的垃圾,我們不敢想象。但我們可以知道,擁有這樣人民的中國,不懼怕任何災難!

1月30日,山西臨汾,列車乘警在巡視車廂時發現一位大娘沒帶口罩,上前詢問才知道,大娘臨時著急出門,但買不到口罩。乘警小哥瞭解後,將自己的剩下的一隻備用口罩送給大娘,溫柔地叮囑她“好好保護自己的安全”,讓大娘忍不住抹眼淚。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此時此刻,即使我們互不相識,以前從未謀面,但我們願意為陌生人贈送最珍貴的東西,只希望陌生的你,能夠一路平安。

一個10歲的小女孩將裝滿自己零錢的小黃鴨送到派出所的傳達室,一開始她有點害羞:“裡面是我的零花錢,都捐給武漢!”隨後就一蹦一跳開心地離開了。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我們每個人的力量並不強大,甚至可以說很渺小,但奇蹟往往就誕生於成千上萬人匯聚的愛裡。

武漢協和醫院的醫生髮了一條微博,記錄了他見到的感人一幕。2月3號凌晨,一個90歲的老奶奶獨自來醫院。醫生很好奇,問怎麼沒人陪她一起。老奶奶說自己64歲的兒子被感染肺炎,住在重症監護室,家裡人怕被感染,但她已經90歲,無所畏懼了。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在發熱門診的五天裡,老奶奶一直在搶救室病床前坐著,緊緊握著上著呼吸機的兒子的手。

後來,老奶奶的兒子轉去隔離病房,她在離開前特地找護士借了筆和紙,給兒子寫下了留言:“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忘記給現金,託醫生帶上了五百元,可託人買日常用品。”

無論遭遇什麼,母親對孩子的愛從不改變。病毒讓生命變得脆弱,但災難,讓每一個原本平凡的普通人,都變得偉大。

2月2日,一輛載有22噸香蕉的貨車從中越邊境的雲南省河口縣開出,駛向湖北。車上的香蕉是當地93戶村民自發捐贈給湖北的物資,他們當中有47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這些天,雲南捐香蕉、東北捐大白菜,廣西捐螺螄粉,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向武漢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或許對比數百萬的捐款數,這些物資看起來極為普通,但它們都是農民兄弟們最珍貴的東西。

即使我條件也不是很好,但我也想為國家出一份力,有什麼就捐什麼。

在災難面前,每一個小人物都能發揮大能量。我相信,只要我們攜手共進,哪有中國人過不了的坎呢?

03

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要說起這場疫情最大的感觸,必定少不了對醫護人員的重新認識。那些穿著白大褂的天使們,用自己的肉身,替我們擋住了危險。

他們有的是耄耋老人,有的是家裡的中流砥柱,有的還只是剛剛畢業的孩子,但在所有人畏懼後退時,他們犧牲了小我,戰勝心中的恐懼,選擇逆流而上。

武漢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奮戰在一線已經一個月沒有休息。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2018年,張院長確診患上漸凍症,但他一直隱瞞病情,直到這次疫情發生。這種病是一種罕見的絕症,患者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就像被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

白巖松採訪他時,張院長說:“我們醫院要接待很多專家,我經常陪大家走訪,行走過程中有明顯的跛行。我不願意老是隱瞞說自己的膝關節、髖關節不好,乾脆坦然地面對自己的病情,就像我們坦然地對待現在的疫情。”

採訪的最後,張定宇醫生樂觀地說:“如果幸運的話,漸凍症會給我八到十年以上的時間,不幸運的話最多五六年,但我會很好地用好這些時間。”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拖著顫抖的腿忙碌在醫院,張院長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中搶回更多的病人。”

這些前線的白衣天使,沒有誰不疲憊,沒有誰不想休息,但在危機來臨的時候,他們忘記了自我,做到了醫護工作者所能做到的一切。

一位醫生為物資車引路,他戴著口罩,卻不上車,遠遠地對車上的人說:“我現在疑似感染,就在車外給你們引路吧。”為了節約時間,醫生在車前一路奔跑帶路,讓人感動又心疼。那一刻,他奔跑的身影,就像一道明亮的陽光,帶領我們衝破黑暗。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這是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胡佩的雙手,身處抗疫一線的她今年才22歲,剛工作不久。每天,胡佩的手都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中浸泡侵蝕著,她的雙手變得腫脹粗糙,佈滿道道血痕,讓人感到心疼。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1月31日正月初七,河南周口市扶溝縣人民醫院門前,戰鬥在前線多日的劉護士和9歲的女兒終於見面了。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劉海燕都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整整七天沒有回過家。這天,她給丈夫發了消息說想吃餃子。丈夫帶著女兒來到醫院門口,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女兒先把餃子放在地上,劉海燕再上前拿餃子。

女兒站在原地泣不成聲,劉海燕心疼卻不能上前。母女兩人隔著幾米遠互相“擁抱”,劉護士安慰女兒說:“戰勝病毒,媽媽就回去了,你一定要聽話哦。”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每個奮戰在前線的戰士,身後都有最牽掛的家人和孩子,但她們選擇挺身而出。只有保衛了大家,才有小家。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非典17年後,再次為國家和人民奔赴在疫情一線,是當之無愧的國家棟梁。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成為人民的定心丸、強心針。

有網友生動地說:“今天一動不動,明天也一動不動,什麼時候能動?鍾南山說動才能動。”

然而,在最近的採訪中,這位大家眼中的戰士卻哽咽著流淚了。在視頻中,鍾南山院士說:“我有一個學生,他的家在武漢,他聽到街道上老百姓唱起國歌,很感動。”


轉載!武漢封城15天,鍾南山哭了,背後的故事感動千萬人


話說了一半,鍾南山眼裡閃著淚花,他雙唇緊閉強忍著情緒,接著說:“這個勁頭上來了,很多事情都能解決。有全國的幫忙,武漢一定能過關!”

武漢作家方方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們唯一的事,就是把這一切都扛下來。我們沒辦法幫助病人,我們只能自己扛住自己所面臨的一切。在有餘力能幫人的時候,就幫著他人一起扛。

天災人禍沒辦法避免,這場戰鬥,我們沒有退路,只能堅定希望!在這一刻,我們每個人,都與武漢安危與共,每一個普通人,此刻都是戰友。

不要害怕,戰勝過非典、汶川地震、雪災的我們,背後是整個中國。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看到春暖花開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