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明代私印較之宋元之時有了很大的發展,也可以說進入了篆刻藝術的復興期。究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一些文人學士的參與創作、各類漢印的出土,以及對元朱文印的繼承,逐漸擺脫了隋唐以來篆刻藝術狀態的低迷,提高了作品格調,開創了篆刻藝術的第二個輝煌燦爛時期。明代的主要篆刻代表有:文彭、何震、蘇宣、朱簡、汪關等人。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一、吳讓之

吳讓之,名延幾飈(biao),字熙,號攘之,亦署讓之,晚號方竹丈人、讓翁、晚學居士等。江蘇儀徵人。生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卒於同治九年(1870年),享年72歲。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吳讓之師包世臣,為鄧石如再傳弟子,才華橫溢。其書法四體皆精,同時擅長花卉,功力深厚,風韻絕俗;又能鐫刻碑版,善金石考證。他早年從包世臣學書,為包氏入世弟子,所作篆書,得鄧石如法,較鄧石如更為婀娜秀麗,筆意舒展,流暢優美,給人以一種清新怡潤而有書卷氣瀰漫之感。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吳讓之的篆刻初學漢印,後見鄧石如之作,極為傾倒,便皈依完白。吳讓之推崇"以書入印"、"印從書出"的觀點,推陳出新。他將篆書的筆致、意態在印章中充分展現,故其治印運刀如筆,舒暢得體,虛實相生,流轉生動,渾樸圓潤,韻味醇厚,為印壇樹一新面目。後人學印多從吳讓之著手,如吳昌碩、黃木甫等大家都受到其深刻影響。

吳讓之一生治印以萬計,但因年代久長,至今僅存者已然不多,現有西泠印社集結出版的《吳讓之印譜》。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吳讓之治印的特點,主要概括為以下四點:

(一)復歸平正 巧妙其中

吳讓之由於初學漢印,後學鄧石如,故其白文印章結體較為平穩結實,沉著勁健,常常橫畫略粗於豎畫並加之筆意,故並不呆實平板。其朱文印多為小篆,結體強調上緊下疏,章法自然,不強作異態,故平穩的印面中巧妙地安排了虛實關係。加之他在筆法上能以書入印,以刀法再現書法,故印面顯得異常生動靈巧,神采飛揚。如朱文印"觀海者難為水"一印,印面六字平分,字畫多者密,少者疏,任其自然,結構平衡妥帖,字與字之間在對稱之中有均勻之美,勻稱之內有變化之趣。其筆畫有"讓頭舒足"之意,更顯筆意濃厚;又如"硯山"一印,加邊欄印,加邊欄,結體字法看似平整老實,但筆畫粗細自然,印面渾穆穩健,淵雅凝練、豪邁之氣溢於紙上。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二、以書入印 刀筆相融

吳讓之將鄧石如"以書入印"之理,在印章中充分發揮,拓展出新意境,這便是他在篆刻藝術上的一大成就。吳氏在用刀上強調錶現用筆的筆致意態,無論是落刀、運刀還是收筆都講究傳達筆意,輕重、疾徐、提按,追求筆意墨趣,他運刀爽利,淋漓盡致地表現線條的質感,因此全印刀中有筆,筆中有刀,刀筆相融。如"實事求是"一印,在落筆、收筆、長短、粗細中都存在著細微的差異,刀筆結合完美。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三)運刀自如 中側並用

吳讓之用刀十分靈活,以衝刀為主,刀刃銳利,披削取勢。有的以中鋒為主,而有的則以側鋒為主。中鋒刻較為深直,而側鋒刻則刀痕較淺,但線條都較為渾厚。其所刻筆畫,乾淨利落,筆意遒勁,有痛快瀟灑之感。如"熙載之印"一印,是用雙刀切削而成,但雙刀每一邊下刀時,則多側鋒,兩刀合成,更顯得渾樸厚重,又如"蓋平姚氏秘笈之印"則用銳刀鋒刃直衝,中側鋒並用,線條細勁挺拔,虛實相生,即使較長的線條中間被削斷,仍能形斷意不斷,氣脈貫穿始終。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四)款作草書 酣暢流動

吳讓之所做印款,多用草書,其刀法不是一般明清常用的切鑿法,而是以獨特的三四刃二稜刀尖,直接刻畫,信手順勢,落於石上,點畫筆致,生動自然,行氣連貫,酣暢流動。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趙之謙

趙之謙,清道光九年(1829年)生於浙江紹興縣,光緒十年(1844年)在江西南昌知縣任上去世。他字號很多,早年字鐵三、支自、益甫、撝叔,後別號冷君、悲庵、無悶、笑道人等,齋室名有二金蝶堂、苦兼等。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趙之謙藝術天分極高,早年對詩文很有修養,後致力於文字訓詁和金石考證之學,在北京常與胡澍、沈樹鏞、魏錫曾等交遊,興趣漸濃。他在書法、篆刻、繪畫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詩、書、畫、印四者互為滲透,各有特點,堪稱"四絕"。尤其是他能將當時所見到的出土金石文字以及訓詁、考證等新成果應用於印章之中,使他在印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概括其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有以下四點: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一)廣收博採 融會貫通

他早年刻印受"浙派"影響,後又取法"皖派",之後以此二派為基礎,同時對漢印和六朝朱文印進行深入研究。35歲後在北京接觸許多金石文字的新資料,引之入印,為後來"印外求印"開闢了一條廣闊的新路。如"鄭齋所藏",印文效仿戰國錢文;竟山所得金石"效仿秦詔版文;"沈樹鏞印"效仿石鼓文;"沈氏吉金樂石"則效仿漢鏡銘文;"鄭齋"效仿漢磚瓦文;"沈樹鏞同治紀元後所得"則效仿《三公山碑》字等。因而後人稱其為"六百年來撫印家立一門戶"者。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二)疏密對比 雋雋厚重

趙氏在篆刻章法上比較重視疏密對比關係,使疏處更疏,密處更密,有密不通風、疏可跑馬的意趣。如"長守閣"一印,法鄧石如、吳讓之細朱文一路,線條道勁,極富彈性,圓轉流動,三字結體各有疏密,但又顯得很平穩,有動而不亂、秀而不媚、穩而不死的美感。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他的白文印筆畫多粗實,印面排列緊密,疏密對比則強調得更為明顯,紅白極為分明醒目,同時又顯得厚重。如"漢學居"一印,"居"字採用簡筆,筆畫較少,佔印面一半位置,"漢學"二字筆畫繁多,各佔印面四分之一位置,產生了強烈的疏密對比。而此空間又有邊框紅邊與之呼應,不顯孤立,因此全印精神倍增。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三)刀筆結合 互為補充

趙氏十分注重印中筆墨並生的特點。印中的筆墨是在用筆用刀上體現出來的,必須刀中有筆,筆中有刀,互為補充。反之,有筆而無刀,則會使線條臃腫,印面精神萎靡;若有刀則無筆,則會顯得生硬刻板。刀筆的結合具體多表現在點畫上,如"趙之謙印",其每字筆畫起筆收筆處均可見其筆意,有的落筆較重,波磔明顯;有的逆鋒起筆,重在其後,有的三刀切成,刀鋒顯而易見;有的用刀較為含蓄,隱入筆中。線條收筆,有篆書筆致,有斜筆切下的,有提筆疾收的,有不甚明顯的,也有稍加破損的,多有辛辣之味。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四)邊款多樣 樹立新風

由於趙之謙受到秦漢金石碑版的啟發和魏晉南北朝造像的影響,鑄成了他在邊款藝術上豐富多彩的新面貌。緣此,為邊跋內容的拓展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根據不同特點,可將趙氏邊款分為四類: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1.以單刀刻成的魏體書陰文款

魏碑造像,多為刀刻而成,刀鋒明顯,筆意蘊藏其中。趙氏將之引入印章的邊款之中,發揮了刀刻之長,使刀、筆、石結合,刀意甚濃,恰到好處。如"績溪胡澎、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之三面陰文款。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2.陽文款

明清款作陽文者,趙氏始之,極為新鮮生動,尤其是參法《始平公造像》的"餐經養年"款,取雙刀法刻成,雄闊豪放,刀筆自然,使人耳目為之一新。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3.以漢畫像石圖形入款為其創舉

漢畫像石圖像簡樸、生動、概括,引之入印,極為協調統一。如"仁和魏錫曾稼孫之印"邊款中的陽刻馬戲人物圖。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4.篆、隸書款

表現出了濃郁的筆意和刀意。如"大慈悲父"一印中的隸書款,字似《禮器碑》,以單、雙刀結合刻制而成,筆中見刀,清靜瀟灑。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三、吳昌碩

吳昌碩(1844年~1927年)初名俊、俊卿,字昌碩、倉石、缶廬、苦鐵、破荷亭長等,是近代著名的藝術家,金石、詩書畫印無一不精,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波及海外,尤其是他的篆刻藝術。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他少年時即對刻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以《飛鴻堂印譜》入手,後改從浙派,追摹漢印,又受到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人的影響。30歲後,在很多知名書畫篆刻家和收藏家中見到許多歷代鐘鼎彝器、金石碑版、璽印、字畫、印譜等,從而眼界大開,廣收博採,融會各家之長,融石鼓、封泥、磚瓦、璽印等為一體。到晚年其印風渾樸老辣,蒼潤挺拔,從而使其成為一代宗師。其治印特點可概括為以下四點: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一)吸收傳統 為我所用

吳昌碩的風格最終成形主要歸功於其對前人廣博精深的吸收,融會貫通後自成面目。

"沈均將印"一印仿效漢封泥;"安吉吳俊章"仿漢鑿印;"吳俊"一印仿漢瓦當;"吳俊卿"一印仿漢玉印;"陶堂"一印仿吳讓之;"倉石道人珍秘"仿漢碑額篆;"園丁"一印仿古陶器字;"二耳之聽"仿古璽等。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但在其仿作之中,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風韻獨具。

(二)平穩樸實 氣勢沉雄

吳昌碩篆刻的結體多取用石鼓文和楊沂篆體,平穩樸厚,遒勁蒼老;加之章法上分朱布白壯實寬大,字形筆勢常與邊合,有伸展開拓之勢,用刀老辣,氣勢磅礴,點畫沉雄。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吳昌碩臨石鼓文多年,以篆書入印,將通常篆書的左右對稱改作左右上下略為參差,從而使印面疏朗開闊,氣度宏偉。將此種篆體與印章結合,有時略參漢篆,有時略帶封泥意趣,有時兼及鐘鼎磚瓦漢字,因而變化無窮,但又不失其渾樸、沉雄之氣度。如"缶翁"印、"園丁生於梅洞長於竹洞"等。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三)虛實相生 巧寓其中

吳昌碩印章中的筆畫多表現得粗壯厚實,但並不呆板,主要歸功於其善於處理印面的虛實關係。他喜用粗線作朱文印,常人極易處理的臃腫、板滯,而他卻能在章法、字法和筆法上盡現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的特點,巧妙地處理行間、字間、畫間的大小、疏密、鬆緊、斷連、聚散的關係。並用不同的手法表現虛實,在印面上塑造不同的"氣孔"、"氣窗"之類的空白,使得印面雄健而不乏靈動之氣。如朱文印"破荷亭"、白文印"無須老人"等即是。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四)鈍刀硬入 殘破生動

吳昌碩治印的刀法,早年受浙派影響,中年後,改用圓杆鈍刀,較一般粗重,使用時,直接硬入,有欲行不行、欲留不留的"澀"味,故其印朴茂厚重。此外,他在印治中又或多或少加入"殘破"的刀法,使全印產生古樸、蒼茫、茂密之感。而這種"殘破"的修飾刀法使他的印章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效果,為後人所效仿。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殘破手法的用刀,有刻、鑿、刮、釘、敲、擊等手法,其用刀的部位,或刀刃或刀角或刀背,視其地位與作用而靈活運用之,也可以是刻、擊、戳、修、削、擦的綜合運用,產生出一種"刀法無定"的藝術效果。吳氏大膽落刀,小心收拾,無論是整體還是細節都能面面照顧,達到淳樸生動、令觀者回味無窮的藝術境界。如白文印"安吉吳俊章"以及朱文印"湖州安吉縣"等。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明清篆刻家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