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部门发布"四后""双返"防控工作安排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雷宁伟 山西报道)"

2月7日19时,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等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近期的疫情情况和假期后、上班后、复工后、开学后"四后"以及"双返"防控相关工作安排。

山西多部门发布

省卫健委 重点做好防、控、治

当前全省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针对当前防控形势,要求全面落实"四后"属地责任、法人单位责任,落细落实"四后""双防"各项措施,坚决切断传播途径,统筹做好各项重点工作。重点在防、控、治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防":从流调、检测、排查入手,努力做到"三个快速"。快速流调: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24小时内完成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检测:组织检测单位24小时全天候接收样本,4-5小时完成检测,结果实时反馈。快速排查:坚持省、市、县联动,卫健、公安、铁路、民航、通信等多部门联动,省与省之间联动"三联动",全面排查重点疫区来晋返晋人员和密切接触者。

二是"控":落实"双返""双防"措施,坚持"三个到位",监测管理到位。开发利用"湖北入晋人员管理APP",以村庄、社区为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发挥家庭医生作用,落实"一支体温计、一个口罩、一个表格、一个宣传册、一支笔",做到追踪随访到位、医学观察到位、记录登记到位、信息报送到位。隔离观察到位。县(市、区)政府开设集中隔离点125个,覆盖全省11个地市117个县。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以及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湖北来晋返晋人员,全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及早控制潜在传染源,阻断传播。科学指导到位。强化防控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制定下发社会公众、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防控指南,以及公共场所等11个消毒技术指南,组建了12支心理救援医疗队,开通12320全天侯咨询服务热线和心理援助热线,指导社会各界科学防疫。

三是"治":严防轻症变重症,强化"四项措施",一是保障全部收治。部署医疗救治定点医院24所、负压病床183张、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床位855张,梯队配备医师228人、护士703人,选派呼吸和重症专家加强各市力量,确保确诊病例全部集中隔离救治。二是发挥中医药优势。组建省、市中医专家组,全面参与会诊救治。对确诊患者全部实施中医药早期干预和介入治疗。对全省密切接触者由省中医院配发中药,实行预防性干预。三是加大重症救治。建立省级专家日会诊制度。全省所有重症病例全部集中到综合力量最强的省级定点医院,由省级高级专家组制订最佳方案,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个救治和监护小组",集中指导救治。四是提高治疗效果。省级专家组加强对治愈病例的研究总结,及时形成专家共识,指导全省救治工作。推动"重大传染性疾病诊防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紧急批准立项14个科研专项。

省教育厅 守好国家"未来星"

2月份是春季开学季,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师生的大规模流动会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被动和隐患。所以,省教育厅紧紧抓住开学前这个关键的窗口期,在深入分析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制定了"1+3+N"开学工作预案,具体讲,"1"是制定一个整体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导则,对开学前的准备、开学后的防控、在校师生的健康管理、学校的应急处置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3"是针对中小学幼儿园、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特点,分类制定三种类型学校的开学防控预案。"N"是要求各地、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一校一策"制定详细的开学工作预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全面做好返校前14天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监测,各大专院校要设立独立的隔离观察场所,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同时要求各学校现在就着手制定分期分批返校工作方案,确定开学时间后错峰精准安排教职员工、学生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坚决阻断疫情进入校园。

从目前看,原定2、3月举行的一些招生单位的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推迟举行,具体工作安排由各相关招生单位在招考中心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自行确定。原定4月份进行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省教育厅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

省工信厅 多措保障省级医药储备应急物资供应

在物资拨付方面,按照保障疫情重灾区、保障重点防控单位、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原则,重点保障了山西白求恩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救助队、山医大二院、省二院、山医大口腔医院、太原铁路局、航产集团等50余家重点单位。截至2月6日,省工信厅已累计下达28批省级医药储备,拨付的物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N95)、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眼镜、医用防护服等截至2月6日,省工信厅已累计下达28批省级医药储备,拨付的物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N95)、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眼镜、医用防护服等32种物资,涉及防护用品、消杀用品、器械和药品4大类。

在物资生产方面,提前谋划、主动靠前、多措并举,全力推动省内企业复产、转产、扩产防疫物资,保障全省医药储备应急物资供应。

口罩生产方面,推动7户企业复产转产口罩,其中,5户企业已具备生产条件,其余2户企业正在调试设备,预计2月15日投产。防护服生产方面,推动4户具备一定条件的服装企业转产普通无菌防护服、医用防护服。消杀用品生产方面,推动28户化工及日化企业立刻转产双氧水、次氯酸钠、过氧乙酸、酒精等8种消杀用品,基本可以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的32种物资。

省公安厅 坚决落实五严五防

从正月初一到现在,全省公安机关全警动员坚决落实省委"五严五防"和"一刻不缓、一个不漏"工作要求,彻底一一查明确诊、疑似病例亲密接触者,严防疫情扩散;全面加强抗疫期间城乡社会面治安管控;严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坚决依法查处网上散布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为打赢打胜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坚决维护抗疫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和公安公共服务"两不误"等五方面的重点内容。

省交通厅 保障全省物资运输

当前,针对春运返程高峰的"四后"防控,进行了全方位部署,确保做到"一断三不断",即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保障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保障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通道不断。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方面,加强公路路网领域布控;加强道路运输领域布控;加强民航机场领域布控三个重点方面进行部署。

保障重点物资应急运输。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开启"绿色通道",对防疫物资运输、医护人员和疫情人员转运等应急车辆,按照"三不一优先"原则,即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应急车辆免费优先通行,统一印发通行证,现已制发《通行证》450张。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做好应急运力储备,全省共建立了44支应急运输保障车队,其中:客车556辆、普货车887辆、危货车185辆、冷藏车29辆、公交车722台、出租汽车3408台。省级能够动态调用的应急运输车辆不低于100台。保障返程高峰群众便捷出行,针对春运返程客流特征,鼓励开展定制运输,特别是针对大学城、工业园区、大型企业等返程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按照"一企一时间、一校一方案"的原则,组织交通运输机构及企业积极开展定制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