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總動員,房企已紛紛把售樓處搬到線上

線上營銷火熱,但要真正實現業績還得看線下籤約量。

不用总动员,房企已纷纷把售楼处搬到线上

儘管面臨著項目停工、售樓處關閉、員工遠程辦公,但售樓員的朋友圈卻並沒有“閒下來”。

“這裡是我們的線上展示平臺,如果有其他的問題可以加微信或者電話瞭解情況”,泰禾一位銷售人員在朋友圈寫道。

疫情還未結束,開發商雲賣房成為對待特殊時期最主要的手段。

2月6日,中國房協發佈文件稱,建議停止容易引起人流聚集的商品房售樓處銷售,開通商品房線上售樓平臺,運用互聯網線上工具為購房人提供必要的置業服務。

線上售樓平臺應該充分遵守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關於房源信息發佈的有關規定,真實客觀反映房地產項目情況,做到信息透明全面公開,具備項目資訊查詢、樓盤及戶型展示、置業顧問入駐、在線諮詢、預約選房等功能,為購房人在線提供樓盤項目搜索、遠程看房、詢價洽談、選房鎖房等服務。

中房協在文件中還特意提到了樂居網絡售樓平臺,但房企如何選擇還是會依據自身的需求,並不會侷限於這些互聯網平臺。

實際上,房協發佈的聲明已經遠遠落後於這些市場化企業,直面一線的房企早就有了實際動作。

龍湖、萬科、恆大等房企,已經打造出自己的線上看房平臺,其他房企也紛紛在搭建自己的線上平臺,如保利、陽光城、美的置業等房企就推出了在線售房小程序,包括VR看房、在線諮詢、預約看房、在線算價等功能,這與一些互聯網平臺所能提供的服務基本沒差別。

房企自身的線上平臺已經收穫了此前從未有過的流量,以龍湖的U享家平臺為例,在2月3日到5日,平臺日均流量比之前一週增長800%,相比2019年12月增長近10%。

這也為疫情之後的市場埋下伏筆,中指院做的一份針對3000人問卷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人中,如果沒有疫情,49%人會在春節及節後一個月有購房計劃,因為疫情,推遲購房的計劃的佔比為70%。中指院認為,房地產市場交易規模會在短期出現回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二季度將進入恢復期。

除了打造企業自身的線上平臺,各大企業也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發力,比如泰禾北京區域就與京東房產進行線上合作,而龍湖的工作人員向一條君表示:“目前集團沒有統一的電商平臺合作,不過區域項目上會在一些平臺上展示。”

而作為衝在市場一線的銷售人員,他們除了要在微信上維護客戶關係,還要在空蕩蕩的售樓處進行直播。一條君觀看了其中幾家企業項目的直播,直觀的感受是,這些常年服務線下客戶的銷售經理對網絡直播較為陌生。

“不指望線上直播能夠帶來多大的效果,但在這個階段要維持項目的曝光度就必須走這條路”,鄭州某項目銷售人員向一條君表示。

另外,目前大部分的線上平臺僅僅具備展示功能,無法實現成交,即便像龍湖這樣自己開發應用的企業,也不具備線上交易的能力,目前U享家在購房階段只有展示和預約看房的功能,另外還會提供一些附加的購房服務。

而萬科開發的e選房則是其中功能相對更齊全的應用。根據一份e選房的操作流程顯示,用戶進入線上開盤頁面後,可以選定項目以及意向樓棟的房源,然後對意向房源進行出價,出價成功後則為選定房源成功,之後憑藉出價成功的頁面辦理認購簽約手續。

當然,也有部分房企積極擁抱互聯網,像龍湖、碧桂園、融創等企業還進駐抖音等流量平臺,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項目展示,還能夠進行精準營銷。

不過,房企線上的努力最終還是要靠線下的簽約來實現。從1月份頭部房企的銷售情況看,情況並不樂觀,根據中信建投證券提供的主流地產公司1月銷售表現來看,房企前五名銷售額單月同比下降6%,前十名同比下降11%,部分房企單月同比下降接近50%。

房企的開工暫時也受到了影響,全國多個省市都暫停了房地產相關交易,在建項目也都暫停,全國的線下售樓處幾乎都處於關閉狀態,儘量通過線上推廣項目,是當前房企能做的為數不多的工作。

北京大雪倏忽而至,房企2020年要順利實現銷售目標恐怕還要等到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