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文章作者‖魏晉寒

圖片來源‖網絡

人生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挑戰。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既是我們生存能力的體現,更是我們人生智慧的表達。

在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當中,海明威寫過這麼一句話: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的確,困難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最好的老師,沒有困難洗禮的人生就像溫室的花朵,離開環境的庇佑和包容,它們很難獨立和自強。

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擊不倒!

想要在生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遠,我們必須學會獨自承擔勇敢面對。畢竟:

誰沒有幾次孤立無援的無奈;誰沒有幾次無能為力的悲傷;誰沒有幾次舉步維艱的困惑;誰沒有排擠、誤解的黯然神傷……

釐清思路,咬緊牙關,堅持過去,人生將會大不一樣。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

——01

有這麼一個人,非常渴望演藝這條道路,即便自己天賦很高,但依舊默默無聞。初中畢業不久,他簽約了太平洋唱片公司,和他一起簽約的還有毛寧和楊鈺瑩。

和後者大紅大紫不同,他的人生道路非常坎坷辛酸,後來甚至連歌手的身份也沒得當了,漸漸淪落為楊鈺瑩的伴舞。

不久之後,他決定離開太平洋唱片公司,隻身闖蕩北京,成為酒吧裡一名普普通通的駐唱歌手。在這裡,他認識了很多朋友,包括周迅、滿文軍、沙寶亮等等。然後,朋友們一個個大紅大綠了,成為萬人追捧的歌手明星。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還是隻有他,依然默默無聞,只能堅持在酒吧裡駐唱。

好在,即便遇到再多冷落,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追求,堅持著、嘗試著、闖蕩這、努力著……終於,他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轉機——導演甯浩電影《瘋狂的石頭》

從此之後,他大放異彩。

2009年,憑藉電影《鬥牛》的精彩表演,他摘取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的桂冠,成為演技和實力的代名詞。

他不是別人,正是演員黃渤。

在一次採訪當中,黃渤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在我還沒有成名的時候,劇組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當我成名了之後,身邊全是好人。”

或許,這就是黃渤辛酸歷程的真實感悟吧。好在,黃渤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扛住了一個個困難和冷漠,最終完成華麗的人生轉變。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

——02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往往離不開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情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逆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於很多人來說,“智商”和“情商”這兩個概念並不陌生,但是對於“逆商”這個概念總是模稜兩可。

在暢銷書《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當中,作者保羅·史託茲提出了“逆商四維度”概念。正如力量、速度、協調能力決定一個人的籃球水平,對於逆商四維度的有效把控,就是我們面對困難、逆境的綜合表現。

緯度①:掌控感

有些人稍微遇到一點點困難和波折,就會大腦空白,手足無措,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和行動。 然而,有些人即便遇到再大、再嚴重的困難和波折,他們也都會泰然自若,思路清晰,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辦法。這就是掌控感的強弱差異。

當我們面對一個個困難險阻的時候,我們可以短暫的悲傷慌張,但一定要及時回過神來,主動尋找問題的突破口,讓人生贏得轉機。不要任由問題、困境持續下去。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緯度②:擔當力

面對巨大的壓力,有的人主動承擔,迎難而上;有的人推諉躲避,畏畏縮縮,這就是擔當力的強弱差距。事實上,只有勇於擔當的人,對自己和別人都負責的人,才能及時走出困境,才能真正贏得人生的勝利。

沒有擔當力的人,往往是懦弱和自私的。

有時候,他們對自己不負責任,生活得過且過;有時候,他們對別人不負責任,遭到別人的排斥和指責,從而漸漸邊緣化,很難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緯度③:影響度

有的人,總會把一件很小的挫敗事件,擴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把工作的困惑帶到家庭中去,讓家人跟著擔心害怕;把家庭中的怨氣帶到工作中去,讓同事吸取源源不斷的負能量。

這不僅是逆商不高的表現,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管理情緒,不要因小失大,讓負面情緒肆意蔓延,不僅影響自己,還影響別人。

緯度④:持續性

面對相同的困難和波折,有些人把負面情緒要持續3天,有些人要持續3個月,甚至有些人竟然要持續3年時間,一直活在過去困難的陰影當中。

綜上來說,想要提高我們的逆商,提高我們面對困境的綜合能力,就必須提高我們對待困難的掌控感,增強我們遇事的擔當力,減少困難的影響度,削弱負面情緒的持續性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

——03

從小開始,父母和老師都在這樣教導我們:“吃一塹,長一智,人不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想要從困難和波折突圍出來,並且有所收穫和增益,一方面,我們要懂得堅強和自立,另一方面,我們要學會總結和反思。

為什麼我們會犯錯?

為什麼我們做的不好?

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

只有在內心深處刨根問底,我們才能釐清思路,找到問題的真正答案,才能預防同類問題的再次發生,才能舉一反三,把經驗擴展其他生活場景。

倘若我們不懂得反思和總結,很多閱歷經驗將變得毫無意義,甚至落得“重蹈覆轍”的尷尬境地。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

——寫在文章最後的話

在文章《不寵無驚過一生》,教育家豐子愷

這樣寫道:“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波折,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恐、不亂、不逃、不懼……唯有直面困難,我們才能真正戰勝困難。有句話說的很對:“那些摧毀不了我們的事情,最終都會讓我們更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