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16歲思想幼稚,動手能力差,愛玩遊戲的兒子,該怎麼辦呢?

青陽晚舒


十六歲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能硬來,要好好引導,要多交流,多談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多站在孩子的問題去想問題和他交流,給他做好時間規劃,讓他也參與進來一起做時間規劃,多引導走出家門參加社會活動,讓他體驗下社會生活。千萬不能硬來


曉聰生活趣事


就是因為處在了這個年齡,所以孩子和家長之間才會有一些不好解決的矛盾。就先說思想幼稚,我不是很能確切的舉出例子,我就說我現在想想覺得很幼稚的事情,我是個女孩,當時我在輔導班裡上課,然後我對一個長的特別醜的人特別有好感,當時我就開始各種打扮,買各種衣服,甚至用我妹妹那個年紀的筆盒,然後就是不學習,在那個老師面前哭鼻子,還跟他說了一些很過激的話。現在想想,如果有時光機,我真想回去扇自己一巴掌,包括後來因為一些瑣碎小事就和朋友大吵一架,回來跟我媽能說一個小時,這都是很正常的,其實現在十九歲了,我也覺得自己挺幼稚的,主要就是歷練太少,在家裡父母當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其實到了社會上吃了虧,才能長大,我現在也是在不停的吃虧,昨天因為朋友逼迫,給她介紹對象,按理說就算不滿意也不能直接一句話不說刪除了,還說什麼那個男孩和我朋友長得醜,然後還說刪除了就是為了讓我難做人,說得給她找一個不打擾她生活還得有錢的還得長得好看的,當時那些條件好的就直接給回絕了,結果她還給來這一出,後來我考慮說就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寧願自己出門我也不跟她一起。你兒子以後考上了大學,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讓他吃了虧,就會讓他思想成熟起來,所以不用擔心。另外就是動手能力差,等他有了自己的家,他就會動手能力強,因為他得吃飯,他得生活,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完成。還有就是愛玩遊戲,這個是天性改不了,只能說等以後或許他會有比遊戲更吸引他的事情,他就會放下游戲,或者以後工作了,就會減少玩遊戲,都很正常,其實父母和這個年紀的孩子之間是需要磨合的,因為他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認知和愛好,一味地指責和謾罵會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越來越遠。

等到了我這個年紀,就跟父母關係磨合的好點了,不過我還是不願意幫我父母做家務,我媽都是讓我拖地刷碗選一樣,一樣都不想選,最後拗不過,五分鐘給咔咔刷完,繼續躺回床上要麼刷劇要麼打遊戲,不學習,也不想出門。當時我以為自己就是個奇葩,後來住了宿舍才發現所有人都跟我一樣,所以相同年齡段下你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是一樣的,等他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好很多。多點理解,少些責罵,你會發現自家孩子真的很好。

(圖源網,告侵刪)






吳琦大



一個年輕人的熱點


16歲的男孩,正是初中時期的學生,也通常是在叛逆期,這個時候如果他沉迷遊戲,不僅耽誤了他的學業,而且會毀了他的前程,總知後果很嚴重。那麼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教一教大家,怎樣去挽救一個青少年。

首先,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玩遊戲,家長不能盲目的去戒除孩子的遊戲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就像毒品,你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可以戒掉的,欲速則不達,要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

跟孩子溝通時,不能把所有的不對都責怪於孩子,因為你越把所有的不滿推向孩子,他就越判逆,最後只有剩下仇恨,最終爆發,做出令人後悔的事。記得之前有報道,一個13歲左右的留守少年,為了玩遊戲,竟然用刀砍殺他的親生母親,實在是令人唏噓。

家長對遊戲要有認知和定位。你不僅讓他玩,而且你還要陪著他一起玩,跟他交流遊戲心得,慢慢的融入他的內心世界,然後再開導他,而不是一味的罵他:不可以玩,再玩就不要進這個家門,這些話語。把自己當成是他遊戲的夥伴,這樣他會傾聽你的訴說。

很多家長都會限制自己的孩子,一天只能玩手機或者電腦多少個小時,其實這也不是最佳的方法。因為如果你限制了的話,他反而覺得越是沒勁,越是要跟你作對,你不給他玩,他就由心生恨,其實你完全可以跟他溝通好,你可以不用管他玩幾個小時,但最起碼的休息和吃飯時間和學習時間是要有的,要勞逸結合,你這樣跟他說,他肯定會接受。

其實,孩子沉迷遊戲,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過錯,遊戲已經是這個文明時代的變遷,作為大人的我們以前也有過童年、青少年,只不過我們沉迷的不是電子遊戲,我們沉迷的是掏鳥窩,還有抓魚....等等,每個人都有年輕過,都有自己的愛好。所以我們不能否定他們的喜好。

作為家長的你,應該停下工作、忙碌的腳步,多組織家庭搞一些聚會,或者戶外活動,旅遊等,另外還可以去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也許孩子從實踐體驗中可以慢慢領會到生活的真諦,從中得到啟發,並改變自己。





鬼魅搞笑


很榮幸被邀請回答問題,感謝!

16歲孩子玩手機打遊戲,我個人分析不是動手能力差,而是孩子的用心不在此處,他心裡所想都是遊戲手機,倘若他真的動手能力差,手機遊戲又如何能玩的起來呢。因此,作為家長要做出觀察和分析了,原因在哪裡,是不是單單就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我們家長也有著多多少少的問題,想想辦法跟孩子多互動,多出去接觸新鮮事物,進而找到他感興趣的點,然後時常多抽出時間配他,慢慢的他也放下游戲,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親密。


歡樂園之家



桔子在奧地利


從經驗角度講孩子缺乏動手能力是因為對這些沒用興趣,前提是培養孩子動手的興趣,能力才有成長。

建議一:購買手工紙,帶摺紙拆解圖的那種,你可以看圖跟孩子一起做,在父母一起動手做這個過程無形影響孩子,讓他感到興趣。比如折一個小船,在他面前顯擺,吸引他,然後告訴他要和他一起做,觀察孩子是否有意向,然後在一步步引導。

建議二:市面上有一種DIY的圖畫,就是自己動手畫,每幅畫都用線條勾勒好了,只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塗色最終就會得到一副完整的畫,過程簡單。而且結果會然孩子很有成就感。這是個引導的過程




A小小168


1、限制上網內容

  每次上網前,一定先明確上網的任務和目標,把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和內容列在紙上,不迷戀網上游戲。

  2、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每週最多3~5次,每次上網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且連續操作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鐘。尤其是夜晚上網時間不能過長。

  3、上網之前先訂目標

  每次用兩分鐘時間想一想你要上網幹什麼,把具體要完成的任務列在紙上。不要認為這個兩分鐘是多餘的,它可以為你節省的可能不止60分鐘。

  4、尋求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戒除網癮,尋求別人的支持和幫助非常必要,最好得辦法是找到一個人幫助你克服這個問題。這種支持可來自同學、老師、朋友和家庭,可先向他們說明自己控制上網的計劃,請他們監督;當網癮出現時,請他們及時提示,幫助克服。

  5、上網之前先限定時間

  看一看你列在紙上的任務,用一分鐘估計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假設你估計要用60分鐘,那麼把小鬧鐘定到30分鐘,到時候看看你進展到哪裡了。如果嫌用鬧鐘麻煩的話,可以在電腦中安裝一個定時提醒的小軟件,在上網的同時打開,這樣就能有效控制你的上網時間了。

  6、以新代舊

  在戒除某種習慣時,這種習慣仍又很大的誘惑力,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我們需要用一種新習慣來替代老習慣所產生的滿足感。對於上網成癮或者是正在戒網癮的青少年,要注意培養新的愛好和習慣,要多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用自己的新行為和習慣來代替上網習慣。

  7、正視沉迷於網上的危害

  沉迷於上網,會使人迷失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時間產生隔閡,嚴重影響學習,甚至中斷學業。久而久之,還會影響正常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導致人格的偏離,甚至發生不可設想的後果。有的因上網成癮,神情恍惚,人格扭曲,無心讀書,中途輟學;有的無錢上網,攔路搶劫,偷竊財物,導致違法犯罪。即使上網沒有成癮的人,如果每天12個小時坐在電腦面前,很可能會讓自己少活8年以上時間。

space

  哪類青少年易染上網癮?

  1、人際關係不好的孩子

  許多學生雖然成績不錯,可是性格內向、猜忌心強,而且小心眼,碰到問題時沒能得到及時解決就沉迷於網絡,學習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2、學習失敗的孩子

  由於家長、老師對孩子的期望過於單一,學習成績的好壞成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來源,此時,一旦學習失敗,孩子們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但是在網上,他們很容易體驗成功:闖過任何一關,都可以得到“回報”,這種成就感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體驗到的。

  3、家庭關係不和諧的孩子

  隨著離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會問題的增多,社會上的“問題家庭”也在增多,這些孩子通常在家裡得不到溫暖。但是在網絡上,他們提出的任何一點兒小小的請求都會得到不少人的幫助。現實生活和虛擬社會在人文關懷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讓“問題家庭”的孩子“躲”進網絡。

  4、自制力弱的孩子

  不少上網成癮者自制力都較弱,他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也不想這樣下去,但是一接觸電腦就情不自禁。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力不強。生活中要面對很多選擇,選擇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選擇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將人生的元素儘量簡單化,那麼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擇,選擇的正確率越高,成功率也越大。

  5、學習特別好的學生

  不少本來學習好的學生在升入更好的學校後,無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這時,他們對“努力學習”的目的產生了懷疑。按照老師和父母的邏輯,學習是為了“上大學——找到好工作——掙錢”,當他們失去了為“名次”、“位置”等學習的內在動力後,無法認同老師和父母的邏輯,因為,即使不用學習也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錢。於是,一些人開始迷戀網絡。其實,造成這些孩子依賴網絡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觀。





展示用品製作


讓他早點睡 打遊戲可以 做事情交換 體育鍛煉交換 家務乾的漂亮 絕對是成功的教育!喜歡運動了,絕對是好習慣!幹成一件事,多表揚。至於讀書嘛,聽憑自然,乾脆一句別批評,你加壓力又如何?會適得其反。建立良好的母子父子關係可以叫幸福教育。





風過橫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b1dcbf5fed541b591c0989aa3f2a4a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