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該服輸嗎?

老段康寧


怎麼說呢,個人覺得人老了,該服輸的時候還是得服輸。這不是慫了,這是作為老人該有的正常心態。人老了,不單是年紀大了,還有心理上更加平和了。

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不能跟年輕人比,這一點必須得承認。

老年人再怎麼鍛鍊、保養,也不可能恢復年輕人的體魄。身體的各項功能,能正常運行就已經是天大的福氣。

很多中老年人熱衷於購買各種保健品,也積極鍛鍊身體。一方面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健康,不生病、少生病。另一方面其實也有不服老、不服輸的念頭在心頭跳動。不想讓自己老去,拼命地要跟上時光的腳步。

不管怎樣,在體力、精力方面,老年人跟年輕人比,肯定是輸的。這點必須服輸,不接受反駁。



人老了,人生閱歷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豐富,這不能服輸。

人們常說人老成精,這雖是調侃之言,但實際上也是對老年人人生閱歷的褒獎。老年人經歷的多了,對人、對事都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尤其是那些積攢了一輩子工作經驗的老人,更是很多行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很多技術領域,老人的人生經驗是一些年輕人無法比擬的。人老了,經驗不老,這方面不服輸。



人老了,身體上的衰老必須服輸,但可以用自己豐富的生活閱歷繼續為社會做貢獻,這不能服輸。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老年生活吧,這才是安享晚年。


如月微光


這個得分人吧,但我認為人老了應該沒有那麼要強了,心態趨於平和,無所謂輸贏,這才是人老了該有的狀態。

講一個身邊的事情,我一個同事的父親,老家農村一輩子務農幹活,好在身體還算硬朗,60多歲了,有一天突然感覺背很痛,去醫院,拍CT,化驗,縣醫院市醫院都看過了,哪裡也沒事,就是看不好,有好幾個月了,沒辦法,我同事帶著去了一趟省會的三甲醫院檢查,大夫檢查了半天,說身體沒問題,是心理上的問題,回去給老人寬寬心等等心理疏導,效果會不錯。

後來和老人聊天才知道,老人很要強,覺得自己有技術肯吃苦,啥事都能幹,前一段時間突然覺得自己幹什麼都有點力不從心了,下地幹活修機器等等農活不像之前那樣利索了,記憶力也不好了,他也知道自己上了年紀了,可就是不肯接受,慢慢的心理上就擰巴,長時間的心理上的彆扭自然而然的反應到身體上,而且老人還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狀況,這大夫一點透,回去老人也就慢慢接受這個現實,把心態放好了,慢慢的背痛也就沒了,現在沒事看看孫子,出去溜溜腿,也挺好的。

人老了,至少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最好還是放下那顆好勝心,服不服輸在你這個年紀意義已經不大了,把事情交給年輕人幹就行了

你們同意嗎



朝聖安菲爾德


年少時,覺得人這一生最美的時光是到四十歲左右,再往上的年紀都是老態龍鍾,韶華不再,垂垂老矣。那個時候的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都沒有了。而現在快到曾經那樣惶恐的年紀了,反而覺得自己一點不老,雖然眼角和額頭有了細紋,也不再像十八九歲時冬天穿短裙子而是早早的穿上了棉褲。現在的我,比年輕時更辛苦,每天早起,忙工作,忙接娃,忙生活,以為應付不過來,可實際上還是撐下來了。曾經一丁點委屈都會哭半個小時的我,現在卻在大事大非時拼命微笑,因為孩子,因為我有了愛的人和要照顧的責任。現在愈來愈覺得,年少時時不負責任的想法好幼稚,現在的我從不覺得自己是漸漸老去的中年人,我仍舊堅持保持二十多歲時的體態,我覺得生理的年老只是一種表現,心態的年輕才是決定年紀的本質,要永遠保持年少時的好奇好學,你便不會覺得自己會老,骨子裡不服老的人,無論外在內在,都比同齡人要年輕。願我們永遠不服老,永遠有顆年輕的心!加油!!!



3333新新


人老了,該不該服輸,也要看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我認為該服輸就要服輸:體力和精力都不如從前;該不服輸的就不服輸:腦力還可以。總的來說,老人的整體狀況都不如從前,這就要求我們老人做事要量力而行,最好能跟上時代的變化,活出精彩。

一個人到了老年,身體機能和臟器都開始退化,在體力和精力上都差遠了,不得不服輸。但腦力和體力又有區別,雖然人老了記憶力減退,但因為有閱歷和經歷的支撐,我認為老人還是有優勢的。

我今年63歲,也進入了老年行列。我們這一代人,是文革時期過來的,受的苦很多,書卻讀得不多。關於電腦方面的知識,我們是空白的。

當智能手機流行後,我也把老人機丟到垃圾桶裡,玩上了智能手機。剛開始,我對這智能手機的門也摸不到,經常打不出電話,也不知道那裡玩死了,不得不去找小青年幫忙。這些小青年,三二下就搞定了,我非常羨慕。我暗暗下了決心,不相信自己讀了近十年書,就玩不會這智能手機。

從此以後,我稍有不會,就去向移動公司的工作人員請教。先學會接打電話,再學打字發信息。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小青年學習。我現在不但學會了玩微信和QQ,還學會了建群,網上聊天,朋友圈發配景詩,上網查資料等。

我從剛開始寫文章發表微頭條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在這一段時間裡,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很多,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也學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自己更加自信了。可見,老人只要不服輸,即使人老了,也有可能超越以前的自己。

經過這二十多天的摸著石頭過河,我基本上學會了向微頭條發表文章。發小視頻還搞不好,我搞的小視頻和別人的不一樣,我要找個有專業知識的青年給我指點迷津才行。

我們人活著,就要笑對人生,能者為師,活到老學到老。以前沒做過的事,也要大膽嘗試,不要老是考慮自己老了、成功不成功的問題,只要做得開心就好;沒必要患得患失,只要相信自己能成功就好了。信,就能贏!


胡學秀


不應該服輸,只要有夢想,有力量,老人不比年輕人差。以前小的時候覺得自己學到很多知識,認為那些年齡大的老人不如我們知道的多。可是經過這些年的經歷,才知道身邊很多年齡大的老人,他們也一直在努力奮鬥著,並且做的比我們更優秀。

從港珠澳大橋的總工程師林鳴老前輩,到如今趕赴武漢應對疫情的鐘南山老爺爺,他們迸發出的能量和知識無不給我們年輕人上了一課。看到他們的成長經歷,我們年輕人真的該努力加努力。他們共同的一點都是年齡大了,但是扔不服輸,一直在崗位上努力奮鬥,並且他們一直注重鍛鍊身體。林老即便在工程期間,他也會在每天清晨五點過就起來跑步,從島隧工程項目營地出發到達伶仃洋上的淇澳島,來回足有10多公里。我們年輕人又有幾個能做到。鍾南山老爺爺,在記者採訪時,不斷有文件和材料送進來,不斷有各種電話,更有絡繹不絕等候在門外的拜訪者。繁重的工作量,一旦超出身體的負荷,健康就會受損,所以用他的話說,人必須鍛鍊。他深有體會的是:“用輪換的方式,體能和腦力交替運動,這樣會保持腦子清醒、敏銳。”

這兩位老人的經歷深刻的告訴我們,年齡不是一個人服輸的藉口,年老也照樣能為社會做貢獻,造福人類。我們年輕人應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綻放風采!





90青春的記憶


人是否服輸?與年齡無關!

一個有志氣,有事業心的人,在有生之年,總有他可以努力為了的事可做,也可稱為事業。我們年輕時,上山下鄉,戰天鬥地。

鄧爺爺給了我們上大學的機會,我們30歲上大學,30多歲成為人民教師。

在三尺講臺,我們教書育人,問心無愧的幹了二、三十年。

同樣我們認真的教育子女,讓他們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今天我們老了,可能已七老向八十邁進。沒有能力為國家、社會直接添磚加瓦。但管理好自己:積極鍛練、良好心態、注意飲食、健康生活的心還是有的。少給孩子添麻煩,少給國家增負擔,這不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

當我們要倒下了,也不是服輸,而是仙逝而去!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人老該服輸,這還用囑咐;身體力行好,做人識時務;死犟弄到底,沒甚好出路;即便人不老,量力幹事務;沒有必要爭,人己都不舒;社會需和諧,甭硬分贏輸。



手機用戶jky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年人,可以胸懷大志、志存高遠,當然,也可以淡泊名利、波瀾不驚,關鍵是要“知天命!”

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早已不再是風風火火的年紀,所以,做人、做事不要再與之爭長短、論輸贏,這不叫服輸,這叫“耳順!”老年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這樣的心態、這樣的雅量!

那麼老年人應當怎麼樣對待工作、生活呢?

可以老有所成!

如果你有自己的事業,那麼請繼續,只要身體允許;如果你還需要工作,那麼請盡力,只要精力可以。沒有必要退下來、當看客!可以讓人生的列車繼續前行,突然剎車反而容易憋出毛病。但是,畢竟周圍有很多的年輕人,所以沒有必要事事親力親為,該讓他們插手的就讓他們上手。老年人要學會適度放手,這樣既輕鬆了自己,也鍛鍊了後來人,想退出時還可以慢慢地淡出,悄悄地隱退!老有所成的關鍵不是取得多大成就,而是要給事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要老有所學!

腦子越用越聰明,對年輕人如此,對老年人也是如此;工作、學習了一輩子,老了老了還是要繼續學習,不然就落伍了。兒媳婦給你買個新的智能手機,你不會用,尷尬不?還得讓小孫女去教你!小孫子找你聊機器人,你根本搭不上話,還怎麼繼續聊下去!不學習就無法融入社會,甚至無法融入家庭生活!一杯茶、一本書、一副老花鏡,從容而又淡定,多有學者風範!再說了,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不求學有所成,只求一知半解,學個皮毛,夠用就行。

要老有所樂!

大多數老年人有大把大把的空閒時間,閒得無聊,閒得發慌,所以要學會找樂子!有雅興的,可以練書法、學畫畫、舞太極劍、打太極拳;有體力的,可以跳廣場舞,扭扭屁股扭扭腰,沒有難度,如同當年學生時代的廣播體操;嗓子好的,可以放聲高歌,無需專業,無需看客,只求娛樂;實在沒事做的,轉轉圈,溜溜彎,逛逛公園嘮嘮嗑,大爺大媽一起哈哈一笑,所有煩惱都跑掉了!總之,只要能動,就不要悶在家裡,要走出家門,找樂子!

老有所成、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都不是與人爭長短、論輸贏,而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浪花、多一些鮮花!老年人是為自己出彩,要給自己點贊!

“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量力而行,安全第一,健康至上,一切順其自然吧!活到這個份上,是該“知天命”了!

祝所有老年朋友健康、快樂、幸福!


洪水源清


沒有人能停止你的腳步,除了你自己。

這是一位老人,曾經說過的話。他在80歲的時候,以雄壯的身體,霸氣的姿態走在世界時裝舞臺上,他叫王德順。就是臺上的那麼幾分鐘,可是你知道嗎,他說他足足準備了60年,60年的堅持,終於換來了今天的榮譽,你說,他服輸了嗎,大大超出了我們大部分青年人的想象。都是走在路上的人,不以年紀論英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如今肺炎肆虐,我們可愛可敬的鐘南山院長,84歲了,任然堅守崗位,走在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服輸了嗎?沒有,他牢記著自己的使命,為了抗擊疫情,是絕不會認輸的,一定要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說完國內說國外摩西奶奶。她也是一個傳奇,在77歲的時候拿起畫筆,101歲開辦了自己的畫展。她曾經說,畫畫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不開始。目的不是為了畫畫,是為了人生充實,所以人生沒有服輸,無關年紀,為了讓人生更有意義罷了。

要說年紀大的人,不服輸的比比皆是,姜子牙,諸葛亮等等,實現自己的價值,不分年紀,厚積薄發,實為我輩之楷模啊!





德正明揚


人老了.該不該服輸.要視身體情況而論.如果身體條件允許.那就不應該服輸.老不服輸.老年大有作為的例子.古往今來.數不勝數."老驥伏櫪.志在幹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看到這詩句.你就會想到那人老雄心在的曹操.而今人當中.現在正不顧安危而奮戰在抗冠第一線的鐘南山.李蘭娟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們是老年人的榜樣.老年人就應該這樣活出個精氣神.老不服輸.老有所為.老有貢獻.反之.那些身體尚可.心態便老了的人.早早便服了輸.讓"老"把自己束縛起來.這也不想.那也不幹.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簡直是越活越窩囊..這樣的活法.不但愧對了夕陽美景.晚年時光.而且對自已的身心健康也是極為不利的.

另一種情況是.人老了.身體的確不行了.那就要服輸.對自然規律.要客觀面對.而這時心裡不服輸.身體又做不到.只能是徒為自己增添煩惱了.如果不顧實際.勉為其難.弄壞身體就更不應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