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沉渣巨浪翻涌。

宅在家里的人们,每天在不停地刷新闻中度日。

/每天的心情是这样的/

▼▼▼▼▼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然而,在我们见或不见的地方,总有一些温暖的画面,直击内心的柔软。

他们做的事,算不上经天纬地。但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他们也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是妻子,当披上战袍的那一刻,他们就是战士。

多一分热,多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

每一个闪闪发亮的普通人,都值得我们感谢。


01 想念却不能陪伴


1月28日上午,新建派出所来了两名特殊的访客。忙碌中的尚天翔,听到同事喊他“有人找你”。


原来是他的父母忍不住对儿子的想念,带了些水果和防护品来看看这帮连续奋战的小伙子。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自年前陪父母吃过一次饭后,尚天翔就一直在所里,卡点、宣传、巡逻这是他们的常态。

明明想念,却不能陪伴,

明明珍惜,却只能敬礼。

怕耽误儿子工作,尚天翔的父母把东西放下转身就要离开。她说:“儿子,你只管认真工作,家里的事不用担心。”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相聚才短短2分钟,尚天翔忍不住叫住父母并为他们戴好口罩,“爸妈,好好待在家里,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身体。不用特意来看我,我都挺好。”

警察可不可以不勇敢?警察会不会害怕?面对危险的选择有很多,他们却永远不会选择退缩

这个假期,警察不易!

感谢有你。


02 暖心大伯的暖心菜


一些平凡的人,也总想着能为别人做点什么。

五云街道杜桥村六简自然村路口,放着新鲜的蔬菜,一张纸上写着“免费领取蔬菜”六个字,再没有其他信息。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接连几天上午,都有位老爷爷提着蔬菜放到这里。他说:“自己种的也吃不了,大家买菜不方便,就拿些给大家。”

这个质朴的老爷爷,做过手术,腿脚不便,但每天都会和老伴一起到菜地采摘新鲜的蔬菜,清洗、整理后放在一块塑料布上。看到空了的菜,他就很开心,“这是最新鲜的,菜地里还有,明天还会来。”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让我们记住他:陈爷爷,83岁,一位普通的农民。

陈爷爷,你的菜很甜,而且暖心。

感谢有你。


03兵妈妈的家乡味道


2月5日,东渡镇大廷卡口。

一位穿着围裙的阿姨,一手抱着泡沫箱,一手为执勤的工作人员递上烧饼:“还热的,刚烤好我就给你们送过来了。”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一个烧饼,配上一碗馄饨,这是缙云人的“家乡味道”

150多个烧饼,足足花了一家人一个上午的时间。每一个烧饼都用袋子装好,用泡沫箱封好。

她坚持不要钱。一声声的“谢谢”,已经填满了她的心。

她叫马爱兰,儿子是一名现役军人。她说:“大冷天的,我儿子也不知道在哪个路口值守呢,看到你们,我想到了我儿子站岗的样子。”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兵妈妈,烧饼里有家的味道。

感谢有你。


04霸屏的步数大魔王


不外出、不走亲访友的当下,大多数人的步数只有几十、上百。

而他却每天以“20000+”的步数霸屏朋友圈,只为守护路途遥远的陌生人。

和合村是大洋镇最偏远的村庄,从镇里出发还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选派至该村担任村书记的大洋镇干部胡缙龙,为了节省往返时间,把家“搬进”了农户家中。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由于自然村之间没有通公路,绕行需将近两小时,他选择每天翻山越岭“远行”六公里,只为多节省一个小时守护这里的村民。

“书记,我孙女腹泻发烧,可现在哪有车敢送我们啊!”村民王理山给他打来电话。

“不要慌,我马上来!”胡缙龙挂下电话便立马驱车将他们送至县医院,检查无碍后,才舒了一口气。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崎岖的山路上,你一身黑衣的身影有些模糊。

但在村民心里,你清晰又闪亮。

感谢有你!


05新晋奶爸的人生感悟


1月30日,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宝宝,欢迎你的到来。”90后新晋奶爸林凡皓,满眼温柔地望着刚出生的宝宝。

1月29日,林凡皓正和同事一起走访“居家隔离观察对象”。他接到了家人的一通电话:“你老婆马上就要生了,快回来吧!”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除了喜悦,更多的是对妻子的愧疚。”完成手头的工作,他匆匆赶赴医院,在产房前守了整整一夜。

然而第二天大早,他已经回到乡里开始工作,送生活物资、劝离聚集群众、入户巡查测体温,今天也是行程满满的一天。

他说:“抱着宝宝的时候,更加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意义,体会到了责任和担当……”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生命的重量,蕴含着什么?你有了新的感悟。

感谢有你。


06一位70后的战役日记


我从未见过这座城市凌晨两三点的样子。

我在壶镇生活了几十年,这座城市的模样,我以为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想象。然而在此之前,原来我从未见过你凌晨两点、三点、四点的模样。

每天都像是“打了鸡血”,在夜深人静中好好欣赏你,守护你。好在家里平时都不允许我吃方便面,这次可以一次性吃个够,这味道有点“上头”,我想有一阵子我不会想吃它了。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我开始怀念熙熙攘攘的你,如此安静空旷的你都已经不像你了。

我们守着你,你快好起来。

这是一位70后女干部的战役日记。

感谢你们,守护着这座城市!


07一箱神秘的快递


2月6日,新建派出所。

一个没有具体收件人的快递,备注为护目镜50副,然后再没有多余的一句话。

防护物资的紧缺,是他们的无可奈何。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然而,这位可爱的寄件人,似乎忘记了找人可是他们的特长,很快便“暴露”了。

杨妃夫妇在台州经商。得知家乡物资紧缺,“厚着脸皮”硬是从朋友处抢到这么一箱护目镜。

自己硬是一个没留,直接寄到了派出所。她说:“我在家呆着不出门就用不到了,他们更需要。”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我知道,你不图这句“谢谢”。

但我们必须要表达深深的谢意。

为了这50副护目镜,更为了你的温暖善良。

感谢有你!


08会打怪兽的超人妈妈


点点抱着妈妈,隔着口罩亲了又亲。

樊慧是县医院感染科医师,她即将作为市集中救治点第二批医疗小组成员,赴丽水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这是这家人仅有的一点相处时光。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她强忍着泪水,告诉女儿:“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

女儿被哄的眼睛笑成了月牙,但当妈妈上车时,她又哭成了泪人。

“狠心”的妈妈,不能回头,因为她必须离开。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亲爱的宝宝,我们不哭。

我们一起等妈妈打完怪兽,平安归来。

感谢你们,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


09我只想为他们做点事


双溪口乡平坑口村,设有市际疫情防控监测站,医护人员,乡镇、部门干部数十人守着缙云的“东大门”,24小时对过往车辆进行劝导排查。

设立之初,由于条件有限,工作人员吃早饭成了难题,只能啃面包、吃泡面,应付了事。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这一幕,被途经检测站的七旬老人俞爱莲,看在眼里,挂在了心上。

初二清晨7点多,俞奶奶将热气腾腾的白米粥、馒头,香甜可口的小菜,送到了疫情监测点。

“小伙子们,快吃点热粥、馒头,暖暖胃。”

“胃一暖”,便是十三天。由于忙不过来,她还叫来老伴齐上阵。每天凌晨5点多,一个烧柴煮粥,一个热小菜、蒸馒头。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别人问她为啥要送,“我只想为他们做点事。”

您的粥不但暖胃,更暖心!

俞奶奶,感谢有你!


10平凡岗位上的夫妻抗疫


壶镇镇打虎岭卡口,是永康市前往缙云的必经之路,是法警刘鹏程驻守的地方。

每天过往的车辆,都要逐一仔细排查,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他的妻子,是方溪乡的一名干部,每天都守在乡里,两人已是许久未见面。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扣子扣好,也别忘记保护好自己,宝宝在等我们。”他们是90后小夫妻,也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一个4岁、一个2岁。

接到通知后,两人匆匆告别,各自奔赴一线。他说:“从前都是别人守护我们,现在轮到我们守护大家。”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同无数的逆行者一样,他们仍一如既往地坚守着,

“这是责任!”

感谢你们,缙云人民有你们守护,真好!


11“不称职”的爸爸


这是女儿写给爸爸的一封信——想爸爸。

“ 我的爸爸是一名乡镇干部,他很爱我,一有空就会陪我看书,跳绳,散步……可是今年从大年初一开始,爸爸就没有回过家了。”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他是方溪乡的徐伟强,同事喜欢叫他“强哥”。

他是一名乡镇干部,一直坚守在了一线,通宵达旦成了家常便饭。

他也是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大年初一后,没有回过一次家,对女儿许诺过的陪伴变成了一纸空文

“希望疫情快点过去,让我的爸爸和其他叔叔阿姨都能平安回家!”懂事的女儿选择了理解。

女儿,对不起,原谅爸爸这些日子对你的“冷酷”。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你们是谁的父母,又是谁的孩子?

这个冬天,感谢你们。


12忙碌的“外卖小哥”


黄色的美团,蓝色的饿了么,红色的“外卖小哥”也开始免费上线营业。

东方镇横塘岸村一户村民楼下,村党员周基锋将大早刚采购的新鲜蔬菜挂在了钩子上。看着有些滑稽,但这是他们的“安全距离”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他说:“在家待着莫心焦,该吃吃该睡睡,缺什么给我们打电话发微信。”

随后,他们又匆匆赶往下家送货。村子大,巷子窄,米啊、油啊都得扛,没点体力还干不了这活。

有“硬隔离”更有“软服务”。

面对群众居家隔离的“刚需”,许多党员穿起红马甲,“变身”全能小哥,充当排查员、宣传员、劝导员、心理疏导员,提供暖心服务。“有他们在,我们就很安心。”

身边的战“疫”| 防疫战场,缙云这12个普通人点亮“平凡之光”

疫情时期,无数个这样的队伍,在默默奋战,保护我们。

感谢你们!

▼▼▼▼▼


有一群人,他们在防疫“战场”上燃烧自己、义无反顾。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平凡,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有太多这样的故事,我们知道的,也许只是千万分之一。

他们特别普通,特别朴实,但也特别了不起!

这些萤火一般星星点点的善,让我们温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我问自己:这样的时刻,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你所站立的地方是你的家,你怎么样,家便怎么样。

我们都在战场,无人可以置身事外。齐心合力,灾难就扛过来了。

明媚的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一切都会过去!

缙云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